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279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世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世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世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世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docx

《世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地理.docx

世界地理

备注:

理解和掌握(背)了解和熟悉(看)

绪论

1、理解世界地理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的内涵

世界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个系统(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的学科。

地球表层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地球表层是由几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

地球表层是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异

地球表层是在不断变化的

2、掌握学习世界地理的方法和任务

.掌握知识——即掌握有关地球表层的地理现象和一般过程,了解其内在的关系,学习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存在和发展的世界和各国的自然、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培养分析能力——即学会分析和解释地球表层各个系统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世界和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掌握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变暖)及其区域反应(区域差异),全球环境问题,工业化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世界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问题等。

掌握区域地理学的新领域——如可持续发展、区域生态、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分析、对文化和文明的研究、对投资和资本的研究、信息社会与经济问题等。

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

3、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面积大小及边界,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地扩张说、板块运动说。

※洲:

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

※亚洲与欧洲:

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

亚洲西南隔苏伊士地峡(后开凿了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

※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

※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

其狭义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屿;广义范围则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海洋—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它包括洋、海和海峡。

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1)太平洋和大西洋通常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所处的67ºW线为界;

2)太平洋和印度洋通常以通过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147ºE线为界;

3)大西洋和印度洋则通常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ºE线为界;

4)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一个寒冷的海洋。

※太平洋介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美洲之间,它北起白令海,南到南极的罗斯海,东至巴拿马,西至菲律宾的棉兰老岛。

太平洋是全球面积最大且最深的大洋。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南临南极洲,北连北冰洋,并与太平洋和印度洋有水道相通。

大西洋是全球第二大洋,呈“S”形南北延伸,是四大洋中南北跨度最大的一个。

大西洋两头宽中间窄,最窄处位于赤道附近,只有1500海里左右。

※印度洋夹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

它形状扁平,东西长、南北短,是一个热带大洋,大洋主体部分位于赤道附近,洋面平均温度为20~26℃之间。

※北冰洋位于亚洲和北美大陆之间,基本以北极为中心,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温度最低的寒带大洋,终年千里冰封。

※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

⑴大陆地壳由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由硅镁层组成的大洋地壳之上。

⑵全球大陆在古生代时期连为一体,称为泛大陆;周围是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

⑶在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下,自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漂移,形成现代的海陆分布格局。

⑷在漂移过程中,大陆前缘受到挤压形成褶皱山脉,而后缘由于拖曳作用而脱落下来形成岛屿。

※海底扩张学说是由哈雷·赫斯和罗伯特·辛克莱·迪茨提出的。

⑴地幔中的物质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发生对流;

⑵地幔物质对流发生于软流圈内;

⑶地幔物质由大洋中脊溢出海底并向两端扩展,造成大洋地壳(硅镁层)的扩张;

⑷向两端扩张的大洋地壳(硅镁层)遇到大陆地壳后沉入软流圈,并推动大陆地壳发生运动;

⑸地幔物质对流是地壳运动的最主要动力。

※板块构造学说是由威尔逊等人提出的

⑴全球地壳分为若干板块;⑵刚性地壳浮在塑性的软流层上运动;

⑶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边缘则多发生构造运动;

⑷板块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是次生的;

⑸板块运动的不同方式决定了全球地壳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相互关系:

大陆漂移说为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底扩张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

大陆漂移学说的超越时代的理念和海底扩张学说的接近和谐的诗篇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

4、了解其后冷暖、干湿交替变化,而温暖时期约占整个气候史9/10变化的史实;影响气候变化的五大因素

 

5、熟悉内力和外力来源,表现及产生结果、

 

6、熟悉世界主要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主要特点及成因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特点

成因

赤道多雨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各5°~10°的范围内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的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

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年降水量多在2000mm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60mm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南北半球的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多对流雨

热带干湿季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5°左右,也可伸至25°左右非洲的苏丹草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的北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和奥里诺克平原、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干季时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

雨季时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气流辐合带移来时,湿润多雨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热带荒漠气候)

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介于南、北纬15°~30°之间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以及南美洲西海岸的阿塔卡

终年水量少,变率大,气温高、较差大,云量少、日照强烈,蒸发强、相对湿度小,世界热季和干季,有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250~750mm

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25°之间大陆东部地区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和菲律宾群岛

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一般为1500~2000mm,甚至更多

夏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东北季风影响

热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10°~25°信风带的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包括中美洲东岸和西印度群岛、南美巴东侧沿岸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岸地带以及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等

全年气温高、变化小、最冷月平均温在25℃以下,全年降水量皆多,夏秋季节相对集中

位于信风的迎风岸,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加之信风登陆后遇到沿海山地而抬升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分布在35°~55°N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即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和北美大陆100°W以东大约在40°~60°N的地区等

夏高温多雨,冬寒冷干燥。

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如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

海洋吹来的西风入陆已深,经过了大陆变性作用,故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和南部,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北美加拿大科迪勒拉山地以西的太平洋沿岸、南美智利南部安第斯山脉以西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

冬暖夏凉、年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

全年盛行西风和温带海洋气团,沿岸有暖流经过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35°~55°N左右的东亚地区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域、朝鲜半岛、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

冬季寒冷干燥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暖热多雨且南北气温差别小。

四季分明,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半年盛行东南季风,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

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主要分布与亚洲和北美大陆等地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和潘帕斯

冬冷夏热、干燥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在温带干旱气候250mm以下,半干旱气候为250~500mm。

北半球冬寒夏热,较差大,降水少,变率大,相对日照高

距海遥远,深入内陆,四周有山地。

高原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终年盛行温带大陆气团

亚热带湿润气候

主要分布于北美大陆东部25°~35°N的地带和南美的巴西高原东南缘、巴拉那河中、下游以东和潘帕斯东部,在非洲的东南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东南岸也有分布,但面积较小

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比季风区均匀

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替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亚热带的亚洲东部,主要包括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的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

夏高温多雨,冬温和少雨

冬夏海陆气温不同引起气压配置的变化。

夏半年盛行东南季风,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

亚热带夏干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地区,还包括美国西部南部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亚南端等地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性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亚热带的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亚热带大陆的内部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兰查科等地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地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达到,又兼这里地处亚热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一般分布于50°~70°之间,大陆西岸则在60°~70°N之间包括北亚大部,欧洲北部,北美的和加拿大的中北部

夏短暂温和,冬寒冷漫长全年降水少

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

极地长寒气候

(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及岛屿,纬度大致介于70°~75°N之间

全年皆冬,降水稀少

夏受极地东风控制,冬受极地高压控制

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北冰洋、格兰陵岛的绝大部分地区

全年严寒,降水量极少,暴风雪常见

极地高压控制下,为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

高地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系、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从山麓到山顶有不同的气候特征

内部坡向,高度与位置等的差异

7、理解世界气候分布的主要规律。

※气候的纬向性地带性:

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部更替而成带状分布的特征。

※气候的非纬带地带性

气候带和气候结构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意纬度的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

※气候的垂直地带性

由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高山气候垂直分带的多寡由高地所处的纬度和海拔决定。

8、掌握北半球大陆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模式

 

9、理解引发的全球性灾害问题地表环境异常现象

※火山灾害包括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巨量火山灰,炽热的火山碎屑熔流,致命的含硫磺气体以及爆炸、岩崩、滑坡、次生泥石流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尤为严重的是火山喷发出的炽热碎屑流,其覆盖面积可达几百平方千米,引燃地面附着物或造成森林大火。

火山喷发的突然性和极快的扩散性,可以在瞬间摧毁村镇、房屋、道路、桥梁以及大面积农田,破坏通讯设施、水电枢纽,甚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带的活动:

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印度尼西亚带是地球上两个最主要的地震带

※沙尘暴,是一种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天空能见度大大降低的恶劣天气现象。

我国的沙尘暴灾害主要集中在西北、华北等地区,从时间上看,以4-5月份为多发季节,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气环流和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

2)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冬季雨雪少,又兼地表植被覆盖率低,表土质地松散,一旦天气转暖解冻,大风吹起,易形成沙尘暴。

3)人为活动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使生态环境恶化。

※厄尔尼诺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使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一种信号。

主要特征是:

从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至赤道太平洋出现大范围的持续的海水温度升高,时间可达1~2年;它的出现无确定的周期,一般为2~7年。

※拉尼娜(LaNina)现象在厄尔尼诺之后出现,也是来自海洋的作用,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上升,降雨量增多。

※沙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是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沙漠景观的出现”。

影响:

沙漠化发展的结果使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地表植被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原因:

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植被覆盖度低,地表形成的松散沙质土壤,受到大风的吹扬等。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柴和不适当的利用水资源等

10、理解自然带的概念、熟悉自然带与气候的关系

※自然带:

自然带是指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带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为过渡带所衔接,因此在决定自然带范围时,还应参照其他自然标志。

土壤与植被是重要的参考标志,与自然带的气候特征相互映照。

自然带的演变是整个地理环境综合演化的结果,它与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干旱)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

温带荒漠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1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的内容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所谓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其中某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包括三方面内容:

(1)内在联系性

地理环境中某一因素必然影响另一因素,各种因素彼此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2)空间组合性

地理环境内部,各组成要素在空间上按一定的规律展布,如纬向地带性、非纬向地带性等。

(3)动态演变性

地理环境外部能量和物质的输入是变化的,内部各组成要素随时间变化也会发生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了解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所谓地理环境结构的差异性,是指区域地理环境结构在区域内部的差异。

一般认为最基本的为纬向地带性差异和非纬向地带性差异。

※纬向地带性差异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它们所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有沿纬线方向东西延伸而按经线方向有规律地南北循序更替的带状分异排列。

※非纬向地带性差异是指地理环境随地质构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以及大气环流的某些特性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非纬向地带性的变化。

※垂直地带性差异也有称为高度地带性的差异,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就表现出垂直地带性差异。

垂直地带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决定于构造过程和山地地形,但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山地高度不同而引起热量、水分及其对比关系的变化。

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

12、了解世界重要的海峡

一、马六甲海峡  

洲:

亚洲位置: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和印度洋安达曼海

重要性:

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二、霍尔木兹海峡

洲:

亚洲位置:

伊朗——阿拉伯半岛(阿曼)之间;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

重要性:

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重要道,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

八、白令海峡

洲:

亚洲和北美洲位置:

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一白令海(太平洋)

重要性: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和北冰洋间的惟一通道

九、曼德海峡

洲:

亚洲;非洲位置:

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亚丁湾(印度洋)

重要性:

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十一、莫桑比克海峡

洲:

非洲位置:

非洲大陆一马达加斯加岛之间

重要性:

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十二、土耳其海峡

洲:

亚洲;欧洲位置:

黑海一爱琴海、地中海之间重要性:

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十三、直布罗陀海峡

洲:

亚洲;欧洲位置:

伊比利亚半岛一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一大西洋

重要性:

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十七、麦哲伦海峡

洲:

南美洲位置:

南美大陆一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

重要性:

南美南部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要道;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型轮船的航运要道

十八、德雷克海峡

洲:

南美;极洲位置:

南美洲一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

重要性:

南美洲一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13、熟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太平洋表层环流:

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

南半球为反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

此外,赤道附近还形成自西向东的赤道逆流。

(2)大西洋表层环流:

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北赤道暖流、加勒比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3)印度洋表层环流:

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14、掌握海洋资源的概念及其类型

狭义概念:

是指在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和淡水,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以及海底的矿产资源。

广义概念:

除了指上述的物质与能流量外,还包括港湾、航线、水产养殖空间、海洋上空的风、海底地热、海洋景观、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的纳污能力等。

类型:

(一)海洋生物资源分类和储量

按海洋生物的系统分:

海洋植物资源和海洋动物资源

按海洋生物的习性分:

海洋底栖生物、海洋游泳生物和海洋浮游生物

按海洋利用的类型分:

水产资源、观赏资源、工业资源、药用资源和生物遗传基因功能资源

按海洋生物的相对丰度:

普通海洋生物资源、特种海洋生物资源和稀有海洋生物资源等

(二)、海洋矿物资源开发:

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等,可燃冰

(三)、海洋能资源开发:

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度差能

(四)、海洋水及其化学资源开发

海水的直接利用

海水的淡化利用

镁、氯化钠、钾、纳、溴等

15、海洋权益有关内容

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

1)大陆架是海洋生物的富集区2)大陆架的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3)大陆架是海底砂矿的产区

二、海岸基线:

 

三、海洋污染及其危害

海洋污染的特点:

污染源多、持续性强、危害大、扩散范围广和控制难度大。

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大陆架钻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

第四章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16、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表现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原始技术为主的采集狩猎社会,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农业社会和以工业技术为主的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以信息技术技术为主的信息社会过渡。

17、了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性特征

※采集狩猎时代的人地关系特征:

总体上看,在采集狩猎社会中,由于人口数量少、技术原始,当时的人类并没有摆脱天然食物链束缚的能力。

依赖自然并为自然所支配、而对自然的影响力极小,是该阶段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原始农业社会作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虽然人类活动的强度较采集狩猎社会增大,但其仍然属于自然的控制之下,当时的技术结构和生产能力还不足以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对自然的干扰完全可以通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

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极端落后。

※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总体特征

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自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调控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由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

从人地关系的空间联系看,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造就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中心,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纵观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短暂,但却使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程度在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

这与工业进程的地区差异是相关的。

从局部上看,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在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具备了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因而其产生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化。

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却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正在步发达国家的后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面对人类共有的“一个地球”确实值得深思,它需要当今的人类在生产力结构、消费结构和社会调控结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发达国家也应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

(1)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知识为主导的、以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将替代传统制造业经济。

(2)劳动力的主体将不再是工作在装配线上的工人,而成为信息工作者。

(3)经济活动不再以现金交易为主流,而代之以信息的流动,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4)经济活动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基本上是跨国经济或全球经济。

(5)经济组织形式主要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制度经济,跨国公司、政府和工会是经济舞台的共同统治者。

(6)由于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技术扩散的高效性,信息社会中,无论个人或公共部门都将变得空前富裕,且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空间组织形态也会发生空前快速的变化。

18、了解已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一、已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根源:

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

直接原因:

矿物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因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不仅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同时也吸收地球发出的长波红外辐射,促使大气中入射能量大于逸散能量,遂使气温升高。

不良后果:

(1)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又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恶化。

(2)气温升高的直接后果是冰川融化,海水升温膨胀,致使海平面升高,位于沿海的低平地将被淹没,同时地下水位上升将导致土壤盐渍化。

积极影响:

气温上升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使作物和森林增产,还可以使高纬度地区扩大种植面积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