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郑东新区校园五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市郑东新区校园五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郑东新区校园五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市郑东新区校园五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市郑东新区校园五路道路建设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xx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xx市郑东新区校园五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2.建设方要求及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纪要。
3.项目部实地踏勘调查成果。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IGF40-2004。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IJ034-2000。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IJ030-95。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工程概况
校园五路(金水东路---龙子湖内环路)位于xx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地区,为龙子湖地区内规划的一条城市支路,本次工程南起金水东路,北止龙子湖内环路,全长990.95米,道路规划红线25米。
根据我院2005年4月地质报告,工程沿线现状主要为耕植土,主要成份为低液限粉土,地下水位标高在79.8---80.9之间,水位埋深约2米,局部深约3米,水位埋深较浅。
地下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年变幅1.5米。
沿线鱼塘较多,多数鱼塘底部已被开垦为耕地。
0+823---0+881段为现状鱼塘。
0+250---0+259段原为一水沟。
本工程采用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
本施工段规划道路红线宽25m,为一幅路型式,断面布置为:
25m(红线宽)--5m(人行道)--15m(车行道)--5m(人行道)。
路面设计横坡度1.5%,车行道路拱形式采用抛物线加直线型路拱。
交通饱和年限15年,路面使用年限10年,设计车速30km/h。
标准轴载为BZZ-100。
路面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车行道路面结构层厚55.6cm,其中面层厚9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水泥石灰土基层30cm(分两层)。
沥青采用70号B级道路石油沥青。
人行道结构铺装厚6cm,水泥石灰土基层20cm,铺装总厚28cm。
人行道设计标高与原地面高差大于等于0.5m时设挡墙,其余设边坡。
填方边坡1:
1.5,挖方边坡1:
1。
路基压实度要求(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路基:
土基应按规范分层,路槽下0---80cm深度压实度不小于95%;80---150cm深度内压实度不小于94%;150cm以下压实度不小于92%;挖方路基:
零填及挖方路基0---80cm深度内压实度不小于95%。
三、施工准备
1、组建项目部,明确项目部人员职责。
2、工程所需材料及时向物料中心提交计划;
3、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需机械设备及时向机械化分公司提交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4、根据工程需要,结合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位置搭建项目部。
办公室、伙房由物料分公司提供铁皮房,施工队伍宿舍采用临时活动板房。
5、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修建施工临时道路、供水、供电及排水线路.实施“三通一平”,及时展开作业面。
整修材料、设备、半成品堆放场地,准备消防、保卫、雨季施工设施等。
6、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测量人员,对已知点进行复
测,核实无误后,进行测量定位,并对污水管线主点进行控制,填写复测记录。
四、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本着“精干高效,职能齐全”的原则,成立“工程项目部”。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施工工长、安全负责人、质检员、材料员、电工、测量员等岗位。
设立工程技术部、质检部、安全文明施工部、财务统计部、材料设备部、后勤供应部等,详见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图。
项目部根据该标段工程量编制机械设备所需计划,材料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报各相关部门审批后,项目部各相关部门人员积极组织实施。
我公司下属机械化施工分公司、物料中心、沥青分公司按计划组织施工机械、施工设备材料、沥青混合料进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五、施工部署
1、施工场地布置
本工程南起金水东路,北至龙子湖内环路。
本工程的特点及现场踏勘情况为:
该工程段鱼塘较多,大部分已干涸被开垦为耕地。
仅有0+823—0+881段为现状鱼塘。
0+250—0+259段原为一水沟,现干枯。
该工程雨水位于路中,污水位于中西3.5m。
根据施工需要,项目部设在0+350—0+400东侧红线外3m范围内。
2、临时工程
(1)、施工便道
本工程道路红线为25m为新建城市支路,该工程红线外每侧多征地3m,污水位于中西3.5m,故施工便道易设在东侧人行道与红线外3m范围内。
拆迁完成后,在人行道上修筑施工便道,使工程材料及施工机械可沿该路直接运往各施工作业面,方便管线、道路施工。
(2)、施工用电
该工地有专用大负荷变压器,接入电源,建立工地临时线杆用电。
(3)、施工用水
本工程地段位于xx市东郊,工程沿线无自来水管网,本次施工用水量较小,工程施工时可打井取地下水做为生活及生产用水。
(4)、生产及生活房屋
本工程生产用房采取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方法,为提高项目部组织速度,办公室、职工宿舍采用我公司自制的集装箱移动活动房,活动房内办公用具、生活设施齐全,到工地后可直接投入使用。
民工建临时活动板房。
(5)、预制厂地
本工程所用混凝土侧平石,均采用外购,工地需要时,可直接运往施工现场。
3、作业段的划分
本次工程南起金水东路,北至龙子湖内环路,全长990.95m。
根据工程工期的需要本工程分为两个作业段:
第一作业段:
0+000—0+400
第二作业段:
0+400—0+990.95
按先上后下的原则,再加上本次工程施工便道设在东则,污水位于中西3.5m,故两个施工段同时先进行污水管线的施工,再进行雨水施工。
污、雨水做完后同时进行车行道路面灰土底基层施工。
最后进行道路沥青砼面层。
4、施工排水规划
根据现场情况,在西侧红线外3m以内做临时排水明渠。
5、施工交通组织
施工所需材料可沿金水路直接运到施工现场。
六、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1)、路基工程:
测量放线---回填土方---挡土墙砌筑---路床平整碾压
(2)、灰土基础:
人工筛土筛灰---人工摊灰---拌合机拌合---压路机轻压---人工摊水泥---拌合机拌合---压路机轻压---测量整平---压路机碾压成活---养护
一层灰土完成后,灰土达到养护期后,进行第二层灰土施工。
施工顺序与第一层灰土相同。
(3)、侧平石:
放平石线---砼平石垫层---平石安装---侧石安装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础:
测量放线---汽车上料---机械摊铺---压路机碾压---测量人工找平---压路机碾压成活
(5)、沥青面层:
测量定线---汽车上料(中粒)---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活---汽车上料(细粒)---测量定线---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活
(6)、人行道板:
测量放线---路床基础--灰土--道板铺装
2、测量控制
(1)、路槽开挖前测量放线
a、依据总体平面控制坐标点放出道路中心桩。
b、实测路中现有地面高程计算路槽开挖深度,或填方深度。
路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保证不超挖。
填方时每层填方高度不超过0.2m。
(2)、路基平面高程控制
a、路槽挖出后,采用经纬仪准确放出加密中线桩,实测路槽高程。
用偏角法放出道路曲线、中线,放出较为标准的路边线,修正路槽进行路基施工。
b、断面至少七排桩,控制路拱、挂线、摊铺灰土。
(3)、路面平面高程控制
a、路基完成后,采用全站仪准确放出路中交点或切点,用偏角法放出路中曲线,钢尺丈量放出路宽。
b、用经纬仪放出平石线,水准仪控制高程,20m长小线拉线安装平石。
c、以平石高程控制稳定碎石及沥青每层铺装高度、路中、二坡等位置采用沥青砼预设标准点控制摊铺高程。
d、以平石控制侧石边线及高程。
进行侧石安装。
3、灰土基层施工工艺
(1)、备土:
用于石灰土的土采取在大堆跟前用人工过2cm孔目铁筛后堆放待用。
筛余渣土集中堆放外运。
不允许将未经筛分的原土直接运到基层上,在基层上筛分。
(2)、铺土:
按虚铺厚度铺土,长度在100m以上,虚铺厚度经过实验取得。
一般150mm厚12%石灰土采用人工上土时控制在200—220mm范围内。
采用机械上土时控制在150---160㎜范围内,上土后用刮平机找平。
(3)、铺灰:
150mm厚12%石灰土,石灰铺装厚度控制在60mm,石灰要上均匀。
(4)、采用灰土拌合机拌合,拌合后粗略整平。
(5)、履带式机械匀速碾压后,按要求铺水泥,要上均匀。
(6)、用灰土拌和机拌和,机械拌合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拌和。
人工拌和时,在洒水完毕后立即进行湿拌。
先外翻一遍,将上层加水的灰土层翻入下层,将底层的灰土翻至表面,上下掺合均匀,达到灰土拌合均匀一致,表面细匀、平整,基本符合路型,及时用人工按设计要求整出路拱。
(7)、检查整型:
检查项目包括:
是否有未拌到的夹生层;灰土厚度、标高、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灰土拌合外观是否均匀,色泽一致;含水量是否接近最佳含水量;整型:
人工拌和用铁耙子或竹耙子将表面搂平找细符合路拱要求;施工段内严禁行人和车辆通行。
(8)、稳压:
稳压是灰土进行压实前的试压阶段,灰土内部和外部的某些缺陷,可通过稳压予以补救;灰土整型约50m时即可开始稳压,用履带式机械或胶轮压路机(或8T压路机稳压,必须重轮在前)自路边向路中央匀速碾压;如发现高程及平整度有差异,及时翻松找平;如发现有横向均匀裂缝或局部龟裂,可能是含水量不够所致,应补洒水花,拌匀整平,局部有软弹现象是含水量过大所致,应翻开,掺拌干灰土整平。
最后用平地机整平。
(9)、碾压:
经过稳压和表层整平处理后,即可开始碾压。
用12T以上压路机,自路边开始向路中心碾压4—6遍,压实度即可达到或接近要求,即时抽取环刀,检验合格即再铺土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灰土整理后应及时碾压,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方法:
先从路一侧边缘开始,以每分钟60—70m的速度,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再从另一侧边缘同样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
碾压一遍以后,应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
修整时从表面下挖翻松80—100mm,然后再填补新混合料,整平后压实4—6遍达到要求密实度为止;严禁该层灰土平整度,高程差异较大,做到层层把关;各种检查井及不易压到的边角,要采用特殊夯实工具进行处理或在检查井周围自下而上增加1m宽10%灰土。
(10)、留茬:
为了保证道路通行,路段不可能一次全幅做成以及纵向施工接头,有必要留茬再接。
要求每层留茬宽度达到1m以上,以便于衔接和避免裂缝,保证质量。
(11)、养生:
石灰土在碾压完毕后的5—7天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便于强度的形成,避免发生缩裂和松散现象;养护期内要适当洒水保持湿润;若下层灰土碾压成活后,立即进行上层灰土施工时,可不需专门的养护期;要加强成品保护:
灰土成型后养护期内不允许10T以上机械车辆通行;灰土层面任何时期均不准履带式机械通行;砂性土的石灰土基层碾压完毕后,及时覆盖50—60mm厚土层,保持灰土湿润。
(12)、道路石灰土基层的质量要求:
灰土拌合均匀,色泽调和;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土颗粒不大于20mm;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土、脱皮、松散、裂缝、局部龟裂和翻浆现象。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
(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程序
a、配料必须准确;
b、拌和必须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c、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与面层一致;
d、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
e、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结构层用18—20t三轮压路机碾压。
每层的压实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f、必须保湿养生,不能使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干燥,也
不能忽干忽湿;
g、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h、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的
办法进行找平。
i、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颗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料质量)。
j、雨季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时,注意气候变化,
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
降雨时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
考虑排除下层表面水的措施,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2)、材料
a、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用作道路基层,集料的颗粒组成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表6.2.4中2号级配的规定范围内。
b、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
硅酸盐水泥都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宜用标号较低的水泥。
c、水:
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级配碎
石施工。
(3)、厂拌法施工工序
a、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中心站用强制式拌和机进行集中拌和,集中拌和时必须掌握下列各个要点:
(a)、配料要准确。
(b)、用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
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c)、拌和要均匀。
b、在正式拌制水泥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要求。
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c、潮湿多雨或雨季施工时,宜采取措施保护集料,特
别是细集料(如石屑等)免遭雨淋。
d、根据各种集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向拌和机中添加的水量。
e、快速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
如运距较远,
车上的混合料应该进行覆盖,以防水分过分损失。
f、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应与施工现场的铺筑速度相协调。
摊铺过后,及时找平。
g、整型
(a)、用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b)、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水泥混合料进行找补整平。
h、碾压
(a)、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
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一般需碾压6—8遍。
(b)、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
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c)、在碾压结束之前,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留待铺筑沥青面层时处理。
i、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a)、如拌和机械或其他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上“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部分。
一般,可在准备用于“调头”的约8—10m长的稳定层上,先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毡纸),然后在塑料布上盖约10cm厚的一层土、砂或砂砾。
(b)、工作缝、纵缝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碾压结束后,在施工终点压实度和高程符合要求的地点,将混合料切成整齐的垂直面。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下层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j、养生及交通管制
(a)、第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应延误。
(b)、每天洒水的次数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不能时干时湿。
洒水后,注意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
(c)、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5、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
(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a、沥青混凝土采用间歇式拌合机拌合,拌合前对每种沥青混合料做马歇尔试验、集料筛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每盘热料仓的配合比。
b、沥青混合料应设计沥青用量进行试拌。
试拌后取样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并将各试验值与中心试验室设计配合比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验证设计沥青用量是否合适,必要时可作适当调整。
c、确定适宜的拌合时间,以沥青混合料拌合均匀为度。
d、确定适宜的加热和出厂温度:
e、一般要求石油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30—160℃。
f、砂石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40—170℃。
g、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30—160℃。
h、以上气温低时用上限。
i、拌合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的结团成块等现象。
作好各项检查纪录,不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沥青混合料严禁出厂。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a、运送沥青混合料的车辆全部采用自卸汽车。
b、运输车辆上有覆盖设施,尤其低温时要采取可靠保温措施。
c、石油沥青混合料卸车温度不低于120℃—150℃。
d、根据拌合能力和摊铺速度,合理调配好运输车辆数量,避免形成摊铺断断续续或现场压车太多,尤其低温气候摊铺更要注意。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a、机械、工具准备:
摊铺机、6—8T双轮钢筒压路机、10—12T、12—15T、三轮钢筒压路机、12—20T轮胎压路机、切割机、振动夯。
b、熬油锅、油勺、运油车、铁锹、洋镐、烙铁、火滚、墩锤、平耙、筛子、油刷、半截桶、大扫把、小扫帚等。
c、卸料与检测混合料的温度:
设专人指挥卸料,按现场规定的行车路线行驶,严禁碾压、碰撞测量控制墩(桩);设专人检查混合料;卸车温度:
大于130℃;外观检查,下述情况不合格:
油(沥青)多发亮、成团,油少发干离析。
温度过高砼表面呈焦褐色;拌合不均匀有花白石子及离析现象;不合格混合料的处理措施;油少发干、油多成团、油温显著过低、严重拌合不匀,退回沥青厂重新拌合。
过火呈焦褐色的退回厂里不用。
d、摊铺:
用全幅摊铺,如采用分路幅摊铺时,接缝应紧密、接直,并宜设置样桩控制厚度;铺筑上层时,若下一层受到污染,应对下层进行清扫,并宜浇洒粘层油;控制摊铺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应低于100℃;通过试铺试压,确定摊铺(虚铺)厚度;相邻两幅摊铺至少搭接10cm,并派专人用热料填补纵、横缝空隙,整平接茬,使接茬处的混合料饱满,防止纵缝开裂;凡接触沥青混合料的机械、工具的表面,宜涂一薄层油水(柴油:
水=1:
3混合液或进行加热;机械摊铺,系将摊铺、搂平、初压三道工序由摊铺机一次完成。
因此,这一工序对沥青砼面层的密实、厚度、平整至关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关键的一环,因此,摊铺机的就位、运行、停机均须由专业人员严格管理,沥青摊铺时,项目经理要在施工现场,主要关注摊铺机的运行状况;检查井盖高于摊铺标高须将搅刀、刮刀板等提起跨过检查井再铺;弯道、八字处由于横坡不是定值,测量人员每5米计算测设一次横断坡度值,司机需提前操作手动控制器、坡度调节钮,对准设定坡度值刻度,以符合横坡设计要求。
摊铺机不易铺到的边角,可改为人工摊铺,人工摊铺要做到稳、准、快、平。
e、碾压:
碾压温度:
石油沥青混合料开始碾压应为100—120℃,终了不低于70℃;碾压速度在2.5—3.5Km/h,要平稳、匀速;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碾压完全幅为一遍;初压时用6—8T双轮压路机,初压2遍。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
如在碾压出现推移,是温度过高所致,可待温度稍低后再压,如出现横向细缝,应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复压时用10—12T或12—15T三轮压路机,宜碾压4—6遍至稳定无显著轮迹;终压时用6—8T双轮压路机碾压2—4遍,尔后用轮胎压路机进行,达到光亮无轮迹;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或火滚压实。
对雨水口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压光;压路机司机要认真操作,小心谨慎,不要碰坏侧石、平石、检查井、雨水口等构筑物;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砼面层上,不得停放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亦不准各种车辆、行人通行。
f、沥青砼路面纵、横缝接茬的处理:
横缝和纵缝都宜采用直茬接法处理;划线切割直茬:
划线要直,并与路线基本垂直或平行,然后用切割机沿线切割。
边缘裂纹、松动、厚度不足及局部不平整处均需刨除,边缘附近应清除干净;刷油:
在新刨齐的直茬垂直面上用刷子均匀刷一薄层粘层油(沥青),要特别注意不要刷到旧面层上以利结合和美观;预热新茬:
将热沥青混合料敷于缝边厚10—15cm,宽15—20cm,等接茬处旧沥青融化后(约5—10分钟),再将所堆敷混合料清除;接茬:
按虚铺厚度铺混合料,使表面平整衔接紧密。
趁热用重碾后轮沿接茬边缘碾压密实,随时修整。
直至无明显痕迹。
压路机不易压实处应用火滚或振动夯夯实、熨平、不露痕迹。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工程质量目标
道路工程达到省优良工程标准。
质量指标:
分项工程优良率90%,合格率100%;
分部工程优良率90%,合格率100%;
单位工程优良率100%。
2、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
我公司已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本次施工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在该工程中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并建立由公司质量总监领导,项目部、质检组把关,施工长中间控制,质检员基层检查的四级管理系统,形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图附后:
(2)、质量管理措施
1)、项目部人员实行质量风险抵押金制度,项目部的每个参加人员,首先拿出一部分风险抵押金作为质量保证金,保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2)、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a、根据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b、图纸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
对于推广应用的新
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培训。
c、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
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
、
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a、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按质量程序对质量各道工序进行监控。
b、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着重部位设置质量管理点。
c、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
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施工队)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式信息网。
d、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
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抽样法客观地提出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e、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五合一”记录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追踪“病灶”,对“症”下“药”。
f、严格按照PDCA循环过程有秩序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其步骤如下:
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拟订措施→认真执行措施→检查效果→总结经验,纳入标准→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期循环→全面推行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化统一现场的生产、管理。
4)、质量检验及措施
a、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三检制”,对各班组定时、定点、定部位施工,层层把关。
b、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质保单,并做好复试工作。
c、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业主、监理验收签证后,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d、砼、砂浆、防水材料沥青砼等的配合比以及土壤和灰土的标准密实度,由公司试验室先行试配,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e、临时水准点及轴线引放,必须经监理复核,每次测量均应有监理复核,以防误差。
f、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最大接缝宽度控制在1.5mm内,模板在周转使用时,要用清洁剂将表面清理干净。
g、道路灰土基础和沥青砼面层的压实度及平整度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
3、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技术措施
测量定位采用我公司购进的日本TOPCODGTS—311型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