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0831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6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docx

物理学业评价研究开题报告范廷贤

二、高中物理学业评价体系研究

(一)、模块成绩的构成与认定

 

1、过程性形成性评价的理念、目标、方式,呈现方式等

前言部分,1000字左右——范廷贤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该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以考试的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把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教师要转变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提倡评价的多主体;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

”因此,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活动的要求,必须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情感动机、方式和策略等过程进行关注。

学习的质量不仅反映在学习的效果上,也反映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投入学习时的动机和他所采取的策略及获得的效果是三位一体的。

评价不仅应关注学习的效果,还应关注学习的情态动机和方式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和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式,都是一种动态的表现,采用终结性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方式都很难加以测量和评价,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了解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资料并加以评价。

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习的过程有明显的反馈作用,对学习过程的不断进行矫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反馈、矫正,评价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发展的必由途径。

在学习的过程中评价,促进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融合,是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基础。

过程性评价不是对学习过程中某一细节的评价,也不是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结果的评价,而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评价将成为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学会评价将成为学会学习的一部分,发展评价能力成为人生必备的要求。

由于评价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只了解评价的知识远远不够,必须通过评价的实践才可能真正学会评价。

就学习的评价来说,这就要求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融合,评价学生学习的主体不仅是教师、校长和家长,也包括作为评价的客体、同时也是评价的价值主体的学生。

评价的过程不仅包括学校外部的和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学生相互之间和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评价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增加了新的含义,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与成绩的确认,不仅是诊断和改进学习的途径,还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目标。

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过程性评价的又一重要理念。

高中物理新课程以相对独立的各个模块作为学习基本单元,因此,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必须围绕着模块来进行,作为组成学生物理学业成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包括表现性评价、新的作业形式与评价方式、实验与探究能力的目标考查与评价方式、研究性学习与其他专长探究的评价等部分组成。

(1)表现性评价:

考勤、表现——范廷贤

(有理论依据,功能、目标,方式,明细表、切实、简洁可行,最好有学校实施时学生的实证材料,学生自评材料,重要的是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一些能让学生、教师重视过程性评价,在过程中获得进步和发展的措施。

既有过程性的东西,又要有模块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与方法,要求等级呈现)

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学生所完成的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综合的、有意义的任务。

表现性评价的核心在于,被评者所执行的表现任务与评价目标高度一致,例如要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就让学生真正地做一个实验,观察学生做实验的各种表现,而不是让学生在试卷上回答实验步骤。

表现性评价既可以评价学生在完成表现任务中所体现的行为与心理过程,也可以评价表现任务中所涉及的内容和完成任务的结果,比如,在探究实验中的表现性评价,既可以评价学生的观察、提问、实验设计等认知过程,而且也能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般来讲,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前期准备阶段、具体执行阶段和后期处理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表现性评价的最初阶段主要是为评价的具体实施做准备。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制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内容任何评价活动都需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它能够为学生的活动表现提供方向。

因此,评价目标的确定一定要清晰、明了,以保证评价主体时刻清楚评价的目标是什么。

评价目标可以是由教师草拟,然后征求学生意见制定而成,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进行的。

建立评价标准,设计评价量表    成功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在于清楚、明晰地界定学生活动表现的评价标准。

一个好的评价标准应该用具体、简练、易操作的目标术语描述出来。

有了评价标准之后,需要教师设计恰当的评价工具。

目前,在中小学表现性评价操作过程中,使用的一般工具是等级量表,常见的有核查表和表。

确定评价方式,选择评价方法    表现性评价实施的具体方式要考虑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使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的综合评价结合起来。

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能够充分调动评价对象的参与积极性,可以为他们提供自我反思的机会,以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使自评和互评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具体执行阶段

这是物理教学活动中表现性评价的第二个阶段,即对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表现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过程。

后期处理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评价结果的评定、反馈和收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以使评价真正发挥激励和促进功能。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质性评价方法,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改进、促进发展。

因此,评价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只给学生打上分数或等级,还要使用恰当的描述性的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出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

评语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达,构建一种有利于沟通和发展的心理氛围,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评价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自己学习的有关信息,即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时要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决定是单独反馈还是公开反馈、全部反馈还是部分反馈、正面结果反馈还是负面结果反馈等等。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A

B

C

 A

B

C

 A

B

C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积极参与实验、动手操作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能够参与实验、有时动手操作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对实验没有兴趣,做旁观者

A

B

 A

B

C

 A

B

C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A

B

C

 A

B

C

 A

B

C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A

B

C

 A

B

C

 A

B

C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A

B

C

 A

B

C

 A

B

C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A

B

C

 A

B

C

 A

B

C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

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

3.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学生实验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等级说明:

3优秀;2良好;1一般

课前预习

3经常预习;2有时预习;1不预习

参与程度

3积极参与,主动操作;积极参与,协助操作;1有参与,以观看为主

操作能力

3动手能力强;2动手能力有提高;1动手能力一般

相互合作

3协作好;2有协作;1协作性较差

创新精神

3经常提出一些设想,创新意识强;2有时提出改进建议;1提不出改进意见,创新意识较差

完成程度

3能按要求完成;2经过努力虽然未能按要求完成,但有进步;1经过努力未能按要求完成或态度不认真

总评等级

合计总分18分以上为A,14~17为B,10~13为C,9以下为D

总分:

等级:

学生自评

总结进步:

课后反思:

教师评语

鼓励:

建议:

 

三、高中物理模块终结考试范围与目标要求

范廷贤:

物理1模块终结性考试范围与要求——参考教学指导意见中教学要求与课程标准。

写作形式:

直接从《物理教学指导》中的‘内容标准’和‘教学要求’中粘贴后作适当修改,在难度要求上尽量降低,按照学业水平的要求,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目标要求

1.质点

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

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参考系和坐标系

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

(不要求介绍“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考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时间(间隔)和时刻

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会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体会数轴在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4.路程和位移

理解位移的概念。

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和联系,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会用坐标系表示位移。

5.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和矢量性,知道速率的概念及其与速度的区别。

知道瞬时速度的意义,在具体问题中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初步体会极限的思维方法。

理解匀速运动的概念。

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测量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并用它们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6.速度的测量

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原理。

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会处理实验数据。

对于具体问题,使用v-t图象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用加速度定义式进行计算,并根据加速度与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时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及其区别,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8.探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经历“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会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用列表法、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分析图象,寻找规律的科学思维方法。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1.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2.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目标要求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

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用公式进行计算。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规律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方法,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用公式进行计算。

知道v-t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3.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阻力对落体运动的影响,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初步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4.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第三章力与物体的平衡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目标要求

1.力

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力都有施力者和受力者,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知道力的矢量性:

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重力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3.形变与弹力

知道常见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

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掌握胡克定律。

4.摩擦力

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分析。

会利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知道动摩擦因数与什么因素有关。

5.力的合成与分解

能从力作用的等效性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含义和区别。

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运算的普遍规则。

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合力、分力。

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知道什么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目标要求

1.牛顿第一定律

能大致叙述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历史过程,并能作出初步评述。

能清楚的描述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思想观念,以及对应设计出的理想实验和对应的推理结论。

能准确的表述牛顿第一定律,并能对定律有较深入的理解,体会定律深刻的思想性和认识问题的本质性。

通过大量事实认识惯性及惯性的决定因素,了解利用惯性以及防止惯性危害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理解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得出a∝F、a∝1/m的实验结论,并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初步的理解。

3.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1N力的大小。

4.单位制

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掌握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5.牛顿第三定律

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

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及其实质,会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范廷贤:

物理1模块终结性考试样卷Ⅰ(根据目标要求命制两套样卷等价,学生任选一套测试)

写作形式:

见样卷

范廷贤:

物理1模块终结性考试样卷Ⅱ

物理1模块终结考试试题样卷Ⅰ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总感觉车窗外的树“向后跑”,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A.乘坐的汽车B.车外的树C.路面D.路旁的电线杆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A.路程、位移B.速度、时间C.速度、力D.加速度、路程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一致

C.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4.在图1所示的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5.小明和小亮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反应时间。

实验时,小明在上方用手捏住直尺的顶端,小亮在下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

当小明放开直尺时,小亮立即用手去捏直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测量的是小明的反应时间

B.上述实验测量的是小亮的反应时间

C.上述实验可以由一人用双手来完成

D.小明和小亮两手间的距离越大,被测者的反应时间越长

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作用下的物体一定静止

D.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

7.如图3所示,两人同时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方向拉小船,下列几种情况中,合力最大的是

 

8.如图4所示,在开口的空矿泉水瓶的底部四周钻几个孔,盛水后,让其自由下落(不计阻力),则下落过程中,下列几幅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9.如图5所示,站在自动扶梯水平踏板上的人,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人的重力和人对踏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的重力和踏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的重力和人对踏板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0.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

它们之间用轻绳连接,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在水平恒力

的作用下,

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在运动中绳突然断了,那么

运动情况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处于静止状态

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填空)根据图7所示的情景可以看出,图7-甲中的汽车正在做运动;图7-乙中的汽车正在做运动。

(填“加速”或“减速”)

 

12.(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常识填空)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图8给出了其所受摩擦力随水平拉力

的变化图象。

则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13.(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常识填空)学校运动场的弯道可以简化为一个半圆,圆的半径R=20m,AB为直径,如图9所示。

王莉同学从A处沿弯道跑到B处,王莉同学的位移大小为m,路程为m。

14.(物理研究实验,演示实验填空)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水平木板(包括定滑轮)、小车等器材做“研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图10是某同学做该实验时小车即将释放之前的实验装置图,该图中有4处错误,其中两处是

 

15.(物理研究实验七个要素的目标要求,数据分析论证等填空)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丽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

已知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她按打点的先后顺序,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作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O、A、B、C、D等几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如图11所示,则B、C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s,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步骤)

16、(开放性试题,对日常物理现象的解释,分析,简单计算,证明,论证等。

)10分。

明明同学讲了一个新龟兔赛跑的故事(注:

龟兔从同一地点出发),按照明明讲故事的情节,聪聪画出了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12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1)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同时出发?

(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

(3)兔子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4)兔子和乌龟在比赛中途相遇过几次?

(5)哪一个先通过预定的终点?

25.(综合应用题)14分。

如图13所示,小刚同学在嵩山参加冬令营滑雪活动。

已知小刚与其全部装备的总质量m=80kg,小刚获得一定速度后,恰能沿倾角θ=15°的雪道匀速自由滑下,不计空气阻力,滑雪板与雪道各处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

(1)把小刚同学及其装备看作质点,画出他的受力示意图。

(画在答题卡中的图上)

(2)求出滑雪板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sin15°=0.26,cos15°=0.97,tan15°=0.27,g=10m/s2)

 

18.(综合应用题)16分。

一辆长途客车正在以v=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45m处有一只小狗(图14),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从司机看见小狗到长途客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间隔△t=0.5s.若从司机看见小狗开始计时(t=0),该长途客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5所示.求:

(1)长途客车在△t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长途客车从司机发现小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3)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判断小狗是否安全.如果安全,请说明你判断的依据;如果不安全,有哪些方式可以使小狗安全.

 

物理1模块终结考试试题样卷Ⅱ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牛顿B.米/秒2C.米D.米/秒

2.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物体的

A.体积B.质量C.速度D.密度

3.图1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15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m/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km/h

C.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m/s

D.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km/h

4.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

A.宏观世界,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