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2381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

《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doc

西安与成都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产品最终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是旅游业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因此研究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掌握其消费和需求的特点对制定旅游发展战略,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旅游领域虽然也有过对相关方面问题的研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为了能较为准确的了解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的变化,我们展开了本次实习。

此次实习是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问卷发放的地点主要是西北的中心城市西安和西南的中心城市成都,通过两地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比对,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经验,同时也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定位提供帮助。

此次实习所用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期刊网查阅大量资料。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在西安和成都两地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两地居民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3)逻辑归纳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和资料进行逻辑归纳。

(4)数理统计法:

应用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此次实习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资料收集与问卷设计

由于是第一次从事问卷设计,知识储备和设计经验都不足,为了保证问卷的质量和调研结果的价值,我们首先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我们的问卷主要设置22道题目,前七到主要是对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的掌握,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结构、月收入。

旨在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些因素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

问卷的第七题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旅游的偏好程度。

第八到十一题是对被调查者通常的休闲方式以及他们所喜欢或向往的旅游活动的了解。

第十二至二十一题是对被调查者目前所进行过的旅游活动的一些特点的了解,如:

旅游者通常的出游时间、旅游花费、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旅游者通常的出游范围、出游方式以及旅游者在出游时对于住宿和餐饮的选择。

问卷的第二十题主要是对目前旅游业所存在的问题的一些反映。

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在了解被调查者年龄这一情况的问题中,对于年龄阶段的划分大家就有各自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为了追求问卷所调查对象的普遍性,年龄应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8岁以下、18~24岁、25~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

这种划分方式较为细致,主要是认为人们的年龄与消费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25岁到45岁的这一人群虽然大多数都有着独立的经济来源,并且大多数都有着自己的家庭,但在旅游消费行为上不同年龄的人群由于生活经历、阅历与心境的不同,其旅游行为必然有着很大的差别。

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年领应按照未成年人、无经济来源的年轻人、中年人、离退休人员以及老年人这样不同的社会群体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8岁以下、18~24岁、25~40岁、41~60岁、60岁以上。

最终综合各方面考虑按第二种方式划分了年龄,但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许多30岁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25~40岁这一年龄阶段跨度太大,问卷所调查人群的年龄也出现了略微集中的情况,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之处。

第二阶段:

问卷发放及感想

此次实习的问卷发放主要在西安和成都两个城市进行,在西安发放问卷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万达广场、骡马市、兴庆公园及曲江遗址公园。

成都市问卷发放的地点主要是春熙路、壹购、人民公园及天府广场。

选取这些地方发放问卷主要是由于浙西地区人流量较大,并且这些地区的人群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

例如春熙路和骡马市都为两地较为繁华的步行街,这两个地区年轻人较为集中。

而兴庆公园和人民公园这类较为悠闲的地方,活动者多为中老年人。

壹购和万达国际则属于大型商场,此处的被调查者主要代表了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的人群。

在问卷的发放过程中,通过对两地发放情况的对比,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

(1)西安城市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成都市居民。

从问卷所设置的受教育程度一题两地居民的不同答案及我们与被调查者交谈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得知,西安被调查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或本科,而成都的被调查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由于此次调查问卷所采访的人群是随机抽样的,所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安城市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成都市居民。

(2)成都居民的生活状态较西安居民悠闲。

在西安发放问卷时,像兴庆公园、曲江遗址公园这一类地方,在非双休日人流量是比较小的。

而成都作为一个休闲之都,其城市特色文化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所体现。

在成都的人民公园,即使是正常的工作日,也是一片繁荣景象。

公园内喝茶、打麻将的人们非常多。

(3)成都居民的休闲方式比西安居民丰富全面。

在发放问卷时通过与被调查者交谈我们得知,成都市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对于生活在成都有很强的幸福感,这种强烈的幸福感首先与成都温和的气候有关,其次在于成都及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道教名胜青城山就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位于成都市郊的五朵金花也是人们欣赏美景、放松身心的好地方,除此之外,享有盛名的主题公园欢乐谷及国色天乡也极大的丰富了年轻人的娱乐活动。

当然,成都作为休闲之都,缓慢的生活节奏也更适合老年人的居住。

而西安虽然被评为幸福感较强的六座城市之一,在我们的采访中西安居民却没有这一感觉,我认为这一方面在于气候因素,另一方面则在于西安的旅游活动在开发方面较为单一,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开发上过于注重文化内涵,文化古都的形象没有与现代都市的活力完美的融合,整体上容易给人产生沉闷而缺乏活力的感觉。

第三阶段:

问卷结果处理与分析

此次实习共发放问卷1200份,成都市和西安市各600份,成都市收回问卷594份,西安市收回问卷595份,共收回问卷1189份,回收率为99.1%。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

虽然成都市与西安市在地理位置、气候、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文化方面各有不同,但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迫切,两地居民(尤其是男性)都对体育旅游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从广义上讲:

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竞技竞赛、刺激冒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对体育旅游研究现状的分析《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六期)。

从问卷的结果来看:

在所喜爱的旅游项目一题中西安有83.3%的居民选择了山水风光,有15.1%的居民选择了体育健身,有14.8%的居民选择了探险旅游。

成都市有80.3%的人群选择了山水风光,有12.6%的居民选择了体育健身。

这些项目都属于广义旅游的范畴,这表明目前体育旅游这一旅游方式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

体育旅游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消费时尚,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形式,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从性别特征来看,在整体的被调查者中,两地选择体育旅游的人群男女比例都不均衡,这与日常体育活动中男女比例的不均衡基本一致。

由于男女在社会角色上的定位不同,传统的性别观对男女参与体育旅游活动有较大的影响。

男性喜欢刺激、激烈、冒险的体育旅游活动,而女性在参与中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体能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喜欢采用稳健的方式参与体育旅游。

从年龄角度调查分析,中、青年是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人群,青年的体育旅游消费意识比较超前,追求时尚,敢于挑战自我,因而对体育旅游这一休闲方式更容易接受;少年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经济上不能独立,同时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参与体育旅游主要是随父母和学校组织的各种训练营活动,因而较少;年龄高的人群则因为担心身体健康状况而较少参加体育旅游。

从选择体育旅游居民的职业分布看,在校的学生参与的比例最高;科教人员除单位出资安排的专门体育旅游活动外,还自发组织朋友、家人一道参与体育旅游;管理人员每年皆有公费旅游的机会,其中会务旅游较多,在此基础上,体育旅游也被包括其中,个体工商者常因商务活动,参加相应的旅游活动,其中一部分为体育旅游,此外,自由职业者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关系也有多数参加体育旅游。

从体育旅游消费者学历结构看,初、高中学历的占比例较少,这一群体以未成年人为主,而在成年人中专科以上学历占总数的80%,其中大专本科所占比例最多。

可见,人的受教育水平对体育旅游消费行为有较显著的影响。

这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一方面他们的收入相对较高,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必然需要较高的经济能力作为支撑。

另一方面是他们对现代社会的信息了解比较多,倾向于追求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更愿意通过参与体育旅游中的一些特殊经历,获得不同于常人的心理感受。

但从与被采访者的交谈中发现,就体育旅游的承受能力方面看,成都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旅游消费还处于中下水平。

这表明多数人的体育旅游消费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同时也反映了目前体育旅游仍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城镇居民主要以经济型体育旅游为主。

从问卷的结果及在发放问卷时与被采访者交谈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出影响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因素主要有:

(1)居民收入水平:

本次调查结果中发现,在通常的休闲方式及所喜爱的旅游项目中选择体育旅游类选项的人群,收入都偏高。

因此,可以认为,经济实力不足是影响居民未能参加专项体育旅游的原因之一,

(2)闲暇时间:

通过发放问卷时与被采访者的交谈发现:

部分居民虽然对体育旅游有着很大的兴趣,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而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参与体育旅游。

  (3)体育旅游产品价格与结构:

部分城镇居民表示自己有意愿参加旅游体育活动,但目前体育旅游开发项目还不够丰富全面,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尤其是女性居民,表示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她们生理结构的特色体育旅游产品这说明,体育旅游产品的价格与结构是当前影响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在走入大众的生活,下面是就如何促进城镇居民体育旅游消费增长的几点思考:

1.正确引导居民体育旅游的消费观念

人们对体育旅游消费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参与体育旅游的行为。

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体育旅游消费意识较薄弱,因而投入也非常有限。

鉴于成都市与西安市分别作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两地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城镇居民收入比较高,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大力引导和带动人们参与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观赏等活力,培养参与体育旅游的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投入到体育旅游中去。

2.建立和完善体育旅游政策法规体系及配套水平

由于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一些与体育旅游有关的法规并没有完全细化,如体育旅游者的安全保障、人身保险和赔偿制度等等。

由于体育旅游项目大多数具有挑战性,同时也具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方面的法规是否全面、完善,直接影响和制约体育旅游者的消费趋向。

由此可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体育旅游法规体系与体育旅游消费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

3.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应具备广博的知识、综合的业务素质,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能够精通并指导旅游者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确保他们在体育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能以自身的特点体现体育精神,展现体育魅力。

目前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虽然已有多所院校设立了旅游专业,旅游人才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对体育旅游人才的要求不同于传统旅游人才,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体育旅游专业,大力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并建立专门的研究协调机构,促进体育旅游的飞跃发展。

4.扩大体育旅游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为使体育旅游更好的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广,应充分利用现代的传播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展览等形式,挖掘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特色运动项目,不断丰富体育旅游的内容,满足体育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通过宣传能够使人们加深对体育旅游活动的进一步了解,提高体育旅游的情趣,媒体宣传将成为人们参与体育旅游的重要促进因素。

除此之外,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