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039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docx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内容提要

本章是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新要素贸易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

1.了解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2.掌握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充分理解和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4.理解产品差异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5.掌握国家竞争优势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发展阶段。

第一节新要素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生产要素:

限于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

新要素:

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规模经济与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

新要素理论试图从新要素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一、技术要素

1.技术要素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

(1)可提高土地、资本和劳动要素的生产率

(2)可提高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要素的生产率

2.技术进步通过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影响而影响各国产品的相对优势。

二、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说由美国经济学家T.W.舒尔茨(T.W.Schultz)和贝克(Becker)创立,随后基辛、鲍德温、凯南等人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该学说主要是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一国的对外贸易格局。

1.人力技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各国劳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实质上就是人力技能的差异。

因此,人力技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

由于人力技能是人力投资的结果,因此人力技能又称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

2.劳动的分类:

技能劳动和简单劳动

主张人力资本说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这种理论把劳动分为两大类:

简单劳动,即无须经过专门培训就可以胜任的体力劳动;

技能劳动,即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才能胜任的劳动。

 

3.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

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通常包括:

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职的岗位培训;合理的人员配置;必备的卫生与营养条件;修养生息的外部环境;与上述各项投资形式相关的其他投资形式。

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资源。

人力资本(HCM–HumanCapitalManagement)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

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

4.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技能禀赋或人力资本状况对国际贸易格局、流向、结构和利益等有重要影响。

人力资本论者如基辛、凯南等认为,技能禀赋或人力资本禀赋状况对国际贸易格局、流向、结构和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他们认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往往同时也是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实际上在于人力资本的充裕,这是它们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在贸易结构和流向上,这些国家往往是出口人力资本或人力技能要素密集的产品。

他们在分析美国的情况时指出,美国最充裕的要素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相对稀缺的是非熟练劳动,这就决定了美国贸易结构必然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体。

如最先进的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等都属于技能密集型产品,而不再是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品。

三、研究与开发要素

格鲁勃、梅达、弗农及基辛等提出了研究开发要素论。

W.H.格鲁勃(W.H.Gruber)、D.梅达(D.Mehta)、R.弗农(R.Vernon)及基辛等西方经济学家在注重技术要素作用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推动技术进步的形式和途径及其与贸易的关系,提出了研究与开发要素理论。

1.定义:

研究与开发要素是指研制和开发某项产品所投入的费用。

所谓研究与开发要素,是指研制和开发某项产品所投入的费用。

研究是指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紧密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开发是指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试制。

该学说认为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它不同于生产过程的其他形式的要素投入。

研究与开发要素是以投入到新产品中的与研究和开发活动有关的一系列指标来衡量的。

在进行国别比较时,可以通过计算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各类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占整个就业人员的比例、研究开发费用占一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出口总值的比重等方法,来判断各国研究与开发要素在经济贸易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其差别。

2.认为:

一国重视和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中的资金多,其产品知识与技术密集度高,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就越有利。

基辛曾以美国在10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不同部门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代表竞争能力,分析研究与开发要素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

结果表明,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高质量劳动力比重大的部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就越强,出口比率就越高。

这就证明了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和该种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要素密集度之间存在着很高的正相关关系。

格鲁勃和弗农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工作。

他们根据1962年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类比较,并按照研究和开发费用占整个销售额的百分比以及科学家、工程师占整个产业全部雇佣人员的比重进行排列,结果发现,运输、电器、仪器、化学和非电器机械这五大产业名列前茅。

五大产业中,研究与开发费用占19个产业的78.2%,科学家和工程师占85.3%,销售量占39.1%,而出口量占72%。

可见,具有较强研究实力的工业部门在生产的产品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更有能力获得比较利益。

四、信息要素

1.定义:

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并作用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一切信息的总称。

信息要素是无形的、非物质的,它区别于传统生产要素,是生产要素观念上的大变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宽以及各种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巨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和行为方式,甚至有时还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2.特性:

信息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

但是由于信息创造价值的能力难以用通常的方法衡量,其交换价值只能取决于信息市场的自然力量。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具有强烈的时效性,信息交换也常常带有神秘的性质。

(1)信息创造价值难以用常规方法来衡量

(2)信息具有时效性,其交换具有神秘性

3.信息利用的状况影响一国比较优势,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

由于信息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因此,信息利用的状况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一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突破了生产要素的限制,赋予了生产要素以更丰富的新含义,并扩展了生产要素的范围,使对国际贸易的分析更接近现实。

五、规模经济与管理

(一)规模经济

1.定义:

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或单位成本下降的利益。

2.分类:

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1)内部规模经济:

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由于采用效率更高的特种生产要素和进行企业内部的专门生产而从企业内部引起的收益的增加。

(2)外部规模经济:

指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后利用企业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而获得的利益。

3.规模经济和资源禀赋一样也应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规模经济也影响各国生产成本和比较优势,从而影响着国际贸易格局和利益。

(二)管理

1.定义:

管理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保持最优地组织、配置和调节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2.管理需求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增强,通过相应的管理人员的工作而体现。

3.管理资源的丰裕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也就直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地位与对外贸易的各个环节。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禀赋理论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贸易的基础和原因。

但这些理论多是静态分析贸易,无法解释一些贸易现象。

比如,有许多产品先是由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其他国家进口。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原来的进口国开始生产并出口这些产品,而最初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成为进口国。

以汽车为例,美国最早是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现在则大量从日本进口汽车。

最近几年,韩国和马来西亚又成为重要的汽车出口国了。

如何解释这种进口主体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动的现象呢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U.Posner)和弗农(R.Vernon)通过对产品技术变化及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上分析了贸易格局的变化。

一、技术差距理论

(一)提出

技术差距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格鲁伯(W.Gruber)和弗农(R.Vernon)等人进一步论证的。

(二)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

认为贸易国之间技术差异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

技术差距论认为:

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最早产生,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但是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直到转而进口其它模仿国的产品。

(三)差距或滞后的分类

1.需求滞后是指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从没有产生需求到逐步认识到新产品的价值而开始进口的时间间隔,(见图5.1中T0~T1)。

2.反应滞后指创新国生产到模仿国决定自行生产的时间间隔,(见图5.1中T0~T2)。

3.掌握滞后指模仿国开始生产到达到创新国的技术水平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

其长短取决于创新国技术转移的程度、时间,模仿国的需求强度以及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

(见图5.1中T2~T3)。

4.模仿滞后是指创新国制造出新产品到模仿国能完全仿制的时间间隔。

模仿滞后由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所构成。

(见图5.1中T0~T3)。

创新国

创新国生产

ToT1T2T3时间

模仿国进口模仿国出口

模仿国模仿国生产

图5-1技术差距理论图示

从图5.1可以看出,需求滞后差距越短、反应滞后差距越长,技术差距维持时间就越长,对创新国就越有利。

(四)技术差距理论的评价

1.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2.没有说明技术差距的大小和形成的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提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1966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的,随后威尔斯(LouisT.Wells)和赫希哲(Hirsch)又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产品生命周期是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相结合,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利益。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模型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特点,新产品的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新产品阶段、产品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创新国退出阶段。

?

按照这一理论,从创新国和模仿国的角度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如图5.2所示。

第一阶段(OA),即新产品阶段。

在创新国(如美国)生产和消费。

第二阶段(AB),产品成长阶段。

产量迅速提高。

创新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拥有完全垄断地位。

第三阶段(BC),产品成熟阶段。

开始标准化生产,模仿国开始自行生产但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还需进口。

第四阶段(CD),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的出口市场竞争。

第五阶段(D点以后),创新国退出阶段。

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模仿国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开始向创新国出口,创新国国内生产规模急剧缩小,并最后退出产品生产,创新国又会致力于新的技术革新以引入新产品。

产量

ⅠⅡⅢⅣⅤ

创新国消费

出口

创新国生产

模仿国生产

进口

模仿国消费

时间

OABCD出口

图5.2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动态意义

1.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

(1)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造新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是变动的。

(2)新产品阶段:

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

(3)成熟阶段:

需要投入资本购买机器设备,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4)标准化阶段:

产品和工艺流程已经标准化,劳动熟练程度不再重要,价格竞争成为是否能占领市场的关键。

2、贸易国比较利益的动态转移

(1)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要素密集型的特点,比较优势将发生国与国之间的转移。

就不同类型的国家而言,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比较优势是不同的。

(2)美国在开发新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3)生产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4)发展中国家在生产标准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因此,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的运动过程中,比较优势是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

Q

口发展中国家

T0T1T2T3T4T5欧洲国家

T时间

量美国

图5-3国际贸易中产品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

(四)国际贸易产品周期理论的评价

1.从技术创新和扩散等角度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2.它考虑了生产要素密集性质、比较利益和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对落后国家利用直接投资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本国的制造业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国际贸易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而且出现了产业内同类产品的贸易。

比如美国、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既是汽车出口国,同时又是进口国。

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无法解释的。

一些应用经济学家先后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

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经验性研究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理论性研究两个阶段。

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对欧共体建立后区域内部贸易的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上,佛得恩(Verdoorn)、密切里(Michaely)、巴拉萨(Balassa)、小岛清(K.Kojima)等对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1960年佛得恩在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格局变化的统计分析表明:

和集团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种贸易类型之内,而不是在异种贸易类型之间,而且交易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1962年,密切里在计算了36个国家五大类商品的进出口差异指数后进一步指出,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明显的相似性。

此后,巴拉萨在对欧共体制成品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发生在以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体系划分的商品组内。

小岛清在研究发达国家间贸易格局时也注意到高度发达的、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横向制成品贸易的迅速增长,并认为产业内贸易现象背后必然包含着一种新的原理,对这种原理的揭示可能会在传统比较利益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理论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克鲁格曼等人

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学者格鲁贝尔(HerbertG.Grubel)和劳尔德(P.J.L1oyd)格雷(Gray)、戴维斯(Devtes)、克鲁格曼(P.Krugman)、兰卡斯特(K.Lancaster)等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性研究,使产业内贸易理论日趋丰富、成熟。

格鲁贝尔和劳尔德合著了《产业内贸易》一书,认为技术差距、研究与开发、产品的异质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结合以及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差异与收入分配差异(或偏好的差异)相结合均可能导致产业内贸易。

二、产业内贸易及其理论解释

(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从产品内容上看,我们可以把国际贸易分成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

产业间贸易是指不同产业间产品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例如美国和日本之间相往输出汽车。

因此这种贸易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wayTrade)或重叠贸易(Over-lapTrade)。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中,将产品分为类、章、组、分组和基本项目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用数字编码来表示。

我们在研究中涉及的相同产品,指的是至少前三个层次分类编码相同的产品。

(二)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一般说来,产业内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产业内贸易是同类产品的贸易,而产业间贸易是不同产品的贸易。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是双向流动,而产业间贸易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特点。

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在消费品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三)产业内贸易指数

一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测量某个产业或某一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程度。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产业内贸易的测算方法是由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于1975年提出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G-L指数)。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5.1)

在式(5.1)中,Xj代表j国产业的出口额,Mj代表该国j产业的进口额,Aj表示j国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取值范围在0~1,Aj越接近1,反映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越接近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

将一个国家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可以求得该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它表示一国产业内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

(5.2)

在式(5.2)中,B表示j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表示该国的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之和,其他符号的含义与式(5.1)中相同。

但是式(5.2)只能反映进出口平衡时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如果进口和出口不相等,该公式就无法成立。

鉴于此,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又提出了一个修正公式

(5.3)

比较式(5.2)和式(5.3)可以发现,当一国贸易不平衡时,式(5.3)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产业内贸易水平。

但是它也只是考虑了一国总的贸易顺差(或逆差)对计算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具体某个产业的顺差(或逆差)对总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

因此,经济学家阿奎诺(Aquinod)提出了另一个修正公式,公式分别考虑了每一个产业的顺差和逆差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根据这个公式可计算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四)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引起的比较成本的差异是产业间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量就越大。

这是传统的贸易理论对产业间贸易的解释。

国际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现象显然不能用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

纵观西方经济学界对产业内贸易的种种理论说明可知,产品差异论、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论及偏好相似论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和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根本原因。

本书将在本节后面几个问题中详细介绍相关理论解释。

三、产品差异理论

(一)差异产品的含义

1.同类产品.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被分为同质产品与差异产品,都会产生国际贸易,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同类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二是产品在消费上可以相互替代。

2.同质产品.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

如同样的水果、砖等。

这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和市场时间不同,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3.差异产品。

差异产品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但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的产品。

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差异产品。

产品的差异性或差异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

即使实物形态相同,也可以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差异产品。

这种差异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要,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产业内部贸易的发生与发展。

(二)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通常同质产品的贸易形式都属于产业间贸易,但在下列几种情况中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1.两国边境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产品的单价低而运输成本高,消费者愿意就近获得。

在石料、钢铁、木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的贸易中,运输费用占据了总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由于使用者处于两国边境,所以有时国外的生产地比国内的生产地距离要近,如果两国之间不限制这类产品的进出口,那么使用者便会从离自己较近的国外生产地购买产品,而不从距离较远的国内生产地购买。

2.季节性贸易

有些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国家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矛盾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

例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相互解决用电高峰期而进行的电力进出口,另外,一些果蔬的季节性进出口也属于此类。

3.大量的转口贸易和复出口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先从一国进口产品,再将其出口到第三国。

这样,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就出现了同类产品,在统计上构成了产业内贸易。

不过由于转口产品既非由本国生产或加工,也非由本国消费,所以许多学者认为对转口国来说转口贸易不能视为产业内贸易。

4.倾销

在不同国家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有可能在竞争对手的市场上倾销自己的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5.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称为公司内贸易,指的是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产生的国际贸易。

由于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产品都视为同样的产品,因此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分析,都仍然可以用H-O理论加以解释说明。

因此,差异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1.差异产品的类型

差异产品可以分成三种:

水平差异产品、技术差异产品和垂直差异产品。

不同类型的差异产品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动因也不相同,分别为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

(1)水平差异是指由同类产品的相同属性进行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

烟草、服装、化妆品等行业普遍存在着这类差异。

两个原因导致了水平差异产品进入产业内贸易:

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要求同类产品具有多个品种,当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彼此不同品种的产品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出现了产业内贸易。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产业内专业化的出现。

所谓产业内专业化,是指发生在同一产业内部十分细致的专业化分工。

由于水平差异产品主要通过各种广告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因此往往需要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产业内专业化出现,随之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2)技术差异是指由于技术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差异。

从技术的角度看,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导致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

技术先进的国家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技术后进的国家则主要生产那些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因此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间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3)垂直差异就是产品在质量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