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614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 单元复习 辅导教案.docx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复习辅导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年级

初一

学科

科学

上课时间

教师姓名

课题

第一章复习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2、从生活中的探究中,体会科学探究与生活中的探究在本质上的相似性。

3、从科学家的探究案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

4、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重点:

了解科学探究过程与步骤。

难点:

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走进科学实验室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出题者原因:

考察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悉和操作的规范性,中考考试要求为c级。

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

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3、烧伤或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

4、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一、试管   

主要用途 :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 :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    

主要用途 :

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 :

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原因:

 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    

主要用途 :

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使用方法 :

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置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原因:

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

   

四、玻璃棒    

主要用途 :

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

    

使用方法 :

①搅拌时不可碰击容器壁,不可用棒端击碎固体;②用后要立即清洗。

    

原因:

①防止容器破裂;②防止污染所取药品。

   

五、酒精灯    

火焰:

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主要用途 :

用于加热物质   

使用方法 :

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⑤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

 

原因:

①酒精过多,在加热或转移时易溢出,太少时易引起爆炸;②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温度;③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④防止灯内酒精引燃失火;⑤防止引起火灾;⑥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⑦防止引燃酒精蒸气而失火⑧外焰温度最高。

    

六、量筒    

主要用途 :

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到0.1mL,无零刻度)   

使用方法 :

 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三点一线);②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用于配制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③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取量程合适的量筒。

 

 原因:

 ①保证读数准确(注:

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②防止破裂;③以免增大误差   

七、胶头滴管 

主要用途 :

①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使用方法 :

①取液时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再用滴管取液,不可反复挤压胶头;②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③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④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

 原因:

 ①防止空气中的物质污染试剂;②防止玷污滴管,污染试剂;③防止腐蚀胶头;④防止试剂相互污染;⑤以免放错,污染试剂。

    

八、蒸发皿   

主要用途 :

①蒸发和浓缩结晶液体;②用作较大量固体的加热。

   

使用方法 :

①可直接加热;②均匀加热,切勿骤冷;③加热结束,用坩埚钳夹持移开。

④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试验台上。

   

原因:

①薄瓷质器皿能加热;②防止炸裂;③以免烫伤自己;④防止烫坏试验台。

1、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

A.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滴管横放在桌面

C.

  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

D.

  倒持残留试液的滴管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

D.用嘴熄灭酒精灯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刷洗试管

B.

 倾倒液体

C.

 加热试管

D.

 向试管中加入药品

4、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5、下列做法中错误是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B.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

C.做实验的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D.在实验药品贮藏室门口写上“严禁烟火”

二、科学测量

1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1.2米=1.2×1000毫米=1200毫米

B.1.2米=1.2米×1000毫米=1200毫米

C.1.2米=1.2×1000=1200毫米

D.1.2米=1.2米×1000=1200毫米

出题者原因:

考察学生对单位的转化,中考考试要求为c级。

一、长度的测量:

测量的含义: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待测的量待测的量待测的量与工公认的标准量公认的标准量公认的标准量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测量工具:

刻度尺(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国际单位是米。

3、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1毫米=1000微米=1000000纳米,1米=109纳米

4、感受长度的大小:

感受1米(双臂张开)、1厘米(指甲宽)、1毫米的长度。

5、特殊长度单位:

纳米、光年。

1光年=9.4653×1012千米

6、长度的测量

选正确: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准确度的刻度尺。

放正确:

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零刻度线已磨损,可以用其他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看正确:

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可斜视。

读正确:

读数时要估计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科学书宽度是183.6毫米:

准确值为183毫米,估计值为0.6毫米)。

写正确:

写上正确的单位。

最小刻度(也可称为最小刻度值或分度值):

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

计算方法:

将相邻两个标有刻度的刻度值相减,再除以他们之间间隔的刻度数

7、其他的测量仪器有声纳、雷达、激光测距仪

8、一些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累积法、滚动法、替代法、配合法、公式法(如测纸张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一段路程的测量等)。

练习:

①测量时注意点:

a、若起始测量刻度不是零刻度,则自己标记零刻度开始;b、明确最小刻度,注意读数准确,单位跟上如图所示,

请写出所测木条的长度:

2.55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0.1cm

②测量纸张厚度:

注意一:

封面不能算进去;注意二:

要多测量一些,纸张太少误差大;注意三;张数是页数的一半,即200页=100张

二、体积的测量

体积的概念: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1、体积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米3

(1)固体体积:

米3、分米3、厘米3等符号:

m3dm3cm3

(2)液体体积:

升、毫升。

1升=1分米3=1000毫升1米3=1000升

1毫升=1厘米3(注:

固体体积不可用升、毫升表示,升、毫升只能表示液体体积)

2、体积的测量:

(1)液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线,量筒的刻度均匀,量杯的刻度不均匀,刻度间隔下大上小

(2)量筒的使用方法:

3、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看:

使用前注意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倒:

左手执量筒,右手执烧杯,两个稍有倾斜,让液体缓慢流进量筒。

③放:

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④读:

视线与液面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⑤记:

写下数值以及单位,要估读一位。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时,会使读数偏小。

量筒越细,刻度间隔大,读数才准确。

(小量程一般较精确)

3、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

采用排水法(量筒内水不能太多,否则物体放进去会超过量程;也不能太少,否则无法浸没物体)

a,能下沉的物体,可用V水+物—V水=V物,V水=水的体积,(V水+物=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物=物体的体积);

b,浮在水面的物体,可用V水+重物+物体—V水+重物=V物体,(V水+重物+物体=水、物体以及和物体捆绑在一起的重物的总体积,V水+重物=水和重物的体积,V物体=所测量物体的体积)。

如测小石块的体积。

所用器材:

小石块、量筒、细线等。

步骤:

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加入的水能完全浸没物体,但浸没后有不会超过量程)的水,读出读数V1②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读数V2。

③计算:

小石块的体积V2—V1

(先侧V2再侧V1时,取出小石块时有少量液体带出,使结果有误差,小石块体积偏大)

(测量不规则物体时,若被测量物体能溶于水或能吸水,则测量得出的体积均偏小)

5、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

用刻度尺量,然后用公式法计算。

三、温度的测量

1、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测量工具:

温度计。

它的原理是:

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酒精沸点78℃,故不能测沸水;水银熔点-39℃,故北方冬天不适用)

3、常用单位:

摄氏度,符号用“0C”表示,即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C,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C,把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读数方法:

37℃,读作:

37摄氏度;-52.3℃读作:

零下52.3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根据测量目的,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

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

②手握温度计上端,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若是测量的是液体,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部。

③玻璃泡接触被测物后要稍停一会儿,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物体。

④读数时眼睛平视液面(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⑤记录读数:

注意单位及是否零下。

温度计内径越细,刻度间隔越大,读数越准确。

(小量程一般较精确)

5、体温计:

①测量范围35——420C,最小刻度值0.10C;②玻璃泡大,玻璃管较细,准确度高;玻璃泡与玻璃管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水银柱回不下来,故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比较

常用温度计

体温计

最小刻度(分度值)

一般为1°C

0.1°C

刻度范围

一般为0~100°C

35~42°C

结构

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细均匀

(1)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使体温计更精确)

(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使体温计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读数时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

6、其他的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测温度、红外线测温仪等。

1、在月考中,下列是小明对身边事物的一些估计,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科学试卷的质量为200g

B.教室里的温度为37℃

C.课桌的高度为0.8m

D.饮水机上水桶的体积为18ml

2、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

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

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共测量了5次,其结果分别为1.21cm、1.20cm、1.42cm、1.20cm、1.21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是

4、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三、科学探究

1、小王发现自己家的月季花死了,什么原因呢?

他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水,于是小王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过高。

最后经过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而枯死。

对于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过程()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2、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

暑假期间,某校初中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

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科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

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烧程度。

小英

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

比较这二天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

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A.小科B.小英C.小玲D.小

3、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乓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

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

他用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4、2015年8月12日23:

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

现场火光冲天,在强烈爆炸声后,高数十米的灰白色蘑菇云瞬间腾起。

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呢?

起火的集装箱内装有电石、金属钾、钠等危化品,人们猜测起火及爆炸可能与它们有关,真正的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以上描述中划线部分的分别属于()

A、提出问题得出结论

B、建立假设提出问题

C、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D、获取事实与证据制定计划

出题者原因:

是科学学习的基础,中考考试要求为b、c级。

学生可能的错误原因:

(1)科学探究的过程不清楚

(2)探究的价值

1、科学探究式获得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

它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到共识的过程。

2、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验证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交流。

3、科学探究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观察比较法、科学推理法。

4、科学精神:

必须要有好奇心;其次要有恒心、锲而不舍;第三有很强的自信心。

5、根据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能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

6、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学习行为与达成目标

基本要素

学习行为

达成目标

提出问题

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的问题

能从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并用自己的语音描述所提出的问题;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初步判断是否适合于探究;知道科学探究始于问题

提出猜想和假设

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科学知识和问题相联系,尝试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能提出猜想和简单的假设,并陈述理由;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制订探究方案

制订取得信息的途径与方法,决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和要求、所需的相关材料、设备和技术等,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

能针对探究目的和条件,设计探究的思路,选择合适的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访问、资料查询等),制订探究方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

使用有关设备和材料进行调查、检索、实验、观察、测量;安全规范地操作;记录观察与测量的结果

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能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和测量;能对获得的事实、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能注意错误和误差;了解科学探究需要事实与证据

解析、检验与评价

分析、处理观察和测量得到的结果,与猜想和假设进行比较,做出解释;收集更多证据支持解释,检查解释、过程和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必要时提出改进措施

能将事实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能注意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尝试做出合理的解释;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知道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注意减小实验误差;能多渠道获取信息;认识科学解释需要基于经验事实。

表达与交流

规范书写探究报告,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讨论与交流

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会书写简单的探究报告;善于与同伴合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

1、我们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所有变量都不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C.所有变量都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2、自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后来称为SARS(非典型肺炎)的病例以来,中外科学工作者联合研究5个月的时间,于2003年4月16日找到了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元凶——冠状病毒,中外科学工作者这种联合研究说明科学探究过程需要()

A、提出问题B、收集证据C、检验与评价D、合作与交流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

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

对此该小组应()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4、某同学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蓝色淀粉一碘溶液褪色),然后用2只胶头滴管分别向2只小烧杯滴入苹果汁和橘子汁。

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实验中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①摘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1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①B.②C.①②D.②③

5、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光纤之父”高锟曾提出“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是否可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后在此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事例充分说明:

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A.提出问题B.实验验证C.建立假说D.得出结论

研究对象:

各种自然现象

科学学习方法:

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观察和实验:

态度与方法;常见的实验仪器及使用

长度:

主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测量工具(刻度尺)及使用

科学入门体积:

主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测量工具(量筒)及使用

测量质量:

主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测量工具(天平)及使用

温度:

常用单位(℃)、测量工具---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

时间:

主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测量工具(钟表、停表)及使用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2、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的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3、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A.在实验室吃零食

B.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

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中

D.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入水槽

5、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6、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980m,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m。

则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    )

A.1.000m

B.0.982m

C.1.020m

D.0.978m

7、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次也可能正确

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8、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m,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1m

B.1dm

C.1cm

D.1mm

9、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

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10、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实验操作后。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仪器破裂

C.减小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其目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2)使用过的滴管,经清洗后才能吸取其它液体,其目的是______。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课桌的长度分别为70.20厘米、70.19厘米、70.19厘米、71.20厘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71.20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

C.70.20厘米中最末一位数“0”应去掉

D.测量结果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