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考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489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元明考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宋元明考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宋元明考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宋元明考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宋元明考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元明考古.docx

《宋元明考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元明考古.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元明考古.docx

宋元明考古

宋元明考古

第一章、概述

一、历史概况:

北宋建国(960年)~明亡(1644年)。

包括:

宋、辽、金、(西夏)、元、明。

北宋:

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辽:

907年~1125年;金:

1115年~1234年;元:

1206年~1271年称“元”~1368年;明:

1368年~1644年;西夏:

1032年~1226年。

(一)、历史

1.宋:

局部统一。

边界战乱频繁。

宋经济有大发展。

商品经济崭露头角,城市转为商业中心。

薄葬,随葬品少,纸明器成为主流。

瓷器成为主要日用品。

出现桌、椅等。

瓷器偏向高大发展,装饰局限于上部。

时代风格缺乏大气,趋向精巧;瓷器注重釉色效果、美感。

2.辽:

初,游牧民族。

后,南部农业,北部牧业。

因俗而治。

契丹人随葬,马具、金属兵器,厚葬,金银器、瓷器。

3.金:

向外扩张,统治区域多为汉人。

桦树皮器物。

碑刻。

4.元:

民族分治。

始终保持本祖特色。

城址:

大都;上都,保存较好。

墓葬主要为汉人墓,无确认的蒙古族墓葬。

蒙古族,野葬,用毛毡裹尸,弃于野。

以上四个时期:

民族文化交流。

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茶马、绢马贸易。

先进与后进文化间交流。

宗教影响,佛教、道教。

(二)、特点:

1.小商品经济、民营手工业发达。

瓷器、铜镜,民间制造用于商品交换,铭文上刻有商标、广告等。

2.文献多:

府、县志;绘画、图;笔记、小说;游记。

3.地面建筑遗留众多。

4.生活方式改变导致器物造型、装饰发生大的变化。

5.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民族关系复杂,相互间影响。

二、简史:

1.1949年以前:

1920年,宋钜鹿故城发现,瓷器、漆器、木器。

30年代,陈万里,南方瓷窑,浙江为重,越窑、龙泉窑。

30年代,营造学社,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古建调查,元大都、明南京。

地面调查为主。

抗战时期,四川宋墓,发掘。

法国传教士闵宣化,内蒙东部,辽城址、陵墓。

日.鸟居龙藏,辽遗迹。

日本占领时期,东北、内蒙多次辽、金、元调查发掘,辽庆陵、建平辽墓、赤峰瓦缸窑、辽上京;金上京、完颜希尹墓、完颜娄室墓;元上都、百灵庙景教寺院与墓葬。

黑城子城址(西夏~元)。

俄.科兹洛夫、英.斯坦因、西北考察团;埋藏品丰富,纸文书、元代纸钞、西夏文材料。

2.1949年以后:

(1)、墓葬:

宋墓,河南白沙宋墓、合肥包拯墓、江苏杨氏族墓、福州南宋墓,小型为主。

辽墓:

内蒙东部、辽宁。

赤峰辽驸马增卫国王墓;库伦旗料壁画墓;豪欠营辽墓(契丹女尸)衣冠、木质棺床小帐、铜丝网络;清河义门辽墓;奈曼器陈国公主墓。

金、元墓:

主要为河北、山西、河南汉人墓,仿木结构建筑形式;壁画:

开芳宴、廿四孝、忠烈贞节。

明墓:

多,重心集中在诸侯王、帝陵(定陵)、鲁王陵、蜀王陵等。

中小型主要为辽墓,大型主要为明诸侯王墓。

(2)、遗址:

集中于50、60年代。

辽中京、辽上京,部分发掘;地面调查,钻探,局部发掘。

60年代后,金中都、辽南京(今北京附近)。

北宋东京城。

元大都,1964年~1974年,钻探、试掘,已可复原。

中小型城址集中于内蒙、新疆,以元代为多,如内蒙元丰州故城;元集宁路,大量元青花瓷窖藏,商品集散地,中原与草原之中转。

元应昌路,内蒙克什克腾旗。

黑城子,亦集乃路,内蒙额济纳旗。

村落较少,辽宁绥中县城后村,金;辽宁新民县前当铺村,元;仅此二处,未全面发掘。

长城,金界壕、明长城。

长城学会,专门从事长城的调查研究。

金界壕集中在东北与内蒙。

(3)、手工业遗址:

矿冶:

煤、铁、铜。

河南鹤壁市北宋煤矿。

冶铸:

河北、安徽、福建。

瓷窑:

20余省市。

窑口:

这件龙泉窑;江西景德镇、吉州窑,福建建窑、德化窑、泉州窑(出口);陕西耀州窑,河北定窑、磁州窑,内蒙赤峰瓦缸窑。

青花瓷之起源。

瓷器出口。

官窑与民窑之关系。

铸镜、铸钱。

(4)、佛教考古:

世俗化、平民化,信徒增加。

教义、哲学开始衰落。

塔基发掘。

地面遗存调查,山西繁峙金岩山寺。

(5)、中外关系:

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沉船、其他国家相关。

泉州港。

遗迹、墓葬。

景教东传。

外文墓志、碑。

第二章、城址

第一节、概述

1.城市考古的特点:

(1)、中原、南方大部分城址沿用至今,历代改建、扩建、重建,很难看到原有面目,压在现在城市之下。

(2)、地方志编纂流行,尤以明代为重,遍及所有府、县,风土人物,城市布局,城市图,有助于复原。

复原法:

充分利用文献资料,以现存建筑以及为已知点,利用可以肯定的古街道,可基本复原城市布局,钻探、试掘进行验证。

2.都城规划布局变化:

(1)、里坊制向街巷式转变。

封闭→开放。

巨大变革。

转折点。

自开封始延续至后代。

元大都极典型。

晚唐五代已有萌芽,地方城市如扬州、苏州,已由夜市,突破里坊制与宵禁,城外不出现自由市集,如汴州、洛阳,称“草市”。

五代后周,定都汴梁,该州城为都城,开始临街设店。

北宋正式取消里坊制与宵禁。

按行业成街,酒楼、茶肆、邸店沿街兴建。

自发形成的街市。

里坊制消失。

(2)、重城式布局。

宫城位置变化,位于城市中心,形成以宫城为中心的重城式布局。

汴梁,三重城圈。

突出宫城地位。

(3)、中轴线对称布局。

以主干道为中轴线建筑对称分布于两侧。

突出宫城地位,与皇权的加强相对应。

(4)、建筑风格。

重视秀丽绚烂的园林山水,注重装饰装修,趋向精致精巧。

由宏伟向秀丽转变。

小巧。

(5)、辽上京、金上京、元上都。

不合与主流。

辽、金分南、北城。

辽北宫城,南汉城。

晋西北宫殿,其余平民与工商业。

元上都,离宫,元初统治中心,不久即迁都大都,后卫重要政治中心,不求对称,建筑分布随意,离宫色彩浓重。

三座均为早期都城。

3.地方城市:

(1)方形十字街式:

“田”字形,汉唐以来较流行,平面方形或近方形,城内开直通城门的十字大街,城墙四面各一城门;主要见于中原和北方,最主要流派。

山西大同;北京顺义。

(2)、方形、长方形十字街式:

南北稍长,东西与南北街道成“丁”字形,三面开门,横街分城为南北两部,北部稍小,为主要政府部门所在,以及庙宇、官学等,衙署位于正中。

南部分东西两片,为一般民居、商业区等。

克什克腾旗元应昌路。

江苏南通元、明通州城。

以上两种为中国传统形式,汉唐即有。

(3)、纵街横巷式:

纵长形平面,近似于长方形,但并不完全规整,多分布于江南地区,衙署多位于中央或偏于纵街的一侧。

南北向为主干道,两侧平行分布于东西向小巷。

有的纵街左边有水路,城门有水门,苏州,宋平江府;南宋临安城(临安并未作为都城对待)。

(4)、不规则型:

主要分布于南方丘陵、滨水地带,依地形而建,城墙、街道因地形而曲折,分布无特定规律。

以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为主。

宋沙市;泉州;广州。

以上两种为宋元后新兴城市。

(5)、军城、山城:

重防御,地方军事重镇。

第二节、都城

一、宋都城:

1.北宋东京:

今河南开封旧城。

基本覆盖于黄河泥沙以下四米。

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

前身为唐汴州城。

大运河中枢,水陆交通均便利,唐代已是商业发达城市。

北宋定都于此也是因为其交通枢纽之便利条件。

三重城圈布局,分外城、皇城、宫城。

外城:

主要为后周时修建,分布于今开封市区周围,周长29千米,每边7~7.5千米,在今地面下有不连续分布,部分暴露于地表,最高者2~4米,城基宽30米,夯土层厚度8~11厘米,夯窝为圆形非常密集,出于防御性考虑。

范围、轮廓已基本清楚。

找到15个缺口,其中6个已确认是城门。

皇城:

又称“内城”、“旧城”、“关城”,元为唐汴州城,位于外城中部稍偏北。

周长9千米,南门名为朱雀门。

可能为现今旧城墙。

宫城:

位于今开封番杨湖一带。

明郑王府可能在此基础上修建。

皇城中部偏西北。

唐汴州节度使治所基础上修建。

南门宣德门,东、西门分别为东、西华门,北门为拱辰门。

中轴线:

宣德门→朱雀门→南蕃门。

突出中轴线式布局。

街巷式布局。

防卫性之高空前,三重城圈均有城壕,墙上有马面、镝楼,城门有瓮城。

城内有数条大的水系。

2.南宋临安:

杭州市区内。

地方城市布局,此地始终为“行在”,仅扩建而已。

二、辽。

辽五京:

上京临潢府,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内蒙宁城县大明(名)城;东京辽阳府,辽宁辽阳市;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南。

上京、中京为主要政治中心,此二处保存较好。

1.中京:

老哈河北岸,老哈河即契丹人起源之处——土河。

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开始兴建,使用至1122年被金人攻陷。

圣宗募求良工,欲建“神都”,工匠多为汉人,故布局仿北宋东京,三重城垣,外城、内城、皇城。

外城:

平面近方形的横长方形,南北3500米,东西4200米,周长约15千米;四角有角楼,东、西、南三面发现城门,南门为朱夏门。

宋路振《乘轺录》。

内城:

外城中央稍偏北处,东西2000米,南北1500米;南门正门为阳德门。

皇城:

内城中部偏北,正方形,每边长1000米,南门阊阖门,两侧也发现有门址,可能为东西掖门。

三重城墙均为夯筑而成,有马面遗迹。

道路:

阊阖门→朱夏门,中轴线,长1400米,宽64米,黄、白、沙土混合铺垫,路中稍高便于排水,两侧设有排水沟用石板砌筑上铺木板。

东、西掖门南各有一条道路宽仅15米。

城市其他大道宽均15米左右。

建筑遗迹:

皇城两掖门内各有一宫殿遗迹,可能为文献中所载文化、武功二宫。

皇城内还发现墙基、石柱础等。

外城发现成排分布的建筑遗迹,两边各有东西道路五条,南北三条,可能为坊市遗迹,道路外侧有墙,可能为坊墙。

佛寺繁盛,城内仍保留大明塔。

2.上京:

契丹最早都城,中京建成后始终与中京并存为重要政治中心。

辽太祖,918年开始修建,由汉人康默记主持,926年扩建,1120年天庆十年被金人攻陷,共使用了200余年。

被河流从中部穿过;金灭辽后复仇性破坏;保存状况不好。

分南北城。

北半部是皇城近方形,南北2000米,东西2200米,南墙被白音戈洛河冲毁,东、北、西三面均有城门,城门均有瓮城,城墙每九十步设一马面,皇城主要为契丹贵族和皇族所在;南部山丘发现残高1米的围墙,可能为皇宫所在,其内发现台基、石狮子;北边为大片空地,可能为禁苑;西北角发现佛寺;北部大片非禁苑空地可能为契丹贵族扎帐篷居住之地;南城为汉城。

北城大内以南有道路通向汉城;北城东南角为官署、作坊之所在。

汉城城墙不如皇城坚固,且没有马面,大部分被河水侵毁;其内有井肆;有不同驿所以接待来使,但位置与布局不清。

汉城内主要为汉人、渤海人、回鹘人。

汉城内可能有少量管理机构,大部分为民居与作坊。

出土有中原产品,也有仿中原器物,有少量契丹物品。

三、金。

仿辽五京制:

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子;中京(后称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沿用了辽南京稍加扩建;南京开封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

上京曾被取消后又恢复。

上、中二京最为重要。

1.

上京。

1138年称上京,使用时间为1138年——1153年。

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1157年强制将上京夷为耕地。

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开始恢复。

布局为南北两城,平面呈曲尺形。

城墙为夯土建筑,至今仍可见部分残存4——5米城墙。

各角有角楼。

有圆形马面。

发现9个缺口(城门),不相对称,城门外设有瓮城。

北城:

为南北向长方形,南北1800余米,东西1500余米;一条大路贯通南北但并不是直的;城内分布商业与手工业,有冶铁与陶窑遗址。

南城:

宫城,皇城位于西北部,皇城南门为午门遗址,由此的中轴线发现五座宫殿,城内布局同于辽上京。

出土铜镜上刻有“上京警巡院”,金代实行铜禁,政府管制,交易品必须有官府标志;出土上京路官印、腰牌。

2.

中京:

海陵王在位时为谋求进一步南进,迁都南京,即金中京。

1151年起修建,1153年正式迁都于此。

设计时力求近于宋东京,即重城式布局,故而将辽南京东、西、南三面扩建,北墙仍为辽故。

位于今北京陶然亭、梁家园一带。

平面近方形,东西略长,现地表仍可见不连续分布城墙遗迹,但北墙不可见。

西南角在丰台,东南角在永定门,东北角在宣武门,西北角在永安门。

西墙遗存最高6米,基宽18.5米,有一宽达30米的豁口,可能为彰仪门;西墙4530米,南墙4750米;东墙4510米,北墙4900米。

据文献记载有13座城门,考古发掘会城、彰仪二门已发现。

皇城、宫城南北并列,位于近中部稍偏西南,合称内城,周长5000米左右。

皇城南门宣阳门北,宫城南门应天门,构成中轴线大街。

宫城东门宣华门,西门玉华门,宫城北门拱辰门。

宫城内九重宫殿。

重要建筑分布于中轴线两侧。

一条河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为主要水源;世宗后引城北高粱河水。

城内原辽南京部分仍保留坊市制度,金扩建部分已取消坊市制。

对后代都城产生较大影响。

四、元:

1.上都:

元第一个有计划建设的都城,忽必烈继位后兴建,古文献中也有“上京”、“滦京”之称,位于今内蒙正蓝旗闪电河(滦河)河岸,距旗治20千米,地面保存极好,可明确看到城墙。

此地愿为忽必烈封地,1256年命汉人刘秉忠设计建造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即位,在开平府宣布继承皇位,此处成为临时都城;政权巩固后,1263年,开平府被正式确立为都城。

1278年迁都大都后,上都仍为重要的政治中心,元代皇帝每年于此避暑。

元亡后,上都降格为开平府,后又废府设开评卫;由于此处过于偏远,又深入蒙古腹地,防卫、补给都很困难,故而又废弃,从此无人居住,故再无破坏;因此保存良好。

抗战时日本人曾调查。

建国后多次调查、发掘。

外城、皇城、宫城。

外城:

墙基宽10余米,残高5米,顶部2米余,夯土层厚度20厘米,每变长2200米;西北角外有护城墙,防水淹。

城中一条隔墙修至皇城北面,宽2米,分城为南、北两部。

南部主要为官署和手工作坊,北部无街道,几乎没有建筑遗迹,只在中部有一小型建筑,故可能是禁苑所在。

城东、西、南三面发现大量居住区。

皇城:

每边长1400米,东、南墙于外城重合;墙为夯土夯筑,夯土墙外面用石块包砌加固,大约厚70厘米;皇城四角有角楼,墙每隔150米有马面;墙外面有排水槽以泄积水;东南有护城壕;城门有瓮城。

该城主要防御体现在皇城;街道整齐对称,主次分明,中轴线宽25米,两侧主干道15米宽;皇城内建筑遗迹可能主要为官署和寺庙;皇城东、西北角可能分别为华严寺、乾元寺。

宫城:

夯土夯筑,外层包砖,转与土建填充1.4米的碎砖。

宫城外又修墙形成夹层,造成双重城墙;工程正门南有大型广场;宫城内宫殿分布随意,宫殿各自独立相互间无联系;宫城内错落分布亭台楼榭、人工湖池,园林式建筑;建筑材料残存可见宫殿非常宏伟;离宫色彩非常浓厚。

出土遗物:

青花瓷;龙泉窑、磁州窑、钧窑瓷;地面散布许多建筑构件。

有元一代始终为重要政治中心,皇帝于此住夏政治意味很强,处理边疆事务,而大都统治中原。

除明清北京城外历代都城保存最好的。

2.大都:

今北京市,明清北京前身,包括今北京旧城区及以北。

中轴线与明清北京中轴线相同。

60、70年代详细勘查、发掘。

平面布局、主要建筑物布局已可基本复原。

平面南北长方形,东西6700米,南北7600米,周长28千米,分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圈。

皇城位于外城正中偏南处,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处。

外城:

南城墙位于今长安街稍偏南;东西墙为明清城墙;北墙位于安定门小关与德胜门小关之间;城墙夯土夯筑,基宽24米,为加固,墙中夹有永定木(竖)、衽(横)木木柱;顶窄;顶部装有陶筒瓦便于排水;墙上有灭火设施,好像还颇为先进。

皇城:

外城南部中央,南墙同于现北京南墙,北墙在地安门,西墙在西华门,正门为棂星门。

宫城:

紫禁城,皇城内偏东,南门叫崇天门,位于先太和殿,北门后宰门(厚载门)在景山,东、西墙和于今故宫,墙基宽16米。

街道:

规整,南北向为主干道,东西两侧等距离分布东西向小巷,街巷式布局。

大街宽25米左右,小巷宽6——7米左右。

中轴线为南门→后宰门→万宁寺,以宫城为主而非以城市为主。

崇天门与棂星门间为千步廊,即朝会广场。

中轴线为后来明清北京城中轴线。

城市靠近高粱和水系,为大都主要水源,以及积水潭(海子)、通惠渠共同构成城市供水系统。

金水河、太液池组合专门解决宫城用水。

排水系统:

下水道、排水涵洞,大街两侧设置排水渠,明渠,顶上无盖板,石条砌筑,宽1米,深1.65米,与其他道路相交时以石板盖顶。

涵洞底部进行地基处理,打地钉、衬坊石,宋元时期修造船闸、涵洞、堤坝时常用此种方法。

居住遗址:

后英房胡同,一处大型住宅,正房修有台基,前有轩廊,后有抱厦,规模大,规格高,出土景德镇青花瓷、影青瓷、枢府瓷;龙泉窑、钧窑、磁州窑青花瓷;漆木器、端砚、200余颗玛瑙围棋子;此处可能为王府。

雍和宫后,“三合院”,出土一件漆器,上写“内府公用”,出土石碑有记载,故此处可能为衙署。

建华铁厂发现排房应为专门供人租用的。

西绦胡同,发现建筑遗址墙非常厚可达3米多。

大部分为明清北京所继承。

五、明。

南京城。

中都,毫州,后成为专门囚禁皇室成员的牢狱。

北京。

北京城:

1368年,元大都被攻陷,城内收,设北平府。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名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迁都北京,成为中国正是首都。

“凸”字形布局,元大都基础上北部缩减,南部修外城,为未修好之外廓城,盖因经费不足。

外城、内城、宫城。

外城为南部。

内城:

为元大都北部截去五里,有九门,北墙:

德胜门、安定门;东墙:

东直门、朝阳门;西墙:

西直门、阜成门;南部:

正阳门(正门)、崇文门、宣武门。

元大都城墙进行加固,全部包砖;明以后所有城墙包砖。

九门都设城楼。

金水河上木桥全部改为石桥。

宫城:

内城中部偏东;太液池以北为内宫工匠作坊。

千步廊两侧为主要官署,除刑部外的五部、宗人府位于左边;右边为五军都督府、三法司(刑部、大理寺、督察院)。

故宫比元代稍向南偏一点,周遭加护城河,两岸以石材砌筑,东、南、西墙向外扩展。

紫禁城内主要为宫殿,九重宫殿。

其后为禁苑,堆砌景山(万岁山)。

太庙、太学位于主干大道两侧。

外城:

内城南部,明嘉靖年间开始修建,计划将内城四面包围,但因财力不足,故而先修南部重要地区但其后便无法继续修建。

有很多斜街,大多为居民自发兴建故而不规整,南三门:

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东为广渠门;西为广安门,北有东、西便门(掖门);延用至现在。

城市规划主要体现在内城之内,外城并未精心设计。

永宁寺为最高建筑。

第三节、一般城址

一、宋代:

主要流行方城十字街式布局。

几乎没有完整调查、清理过的城市。

仅有碑刻资料图示。

《平江府图碑》(南宋)、《桂州城图》(桂林石刻)。

1.《平江府图碑》:

现苏州。

南宋理总是平江府郡守将城重修之后刻此碑,现在最早苏州市地图,现存宋代最详细的图碑。

示意图,并未按比例。

外城南北向长方形,内外皆有城壕。

东为二门,南、西、北各一门,每一门均水、陆门并列,所有城门均不直对。

城内街道整齐,全为正南北、正东西,主要为丁字、十字相交。

街道与河并行。

北半部为居民区,南半部主要为官署、寺庙、学校。

中部偏南处有一内城,为府治所在,只有西、南二门;内部为一四合院。

城内357座桥梁。

65座跨街牌坊,宋以后尤其是明清十分流行。

南宋1229年之后的布局,典型反映里坊制度废弃后的城式布局。

2.《静江府城防图》:

即《桂州城图》,今广西桂林。

位于今桂林市城北鹦鹉山悬崖上,成图于南宋理宗咸淳八年(1272年)。

石刻本身无年代,其文字仅记载刻图经过,但副碑上有年代记载。

静江府分子城与外城。

自称为唐代城市,南北长方形,相传为李靖所建,东、西、南三面有门,城内成“丁”字形街,府衙位于横街以北,横街以南为民居。

外城为宋代所建,利用子城东墙,其他面扩建并包围子城,东、西墙南北各有一门,南、北墙各有一门。

漓江西岸。

1258年,城北独秀峰修城,将山峰包于城内,外开城壕,驻军之小城。

后在城西修护城壕。

后又将漓江堤防以石板加固,并在堤边修石墙。

1272年,独秀峰以北又修新城以驻军。

城墙以石块砌驻外包砖,城墙上有垛口和女墙,每隔一段有马面、敌楼。

敌楼在图示中有硬楼和团楼,硬楼为马面上方形敌楼;团楼为拐角处弧面城楼。

城门有瓮城。

砖石券洞式城门,是现在已知最早的券洞式城门。

城门上有门楼,瓮城上有箭楼(古籍称“万人敌”)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

无瓮城的门外修护城墙。

城门外护壕上修两段小桥,中间为活动吊桥,外建半圆形桥头堡(亦称“月城”)以控制吊桥。

中国古代城防建设的详细资料,各种防卫设施的使用方法。

二、辽。

主要分布于内蒙和东三省,发现许多州、县城。

州城一般周长3千米左右,县城更小。

调查很多,发掘不多。

吉林发现每20千米左右就一座城址,与文献对应可了解一些,如辽长春州位于今吉林前部县他虎遗址,为辽历代皇帝春季行在之所,故文献记载非常多。

吉林怀德县秦家木遗址可能为辽信州城。

黑龙江泰来县古城可能为辽泰州城。

内蒙东部,辽饶州城,为陵邑遗址。

投(头)下军州。

三、金:

黄河以北、长城以南主要沿用唐宋旧城,无金人特色。

黑龙家发现城址较有特色。

军城(山城)为重要考古内容。

1.中兴古城:

黑龙江绥宾县城东北,黑龙江南岸距中航道4千米处。

平面近方形四边有弧度,每边长1460米,仅有南、北两座城门,有瓮城。

三道城墙,三重城壕交替排列。

主体城外西北、西南、东南有三座每边长仅500米的小方城以护卫主城。

城西修防卫墙直通河边。

军事重镇。

此类城市辽金城时期发现很多。

出土印章、铜镜,根据上面的铭文可知此城为金代中晚期城市。

2.蒲与路故城:

黑龙江克东县。

路治所在。

平面椭圆形,周长不到3000米,南北各开一门。

曾试掘,出土建筑构件、砖瓦、铁器、北宋铜钱等;蒲与路印章。

金代疆界坐标系参考点,金代北边疆为“……北至蒲与路三千余里,火兽火疃谋克为边……”,确定了金代北部边疆,在今外兴安岭地区。

四、元。

利用辽、金、宋旧城。

内蒙、新疆。

内蒙呼和浩特东郊,丰洲故城;集宁路故城,今察右前旗土城子遗址;克什克腾旗应昌路故城;额济纳旗黑城子。

新疆,霍城县阿力麻里故城;昌吉县,昌八里故城。

大量瓷器、丝织品、纸质文物(文书、经枢、纸币)、漆木器、阿拉伯银币。

大多地面仍有轮廓。

黑城子:

额济纳河支流附近,巴丹吉林沙漠边缘。

西夏所建,名黑水城(西夏语“亦集乃”城),元代设亦集乃路(蒙语为“哈拉浩特”,即黑城之义),元末废弃。

蒙古草原东西方交通枢纽,元代有效统治范围西端,通往四大汉国之门户,草原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接处。

元末明初废弃后渐为狂沙掩埋,许多遗存保存完好,1891年——1905年,俄.科兹洛夫和英.斯坦英曾调查、发掘,带走大批文书。

20世纪30年代,西北考察团曾发掘。

60——80年,甘肃与内蒙多次发掘(该地70年代前为甘肃省行政范围,70年代中期后划归内蒙),重要文物多有发现。

80年代,经书、文书、信件等,300余张元代纸币“至元通行宝钞”,面值各异。

平面横长方形,东西434米,南北384米,城墙系夯土夯筑,残高9米,有马面,东西各开一门,门外有瓮城,西北角城墙上见覆钵式佛塔。

城内很多寺庙与建筑遗存,还有残墙直立,有的还有很高四壁;城内布局与分布较清楚。

城外西南有清真寺,附近有穆斯林墓地。

东关地带发现大量街道和民居,居住区外有农垦区。

各种日常用品均有出土。

绣花鞋,图案鲜艳。

印本及手抄本佛经。

西夏←→汉双语字典。

文书有汉、藏、蒙、西夏等文字。

五、明:

城墙包砖,但保留至今的包砖墙不多,西安、开封保存较好。

西安影视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基本反映明代风貌,利用唐皇城旧城包砖而成。

开封旧城区即明代开封城,建制同于西安,明郑王府在宋宫城基础上修建。

明代小镇、民居等保留至今的很多,极好地反映明清风格,家族庄院。

第四节、金界壕、明长城

一、金界壕:

界壕边界线,抵御游牧民族。

也有称“壕堑”、“边墙”、“成吉思汗边墙”。

大部分分布在内蒙,少部分在外蒙和前苏联。

东北——西南向,直线横跨2500千米,总长度7000千米,超过明长城。

《金史》有明确记载,有过三次大规模修造。

第一次,金太宗天眷元年(1138年),在东北鹿泰州修造。

第二次,大定十七年(1177年)、二十一年(1121年),大规模修筑东北、西北、西南、临潢四路,并连成一线。

此三次,明昌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