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775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学年江苏省江阴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2017.4

出卷:

钱芳核卷:

陆美芳赵仲彤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区域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A.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3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

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这也就是和谐。

(易中天《灰色的孔子和多彩的世界》)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⑤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A.①⑥②⑤③④B.②⑤①⑥③④C.②①⑤④⑥③D.①②⑤④⑥③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那么,2070年也应该是农历庚寅年。

B.《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原名《太史公本纪》。

C.鲁国史官左丘明依《春秋》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纪传体史书《左传》,还写了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D.《史记》出于对现实的自觉干预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其材料首先得之于史料的真实性和叙事的主观性。

司马迁首创了《史记》的论赞体,常于叙事中楔入自己的主观论断。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汉王曰:

“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群臣皆曰:

“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

臣等以死守之。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

“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高祖曰: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便:

有利

B.大王起微细,诛暴秦诛:

讨伐

C.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连:

联合

D.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害:

杀害

6.下列句式特点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此所以失天下也。

B.岂管仲之谓乎?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求人可使报秦者。

D.决胜於千里之外。

尚不觉悟而不自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

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

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①,甚有宠。

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

是时,傅昭仪子定陶恭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

  建昭之后,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②音乐。

后宫及左右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

丹进曰:

“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

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④高于匡衡,可相国也。

”于是上嘿然而笑。

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上望见太子,感念哀王,悲不能自止。

太子既至前,不哀。

上大恨曰:

“安有人不慈仁而可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

”上以责谓丹。

丹免冠谢上曰:

“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损。

向者太子当进见,臣窃戒属毋涕泣,感伤陛下。

罪乃在臣,当死。

”上以为然,意乃解。

  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

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

“皇太子以嫡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

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

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

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

”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

丹即却,顿首曰:

“愚臣妄闻,罪当死!

”上因纳,丹嘘唏而起。

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丹为人足知,恺弟爱人,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故尤得信于上。

为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病乞骸骨,上赐策曰:

“左将军寝病不衰,愿归治疾,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躬不瘳。

宜专精神,务近医药,以辅不衰。

”丹归第数月薨,谥曰顷侯。

  (节选自《汉书•史丹传》)

  注:

①骖乘:

陪乘。

②留好:

留意,爱好。

③器人:

选择人材。

④陈惠、李微:

当时宫中的音乐家。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颇:

略微

  B.丹免冠谢上曰谢:

道歉

  C.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审:

审查

  D.使躬不瘳瘳:

痊愈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上以丹旧臣至丹以荆卿为计

 B.于是上嘿然而笑吾尝终日而思矣

  C.上以为然,意乃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朕愍以官职之事久留将军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

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3分)

(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分)

(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

为什么?

(4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1.

(1)大风起兮云飞扬,,!

(《高祖本纪》)

(2)谚曰“桃李不言,。

(《李将军列传》)

(3),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列传》)

(4)其志洁,。

其行廉。

(《屈原列传》)

(5)孔子曰:

“君子固穷,。

(《孔子世家》)

(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刺客列传》)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沼泽地

(日)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

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

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

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

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

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

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

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

——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

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

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

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

”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

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

“是杰作。

“杰作——吗?

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

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

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

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

那么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

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

我问道:

“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

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

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

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

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

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

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

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

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

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

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

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

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

”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摘自《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

12.作品写了“我”三次审视这幅画,三次品画的体验有什么不同?

(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13.“记者”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分)

14.“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分)

15.作品以“沼泽地”为题,有何用意?

(5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

刘铁芳

①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终身性的,我们本应在年少时期充分地舒展人的精神和心智,提高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从而给人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基础。

正是过早遭遇的技术化的教育形式,特别是高度体制化的应试的渗透,导致我们的人生发展很难避免平庸化。

②杰出的大家,包括各行各业杰出的人物,无不在年少时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种基础实际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情感;

(2)发达的想象;(3)对知识的兴趣。

他们杰出的人生往往直接奠基于年少时期与自然的广泛接触、对艺术的爱好、从小就开始的广博的阅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由探究的习惯。

③丰富的情感无疑是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自幼形成的对自然、他人,对人世间的爱,是一个人创造性的最重要的基础。

这种深厚的、广博的爱源自自幼形成的个人与自然、他人与世界的丰富而生动的联系,只有当个人稚幼的生命开始了一种与周遭世界共同存在的意向,一个人才有可能免于孤立的生存,而培育起对他人和世界的无比的爱。

伟大的心灵总是与伟大的爱连在一起的,在某种意义上大学就是大爱。

④发达的想象力乃是提升人生创造品格的羽翼。

一个人的生命空间是通过想象力来拓展的,想象的边界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存在的边界。

个人在与自然、艺术接触,以及在广泛的阅读中开启的这种发达的想象力,实际上拓宽了人生存的边界,当然也是创造的边界。

这就是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原因。

提出一个新问题,本身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空间开出新的疆域。

想象力乃是创造性人生最重要的基础,无疑,从小就开始的与自然、文学艺术的亲密接触,是夯实这一基础最重要的途径。

⑤自由探究与求知的兴趣则是创造人生的根基。

杰出的创造实践依赖于持久的兴趣与专注。

在人生历程中,一种兴趣的绵延,一种韧性的坚持,很显然只有来自年少时期就奠定下的这种强烈的兴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习惯。

⑥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现实,狭隘的知识训练,以及个人主义的生活取向,正在一步步地削弱教育中个体的心灵生活空间。

技术化的教育对个人与自然接触、以及文学艺术爱好的挤压,浓烈的功利主义倾向的应试化的教育模式,这些都并不指向儿童心灵世界的丰富与扩张。

儿童在教育中过早遭遇的深度体制化,大大地削减了儿童的自由,或者说削减了儿童发展与儿童天性中的自然与自由发展的内在联结,这直接导致个体生命中很难出现持久稳定的兴趣、求知探究的生命姿态和伟大创造所需要的持久高度的专注。

⑦这意味着我们的学校正越来越多地用一时的、可见的成绩取代对人生整体成就的关注,用小爱取代大爱,用私己之爱挤占了对他人、对世界的广博的爱。

当一个人更多地停留在自我的想象世界中,他要对人类作出卓越的贡献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怎样走出狭隘的自我,是当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⑧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平庸?

因为我们年少的教育已经打下了平庸的烙印,早期的教育决定了一个人发展的方向。

带有浓郁功利性的奥林匹克竞赛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成功地把一批优秀学生送入优秀的大学,而他们对其所选择的学科从此不再有任何兴趣。

奥林匹克竞赛体制实际上是我们今天这种功利化的、平庸的教育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由此可知,判断一种教育是否平庸,实际上就是看教育中人的存在或人的生命的丰富性和广延性、一种生命的高度,而不仅仅是当下的、世俗化的、基于功利的评价。

16.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17.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6分)

18.简要说明第②段和③④⑤段论述上的关系,⑥⑦两段的论证有何作用?

(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奇葩,本指奇特而美丽的花,常用来比喻出众的文学或艺术作品。

现在也比喻某人或某事物杰出优秀,不落俗套,个性十足。

有时则带有调侃和讽刺意味,指那些异于常人的较为另类的言行举止。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 D(A项主语残缺。

在“推动”前加“这些因素”。

B项宾语残缺。

缺少与“锻炼”搭配的名词宾语,可在“输送氧气”后加上“的能力”。

C项句式杂糅。

“含有……的成分”与“就具有……作用”杂糅,可改为:

“许多水果……含有……等成分,这些成分就具有……的作用”。

2.D(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论足”应改为“越沮代危”C.“良奏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3.B

4.A(B项为《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C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D项主观性错。

5.D:

妒忌6.C(都是定语后置)7.C审:

确实。

8.B

9.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语句的能力。

(1)句关键词语有“若乃”、“器”、“则”、“相”,还要注意“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句式特点;第

(2)句关键词语有“素”“切至”、“即”“却”、“妾闻”等。

  答案:

(1)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

  

(2)皇帝向来仁爱,不忍心看见史丹流泪悲泣,言辞又恳切到了极点,皇上心里大为感动,喟然长叹。

史丹马上退后,叩头说:

“愚昧的臣下胡乱听信谣言,按罪应当处死!

10.

(1)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②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

每点1分。

没有具体分析不得分。

(2)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3分)(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每点1分。

(3)(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明确认可的用字,给1分;用自己的语言对句子进行解读,给1分;准确表达出用字的效果作用,给2分。

如仅答出认可的字,没有具体解析则不得分。

参考答案一:

“犹”字好。

(1分)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

(1分)“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

(2分)

参考答案二:

“空”字好。

(1分)“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

(1分)“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2分)

11.

(1)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下自成蹊。

(3)仓廪实而知礼节(4)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

(5)小人穷斯滥矣。

(6)风萧萧兮易水寒。

12.第一次:

由好奇发现它的力量。

第二次:

被它震撼而对作者肃然起敬。

第三次:

体味到它的内在生命力而为之深深折服。

(每项情感和原因各一分)

13.身材魁梧,追求时尚,缺乏艺术鉴赏力,浮浅而又直爽。

(2分)用记者对画家情况的介绍推进情节的发展;记者对画作的评价,反衬出画家的艺术追求,有利于深化主题。

(2分)(4分,意思对即可。

14.这位老画家早就疯了(1分);这位老画家生前为焦躁和不安所折磨,沉浸在痛苦和危机之中无法自拔(2分);从这位老画家身后的寂寞中说明他生前更不为人所理解(2分)。

15.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一幅题为“沼泽地”的油画展开的,提示故事内容;(2分)象征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险恶环境,更好地表现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2分)表达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要保持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深化作品主题。

(1分)(5分,意思对即可)

16.首先提出论题:

技术化的教育形式和高度体制化的应试渗透导致我们的人生发展平庸化,接着论述杰出人物的人生直接奠基于年少时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形成的自由探究的习惯,而后批评削减儿童自由、扼杀学生想象、兴趣和爱心的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最后得出结论:

功利化、世俗化的教育及其评价体制使我们变得平庸。

(每点2分,2、3两点也可合并为一点说:

接着正反论述年少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培养想象、兴趣、爱好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17.对自然、他人、人世间的爱是一种深厚、广博的大爱;深厚、广博的爱促使伟大心灵的成长;对知识的兴趣和对自然、世界的爱好成就了杰出的大学问家。

(每点2分)

18.第②段提出正面观点,③④⑤三段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说理论证,因此,它们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观点和论证的关系(3分)。

⑥⑦两段分析、批评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是从反面进行论证,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3分)。

19.立意参考

角度一:

“出众的文学或艺术作品”。

考生可以谈这类作品“出色”的标准是什么,或如何做到“出色”。

最好能联系时下文学或艺术界的一些现象。

角度二:

“杰出优秀,不落俗套,个性十足”。

这是关于人生成长的话题,考生可联系现实生活,选择更具体的切入点展开来谈。

角度三:

“另类的言行举止”。

如何评价这些“奇葩言行”,允许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成理,阐释合理即可。

另外,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立意,谈“事物发展内在的逻辑性”或“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若与试题材料联系较为紧密的话,也可视为“符合题意”。

 汉书史丹传文言文参考译文

  史丹字君仲,原为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

从元帝当太子时起,史丹由于父亲史高的缘故被任命为中庶子,随从左右十多年。

元帝即位后,史丹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出行常常在车右边陪乘,很受宠幸。

皇上因为史丹是原来的臣下,亡父的外家亲属,亲近信任他,命史丹护卫太子一家。

当时,傅昭仪的儿子定陶恭王有才能,母子都被宠幸,而太子稍微有酒色方面的过失,母亲王皇后不受宠爱。

  建昭年间,元帝患病,不能亲理朝政,只是贪恋音乐。

后宫嫔妃和左右侍从熟悉了解音乐的人没有谁能做到,而定陶王也能办到,皇上屡次称赞他的才能。

史丹进谏说:

“凡是被称为有才能的人,应当聪敏而又喜好学习,温习旧业,增加新知,是皇太子做到的。

如果以丝竹鼓鼙的才能来衡量人,那么这是陈惠、李微比匡衡高明,可以扶助国家了。

”于是皇上嘿嘿地笑了。

在这之后,中山哀王死了,太子前往吊唁。

哀王是皇上的小弟弟,和太子游学一起长大成人。

皇上从远处看见太子,感触地想起哀王,悲伤得不能控制自己。

太子已经来到驾前,并不哀伤。

皇上极不满意地说:

“哪里会有一个人不慈和仁爱却可以奉祀宗庙,作百姓父母的呢?

”皇上把责备的话告诉史丹。

史丹叩头谢罪说:

“我看见陛下哀伤痛悼中山王,到了损伤身体的地步。

先前太子应当进宫见驾时,我私下告诫嘱咐他不要哭泣,使陛下感触悲伤。

过错只在我身上,应当处死。

”皇上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怒意才化解了。

  竟宁元年,皇上的病势日渐沉重,傅昭仪和定陶王常常服侍在身旁,而皇后、太子很少能够进宫见驾。

史丹由于是亲近臣子能够进宫侍候,探视疾病,等到皇上独自躺着休息时,史丹径直闯入寝室,头叩地拜伏在青蒲席上,哭泣着说:

“皇太子以嫡长子而被立,至今达十多年,受到百姓的尊重,天下人没有不从心里归附他自托为臣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