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278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docx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乡农村进城务工人数与日俱增,父母离乡进城务工、经商,而大多数子女却留守在农村老家,而且这部分人数还在不断增多。

调查显示:

在我乡不管是中学校,还是小学校的学生中,平均有65%以上的是留守儿童,他们存在方方面面的不足。

其中留守儿童的年龄段跨越了整整十年,小到刚入学的孩子,大到要成年的青年,他们失去了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我对此做出相关说明、分析、对策与建议。

如下:

一、数据说明

    宜冲桥乡下辖20个村,九年制学校包括本部及4个教学点。

我先后部分村及教学点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现将数据情况说明如下:

   先后多次到黄泥、长岭及部份村和教学点与当地儿童、群众、村书记、科任老师、班主任交流,对当地的基础建设、自然条件、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调研,获得了许多客观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整套调研数据。

同时也通过通信工具关注当今各地“留守儿童”的动态。

   然后组织看望“农村留守儿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进行必要的辅导与帮助,形成了“老师-志愿者-留守儿童”的互动式访谈模式,并随时进行总结与访谈。

让我更加了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为后期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打开了局面。

二、现状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身心方面

  

(1)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成长应尽的“教育”职能往往转化成了监护人的“监管”职责,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为奶奶、爷爷、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农村现状“三八、六O”),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低或文盲,使得他们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对孩子生活习惯,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等的正确引导;甚而有些监护人在这方面根本不管。

在心理上,“留守儿童”的情感支撑更多的是来自于班上同学、朋友,而非家人,使得他们性格往往比较孤僻,甚至偏直。

严重影响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2)外出打工的父母,有部分刚把孩子生下不到一年,双双离家外出打工,甚至七、八年不回家,导致孩子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对父母反感、陌生,反映出“好像跟父母没什么话好说”的状态;对父母、自己都缺乏自信心。

下引例一通话记录:

“华华,班上排名没有下降吧!

”,“嗯!

”,“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哈!

”,“嗯!

”,“爷爷、奶奶身体都好吧!

”,“嗯!

”,“其它没有什么了,华华挂了哈!

”,“嗯!

”。

总共不到1分钟。

2、学习方面

(1)“留守儿童”总体上学习积极性刚开始较高,但对于低年级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对其学业行为起着负面作用。

由于有的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对学生诱惑太大,加之父母不在,监护人监护不力,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自己无法及时给予纠正;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失范和越轨行为。

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

(2)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表示他们最苦恼的事是“学习题目难,不知道应该问谁”,缺乏必要的课外辅导,这一点在县城实行“早九晚五”工作制后显得更加突出。

使得在留守儿童中,60%的人学习成绩不好,在有些地方,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成长方面

(1)监管人作为“留守儿童”的第一负责人,应该方方面面都有得关心,但据调查分析,监管人中60%以上都仅从安全上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赌场、游戏厅、电影厅、未成年人禁入场所”成了有些孩子“快乐成长”的主要场所。

(2)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年龄的隔阂,和亲属间缺乏交流,加之父母总怕孩子缺吃少穿,为了表达心灵上的内疚,经常寄钱、寄物给这些“留守儿童”,使得一些孩子,养成了从小大手大脚,像一个小少爷、小公主。

监管人无法管,孩子越来越放肆,甚至出现夜晚归,或夜不归等严重现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现状

    1、家长不负责任

  “子不教父之过”,进城的农民,在外务工挣钱,把孩子留在家,甚而自己几年不回家,也不给家里人联系,在孩子的感觉中就像“爸爸、妈妈从未出现过!

”,“他们没有抚养自己!

”,“爷爷、奶奶成了他们的父母!

”,甚至“自己不知不觉中又多了兄妹!

”,一切都哪么无奈。

    2、迫于无奈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学习,接受教育和成家立业有足够多的资金,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为了孩子的衣、食、住、学做好准备;外出辛苦打工,仅向家里打电话,寄钱,为了节约车费和过年多挣些加班费几年才回一次家,不到一个月又外出,让孩子根本就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一切由孩子自由化发展,没有考虑到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父母的重要性。

三、对策与建议

(一)对策

1、儿童自身

   

(1)自已主动与同学、老师、监护人、朋友交流,多听他们的建议。

让自己慢慢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学着调换角度看待人。

   

(2)努力学习,不懂就问,力所能及为家庭减轻负担,少让父母担心。

多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拒绝参加赌博、网吧、电子游戏等活动。

   2、老师、学校

   

(1)热心去听儿童心声,关心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教育、关爱,对还未发现的问题进行防范、制止。

   

(2)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体内建立互助,更多与“留守儿童”谈话、并总结经验。

   (3)学校老师适时家访;多组织课外活动,用一些宣传片进行说教;另应筹备一些共同活动的体育器材,让孩子一起参与集体活动。

  3、亲人

   

(1)父母应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经常电话与他们保持交流,了解成长中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最好每半年或一年回家与他们团聚一次,有条件的可将他们带在身边,就近入学,以利他们健康成长。

   

(2)监管人要严格负责任,把“留守儿童”作为自己的亲生子女对待。

作为邻居、朋友、亲人,更应该大家一起联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二)建议

1、家人----转变观念,主动、创造与孩子沟通

   现在的孩子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像以前我们那代人容易管教,面对当今的时代背景,家人要转变传统的自由式发展观念,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思维方式,主动、创造、寻找一条适合管教方法。

2、政府----建立扶持家长、儿童机制,落实到位

   家长要让孩子来到务工地团圆,有着现行人口管理体制和高额的教育费用的限制;孩子要让家长留在家里团圆,有着现行经济和生活的限制。

所以,政府应该双方扶持,加快“新农村”建设,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纳入新农村建设项目。

3、学校----建立层级互助组(领导、老师—班委、高年级—低年级、优秀生—偏差生)

   学校是“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和接受教育的较优场所,所以学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监督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适时、适地对症下药,并与其父母沟通,建立起上面有人管,下面有人问的纵向互助机制和反馈机制。

4、社会----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协会、社团

为了给“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调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社会上应该成立专门象“关工委”一样的协会、社团,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学习、思想上的帮助和监督,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从点推广到面,从面推广到体。

完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儿童。

留守儿童常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偏差、行为失当、学业失控等现象,教育留守儿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我校3至6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现有留守学生88名,关注留守学生也成为我校的当务之急。

为此我校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专门研究本校留守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状况。

通过探索研究后,我们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身体和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教育对策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嗷嗷待哺,还不懂“父亲”、“母亲”的真正含义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便离开自己,去遥远的他乡为生计奔波。

偶尔,他们可以从电话里或父母寄来的汇款单里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与关爱。

当其他人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沐浴阳光,享受花样年华时,他们却只能像荒芜的杂草一样孤独成长。

人们给这样的孩子起了一个名字:

留守儿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数据。

据网上调查所知,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

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

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

课题组长:

王丽   课题组成员:

柴元生、袁江林、何晖慧、周燕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

很多调查都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他们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又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

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还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也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尽如人意。

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

本课题研究能够了解本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做好本校留守儿童学习辅导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留守儿童父母安心务工,还可以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经验。

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社会各界人士已对留守儿童作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研究报告不断出现,打开电脑搜索“留守儿童”就能搜索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各地出台的有关关心留守儿童的政策。

王宗飞《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留守孩子”令人担忧》福建省农调队对3725名“留守孩子”进行的调查发现,与普通孩子相比,这些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的孩子,存在专家认为,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使这些孩子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

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

迟希新(2006)认为,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这些都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使他们容易出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人格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偏差,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和强烈的反社会倾向。

黄应圣、刘桂平(2004)也认为,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花钱不知节省、道德情感缺失、只知单向地接受爱而不施爱、依赖性强、缺少社会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差等。

林宏(2003)对福建省的留守儿童的研究也发现,有55.5%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显得更加自卑或暴躁等,出现一些极端的性格。

为加强对留守孩子教育,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安徽安庆市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市启动“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并出台了六项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二是建设100所寄宿制学校。

三是建立关爱帮扶制度。

四是设置“亲情电话”。

五是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

六是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他人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有:

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等特征,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本校“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2、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找到一些有效的措施,纠正、排除、防止我校“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

3、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素质,初步培养教师具有从事心理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内容

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与调查分析

2、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a、了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

b、探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三)研究方法

1、抽样调查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本校学生学习、心理状况。

2、行动研究法:

结合本校教学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研究的过程,分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及时调整和完

善研究步骤、具体研究策略。

3、个别谈话法:

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访谈,分析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和解决方法。

4、教育文献法:

查阅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文献,明确研究的目标,分析研究中涉及的有关变量。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

启动阶段(2009年5月—2009年9月)

    主要开展课题的理论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探索,做好课题的研究准备工作,开展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以及设计调查问卷等。

【详见附件一:

调查问卷设计】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0年6月)

1、按计划、步骤进行课题研究。

2、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本校留守儿童的学习健康现状。

3、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本校儿童的学习心理健康状况。

4、留守儿童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儿童个别访谈和社会调查,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初步研究解决方法。

5、对留守儿童中学习有问题的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设计合理的教育方案。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0年9月)

 整理材料,总结经验,写好课题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调查结果统计

本校是镇中心小学的教学点,因此一个年级才一个班,3至6年级共有169人,其中留守儿童有88人,超过了一半之多,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本课题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这88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详见附件2: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调查问卷统计】

1)喜欢上学的孩子占61%,一般的占39%。

(2)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占5%,一般的占80%,不好的占13%。

(3)学习上遇到困难,最先向父母求助的占16%,向老师求助的占44%,向亲戚求助的占11%,自己解决的占21%。

(4)考试没考好,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自己平时不够努力的占83%,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的占2%,其他原因造成的占13%,自己本来就不行的占2%。

(5)在学习上,这些留守孩子希望得到更多指点和辅导的占45%,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同学一起学习、玩耍的占27%,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的占34%,希望自己学习好,能给父母争光的占70%,希望得到老师更多关注和关心的占26%,希望有更好的经济环境,有更多的学习资料的占25%,不想继续在这里学习,而想和父母一起去城里学习的占1%。

(6)在生活上,希望能得到学校的关怀,父母在身边关怀的占36%,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的占49%,希望可以穿得更好,吃的更好的占12%,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的占37%,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赚很多钱,然后回家的占30%,希望父母在外可以平安、健康的占76%。

(7)这些留守孩子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44%,和亲戚的占20%,其他人的占18%,自己住的占19%。

(8)父母不在身边,对他们最大的影响:

孤单没人聊天的占19%,生活没人照顾占16%,学习没人指导监督的占37%,其他的占36%。

(9)这些留守孩子在学校里,朋友很多的占39%,不是很多的占42%,很少的占12%,没有的占6%。

(10)在生活上,认为身边的人从不关心你的占7%,很少关心的占27%,偶尔关心的占27%,很关心的占37%。

(11)外出的爸爸妈妈和留守学生联系间隔的时间是一周几次的占38%,一周一次的占33%,两周一次的占12%,一个月左右的占1%,几个月14%,基本不联系1%。

(12)父母外出打工,一个月左右回来占26%,半年的占34%,一年的占34%,一年以上的占9%。

二)课题数据分析

从第一个问题可看出:

这些留守孩子还是很乐意上学的,调查问卷中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上学。

从第二个问题可看出:

这些留守孩子的学习状况还是挺理想的,有80%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行的。

从第三个问题可看出:

由于他们的父母不在家,更不可能时时刻刻在自己身边,他们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一般都会向老师请假,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老师应该多一份爱心、耐心和细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指导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学习的关心。

从第四个问题可看出:

大多数孩子考试没考好都是因为自己平时不够努力造成的,很少是因为没有老师、家长指导或者其它原因造成的,所以当他们考试失败时,可以找他们一起分析试卷,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使他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从第五个问题可看出:

这些留守学生大部分都希望自己学习好,能为父母争光。

可见他们都希望自己有出息,能够光宗耀祖。

从第六个问题可看出:

在生活上,由于这些孩子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希望在学校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同他一起分享快乐。

所以在生活上,我们可以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代理妈妈”,在心理上给他们更多的关怀。

当然,这些孩子更加希望自己的父母在外可以平安、健康,这说明孩子们都非常挂念父母,很有孝心。

从第七个问题可看出:

留守学生父母不在家,大部分都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年龄比较大,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们对孩子的照顾都欠佳。

从第八个问题可看出:

父母在外,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学习上没人指导监督,孩子学习不理想,家长同样值得好好反思。

从第九个问题可看出:

这些孩子的交朋友的能力还是可嘉的,大部分都有自己亲近的朋友。

从第十个问题可看出:

留守学生一般都认为身边的人还是关心自己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认为身边的人不是很关心自己,对于这部分孩子,我们应该经常找他们谈谈心,经常和其监护人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不要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孤独感。

从第十一个问题可看出:

外出的爸爸妈妈和留守学生联系间隔的时间有38%是一个星期几次的,一周一次的占33%,说明了留守学生父母对留守在家的孩子还是很关心的。

从第十二个问题可看出:

留守学生的父母一般都要半年或一年才回来一次,可见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时间甚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一定影响。

(三)教育对策及建议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心理健康问题则需要政府、家长、学校及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我们课题组研究实践后的几点总结与建议:

  1、政府方面

就社会政府而言,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高的重视。

留守儿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体制不完善,家长收入并不高难以承受高昂的择校费。

所以,政府在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降低入学门槛,方便家长携带孩子去打工。

农民工将子女留守而不选择举家迁移,与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难有直接联系。

由于户籍所造成的二元体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入学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这成为农民工子女不能随迁的一大障碍。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应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流入地政府要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进一步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

同时,在公办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特别要把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好,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降低农民工子女上学、受教育的成本,使留守的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共享城市文明。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家乡创业,在相对落后乡镇、农村发展更多的产业,为农民在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还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财力扶持、制度倾斜、生活保障,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尽量确保“后天平等”。

2、学校方面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部门。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

”学校对他们要倍加关注和关心,每一位教师要有一颗爱生如子的爱心,有计划的做好家校联系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让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父爱和母爱,得到大家庭的温暖,做到对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学习情况等方面了如指掌,积极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有效弥补“留守儿童”的缺失。

作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关心和教育好“留守儿童”责无旁贷,责任重大。

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实践,现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要调查摸底,分类管理。

组织全体老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的家访,作好记录,建立档案,并制定分类辅导关爱的方案,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的放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定儿童的家庭主要在以下四种情况:

①家庭困难,父母迫于生活双双外出打工;②父母一方不在本地,为团聚而外出务工:

③家庭宽裕,父母为生活自由而外出务工;④父母感情不和,一方外出务工。

针对这四种种情况,我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通过各种渠道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化解他们因家庭困难而引起的自卑和苦闷。

对家庭宽裕的家庭的,重点促使其父母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关爱。

对于父母感情不好,性格古怪、脾气暴躁,逆反心强、问题较多的孩子,进行重点跟踪,特别呵护和关爱。

二要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制度。

学校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和学校“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有关活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定期检查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热线交流制度、心理咨询制度等,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关爱工程”实施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对学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促进、推动关爱工程长效、持久深入地开展。

三要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心灵沟通。

根据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我校课题组成员则组织本校部分留守儿童与浙江大学“1+1爱心工程”结对子的活动,目的也是为了改善留守儿童“有苦无人诉”的状况。

爱心工程以大学生牵手留守儿童为中心,让孩子们找到一名“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

组织留守儿童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以书信进行交流,因为对于老师,孩子们有警戒,有些不大愿意说出心里的真心话,但对于知心哥哥或者姐姐,他们的内心就没有什么顾虑,更加愿意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这种让社会人士参与到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机制或模式还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此类活动得到推广,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地解决。

本校五年级有一位叫晶晶(化名)的留守儿童,父亲一人在外打工,母亲就呆在家里照顾她,小小年纪的她非常懂事,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也许父母给她的压力太大了,以至于每次考试她都显得很紧张,所以经常在考试中失利。

由于她胆子很胆小,每次找她谈心,她都不愿多说些什么,因此,课题组成员特地安排了一位“知心姐姐”与她结对。

鼓励她多给“知心姐姐”写写信,写完后老师会负责帮她寄出去。

通过将近一年与“知心姐姐”的心里沟通,现在的她活泼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比以前稳定了。

四要加大硬件投入,搞好寄宿制建设。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好寄宿制学校,优先安排“留守儿童”住宿,加强内部管理,认真安排好“留守儿童”的安全、学习、生活等问题,使其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

留守儿童在学校寄宿有很多好处,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教师及同龄儿童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沟通。

五要关注特殊群体,进行个别辅导。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