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831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 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docx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早期国家与社会北师大版习题精选第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哪个王朝实行分封诸侯制度()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夏商周时期,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A、祭祀天地

B、祭祀祖先

C、祭祀社稷

D、祭祀神灵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发明严酷刑罚“炮烙酷刑”的暴君是()

A、夏桀

B、商纣

C、商汤

D、周文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侧图片()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他文采出众,武艺超群,遗憾的是:

他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以人当坐骑,其暴虐激起人民的不满。

他是()

A、夏禹

B、夏启

C、夏桀

D、成汤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是()

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你认为在夏、商、西周时社会地位最低的阶层是()

A、卿大夫

B、士

C、平民

D、奴隶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图1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1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商朝、秦朝、三国

B、秦朝、隋朝、唐朝

C、商朝、秦朝、隋朝

D、隋朝、宋朝、明朝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A、禹

B、启

C、桀

D、汤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______配合暴力镇压,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起着调节______、稳定______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已成为我们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主旋律。

材料一

材料二

(1)结合二则材料,指出秦朝、西周分别实行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

(2)材料一中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权依次是什么?

(3)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哪些政治制度?

(4)请列举秦朝暴政的表现。

(5)秦朝什么时候被谁所灭?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列举夏、商、西周三朝的三位建立者和三个暴君。

【答案】:

【解析】:

第14题【问答题】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世界领先的,也是在不断发展中得以完善的,请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秦及以前古代地方制度推行的几个问题:

(1)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为诸侯?

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西周和秦虽然实行不同的地方管理体制,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1

铭文大意为: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材料二:

秦新破六国。

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

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四:

如图2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

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秦统一天下后在中央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为“依法纠正度量衡器具的不一致”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中“古封国制”源于哪一制度?

材料二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的特征?

依据材料三说明“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材料四反映的官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