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162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docx

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第一次阶段测试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桧柏(guì)觊觎(jì)刹(shà)那怙恶不悛(qūn)令人咋(zé)舌

B、毛坯(pī)馄饨(dùn)果脯(fǔ)鲜(xiǎn)有所闻载歌载舞(zǎi)

C、彳(chì)亍包扎(zā)毗连(pí)流水淙淙(zōng)刚愎自用(bì)

D、绯闻(fēi)症结(zhēng)巨擘(bò)不着(zhúo)边际戛然而止(ji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诀窍通牒流水帐 以逸代劳鸦雀无声

B.赝品凋敝白内障掎角之势 牙牙学语

C.忤逆蛰伏啦啦队出其不意坐阵指挥

D.幅员精萃天然气首屈一指看风驶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位发言人__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 演练 引导     B.郑重 演示 引导

C.庄重 演示 导致      D.郑重 演练 导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B.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C除了赛车呼啸而过的极速感觉外,还有现场赛车经过时振聋发聩的声音,那绝对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

D.由于昨日的会议事关中国队选帅,所以不仅是中国足协新闻委员会涉及到的媒体派出了代表参加,而且其他媒体大批的记者也蜂拥而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依法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付项目,建立社保机构独立预算和全国统筹预算,是我国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创新战略。

B.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

C.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D.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出现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和被边缘化的现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受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

“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

“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

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

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

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

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

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

后来李白有诗写道: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6.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C.伯牙面对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明白成连先生要他体会的正是这种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

D.古琴作为“圣人之器”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恰恰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论述。

7.下列对“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庄子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儒家主张人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B.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C.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文化的内涵“清淡”的原因,作者引用有关诗文,增强了说服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9-12题。

(一)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

“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

“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

“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

留侯死,并葬黄石冢。

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

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

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

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

上曰: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盖孔子曰: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留侯亦云。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二)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柯、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

孺子可教也。

(选自苏轼《留侯论》)

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间:

中间

B.与老人期,后,何也期:

约定

C.取而葆祠之葆:

通“宝”,珍贵

D.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计:

估计,料想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其老,强忍,下取履②且为之奈何

B.①取而葆祠之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C.①以貌取人,失之子羽②木欣欣以向荣

D.①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张良“能有所忍”品性的一组()

①良殊大惊,随目之②五日,良夜未半往③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④彼其能有所忍也⑤良因怪之,跪曰:

“诺。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都着眼于“忍”。

前文主要表现圯上老人对张良忍耐品质的考验;后文主要论述圯上老人“意不在书”,在“折”张良不忍之心的观点。

B.张良从圯上老人处获得兵书,功成不忘本,将黄石取回“葆祠之”,每当伏日和腊日都亲自祭祀它。

C.司马迁记叙张良事迹时,加进了传奇性描写,增添了神秘色彩,或多或少地表达了自己相信鬼神和天命的看法。

D.苏轼从人事与写实的角度看待《史记•留侯世家》的传奇情节,否认了神怪之谈,更令人信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父曰:

“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3分)

(2)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

(3分)

(3)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夜发分宁①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分宁:

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

此诗作于诗人离家别友赴外地任职之时。

(1)这首诗的首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的结尾句作简要赏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

(《将进酒》(李白《将进酒》)

(3)谨痒序之数,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4),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

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五、(12分)

16、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4分)

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田野、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

送别诗是

17、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

下面是鲁迅的好友孙伏园为先生撰写的一幅挽联,请根据句意间的逻辑关系排定恰当的的语序,并用简明的语言点评其表达特色。

(4分)

①痛毁灭②一生呐喊③十月噩耗④叹而已⑤热风奔流⑥刈野草⑦万众彷徨⑧踏莽原

上联:

(序号)下联:

(序号)

特点:

18.李明和杨凡是老同学。

杨凡的父亲是市图书馆馆长,李明写信向杨凡的父亲借本杂志。

这封信在格式、表达、标点方面有几处不当的地方,请按要求把它改正过来。

(4分)

杨馆长:

我虽然没有和您见过面,②但我和杨凡是多年的同学,③在一个班里读书。

④今有一事相求:

⑤我急需《小说选刊》第二期,⑥不知您那里有没有。

⑦能否借到这本杂志,请您尽快托杨凡告诉我。

此致⑨

敬礼⑩

李明

2012年9月20日

改正:

(1)(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烟雨中的古镇

庄红蕾

①伴着潇潇春雨,到江南古镇走了一趟。

下雨给游览带来了诸多不便。

但欣赏古镇,品味古镇,恰恰该在雨天。

雨天的古镇烟雨飘渺,是那么个性闪烁、古风淳朴。

徜徉古街长巷而神迷,静赏小桥流水而心醉。

她好像一杯淡淡的绿茶,是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品味的。

②走在烟雨迷濛的古镇上,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

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氤氲着古典之美、朦胧之美,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然而更多的,却是那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

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岁月的血脉么?

那不是缕缕的年华么?

似水年华,在这清清的河水中反照着时光流逝和生命匆匆的无奈。

于是古桥、老屋、乌蓬船……一切都发出一股淡淡的感伤来——烟雨之中,因为有了这种美丽的婉约的感伤,古镇才显得楚楚动人。

  ③ 春雨潇潇地下着,雨丝缕缕撩人情思,点点滴滴淋在心头,令人怀旧之情倾生。

小时候,这样的风景我们身边多的是。

一样的小河,一样的石拱桥,一样的老木屋,一样的乌篷船,一样悠长的小巷……那时的小河,水是清清的,在河里淘米,便会引来无数的小鱼儿,它们在水中争食,激起朵朵小小的浪花,荡起圈圈美丽的涟漪。

石拱桥的缝隙里总是长出一蓬蓬的杂树乱草,疏影横斜,就像人老了长出的胡须,使石桥平添几许沧桑感。

乌蓬船悠悠地晃荡而过,橹声欸乃,渔舟唱晚。

这一切,如今在家乡很难见到了。

我在想,这样的古镇在我们那里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是不是家乡在经济飞速发展,将这样的小镇都翻新了?

为什么某些古老文明的留存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呢?

  ④虽然是下雨天,但游客依然不少,这些绝大多数来自大都市的人,带着世俗红尘的喧嚣,扰乱了古镇的宁静。

这些都市里的人在充分享受现代化文明的时候,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旅游?

是追求返朴归真,还是怀旧,抑或逃避红尘喧嚣,给自己浮躁的心灵注入些许静气?

  ⑤慢慢地感受,帮岸,廊棚,石板路,隔着河看对岸的水阁。

水阁是一色的青瓦平屋,枕河而筑,开启着一扇扇木板窗。

憩息的老人临窗喝茶,时而赏着窗沿口架子上的盆花,时而看看雨中的景色。

水阁将倒影投入狭长的河道,幽幽的。

此时,濛濛细雨中一方蓝花巾倏然入目,是蓬船上掌橹女的头巾。

翩翩而来,飘飘而去。

像一首小诗,一曲小调,一缕清香,它勾画在春雨中,像枝头的绿叶映衬着烂漫缤纷的花朵,透出一种幽雅,一种气息。

  ⑥这就是古镇的宁静、内蕴和底气,她给游客的心灵注入了缕缕静气,使得每一个来此一游的红尘过客,都不得不静下心来,荡涤世俗尘埃,洗去满身疲惫,将身心融入那古风朴朴的空气之中。

我细细地品咂着、探究着她的“静之源”,想着她的深厚的静气从何而来结果发现竟是那穿镇而过的河水。

那水是那么沉着,那么宁谧,那么平和,她的颜色呈深绿色,看似不动,实是活水,连着外边的大河,水中有小鱼儿游动,给古镇平添些许灵气。

静静地看着河水,我不禁浮想联翩。

不正是因为有了水,有了河,江南才成其为江南,古镇才成其为古镇,这里才会孕育出茅盾、丰子恺等大画家、大文豪的吗?

 ⑦回来以后,似乎仍受着那烟雨古镇水汽的晕染,好长时间心头都湿漉漉的。

19、作者为什么说“欣赏古镇,品味古镇,恰恰该在雨天”?

(4分)

答:

20.

(1)文章第四段末作者连续发出疑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2)全文写景所围绕的中心景物是什么?

作者围绕这一景物来写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21、文章第六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分)

答:

22、有人说,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纯属多余,应该删掉,你同意吗?

为什么?

(6分)

答:

七、作文(60分)

23.张洁在《我的四季》中说:

“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这句话发人深思。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答案:

D

2、答案:

B

3、答案:

D【解析】庄重:

多指态度(言语、举止)不随意、不轻浮;郑重:

指严肃认真。

从语句的环境来讲,“庄重”不合语意,且修饰“指出”不当。

演示:

利用图表、实物或实验,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使人有所认识或理解;演练:

指训练演习,与句意及情景相符。

引导:

指带领,多含积极的因素;导致,指引起某一结果,且多指引起不好的结果或错误,含消极因素,与第③句句意相一致。

4、答案:

D【解析】A.指日可待: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

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B项望文生义。

“不厌其烦”意为“不嫌烦琐与麻烦”,这里应用“不胜其烦”,意为“烦琐、啰嗦得使人受不了”。

C.项应为“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D.像一窝蜂似地拥来。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5、答案:

D【解析】A、成分残缺,应该是“建立……制度”,在“全国统筹预算”后”加“制度”。

B项不合逻辑,句中的“生活用品”包含了前面的内容;C.动宾搭配不当,“养成”与“精神”不搭配;

二、(9分,每小题3分)

6.D(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7.B(“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这段文字在最后一段,文中并没有提及薛易简,而是在上文引用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

8.C(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的不是这一观点)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间”闲暇)

10.B(A中的两个“为”分别为连词“因为”和动词“做、对待”;C中的两个“以”分别为介词“凭借”和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D中的两个“于”分别为介词“在”和“向”;B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承接)

11.B(①句表现了张良对老人言行的惊讶,而非隐忍。

④句是圯上老人希望张良能隐忍,而不是表现张良具有隐忍的品性)

12.B(伏腊祭祀时,张良已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

(1)老人说:

“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后,就跪着替他穿上。

(第1个和第3个“履”是为动用法;业:

已经,…之后;因:

于是、就。

每个得分点1分,共4分)

(2)高祖遭遇困厄的情况有多次了,而留侯常在这种危急时刻建功效力,难道能说不是天意吗?

(离:

通“罹”遭遇;数:

屡次;功力:

建功效力;要……手,难道……吗;每个得分点1分)

(3)观察圯上老人用来含蓄地表达心意的言行,都是当时圣贤互相提醒警示的道理。

世俗之人未能明察,把圯上老人看作鬼神,这是大错特错的。

(观,观察,分析;微见,含蓄地表达;察,明察;过,错误;每个得分点1分)

14.

(1)首句借用王维《渭城曲》(或“阳关三叠”)之典故写送别,(1分)又暗和题目“夜发”,切入主题;(1分)“水东流”又用流水的无情反衬了故人有心。

(1分)从而营造了送别时伤感沉重的气氛。

(1分)

(2)那满川风月无比多情,因理解我的愁绪而满含愁意。

诗人采用拟人(或“移情)、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物说成有情(或“借物抒情”“融情于景”),使得诗句含蓄而耐人寻味。

(答出手法2分,能简要分析2分)

15.答案:

五、(16分)

16、【解析】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以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此处仿写要先找到符合边塞诗和送别诗特征的喻体,然后用两个词概括这种诗歌的风格,并且列出这种诗歌常用的意象。

【答案】边塞诗是大漠沙场里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送别诗是陌头江水边的一株杨柳,温柔而妩媚,古道、轻舟、晓风、残月,愁绪满怀。

17、【答案】

上联:

⑧⑥⑤②下联:

①④③⑦

评点示例:

用鲁迅先生所著数名及所主编之刊名缀为一联,构思精巧;高度评价鲁迅先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表达民众痛失“民族魂”的沉痛心情,含义深远。

(“构思”和“含义”各1分,语言准确连贯1分)

18、【答案】①改为:

"杨馆长"移到这一行的顶格②改为:

我虽然和您没有见过面④改为:

删去⑥改为:

我急需《小说选刊》XX年第二期⑦改为:

句号改为问号(改对4个即可)

六、(18分)

19、因为烟雨迷蒙的古镇有一种古典之美、朦胧之美(2分),更有着一种至真至性的婉约之美。

(2分)

20、

(1)作者面对着古镇旧景的消失,表达出怀旧和叹惋之情,对古老文明的留存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协调深表疑惑和遗憾,(1分)同时委婉地表现出对古老文明被破坏的深深担忧。

(1分)

(2)所围绕的中心景物是水,(1分)围绕“雨水、河水”布景,并以此为线索,既因为不论“雨水”还是“河水”,在江南都是很常见的,围绕“水”来写,也就突出了江南风景的特质,同时也为作者表达此次游历江南古镇而得的深切感悟层层铺垫。

(1分)

21、反问(1分)。

因为“水”是江南古镇景色的重要元素,有了水,江南古镇才有了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