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001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docx

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一册

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生产计划安排

1、生产部根据订单要求,每月编制生产计划,交生产车间安排生产。

2、生产计划须经总经理审批后下达执行。

3、采购部根据生计划、顾客订单、物料库存情况等到因素编制采购计划,交总经理批准后进行实际采购,并跟进采购物资是否如期到厂。

4、生产部将生产计划下达给生产车间,生产车间依计划表和工艺安排生产。

根据每日完成的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的日报表,交生产负责人审阅。

5、因市场或顾客合同或订单变更等原因需修订生产计划时,生产部应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修订生产计划。

修订后的生产计划按本制度1.1—1.4执行。

修订的生产计划及时发送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

6、因本公司设备如出现故障,材料或人员等到方面因素变动要修订生产计划时,在确保如期交货前提下可修改生产计划。

二、生产操作过程

1、本厂的“包装”工序为质量关键控制点,作业人员在每班刚开机、生产条件变换或调整后再开机时要按相关的工序操作规程的要求设置好生产条件并生产出首件产品后,首先由化验员进行首检,首检合格后方可进入批量生产。

配料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

2、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须随时抽查生产条件是否变化,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如发现异常则立即予以调整。

并将产品予以隔离标示,通知检验室的化验员进行处理,化验员则按相关过程检验规范要求的频率对产品进行巡检,并同时确认生产条件,若发现异常则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并予以调整,同时将产品予以隔离标示,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并实施纠正措施。

3、车间主任每班对本班各道工序的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两次监督巡视,包括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如发现异常,须及时要求作业人员予以纠正,并通知化验员对产品的符合性进行加强严格检查,必要时责任人员须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要求实施纠正措施。

4、检验室主管应经常对过程监视及过程检验的记录予以分析,掌握生产条件变化的规律,并与过程控制规范相比较,以不断改进过程控制方法,不断改进过程监视的有效性和效率。

5、生产过程出现紧急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生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的严重程度作出处理,严重时应立即通知检验室对该批次的产品按产品检验规范进行严格检查,若发现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予以控制。

生产部则应及时对生产中断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对生产中断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故障,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领用物料

1、由生产班长或相关人员领料,按原材料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2、有效(保质)期要求的材料应严格控制。

注意出厂日期,防止已失效(超保质期)的材料流入生产工序造成质量问题。

3、投入生产的原辅材料须为检验合格的。

4、原辅料、成品须按规定区域堆放并做好标识。

四、原、辅材料检验接受操作规程

化验员按检验规程严格检验并作好检验记录。

1、原材料的检验与接受

a)采购员在采购原材料时,必须到其已取得QS认证的生产厂家采购,应要求供方出具经有相关检验资格的检测部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

b)采购员应该对《检验报告》上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生产批号、日期是否对应准确,若上述两项均为符合,则可以执行采购;若不符合,则要求供方初稿纠正,待纠正合格后继续采购,否则终止采购。

c)采购产品到位后,应立即通知仓库保管员进行验收,仓库保管员主要对采购产品的数量、规格、外观完整性等项目进行验收,通过与采购单位核对,若无误,则办理入库手续,若发现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处理。

d)供销部门应保管相关的《检验报告》。

2、包装材料的检验与接受

a)采购员在采购内、外包装袋时,应要求供方出具经有关检验资格的检验部门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

b)采购员应核对《检验报告》上质量指标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生产批号、日期是否对应准确,若上述两项均为符合,则可以执行采购;若不符合,则要求供方实施纠正,待纠正合格后继续采购,否则终止采购。

c)采购产品到位后,应立即通知仓库保管员进行验收,通过与采购单核对,若无误,则办理入库手续,若发现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处理。

d)供销部应保管相关的《检验报告》

五、包装作业规程

包装作业区属于清洁作业区,要求操作员工作前应更换工作衣、戴好工作帽、口罩,经严格消毒(具体见“消毒操作规程”)。

要求地面清洁卫生、干燥无积水,且因该工序作业时作业人员会用手直接接触产品,因此还要求在该车间安装空调,确保室内温度在25℃左右,避免温度过高而引起作业人员出汗,从而污染产品。

1、包装前,作业人员应对包装工作台、不锈钢托、盛料器和枕式包装封口机进行酒精消毒。

2、包装材料管理员应根据一个班组的预计产量,领用原材料,注意避免多领用不完而造成污染。

注意原材料生产日期,原材料的质量应在保持期内。

包装作业人员领料后,将产品开包,开包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野蛮作业。

做到开一箱包装一箱,不可首先将所有原材料包装全部开包,再进行包装。

3、包装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确保双手保持干燥,防止因双手潮湿而污染产品。

4、先把相关的产品装入相关的包装袋,然后放入不锈钢托盆,最后送至包装封口机上进行封口包装,包装封口机应注意润滑保养,润滑保养时应用食用精制植物油。

5、内包装后将产品移入外包装车间,进行纸箱包装。

6、工作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设施摆放整齐。

7、注意产品包装清洁卫生,打包装箱时应避免少装漏装。

8、作业人员应严格地执行公司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和“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六、成品出厂检验操作规程

(一)抽样方案

1、随机抽样方案:

由化验员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成品进行检验。

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a)规定合格质量水平AQL;

b)规定检查水平:

一般检查水平Ⅱ级;

c)选择抽样类型: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d)根据交验批量N,依据GB2828—87检索抽样方案n,Ac,Re。

其中n为样本大小,Ac为合格判定数,Re为不合格判定数。

(二)、出厂检验项目

1、炒货类

1.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且均匀

滋味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滋味和香气,不得有异味

杂质

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蛀

a)色泽、组织形态和杂质按GB2828—87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AQL=2.5;N=3000袋;n=125;Re=8

b)滋味按随机抽样方案进行抽样。

1.2检验方法

以销售包装计样品一件,置于清洁的白瓷盘中,用目测首先检查形态、色泽、有杂质,然后品尝其滋味情况。

1.3净含量检验

规格

净含量允许差,%

检验方法

≦100g/包

±5.0;平均净含量不得低于标明量

用0.1天平称量

检验按随机抽样方案进行抽样,不少于3包,除去外包装。

2.水产食品类

2.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且均匀

滋味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滋味和香气,不得有异味

杂质

无异味、无霉变、无腐烂变质

a)色泽、组织形态和杂质按GB2828—87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AQL=2.5;N=3000袋;n=125;Re=8

b)滋味按随机抽样方案进行抽样。

2.2检验方法

以销售包装计样品一件,置于清洁的白瓷盘中,用目测首先检查形态、色泽、有杂质,然后品尝其滋味情况。

2.3净含量检验

规格

净含量允许差,%

检验方法

≦100g/包

±5.0;平均净含量不得低于标明量

用0.1天平称量

检验按随机抽样方案进行抽样,不少于3包,除去外包装。

3、微生物检验

项目

要求

菌落总数,(个/g)

≦30000

大肠菌群,(个/100g)

≦30

微生物检验按随机抽样方案进行抽样。

3.1微生物检验方法

3.1.1菌落总数(平皿计数法)

3.1.1.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测定成品中的菌落总数。

3.1.1.2原理

菌落总数是指成品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成品所含菌落的总数。

按本规范规定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中温需氧的细菌菌落总数。

3.1.1.3培养基与试剂

3.1.1.3.1营养琼脂

3.1.1.3.1.1成分

A蛋白胨10g

B牛肉膏3g

C氯化钠5g

D琼脂10~20g

E蒸馏水1000ml

3.1.1.3.1.2制法:

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国产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21℃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1.1.4仪器

3.1.1.4.1高温杀菌锅。

3.1.1.4.2培养箱36±1℃。

3.1.1.4.3电炉

3.1.1.4.4天平

3.1.1.4.5冰箱

3.1.1.4.6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

3.1.1.4.7PH计或精密PH试纸。

3.1.1.4.8灭菌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等。

3.1.1.5检验步骤

3.1.1.5.1成品

3.1.1.5.1.1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有成品,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成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3.1.1.5.1.2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进行菌数计数,即为成品1中的菌落总数。

3.1.1.6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做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皿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

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若片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半皿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然后再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3.1.1.7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

3.1.1.7.1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1)。

3.1.1.7.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见实例2)。

若大于2侧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总数(见实例3)。

若等于2亦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见实例4)。

3.1.1.7.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5)。

3.1.1.7.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以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6)。

3.1.1.7.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就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7)。

3.1.1.7.6若所有稀释度的均无菌落生长,则以<1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3.1.1.7.7菌落计数的报告:

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表4“报告方式”栏)。

实例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度菌落数之比

菌落总数

(CFU/ml)

报告方式

(CFU/ml)

10--1

10--2

10--3

1

1365

164

20

--

16400

16000或1.6×104

2

2760

295

46

1.6

37750

38000或3.8×104

3

2890

271

60

2.2

27100

27000或2.7×104

4

150

30

8

2

1500

1500或1.5×103

5

多不可计

1650

513

--

513000

510000或5.1×105

6

27

11

5

--

270

270或2.7×102

7

多不可计

305

12

--

30500

31000或3.1×104

8

0

0

0

--

<1×10

<1×10

3.1.2大肠菌群(滤膜法)

3.1.2.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成品中总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3.1.2.2原理

用孔径为0.45r的微孔滤膜过滤成品,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生长的滤膜上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数。

3.1.2.3培养基与试剂

3.1.2.3.1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3.1.2.3.1.1成份

A蛋白胨10g

B酵母浸膏5g

C牛肉膏5g

D乳糖10g

E琼脂15~20g

F磷酸氢二钾3.5g

G无水亚硫酸钠5g

H碱性品红乙醇溶液20mL

I蒸馏水1000mL

3.1.2.3.1.2储备培养基的制备

先将琼脂加到500mL蒸馏水中,煮沸溶解,在另外500mL蒸馏水中加入磷酸氢二钾、蛋白胨、酵母浸膏和牛肉膏,加热溶解,倒入已溶解的琼脂,补足蒸馏水至1000mL,混匀后调PH为7.2~7.4,再加入乳糖,分装,115℃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1.2.3.1.3平皿培养基的配制

将上法制备的储备培养基加热融化,用灭菌吸管按比例吸取一定量的碱性品红乙醇溶解置于灭菌空试管中,再按比例称取所需的无水亚硫酸钠置于另一灭菌试管中,加灭菌水少许,使其溶解后,置沸水浴中煮沸10min以灭菌。

用灭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亚硫酸钠溶液,滴加于碱性品红乙醇溶液至深红色退成淡粉色为止,将此亚硫酸钠与碱性品红的混合液全部加到已融化的储备培养基内,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立即将此种培养基15mL倾入已灭菌的空平皿内。

待冷却凝固后置冰箱备用。

此种已制成的培养基于冰箱内保存不宜超过二周。

如培养基已由淡粉色变成深红色,则不能用。

3.1.2.3.2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3.1.2.3.2.1成份

A蛋白胨10g

B牛肉膏3g

C乳糖5g

D氯化钠5g

E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6g/L)1mL

F蒸馏水1000mL

3.1.2.3.2.2制法

将蛋白胨、牛肉膏、乳糖及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调整PH为7.2~7.4,再加入1mL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6g/L),充分混匀,分装于装有倒管的细管中,115℃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1.2.4仪器

3.1.2.4.1滤器。

3.1.2.4.2滤膜,孔径0.45~0.65μm根据滤器规格,目前常用的有3.5和4.7cm两种。

3.1.2.4.3抽滤设备。

3.1.2.4.4无齿镊子。

3.1.2.4.5培养箱36±1℃。

3.1.2.4.6冰箱0~4℃

3.1.2.4.7天平。

3.1.2.4.8显微镜。

3.1.2.4.9平皿:

直径为9

3.1.2.4.10试管

3.1.2.4.11分度试管:

1mL和10mL

3.1.2.4.12锥形瓶

3.1.2.4.13小倒管

3.1.2.4.14载玻片

3.1.2.5检验步骤

3.1.2.5.1准备工作

3.1.2.5.1.1滤膜灭菌:

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煮沸灭菌三次,每次15min。

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洗涤2~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3.1.2.5.1.2滤器灭菌:

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火焰灭菌。

也可用121℃高压灭菌20min

3.1.2.5.2过滤成品

用无菌镊子夹子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滤器,将100mL成品(如成品含菌数较多,可减少过滤成品量,或将成品稀释)注入滤器中,打开滤器阀门,在负0.5大气压下抽滤。

3.1.2.5.3培养

成品滤完后,再抽气约5s,关上滤器阀门,取下滤器,用灭菌镊子夹取滤膜边缘部分,移放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滤膜截留细菌面向上,滤膜应与培养基完全贴紧,两者间不得留有气泡,然后将平皿倒置,放入37℃恒温箱内培养22~24h

3.1.2.6观察结果

3.1.2.6.1挑出符合下列特征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3.1.2.6.1.1凡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再接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于37℃培养24h,有产酸气者,则判定为总大肠菌群阳性。

3.1.2.6.1.2计算滤膜上生长的总大肠菌群数,以每100成品中的总大肠菌群数报告之(CPU/100mL)

总大肠菌群菌落数(CPU/100mL)=数出的总大肠菌群菌落数×100

过滤的水样体积(mL)

(三)检验结果

由化验员出具检验报告并签字盖章,经检验合格后通知仓库管理员。

(四)产品检验报告书

1、产品检验报告书是化验室工作质量优劣的集中表现,因此必须保证检验报告的内在和外观质量;

2、检验报告中的数据必须按规定方法进行整理,由检验人员认真检查后,用墨水笔填写;

3、全部检测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4、检验报告应该填写清楚、字迹清晰、数据准确、签名齐全;

5、检验报告由化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发后,加盖公章,留化验室存档。

 

生产工艺流程图

内包装袋消毒

内包装袋上标识生产日期度原料拆包换盆产品装袋

计量称重封口修整装箱输送入库

▲▲

注标有▲号的工序为关键控制点

1.净含量要求

单件定量包装产品的净含量与标签注的质量(g)之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正负偏差:

净含量

正负偏差

%

g

5~50

9

50~100

4.5

100~200

4.5

200~300

9

300~500

3

500~1000

15

2.基本包装封口温度为2000C,实际操作中视具体的包装材料而定,以封口密封牢固为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