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96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7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第8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三单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8讲Word版含答案

第8讲 ATP和酶

[最新考纲] 1.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3.实验: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考点一 ATP的结构、功能和作用(5年7考)

1.ATP的结构

归纳如下: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1)转化基础

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远离腺苷(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建。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比较

3.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的关系分析

1.若用上图模式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关系,应如何绘制?

提示 如图所示

2.ATP是细胞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对吗?

提示 不对,除ATP外细胞中直接能源物质还有GTP、CTP、UTP等。

下列几种常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请写出“○”中所对应的含义。

提示 ①一磷酸腺苷AMP,也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腺嘌呤,③DNA分子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RNA分子上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腺苷,⑥腺苷,⑦DNA分子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⑧转运RNA中的腺嘌呤。

教材

高考

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2016·全国卷Ⅰ,4A)(√)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2016·全国卷Ⅰ,2)(√)

(3)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2015·全国卷Ⅰ,1A)(√)

(4)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ATP提供能量(2017·海南卷,10D)(×)

(5)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2016·海南卷Ⅰ,11A)(×)

以上内容源自苏教版必修一教材P63~P64,侧重考查ATP的化学组成、结构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的结构和功能

1.(2016·全国卷Ⅰ,29)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    (填“α”、“β”或“γ”)位上。

解析 

(1)ATP水解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的是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即β位和γ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即γ位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

要将32P标记到DNA上,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γ位上。

(2)dATP脱去β位和γ位的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即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用dATP为原料合成DNA时,要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上,则32P应在α位。

答案 

(1)γ 

(2)α

2.(2017·陕西八校联考)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有关,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有关

C.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D.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3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

解析 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场所为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细胞呼吸中形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A错误;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有关,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有关,B错误;在细胞内ATP与ADP在不停地发生相互转化,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保证细胞内有一定含量的ATP存在,以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对ATP的需要,C正确;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形成3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D错误。

答案 C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2016·海南卷,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解析 含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并非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加入呼吸抑制剂可导致ATP生成减少,一些生命活动仍消耗ATP,ADP生成相对增加;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并不产生ATP。

答案 D

2.(2017·山西康杰中学联考,8)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TP水解供能,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ATP是主动运输、肌肉收缩、大脑思考的直接能源物质

解析 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更易断裂,也很容易重新合成,ATP水解供能,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的水解,A正确;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正确;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C错误;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可直接为主动运输、肌肉收缩、大脑思考提供能量,D正确。

答案 C

1.规避ATP认识的4个误区

(1)ATP与ADP相互转化不可逆: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

(2)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等同于能量: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kJ/mol的能量。

(3)不可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事实上,细胞中ATP含量很少,只是ATP与ADP转化非常迅速及时。

无论是饱食还是饥饿,ATP与ADP含量都保持动态平衡。

(4)误认为ATP转化为ADP不消耗水:

ATP转化为ADP又称为“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水解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

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水解也都需要消耗水。

2.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ATP:

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

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

产生ATP:

光反应

消耗ATP:

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线粒体

产生ATP: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

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核糖体

消耗ATP:

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消耗ATP:

DNA复制、转录等

考点二 酶的本质和作用(5年5考)

1.酶的作用与本质

2.酶的作

用机理分析

(1)ca段的含义是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2)ba段的含义是酶降低的活化能。

(3)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3.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流程

(2)变量分析:

4.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连一连)

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在发挥作用过程中有哪些共同特点?

提示 ①化学反应前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变;②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点;③二者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酶除了具有催化功能外,可以调节生命活动吗?

提示 催化(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酶唯一的功能,它不具调节功能,也不作为能源(或组成)物质。

 酶的化学本质及分布

(2017·全国卷Ⅱ,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解析 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

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

答案 C

(1)从酶的化学本质上讲,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在高中教材中常见的一些酶(如淀粉酶、蛋白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若无特别说明,其本质都是蛋白质。

(2)若题目信息中告知某催化功能的物质经蛋白酶处理后“丧失活性”,则该酶为蛋白质,仍具活性,则该酶为RNA。

【即学即练】

(2017·广东五校一诊)核酶(ribozyme)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地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

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发生紫色反应

B.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的高效性

C.核酸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D.核酶与催化底物特异性结合时,有氢键形成,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解析 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滴加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的是蛋白质,且不需加热,A错误;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表明核酶具有催化作用,要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应该与无机催化剂做对比,B错误;与蛋白质相比,核酸虽然具有热稳定性,但温度过高或过低也能影响其性质或结构,因此核酶的活性也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核酶特异地结合mRNA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因此有氢键的形成,核酶能切断特定的mRNA,在该过程中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正确。

答案 D

 酶的作用

1.(2013·全国卷,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解析 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并没有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仍然可以达到最大;而高温、强酸和强碱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酶活性的降低甚至丧失,B错误。

答案 B

2.(2017·江西赣州一模,2)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

B.pH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

C.在任何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

D.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

解析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少数酶是RNA,主要在细胞核合成,A错误;温度较低时会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失去活性,B错误;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故并非所有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都比无机催化剂显著,C错误;真核细胞的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D正确。

答案 D

对酶在细胞代谢中作用的理解

(1)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

(2)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酶只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不会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4)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将保持不变。

(5)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活化能。

考点三 酶的作用特性及影响因素(5年8考)

1.酶的特性

(1)高效性: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①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②a、b→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a、c→酶具有催化作用。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①物理模型——“锁和钥匙学说”

a.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A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A催化的物质。

b.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结构。

②曲线模型:

a.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和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

b.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一定范围内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A可催化该反应,即酶具有专一性。

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

特别提醒 

(1)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对于同一个细胞而言,在不同的时期或生理状态下,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改变。

(2)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活性不同。

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但并未改变酶活性。

教材

高考

1.真题重组 判断正误

(1)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2017·全国卷Ⅱ,3D)(×)

(2)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2015·海南卷,4A)(√)

(3)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2015·海南卷,4D)(×)

(4)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2013·全国卷Ⅱ,6B)(×)

(5)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不会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2013·海南卷,4B)(×)

以上内容侧重于酶的本质、酶的催化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的考查;相关内容对应教材P64~70,把握酶作用的三大特性及相关内涵是解题的关键。

2.(教材P68放眼社会栏目发散思维)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1)人发烧时不想吃东西,是因为体温升高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缓慢。

(2)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就会失活,是因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而胃液的pH为0.9~1.5。

此外,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小肠中的消化酶的最适pH为8.0~9.0。

(3)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是因为口服会导致该类激素被蛋白酶和肽酶分解而失效。

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因不会被消化酶分解,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酶的作用特性

(2017·湖北荆州摸底考)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

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

D.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而少数酶是RNA,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A错误;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这是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原因,B正确;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强,不适合长期保存,C错误;过氧化氢高温易分解,所以一般不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答案 B

 

影响因素制约酶活性的机理

(1)高温、过酸、过碱——可破坏酶分子空间结构而导致酶永久性失活(不可逆转)。

(2)低温——仅抑制酶活性,并不破坏酶分子空间结构,当温度适当升高时活性尚可恢复。

(3)酶活性还受某些激活剂或抑制剂的影响,前者可提升酶活性,后者则降低酶活性。

【即学即练】

(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2)细胞代谢能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有序地进行,其中酶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Fe3+、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

C.有些酶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运输

D.人体的各种酶发挥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是不完全相同的

解析 活细胞的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酶是有机物,A正确;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能够为反应提供能量,而不是降低活化能,B错误;有些酶的化学成分为分泌蛋白,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运输,C正确;人体的各种酶发挥作用所需的最适条件不完全相同,D正确。

答案 B

 酶的活性影响因素曲线模型分析

【典例】(2016·全国卷Ⅱ,29)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慧眼识图 获取信息]

答案 

(1)B 

(2)加快 (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

“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方法体验】

(2018·河南八市第一次测评,12)在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同温度下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温度属于自变量,酶的用量属于无关变量

B.在三组实验中,50℃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率最高

C.若在t1之前将A组的温度提高10℃,其反应速度会加快

D.在t1~t3时间段,反应物浓度的降低限制了B组反应的速率

解析 从图得知,本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反应物浓度,酶量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在相同时间内,B组曲线下降的最快,说明该组温度下酶促反应速度最快。

30℃的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率最高,B错误;若在t1之前将A组的温度提高10℃,酶活性会升高,反应速度会加快,C正确;t1~t3时间段,B组的反应物较少,是限制其速率的主要原因,D正确。

答案 B

考点四 与酶相关的实验探究——“三法”探究酶本质及特性(5年4考)

方法1 用“试剂检测法”鉴定酶的本质

可采用“试剂检测法”或“蛋白酶水解法”确认酶的化学本质。

方法2 用“对比实验法”探究或验证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验证酶的高效性

实验中自变量是无机催化剂和酶,因变量是反应速率。

(2)探究酶的专一性

自变量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不同酶溶液,因变量是反应物是否被分解。

①设计思路一:

换反应物不换酶

②设计思路二:

换酶不换反应物

方法3 用“梯度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或pH)

(1)设计思路:

设计实验时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或pH)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酶促反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对应的温度(或pH)最接近最适温度(或pH)。

相邻组间的差值(即梯度值)越小,测定的最适温度(或pH)就越精确。

(2)设计方案

(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等。

当考查其中一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其他因素是无关变量,要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同且适宜。

(2)在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定要把酶和底物在各自的温度或pH下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再混合。

(2016·全国卷Ⅰ,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解析 测定酶活力影响因素时,在改变被探究因素之前,务必防止酶与底物混合,故只有C选项所述操作顺序正确。

答案 C

酶活性实验探究中的“三宜”“五不宜”

【即学即练】

(2018·广州名校联考)淀粉酶有多种类型,如α-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

如图所示为对两种淀粉酶的研究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终产物中有葡萄糖,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为麦芽糖

B.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处理60min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C.β-淀粉酶的最适pH低于α-淀粉酶的,在人的胃内α-淀粉酶活性低于β-淀粉酶

D.Ca2+、淀粉与β-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

解析 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根据“α-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可知,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终产物中有葡萄糖,根据“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可知,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为麦芽糖,A正确;由图2可知,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处理60min后,酶的相对活性降为0,说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B正确;由图1可知,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约为6、4.5,人体胃液的pH为0.9~1.5,在pH=3时,两种酶的相对活性均为0,因此在人的胃内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均变性失活,C错误;由图2可知,与其他组相比、Ca2+、淀粉与β-淀粉酶共存时,酶的相对活性较高且相对稳定,因此Ca2+、淀粉与β-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D正确。

答案 C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有关酶的常考易错易混点

点拨 

项目

正确说法

错误说法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产生部位

一般来说,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不考虑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

合成原料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合成场所

核糖体或细胞核等

核糖体

生理功能

生物催化剂,只起催化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

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来源于食物

作用场所

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只有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但高温易使酶失活

低温会引起酶变性失活

作用机理

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或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或改变反应方向和平衡常数

易错点2 混淆激素、酶

点拨 着眼于四角度比较“酶”与“激素”

易错点3 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

点拨 细胞中ATP含量少,但可以通过ADP和ATP的相互转化不断合成ATP,满足生物体的需要。

[纠错小练]

1.(2017·甘肃兰州诊断)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B.人体内所有酶的最适pH都接近中性

C.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解析 并非所有酶都在细胞内起作用,如消化酶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A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酸性,B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