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31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x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谈我校在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中的做法和体会

同心县第二中学:

马少德

“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校依据县教育局“二期课堂质量工程”工作方案,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依据,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研究为依托,以“百标”题和区级骨干教师课题为龙头,紧紧围绕“如何以课堂为主渠道,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一主题,在教学探讨研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交往互动,学生乐学、会学的新的学习方式。

“工程”在我校实施三年多来,学校领导、广大教师齐心协力,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使我校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在全面实施“工程”的三年多中,广大教师深入贯彻“工程”思想、全面领会“课改”精神,以教学实际行动落实“工程标准”,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较大转变,教师教学素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一、我校实施二期“工程”以来开展的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理念

加强对“工程”理论的学习,是“工程”全面启动以来校学校领导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校实施“工程”方案的第二阶段就定位为“总结、提高”阶段。

自我校中小学“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启动后,校长、广大教师反复学习“方案”和“标准”,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保证了“工程”的实施质量。

同时学校通过专题讲座、校本培训、写学习心得、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和开展“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学习月等活动,使广大教师逐渐形成了“工程”就是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前提,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挑战,彻底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工程”有条不紊地和谐发展,学校按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组建了“工程”领导小组,“工程”评价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和评价小组成员的职责范围,制定了《同心二中“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方案》和《同心二中“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评价标准》,保证了“工程”工作的计划性和连续性。

为了达到“工程”分步实施,分层推进,全面获益的目的。

我们又确定七年级和八年级我校“工程”试点年级,为“工程”实施开辟了一方实验的绿洲。

同时,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工程”文科评价小组和理科评价小组,制定了校级“工程”实施方案,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保证“工程”在我校全面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培训、构建一支理念新、素质高的评价人员队伍。

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评价当作“工程”的一条主线、坚持不懈地抓评价队伍的建设。

为此,我们在二期启动大会不久就先后四次召集全校评价人员参加市、校培训会,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实施的目的、任务、意义,解答了“工程”起步后校级评价员面临的许多困惑。

2004年11月,校级评价组全体成员和大部分校级评价员在一小参加全县“工程”评价观摩培训会,及时解决了部分评价员评价用语模糊,定性不准的问题。

这些规模不等,内容各异的观摩、培训、研讨会议,有效地转变了的全校评价人员教育观念,提高了的教学教研理论水平,掌握了评价操作程序,为我校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4、全面实施“工程”方案,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工程”方案是我们实施“工程”的总纲,三年多来,我们一直围绕这个总纲制定措施,开展了如下工作:

(1)、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评价不少于40人次。

目的是了解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情况,教改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了多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以帮助教师达标。

(2)、要求主管教学的领导、教务主任、教研组长、评价人员主动带头上达标示范课,并由全体教师评议。

自上而下、层层示范,以点带面、层层辐射,使全体老师感受、领悟什么是达标课,为老师今后努力指明方向。

(3)、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引领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学习是教师发展之根本,我们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的理念,让教师成为专业化学习者。

我校一直致力于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探索,激发教师个人的学习力,形成新小这一团队的学习力。

我们引领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起,每位教师每学期都在自荐和指定的双向结合中扎扎实实地读一本教改理论专著,与教科研同生,与新课程共进。

学校自2003年起每学期拨出千元专款用于组内自购学习资料。

学校还组织教师成立读书班,将集中与分散学习,自由与组织学习相接合,教师学习成为了习惯。

通过营造学习型团队的氛围,吸引教师们主动学习,使大家转变了教育观念,深刻领悟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使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个性倾向外显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学习方式表现为学生知识的获取方法、思维的发展途径。

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调整,研究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就是研究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如何把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拓展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如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

(3)、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让老师在实践中学习、感悟、锻炼、提高直至达标,最终达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05年在全县优质课比赛中数学、语文、理化分别获得全县一等奖,

5、及时督查、注重交流

为了使个学校的“工程”计划落在实处,校级评价员先对已达标的教师进行随机抽查,通过四听(听说课、听做课、听学校评价组评价、听学生反馈),六看(看教案、看计划、看作业、看教师教、看学生学、看评价标准的落实),并对被评价教师进行评价反馈,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提出改正意见,使达标教师能知其不足,未达标教师能明确奋斗目标,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每次督查工作结束后,校“工程”办都及时编发一期简报,通报教师“工程”进展情况,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具体要求,以达到互通信息,互相学习,查漏补缺,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以“工程”实施中的体会、作法为主要论题,要求教师撰写论文,三年来在市、区论文比赛中有30人获得奖励。

通过写论文既传播了“工程”实施经验,又鼓励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7、严格“达标”程序,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为了确保“工程”扎实有效地长期开展,校“工程”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对“达标教师”的认定工作。

我们一直认为,把好“达标教师”认定关,是提高“工程”可信度,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在每次“达标教师”的认定过程中,都严格遵照区市有关文件要求,先教研组,后学校,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坚持从源头上堵绝徇私舞弊行为,对于可过不可过的教师坚决不予达标认定。

经过严格验收,目前我校已85名一线教师分两批达标,取得自治区统一颁发的“达标教师”证书。

对未达标教师,各学校普遍采取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通过不断地听课、评课活动,促使其限期达标。

二、以校本教研为依托,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大面积的课堂教学优化、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标志是使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自身相比,与优秀课的标准相比,不断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因此,要做到这一点,不仅应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还必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以此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认真落实和做好。

教师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是通过教师参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经验积累转化而来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目的研究和培训才能获得的。

对于我校教师来说,要使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提高,尤其重要。

因此,我们主要是结合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建立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地开展,我们加强学科组、集备组的建设,坚持“每周一研制”和“每日一备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坚持选用优秀教师承担教研组、集备组组长之职。

各教研组、集备组制订了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所有的管理者都深入教研组、集备组参与活动。

各研究组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要求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

由此,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2.搭建多层交流的平台

在校本研究中,我们注重教师的自觉参与,以此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校本教研为我们开创了新的教研培训方式---教师论坛,这种形式的交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我们每学期都要有这样的活动,如:

《走进新课程》课改教师论坛,参加的教师全部为课改年级教师,他们从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验学习的乐趣;拓宽学习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过程评价等方面畅谈自己在课改实践中的体会遇收获,台上台下互动,气氛热烈,大家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如何对所有学生实施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研究活动中提出的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课改大家谈”栏目,大家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探讨了如何更充分的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通过研讨,大家收益非浅,对如何更好的操作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我说我的故事》也是我们在校本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交流方式,大家讲自己教学实践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同时将自己的成功体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困惑等等也一起展示给大家,通过大家一起沟通,研讨,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共同商讨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活动有实效,受到教研室的肯定,。

以上这些研究活动,同时也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资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培训方式,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的结合,运用情感体验、互动式研讨、反思总结等多种研究方式,吸引。

3.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

为了营造一支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挖掘优秀教师的潜力,采取以点带面的措施,抓实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组织他们参加相关的理论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参加在职进修,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科带头人的教学引路课,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追求不断的提高,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先进的教学艺术,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同时,通过其以身示范、典型引路,引导教师先模仿,后创新,鼓励教师人人成为新小的“惟一”,积极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因此发挥骨干的辐射作用,能够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每学期内每位教师都要在组内上一节以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的公开课。

课后各组进行认真说课与评课,大家通过交流与沟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弥补不足,重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付诸于实践。

在每位教师上好课的基础上,每个教研组还要推荐教师代表本组参加校内交流。

各组所推荐校内公开课都是在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反复试讲,不断更新,努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更加突出体现学习方式改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示范课。

我们还曾组织了这样的个案研究,请课改年级的教师作展示课,有意识把这几节典型的有代表性课展示在大家面前,教师们听后然在备课组或教研组研讨,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起为戒。

教师参与面广、所讨论问题比较广泛、深入,这是其他研讨形式无法望其项背的。

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

学习方式的研究是课改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形成学生较为稳定的学习行为系统,使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的发展质量得到保证,我们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我们不仅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还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协作片的研讨活动及县内的各学科的研讨活动。

我们认为,只有在不断引进、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来吸取营养,反思不足,才能真正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我们选出来参加县的优质课多节,这些课都是在教研组教师反复研讨试讲过程中产生的。

在设计课案时,教师们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认真思考:

如何将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学习方式更好呈现有机结合;如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创设恰如其分情景,引发学生求知欲;如何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充分自主探究,广泛交流合作,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求知欲望。

因此所上的课分别得到县里优质课一等奖。

4.充分发挥专业的引领作用。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教研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营造了教师与教研员平等对话的氛围,引导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行为。

去年末我校进行了课改实施阶段总结展示,借此机会我们邀请教研员参加校本研究活动,加强教研员与教师之间的彼此沟通,通过听数学教师试讲及评课,征求他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建议,使教研员了解执教者的已有基础和教学困惑,协助教师做教学行为的自我分析、自我矫正,促使教师学会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同时让更多教师有机会参加听课与评课,并领略教研员在评课中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大家受益匪浅。

因此更多的教师改变了原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思”转为“行”,努力将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尝试,再创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管理者的引领在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管理这与教师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话、专题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在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中达成共识,在实践摸索中找到问题的途径。

创设利于专业引领的平台。

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固定时间,教师可以上网阅览,参加各类网站的教研,学习各地的教学经验,加以借鉴,提高自身。

5.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我们要求教师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

教学设计是还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反思的形式是写教学反思。

为了督促教学反思的写作,我们把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示范;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此进行理论升华,写成教学论文,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故事和案例分析等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

三、完善教学的常规管理,确保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进一步强化责任人制度,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学主任是组织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年工程”的具体负责人,各任课教师是提高质量的直接实施者.理顺三级管理网络(学校-教导处-年级组),学校与任课教师签订了教学质量承诺书.实行年级组质量把关,年级组内每位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教学实践的研究,保证每节课的质量,教导处将加大平时质量监控的力度,作好平时情况的指导与记载,学校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情况作为对教师业务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稳步提高平时的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质量效益的意识,结合我校实际,在学期初制定个人教学工作计划时,开展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现状调查,引领任课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剖析、对学生的课上学习需求的调查,班级学生学情的掌握等,从而了解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差距,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提出了个人服务承诺,并制定了详实的措施,保证落实.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奠定基础。

本着从严、从细、抓实、抓小的原则,我们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与落实.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实行推门听课制、跟踪听课制,每学期对每位教师至少有两次行政参加的随堂听课,实行听完就评,评完就改,改完再查,对听课不合格者量黄牌,实行专人帮带,跟踪听课,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科研带动教研,促进教与学行为的转变。

在课改进程中,科研带动教研,有力地提升了我校广大教师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教学水平和执行新课程能力,也为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了实行“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突破”的策略。

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最终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

因此,我们注重于“百标教学研究”、“学法开放性研究”、“学科综合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品质的研究”、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等等。

几年来,我校课题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

对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等有着新的突破。

四、“工程”实施以来的新起色

1、学校管理人员、评价人员和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正确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和学生观开始树立,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体现,教育教学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教育观念已深入广大教师心中。

具体表现在课堂上的是:

教师讲授少了,“问”的少了,学生敢于质疑,自主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多了;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努力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表演实践的平台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增强。

2、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大改观。

首先,教师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更具明朗化,更具操作性,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更具自主化和开放性。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丰富多样起来。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被动读书、被动回答问题的现象少了,学生独立自主学、小组合作讨论学、同桌比赛学、师生探究学的新型学习方式多了起来,以学定教的观念初步形成。

整堂课教师都在积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实现教学民主。

3、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逐步形成。

课堂不再是教师和好学生交流的课堂,而是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探究、形成新知识的课堂。

教师不仅只是关注几个好学生、尖子生,而是把目光、重心转移到“双困生”的身上,更多关注的是全体学生。

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更为频繁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教学效果较以往有明显提高。

4、在教学评价上,师生的视野更为宽广,态度情感更为宽容、宽松了一些;评价方法、手段更为多样了一些。

如:

实物激励法,语言激励法,情感感化法,动作暗示法等。

最为明显的变化是,课堂上教师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多了。

如:

“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你真聪明!

”,“你真会发现问题”,“你能大胆说出你的见解,真棒!

”等。

教师在课堂上所说的这些看似平常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随时都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随时都会让学生心中荡起阵阵涟漪。

5、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大局意识,整体观念,力求体现课内外的联系,学科间的融合。

6、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教研工作。

随着“工程”的不断深入进行,教师们普遍有了危机感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广大教师普遍有了及早达标的迫切愿望,绝大部分教师都把“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达标活动,当作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难得机遇。

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虚心请教、认真钻研、积极探索,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研组长、教师都已形成了良好的教研习惯。

7、锻炼、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

“工程”促使我校一批中青年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自研、自练、反复实践,脱颖而出,为我校新课程实施做了人才上的储备。

五、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社会、家长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仍出现了与“工程”理念不相吻合的现象。

2、由于受地域、资金和条件的限制,教师的视野不够开阔,获取“工程”信息量不足,影响了五项基本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特别是一些新教师本身底子较薄,再加上自我充实、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强,因此自觉参与“工程”的积极性不够高涨,认识还不完全到位。

3、由于受班级学生数、教师工作量、教师自身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压力以及日常班务管理工作的影响,除上课外,教师静心坐下来收集教学资料、钻研教材和教师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少,导致教师无暇准备制作教具,创造性的备课,积极开发教材,从而影响了教师的后续活动。

如上课、辅导、总结、反思等,进而影响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难以在课堂上很好地操作运用。

4、个别教师还存在轻学习、研讨、交流过程;轻学生、家长的反馈评价;轻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

5、进一步强化“工程”实施的成果表彰激励机制还有有待于完善。

六、今后工作的思路与打算

“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是我区课堂教学改革史上的一次创新。

为了弥补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有效推进我校“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高效实施,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准备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创造一切条件,动员所有教师参与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特别是加大对二期“工程”方案的学习,做到人人知晓方案精神,个个自觉实践方案,最大限度的把广大教师的注意力引到新一轮“工程”的实施中来。

二是要不断创造条件,增进师与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以达到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的目标。

三是要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行动中,逐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实践问题,总结、推广先进教学经验,最终使学位成为学习化的组织,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理想环境。

四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是要在充分发挥“四个作用”上下功夫。

即:

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核心作用,形成“工程”工作常抓不懈的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引导他们成为“工程”实施的创新者、示范者,以推动我校“工程”的健康、高效发展;充分发挥先进教学资源的引导作用,引入先进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广大教师对“工程”的认识,增强“工程”实施的实效性;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桥梁作用,组织广大教师相互学习,集体研究,共同提高。

六是要加大对已达标教师的复查工作和对未达标教师的帮扶力度,促进我校全体教师在不同层次上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回首三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备感欣慰:

通过“二期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活动,我校教师在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有所转变,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更是信心倍增:

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课改实验,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从而促使我校整体教学质量更上新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