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621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docx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风儿在歌唱》

  一、教学内容

  1、唱:

《校园的风》

  2、做:

设计动作表演、节奏填空、听音填空

  3、听:

抖空竹、放风筝

  4、八孔竖笛:

落水天、la’的指法、山楂树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校园的风》,感受歌曲表达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并能用连贯、流畅的歌声富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时声音整齐、和谐。

  2、通过设计动作表演练习,让学生感受三拍子旋律,并把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来。

  3、在节奏填空和听音填空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和创作能力。

  4、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景和管弦乐器的表现力,感受吉他的音色。

  5、八孔竖笛:

进一步巩固高音孔的掐孔方法,初步学会la’的吹奏方法,能富有表情地吹奏两首乐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指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二声部合唱时声音整齐、和谐。

  2、难点:

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校园的风》

(一)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的表达歌曲,感受歌曲的内涵。

  2、初步学会二声部合唱。

(高声部)

  3、培养学生间合作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唱出歌曲的语气;2、体会歌曲,掌握歌曲“声断气连”的方法。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

  导言:

你知道哪些歌唱祖国的歌曲?

你能唱上几句吗?

在上个学期我们学过《我爱我的家乡》,大家想一下,是歌唱家乡的什么?

我们怎么来演唱歌曲的?

那大家一起来唱唱吧!

  一、学唱《校园的风》

  教材分析:

  《校园的风》是一首抒情、活泼的少儿合唱曲,歌词以设问句引出歌曲主题,充满了少年儿童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和生长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全歌是一个多乐句的乐段结构,前六句的落音分别为“5、2、6、3、5、1”,使人感到色彩纷呈,最后一句是乐段的补充,采用合唱形式,纵情抒发了少年儿童的欢乐情绪。

结尾处由34拍变成24拍,使人在坚定、昂扬的情绪中结束。

  1、初听、感受

  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校园》,先来听一听,然后说一说它跟《校园》有什么不同。

(情绪、歌唱的内容、演唱形式)

  2、跟磁带唱:

轻轻跟着和,感受一下轻巧的声音。

  3、发声练习:

为了更好的演唱好歌曲,大家先来通过一简单的乐句来练练嗓子。

(出示练声曲)

  

(1)看歌词,谁来生动的读一读。

(提出要求,从读中领悟乐句的情绪)

  

(2)范唱

  (3)学生学唱

  4、视唱歌谱。

  

(1)边打拍子边视唱旋律,注意唱准音高和节奏。

  

(2)结尾处的拍子的变化要看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演唱。

(注意X0XXX|X——)

  5、跟磁带轻唱:

相信大家能用更好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了

  6、跟琴声唱,解决学生在歌曲中难以把握的。

第六乐句时不要过分强调休止符的学习,在聆听范唱的过程中体会“声断气连”的方法。

  (学谱——唱词)

  7、跟磁带唱:

这首歌曲是按照怎样的速度来演唱的那?

如果我们用慢速来演唱呢?

试一试,会有什么效果。

(比较交流)

  8、完整的演唱歌曲这首歌曲总的演唱要求是唱出三拍子的韵律和歌曲的语气,要热情、深情、亲切。

注意结束部分二声部的配合以及从34拍到24拍的转换,唱出坚定、昂扬的气势。

(指挥)一边唱一边随音乐动,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二、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校园》这首好听的歌曲,知道了美丽的校园是由无数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所创造,希望大家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位有用的人。

这首歌,现在大家都可以用连贯、流畅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了。

歌曲中还有一个妙处,就是二声部的合唱,那么下节课就来感受下二声部的合唱魅力。

  四、作业

  1、思考课后的几个问题。

  2、背唱《校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校园》

(二)

  2、节奏填空、听音填空

  教学目标:

  1、能用整齐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感受歌曲表达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2、通过节奏填空,听音填空,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二声部合唱2、创作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自备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校园》。

  1、复习歌曲,师生评议。

  2、加强对二声部的练习,要求大部分同学能够演唱两个不同的声部。

  3、注意唱出三拍子的韵律,使歌声流畅、连贯又充满活力。

  4、唱一唱,想一想,采用怎样的速度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稍快)几小节换一次气才能使句法分明又演唱方便?

(四小节)

  5、练习背唱《校园》。

  二、游戏

  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校园》,知道美丽的校园要靠辛勤的劳动,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祖国会因为捏明年更美丽,是吗?

那好,就从现在开始,给美丽的祖国“添砖加瓦”吧!

  1、听音

  要“添砖加瓦,得先了解国家的几项政策。

那每一项政策都是一句旋律,你能分清楚吗?

  (旋律为课本上的听音练习)

  在这几句旋律中,你有发现什么?

  (乐句的前两小节是一样的,而且后面两小节的节奏相同)

  而变化的是后面的旋律,所以只要我们仔细的听,一定能够分辨出的,就如国家的政策以一个出发点那样,那你还想用这样的节奏(后两小节的节奏)给出些好的建议吗?

(学生根据节奏创编,再唱一唱)

  2、节奏

  大家果然个个都是小主人,为了建设美丽的校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

那现在又有一项小小的工程,希望各位小主人能有勇气挑战它!

  

(1)出示(课本上的节奏)

  这次可是实实在在的“添砖加瓦”了。

先透露下,小工程师们预备怎样创造,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说,掌握方法)

  

(2)合作创编交流

  展示你们的成果,符合要求吗?

再拍一拍。

  真不愧是祖国的接班人。

相信大家可以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美丽的祖国》

  三、唱《校园》

  还记得上节课的发声练习吗?

要求怎么唱的?

(生说)变成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我们来试一下。

在演唱时要注意什么?

  那我同样相信大家能唱好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1)跟琴学唱第二声部

  

(2)看指挥视唱二声部

  (3)有表情的表达歌曲

  四、总结下课

  听着大家的歌声,我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努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抖空竹、放风筝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抖空竹》,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情景,并能描述,感受管弦乐器的表现力,感受吉他的音色。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电吉他的表现特点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资料(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

  导言:

我曾经有一个梦,希望能去抖空竹、放风筝,体验以下抖空竹、放风筝的感受。

可惜这个梦一直没有实现,只能在电视中偶然感受到。

在前几天,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一段音乐,愿与大家分享。

(播放)你从中听到了什么?

  一、欣赏《抖空竹》

  1、初步欣赏,大胆想象

  这里还有一器乐曲,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与大家分享下你脑海中的景象。

(学生交流)那我们一起来哼一哼乐曲的主旋律。

那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主旋律呢?

  2、介绍吉他

  出示图片,大家了解这种乐器吗?

请吉他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看,这就是我的样子;听,这就是我的声音,你感受到什么吗?

  3、再欣赏,提出问题交流

  我们刚听到的是《抖空竹》,它是同名记录片的主题曲,由王立平作曲。

该乐曲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小品,音乐抒情而富有色彩,反映了我国劳动生活的美景。

那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走,并请大家想一想(出示):

  

(1)全曲共分为几段?

哪两段的旋律基本相同?

这两段的伴奏有什么不同。

  

(2)第二段的情绪怎样?

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示?

或者什么颜色?

和其他段落相比,它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3)哼唱第一段,说一说乐曲描绘的是什么?

  4、完整欣赏

  吉他的技巧在其中的表现作用如何?

再来仔细的回味回味!

你再听了之后,还想说些什么?

  二、总结下课

  三、作业:

完成课后的思考题。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八孔竖笛:

《舂风》

  二、常规练习:

1、师生礼仪2、发声练习三、八孔竖笛《舂风》

  1、出示乐谱

  2、视唱旋律,注意唱准前倚音。

  3、3用第二种指法演奏。

它所奏出的音色比第一种指法明亮,它在与比它低的各音相连接时,避免了开、闭高音孔的特殊动作要求。

  4、听范奏,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速度。

  5、练习吹奏。

  四、作业:

练习吹奏《舂风》。

  五、课后小结:

  

第二单元祝福妈妈

  一、教学内容:

  1、唱:

《祝福妈妈》

  2、做:

只要妈妈露笑脸

  3、听:

烛光里的妈妈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学唱,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演唱时能做到均衡、和谐。

  2、继续感受三拍子韵律,丰富对民歌音调的积累。

  3、通过欣赏,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感受其音乐形象。

  4、八孔竖笛,继续学习吹奏《烛光里的妈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唱好三部合唱歌曲,感受美妙的合唱效果。

  2、增强对民歌的了解与认识。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祝福妈妈》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

  3、能均衡的、和谐的演唱三声部;

  4、能养成“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勤奋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三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发声练习曲

  教学过程:

  导言:

大家喜欢自由吗?

那把自己比喻一下:

我想我是自由的你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下自由吗?

  一、发声练习

  1、出示

  543|2——|345|5432|1——||

  321|7——|123|3217|1——||

  2、演唱

  在蔚蓝的天空中,云儿自由的飘(第一声部)。

  在天空的下面,飞着自由的小鸟,还有着快乐的人们(第二声部)。

  二、学唱歌曲

  1、歌词朗读

  聪明的你说:

但少小不努力,贪玩耍恶勤劳,哪能飞的高?

  这正是揭示了一个的道理呢?

  2、揭题,感受

  这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祝福妈妈。

快来听听吧!

你在歌曲中体会到什么?

把你感受说出来。

  3、学唱歌曲

  虽然歌曲很短小,旋律也很简单,但其中丰富的和声,增加了歌曲的立体感。

形象生动,我们一起来享受美妙的三声部歌曲吧。

  

(1)主旋律(第一声部)——听唱法

  

(2)第二声部——跟琴声唱

  (3)第三声部——听唱

  (4)第一、二声部合唱,第三声部听

  (5)第一、三声部合唱,第二声部听

  (6)第二、三声部合唱,第一声部听

  (7)三声部合唱

  合唱美在哪里?

你觉得合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如果三个声部都在比谁的声音大,声音响亮,这样好吗?

合唱时可是少了谁都不行哦!

  三、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民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烛光里的妈妈》,继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丰富对民歌音调的积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视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祝福妈妈》。

  教学时,可以将第5、6小节及第11、12小节的合唱部分作为合唱练习。

要注意第二声部第6小节的导音“7”的音准和三部合唱连续的同音进行。

提醒学生控制好气息,保持声音的位置,唱稳低音。

合唱训练的过程应该由二声部过度到三声部合唱。

引导学生倾听和声的美妙效果。

  二、新授

  导言:

上课前,来个“民歌大集合”的游戏,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每组能说出民歌的名字+1,能唱出其中几句旋律+2,能唱又能说出是哪个地区的民歌+5,积分多者为胜,抢答的节奏为

  XXXX|X0||

  我要来一个!

  获胜小组获“民歌小组”,个人荣获“民歌小天王”,不得重复。

看来,大家对我们传统民歌还比较熟悉,这样的现象非常好,也同样希望大家不断的积累。

  

(一)、学唱《烛光里的妈妈》

  1、初听、感受

  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山东民歌《烛光里的妈妈》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2、出示歌谱。

  3、作品介绍:

《烛光里的妈妈》是一首山东民歌,音乐舒展豪放、旋律优美,具有劳动人民憨厚朴实的性格,为单乐段分节歌的形式,唱词为两乐句唱一句词,节奏较宽,有较多的拖腔。

  4、视唱旋律学唱歌词。

  

(1)在老师引导下边拍手边唱。

  

(2)在老师指挥下,注意换气。

  (3)提示34,感受三拍子韵律。

  5、练习时要求学生自己学唱,以训练学生的独立视谱能力。

注意连线的处理,拖腔高音要有气息支持,做到圆润、连贯。

  6、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欣赏《只要妈妈露笑脸》。

  1、教材分析:

(略)

  2、欣赏重点:

培养学生音乐的听赏和联想能力。

  3、教学过程:

  

(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在听赏之前向学生讲解有关的欣赏内容的大意。

  

(2)欣赏管弦乐合奏曲《只要妈妈露笑脸》,让学生感受乐曲那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展开联想。

  (3)视唱部分旋律。

  4、完成课后的练习。

  这首乐曲旋律的特点是()。

  优美、抒情的诙谐、幽默的雄壮、有力的

  

第三单元《家乡的故事》

  一、教学内容

  1、唱《竹乡娃娃爱竹林》

  2、做听音填空创编旋律

  3、听《弯弯的月亮》、《念故乡》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地表现歌曲的感情。

二部合唱做到音准、和谐。

  2、过听音填空练习,训练学生听辨和声音程的能力。

  3、过旋律创编,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4、过欣赏,进一步熟悉西洋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和形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唱好二部合唱,做到音准、和谐。

  2、熟悉西洋打击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和形象。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感受在春天田野上放歌的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的表现歌曲的感情,二声部合唱要做到音准、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

副歌的合唱和谐

  教学准备:

投影、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导言:

冬天过去了,来说一说冬天里的印象吧。

(学生交流“忆冬”)

  而现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在春天里,什么是最能打动你的?

可以描述一幅春景,也可以叙述一件事情。

(学生交流“迎春”)

  一、发声练习

  1、出示练声曲

  我们曾用舒展、优美的声音演唱,好象天空晴朗的,那般宁静。

大家能在这个时候,用声音来展现“竹乡娃娃爱竹林”吗?

  2、演唱:

A、舒展优美B、跳跃轻巧

  那你们能用这样的练声曲告诉我们“春天到来了”吗?

你准备怎么做?

  a、歌词b、声音要求

  春天来了,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舒畅呀!

当我们结伴同行时,走在大道上时,一路欢歌笑语,是多么高兴呀!

还有可能追着、跳着呢!

当看到柳树冒出了绿芽时,心中是多么惊喜啊!

  二、学唱歌曲。

  教材分析:

  《竹乡娃娃爱竹林》是一首二段体的儿童歌曲,有主题和副歌两个部分,44拍,大调式,第一乐段由四个方整的乐句构成,基本节奏为“”,具有欢快的舞蹈性,旋律中多次出现533533、556等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进行,使曲调更加显得欢快活泼、跳跃,表现了少年儿童吹草哨儿时的欢乐情绪。

副歌部分为二部合唱,以1—6六度上行大跳开始,节奏较为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由于二部和声的出现增加了歌声的厚度,使情绪更加饱满充实,满怀激情地唱出了春回大地的田野景象,也唱出了少年儿童的美好生活情趣。

  1、揭课题、听感受

  春天来了,真好!

摘下一片青草叶子,一边走,一边吹起动听的歌儿——吹草哨儿。

歌曲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熟悉歌词)你的心情如何?

大家看到这一切,歌声中也应唱出————?

  2、奏练习,引导学生体会欢快的舞蹈节奏感。

  3、视唱练习。

  

(1)、出示旋律。

1=F44

  

(2)学唱旋律。

跟着琴声唱准有“”记号的旋律。

  4、学唱歌曲。

  

(1)听范唱。

体会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所表达的情绪。

  

(2)学唱歌曲。

  (3)歌曲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演唱时主歌部分要用轻巧、跳跃的声音去演唱,副歌部分前两句用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最后一个乐句回到轻巧跳跃,形成前后呼应。

  A、主歌:

(采用听唱法,六度、八度大跳可跟琴声模唱)

  B、副歌:

a、第一声部(跟琴声模唱带有升记号的旋律)b、第二声部

  c、合唱(听、唱与歌谱结合)

  (4)歌曲中有两段,这两段我们都一齐唱?

可以有些变化吗?

你想怎样设计呢?

(领唱合唱、对唱合唱、小组唱)

  用多种形式演唱《竹乡娃娃爱竹林》,看着老师指挥的手势唱好结束句。

  真好,那我们按照领唱合唱的方案来完整的表达歌曲吧!

谁先来说说按怎样的顺序演唱?

(提醒反复记号、延长记号)

  次开发有延长记号,就看老师的指挥手势来唱,好吗?

来合作一下!

  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现在怎么来演唱吹草哨儿,你理解了吗?

用你们的歌声告诉我。

  三、总结下课

  一首竹乡娃娃爱竹林,让我们感受了明媚的春天,在你们的歌声中,也

  我感受到你们的欢乐。

当然,演唱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中。

真是高兴!

  望大家有更好的表现。

  四、作业:

复习《竹乡娃娃爱竹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做听音填空2、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听音填空,初步学习听辨和声音程的能力,并感受和声魅力。

  2、旋律的创编,让学生体验创作的愉悦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对音乐感受力。

  教学重点、难点:

听记旋律音与创编旋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师生评议。

  2、指导学生用明亮、跳跃的声音和舒展优美的声音进行对比,细腻地表现歌曲的感情。

  3、二部合唱能够做到音准、和谐。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如:

领唱合唱、对唱合唱、小组唱等,用丰富的手段表现歌曲所表达的一派生机的景象。

  5、最后一句旋律中有一个延长记号,要求学生看着老师的指挥动作整齐地延长、整齐地结束。

  6、完整地演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二、创编旋律导言:

(出示儿童创作的乐曲,师范唱)大家觉得这首歌曲怎样?

那这是和你们一般大的同学创作的,但我同样相信大家也可以创作出来,你们有信心吗?

  1、节奏

  那我们就从基本的节奏着手吧!

你能拍一拍这样的节奏吗?

  出示:

24XX|XXX|XXXX|X—||

  那你再来听一听在下面的几条旋律中,哪一条才是这样的节奏呢?

(用DOREMIFASOL五个音创编的旋律)大家的耳朵真好,那你们也来用DOREMIFASOL来创编旋律吧!

  2、创编交流

  比一比谁的旋律更好听。

真是各有千秋哦!

(师生互动)

  3、自主创编

  怎样,创编旋律很有意思吧!

还有一个34拍的,大家也来玩玩吧!

  三、听音填空

  要想创作旋律,还得有些基本功的,比如耳朵要特灵,为了训练自己的耳朵,最常见的练习是听音了!

那我们现在就来练练自己的耳朵吧!

  (出示旋律谱)

  完整的旋律是这样的,仔细听——那我们跟着琴声来哼一哼,当括号中的音,你不肯定时,可以就用些母音唱一唱。

呵呵,其实老师在括号处弹奏了个双音,但我发现同学们不是能听出上方的音,就能听出个下方的音。

恩,还不错!

(唱旋律)分乐句来听!

(单旋律音)那现在我们在完整的听一听!

呵呵,一个提议,唱一唱吧!

四、总结下课

  有兴趣的同学到是可以也来创作一些简单的歌曲哦,当然别忘了可以合作完成,更别忘了与我分享哦!

如果学生有课堂乐器的话,就可以更方便了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弯弯的月亮》、《念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弯弯的月亮》,熟悉木琴的音色以及其表现力,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通过听《念故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木琴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

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欣赏重点:

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欣赏过程:

  

(1)出示两首乐曲的名字,让学生根据乐曲的名字想象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声音或使用以前学过的打击乐器来模仿大自然的声响,从而使学生在欣赏乐曲时有所对比。

  

(2)欣赏两首乐曲。

两首乐曲均有打击乐器参与演奏,音乐旋律明显,情绪热烈。

  (3)注意加强对音乐情绪的感受和想象,再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结构以及乐器的音色等方面加以总结。

  (4)注意感受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采用多种方式如:

挂图、板书、讲解、听辨、讨论想结合的手段,理解音乐,了解管弦乐知识。

  (5)再次听赏。

师生讨论。

  导入:

(播放《小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念故乡》)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感受风格的不同)

  一、听《弯弯的月亮》

  1、初步聆听,感受

  《念故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大胆的说出自己所听到的。

  2、比较

  (播放小提琴《念故乡》、木琴《弯弯的月亮》)你能听辨出其中的不同吗?

  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同一作品,给人的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交流一下,这两种更喜欢哪一种呢?

为什么?

在表现乐曲中有何作用?

你所喜欢的乐器音色怎样?

  学生喜欢小提琴的,可让学生自己对乐器了解;学生喜欢木琴,给学生介绍木琴。

  3、介绍《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

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前苏联库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曲体裁,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