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3989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①)得动。

林冲道: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③)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③)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④)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1.下列汉字依次①—④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震毡zhān曳迤逦yǐlǐB.振毡zhān拽迤逦yǐlǐ

C.振毡zhān拽迤逦yílǐD.震毡zhēn曳迤逦yílǐ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写文章也要有创新精神,若只是拾人牙慧,因袭前人言论,而不能独辟蹊径、师心自用的话,是不能写出好文章的。

B.中国的传统家庭中父亲常常扮演“严父”的角色,他们对儿女耳提面命,言传身教。

儿女们对于父亲的教诲即使有不满,可却之不恭,也只能洗耳恭听了。

C.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D.席卷全国的审计风暴,并非杀鸡骇猴的表面文章,而是廉政建设的大手笔。

3.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词人内在的心声借助内在的气韵才能将它们糅合成一件艺术品,这件精品既是咏物词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标记,又是词人悲郁情怀的凝聚、物化。

B.建筑选址如果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保护性能。

C.这些跨越了70余年的老教材之所以还能散发魅力,就是因为其中渗透着公平、正义、自由等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处处体现生命间的微妙关系。

D.压岁钱逐渐变成了一种经济账,一种人情债,一种人际交往的鸡肋,却越来越与孩子的祝福、关爱等纯粹的感情无关。

4.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使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我爬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便看见一片竹楼,,原来已经到了翠竹岩苗寨了。

A.亮着灯火的楼上,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B.楼上亮着灯火,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编着竹笠

C.三五成群的苗家姑娘在亮着灯火的楼上编着竹笠

D.楼上亮着灯火,编着竹笠的苗家姑娘三五成群

6.某校学生会以宣传画形式向全校学生发出“不带手机入校园”的倡议,并在每张海报上都

写有一句提示语,其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严禁手机入校园,违者收缴并销毁

B.亲,今天你带手机了吗?

C.莫让手机变手雷,“引爆”课堂众生烦

D.老师讲的天花乱坠,你看手机津津有味,面对考试欲哭无泪。

7.下列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称“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友”,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B.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

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已成为千古名句。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C.契诃夫,19 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清代长篇小说。

一般认为是施耐庵著。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二、文言文阅读(25分。

其中,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①

[明]崔铣

公为吏部尚书,忠清,为英皇所信任。

仲孙以荫入监②,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公。

公曰:

“汝才可登第,吾岂忍蔽之哉!

如汝误中选,则妨一寒士矣。

且汝有阶得仕,何必强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

”列卷火之。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汝朝夕侍母;()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

”女寄言于母。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

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

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公固辞。

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公劳之曰: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皆曰:

“然。

”公曰:

“如有营,予佐尔贾。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

皆阳应曰:

“诺。

”公屡促之,必如约。

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选自《洹词》卷五。

主要收集了作者所写的序、记、杂感等。

王忠肃公翱,永乐进士。

颇有政绩,故死后谥号“忠肃”。

②以荫入监:

荫,上代的余荫;监,监生资格。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列卷火之列:

排列

B.而翁长铨,迁我京职迁:

调动官职

C.旬乃还第。

婿竟不调竟:

竟然

D.赠大珠四枚。

公固辞固:

本来

9.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汝朝夕侍母;()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

A.以而何为B.以且何为

C.则且而何D.则而所何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英皇所信任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以幸冀非分邪谨拜表以闻

C.公屡促之之二虫又何知

D.乃伪为屋券而后乃今培风

11.下列各选项对原文所做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段一共不到100个字,但人物语言朴素诚挚,人物动作简炼而富于个性,体现了白描手法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B.本文第二段写忠肃公憎其婿徇私枉法的要挟,不肯调婿京职的故事。

表现他在人际关系上不徇私。

C.本文第三段写忠肃公虽然接受了朋友的珠宝,但是最终设法归还给其后人的故事。

表现他在生活上不贪财。

D.本文系正史,在详细介绍人物生平的基础上,选取重大题材去记载人物在政治、军事等重大方面的事迹来刻画人物。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A.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B.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C.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D.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如汝误中选,则妨一寒士矣。

(3分)

译文:

(2)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

(3分)

译文:

(3)公劳之曰: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2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目。

(9分)

留别张西盘大参

边贡

满酌岂辞醉?

未行先忆君。

山城稀见菊,关树不开云。

地入河源渺,天连塞日曛。

那堪北来雁,偏向别时闻。

(1)古人送别常劝酒辞行,以表情意。

本诗首联“满酌岂辞醉?

未行先忆君”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名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借酒送别之外,古典诗歌中还借助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表示离别,请举一例:

(2分)

(2)请简要赏析颔联“稀”、“不”二字之妙。

(3分)

答:

(3)请简析:

本诗尾联是如何体现题中“留别”之意的?

(4分)

答:

15.古诗文默写。

(14分,每空l分)

(1)富贵非吾愿,。

,或植杖而耘耔。

(2)潦水尽而寒潭清,。

俨骖騑于上路,。

(3),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5)但以刘,,人命危浅,。

(6),听臣微志,,保卒余年。

,死当结草。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21分)

桥在水上

王周生

那是2005年9月,我应邀参加爱尔兰科克市国际短篇小说节。

星期天的清晨,一片宁静。

天空飘过几朵雨云,稀稀拉拉洒下几点雨滴。

而后,初升的太阳从东边云层斜射出来,一道道金红色的光,把整个城市装饰得精致典雅。

科克市有许多座桥,眼前的这座叫圣帕特里克桥。

圣帕特里克是爱尔兰的守护神,爱尔兰的国庆就叫圣帕特里克节。

桥总是架在水上。

我站在桥栏旁,看清澈的河水在桥下缓缓流淌。

全世界都一样,星期天的早晨城市醒得很晚,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下躺着个流浪汉。

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行人不时给他一点钱。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河对岸空荡荡的街上,停在桥头边。

车门开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

在宁静的清晨,冒出三个鲜活的人儿,格外亲切。

小男孩6岁模样,米黄T恤背带裤;女孩小一些,牛仔短裙白色连裤袜;女人白衬衫,深蓝色长裙,粉红围巾。

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手里各抱一个纸袋,奔到流浪的男子身旁站住。

“早上好!

先生。

”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

“早上好!

”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

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裤脚湿漉漉的。

“这是你的早餐!

”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

“这是你的苹果!

”女孩也把手里的纸包递了过去。

“谢谢你们!

”流浪男子感激地接了过去,放在身旁的地上。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

“先生,你吃吧,我妈妈做的三明治,热的!

流浪男子疲惫地说:

“很遗憾,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

”男子的英语有些生硬。

女孩说:

“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只吃果汁,你要果汁吗?

”男子赶紧摆摆手说:

“不,不!

我不能老盯着他们看,这是不礼貌的。

可是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耳朵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我的家在罗马尼亚,我家的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现在没有家了!

男孩和女孩沉默了。

过了会儿,女孩问:

“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

”“不,不不,”男子惊恐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流浪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

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紧紧拥抱。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

可是我的内心正掀起惊涛骇浪。

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过烧的流浪汉吗?

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

我遥望对面桥头的那位母亲,她依然站立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

”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流浪男子的膝盖上,把他当做自家亲人一样。

流浪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

“我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

”女孩说:

“不要紧的,我打过预防针了。

”流浪男子说:

“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呀。

“我有玩具!

”男孩从自己裤子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流浪男子。

男子笑了:

“我在家里和儿子也玩过这种带发条的汽车,比赛谁滑得更远。

女孩说:

“那我和你比赛吧?

“好!

”流浪男子说。

三个人一起在桥上玩了起来。

“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回荡,传得很远。

天空越来越晴朗,太阳升高了。

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手表,喊道:

“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

”两个孩子依依不舍站起来,和流浪男子挥手说再见。

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流浪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

女孩说:

“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我们玩得很开心!

”男孩说:

“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

”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佝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爱尔兰最快乐的一天!

我依然凝立,心潮起伏。

桥下流淌的水像我们的日子,每天一样;可是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仿佛置身天堂,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这朗朗的天空,这清澈的河水,这圣帕特里克桥,这天使般的男孩女孩,是天堂里的景象啊。

桥总是在水上。

人造了桥,才得以穿越。

可是,我的桥呢,在哪里?

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流浪男子10欧元。

我说我都看到了,我很感动。

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有5个孩子,他们都在罗马尼亚亲戚家住着,等他打工赚钱寄回去。

可是他没有身份不能打工,只能天天在桥上乞讨,昨晚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跳下去,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离开圣帕特里克桥,人多了起来,美丽的科克市醒了。

人们穿戴整齐,纷纷向圣彼得保罗大教堂走去——爱尔兰是天主教国度,一抹红色在眼前一闪,进了教堂。

教堂前面的马路上,停了许多汽车,刚才桥边那辆红色轿车,赫然停在那里。

教堂的钟声响起,悠扬而庄严。

弥撒开始了。

我听见唱诗班的歌声,好听极了。

(选自《读者》2012年第18期)

16.应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我的内心正掀起惊涛骇浪”的含意?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多次出现了“粉红的围巾(一抹红色)”,结合原文简析这一意象的内涵。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反复写到“我”的感受: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耳朵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

对话”“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目“桥在水上”,除了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外,作者以此为题还有什么用意?

请谈谈你

的看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丽的森林庄园,不幸的是一场山火烧毁了他的森林。

一天,十分伤心的保罗走到一条街上,看见一家店铺门口在排队购买用于烤肉和取暖的木炭。

他眼睛一亮。

回去后,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烧焦的树木加工成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

他用卖木炭得来的一笔不小的钱在第二年春天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自己的庄园又新绿滚滚。

应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

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请围绕材料,立意自定,文题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4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2.D(“杀鸡骇猴”,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

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A项,“师心自用”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意思;B项,“却之不恭”意思是“拒绝他人的馈赠或邀请是对人不恭敬”;C项“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3.C(A项,语序不当,宜将“既是”“又是”后的内容对调位置。

B项,中途易辙,应将“建筑选址”放到“如果”后面。

D项,表意不清晰,在“孩子的祝福”前应加上介词“对”。

4.A

5.B(注意关键词的有序衔接)

6.C(本题实际考的是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得体,学生会面向学生发出倡议,A项语气过于强硬,不妥,且“销毁”一词也不符合相关法规;B项的语气无法分辨是劝人带手机还是不带手机;C项用比喻句形式指出手机的一个害处:

有可能会因铃声或震动声而给课堂带来干扰,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很形象。

D项的“天花乱坠”一般用在夸张或不切实际的言论上,学生这样说老师不适合。

7.D(明代长篇小说)

8.B(A.列:

通“裂”,“撕裂”之意;C竟:

终、最终;D.固:

坚决。

9.C(根据前后文,再根据虚词的用法,综合判断。

10.B(A项第一个“为—所”结构,“为”表被动,第二个“为”作“是”;B项两个“以”均作目的连词;C项第一句的“之”作代词,代“太监从子”,第二个“之”作指示代词“这”;D项第一个“乃”作“于是,就”,第二个“乃”作“才”。

11.D(本文不是“正史”,而是一篇笔记文学,它不像“正史”那样,在“详细”介绍人物生平的基础上,选取重大题材去记载人物在政治、军事等重大方面的事迹,而只是从王翱的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三个典型事例,从人际关系上不徇私,生活上不贪财两个不同的侧面集中地表现了王翱奉公守法、清白廉洁的思想品格。

12.A(太监泣曰:

“是非贿得之。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13.

(1)如果你因事前拿到考题而错误地考中,那么(就)妨碍了一位苦读学子(贫苦读书人)的前程。

(计分点:

误中选、则妨、寒士)

(2)乘(坐)车到朝房去住了,十天后才回自己的府第。

(计分点:

宿于朝房、乃、还第)

(3)王翱慰问他们说:

“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恐怕)不免苦于贫困(被贫苦所困)吧?

”(计分点:

劳、若翁廉、得无……乎、苦贫)

【译文】

王翱是吏部尚书,忠诚清廉,被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深信。

第二个孙子凭着上代的余荫而取得监生资格,即将参加秋试,仲孙靠王翱的关系向秋试主管官要答卷,命题人告诉了王翱。

王翱说:

“你凭才学可以考上,我怎么能忍心埋没你?

如果你因事前拿到考题而错误地考中,那么(就)妨碍了一位苦读学子(贫苦读书人)的前程。

况且你有以监生资格做官的机会,何必强求自己做不能做好的事情,妄求达到你所不能的目的呢?

”便撕毁他的答卷烧了。

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地区某个官员做妻子。

王翱的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坚决不让她走,怨怒地对妻子说:

“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调我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像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你父亲)为什么硬要这么吝惜力气呢?

”女儿捎话给母亲。

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

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乘(坐)车到朝房去住宿了,十多天以后才回自己的府第。

女婿最终没有调进京城。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太监某人一起镇守辽东。

这个太监也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

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这个太监洒泪送别,赠送王翱四枚大珠。

王翱坚决推辞。

太监抽泣着说:

“这些珠宝不是受贿得来的。

过去先皇把僧保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现在拿一半为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

”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

后来回朝,寻找太监的继承人,找到他的两个侄子。

王翱慰问他们说:

“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

”二人都说:

“是的。

”王翱说:

“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

”二人心里盘算,王翱无法办到,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心意罢了。

便都表面上答应说:

“行。

”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

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买房契约,开出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翱。

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只见)原来封好的记号依然是那样。

14.

(1)劝君更尽一杯酒(1分)

如:

杨柳,折杨柳,杨花,南浦,长亭,短亭,芳草,春草,笛声.古道,渡口,日暮,歧路(写对一个即可得1分)

(2)①“稀”为“稀少”,“不”即“没有”之意。

②“山城见菊”、“关树开云”本为美好景色,却因用副词“稀”、“不”修饰,使得这些意象由明转暗,变得萧索。

③渲染出诗人黯然的心境,含蓄表达离别的愁苦。

(一点计1分)

(3)①视听结合:

雁成行——象征兄弟相依,看到“雁来”,听到“雁声”,恰好是与友人分别时,更增诗人离别之痛。

②衬托:

以雁群飞鸣于诗人送友时,反衬诗人离别之愁。

③以景结情:

以作者不能忍受“大雁相依飞鸣”,表达不能忍受与友人分别之情。

④直抒胸臆:

“那堪”二字,即“哪能忍受”,也就是“不能忍受”送别听雁声之意;“偏向”又带责怪之意,表达出诗人不忍离别之情。

(写出2点,分析正确即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5.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烟光凝而暮山紫访风景于崇阿

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愿陛下矜悯愚诚庶刘侥幸臣生当陨首

16.这句话的含意是:

我为眼前的这一幕而深深震撼。

我没有想到,富裕、干净的孩子竟然真诚地拥抱一个肮脏的发过烧的流浪汉;那位中年妇女竟有如此真挚而博大的胸怀,有如此崇高的育子之道;而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像中年妇女那样让自己的孩子这样做。

(①惊涛骇浪比喻内心的震撼;②富裕、干净的孩子竟然真诚地拥抱邋遢的流浪汉;③那位中年妇女竟有如此真挚而博大的胸怀,④有如此崇高的育子之道;⑤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像中年妇女那样。

)(5分,每点1分,注意关键词语。

意思对即可。

17.粉红的围巾是文中孩子母亲的象征,它鲜艳、美丽,象征着热情、真诚、爱心和对下层人们的尊重情怀。

(4分,关键词示例:

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