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6735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

【篇一:

八年级物理课本中的想想议议参考答案(上)】

lass=txt>1、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

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

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用这些“尺”来估测某个物体的长度。

(p13)解答:

“一拃”(约15cm)、“一步”(约60cm)、“一庹”(约1.60m,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利用这些“尺”估测长度。

2、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图1.2-1所示的运动及类似的运动。

想想看,人们根据什么说这些如图所示的物体是运动的?

(p16)

解答:

因为它们相对于另一个作为参考的物体发生了位置的变化。

3、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

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如图)。

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去了。

请你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p17)

解答:

是因为前后的观察,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开始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旁边的列车,由于这列火车与旁边的火车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会觉得自己所乘坐的火车运动了。

而当旁边的列车开过后,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却发现,自己所乘坐的火车与地面并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才发现,实际上自己乘坐的列车并没有开动。

4、试说明图1.2-5甲、乙两图中的人与战机选什么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选什么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p18)

解答:

甲:

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以扶梯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乙: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

5、学校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你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

为什么?

(3)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应该怎样办?

(p19)

解答:

(1)通过相同时间所跑得路程来判断谁跑的快的。

(2)根据每个运动员跑步所用的时间来计算成绩的;

裁判员与

(1)中的判断方法是不一样的。

他是利用运动员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来判断谁跑得快。

(3)比较单位时间内谁通过的路程大,谁就跑得快。

v小聪=100m/17s=5.88m/s;v小明=50m/8s=6.25m/s。

6、如图1.3-3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p21)

解答:

甲图中汽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的汽车速度越来越

快,做的是加速运动。

7、我们在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两地车程1小时“之类的说法,请你说说”车程“一词在这里的含义。

(p22)

解答:

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用的时间。

8、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如图2.1-1);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如图2.1-2)。

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p27)

解答:

物体发声时都要振动。

9、用一张桌子做实验。

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由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p29)

解答:

固体能够传声。

10、自然界中的声现象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p38)

解答:

大象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来进行交流;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的反射确定目标的位置;海豚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白蚁用自己的头叩击洞壁产生的声音,通知巢中的蚁群立即撤退。

11、你周围常有那些噪声?

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找到这些噪声的来源。

(p42)

解答:

我们周围的噪声可分为:

交通噪声、工业建筑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12、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

怎样用自制温度计测量温度?

(p48)解答:

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先把该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内,待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内液面位置标上0℃,再将该温度计放入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玻璃管内液面所在位置标上100℃,并在0℃~100℃刻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为1℃。

再将标好刻度的该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待液柱稳定后,读出玻璃管内液面所对的可读值,就测出了该液体的温度。

13、

(1)如图3.2-5所示,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

物质是在吸热还是在放热?

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p56)

解答:

ef:

温度逐渐降低,放出热量,为液态。

fg:

温度不变,放出热量,固液共存态。

gh:

温度逐渐降低,放出热量,为固态。

(2)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

为什么?

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解答:

不能使用水银温度了。

常见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

因为水银的凝固点为-39℃,此时该地区的温度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水银已经处于固态,所以无法使用。

应该使用酒精温度计。

14、如图3.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

怎样解释这些变化?

(p58)

解答:

(1)放入热水中,会看到塑料袋慢慢变鼓了。

这是由于里面的酒精预热汽化,使塑料袋内出现大量的酒精蒸汽而膨起。

(2)从热水中拿出过一会,塑料袋又会慢慢变瘪。

这是由于里面的酒精蒸汽,遇冷液化所致。

15、着火点是物质可以燃烧的最低温度。

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就是说,当纸的温度达到183℃,时,它会自动燃烧起来。

普通煤炉的火焰温度约600℃。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

那么,能用纸做的锅在火上把水烧开吗?

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

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

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

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试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p60)

解答:

一般情况下水沸点100℃,就是说只要有液态水在,它的温度不会超过100℃。

燃烧需要的三要素:

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纸的着火点大约为183℃,而里面的水导致纸的温度不能达到它的着火点。

所以纸不会燃。

16、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p60)

解答:

会感觉凉。

这是因为涂在手背上的酒精蒸发,要吸收热量,使皮肤温度降低,而感觉凉。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度数会变化吗?

并做简单的解释。

解答:

用扇子扇玻璃泡涂了酒精的温度计,会看到该温度计的读书变小了;而扇玻璃泡未涂酒精的温度计,其读数是不会变化的。

这是因为,涂了酒精的温度计,用扇子扇时,玻璃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使玻璃泡内液体温度降低,导致读数变小的。

17、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再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p64)解答:

放入热水中时,会看到固态的碘升华,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充满整个试管。

放入凉水中时,会看到碘蒸气凝华,形成的碘晶体附着在试管壁上。

18、如图4.1-5所示,为小孔成像实验。

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小孔成像是怎样形成的?

(2)它的成像有什么特点?

(p70)

解答:

(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它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当v>u时,成放大的像;当v<u时,成缩小的像;当v=u时,成等大的像。

19、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请画出这种现

象的光路。

为了保护同学们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p75)解答:

这是黑板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

1.让黑板表面更粗糙,尽可能减少出现镜面反射;

2.改变入射光源的位置;3.拉上窗帘。

20、如左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右图)。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放入水后就能看到碗中的硬币了?

解答:

原来看不到硬币,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碗的边沿挡住了硬币反射的光,所以看不到。

当向碗中慢慢倒入水的时候,眼睛能够看到硬币了。

原因是:

硬币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方向偏折,所以人逆着折射光线就可以看到硬币了,所看到的实际是硬币的虚像。

21、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图4.5-2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在深盘中成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

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

观察现象,并回答问题。

(p85)

(1)白光是单一色光吗?

若不是它是由什么色光组成的?

(2)这个色散过程中,设计到了哪些光学知识?

解答:

(1)白光不是单一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2、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射到地面的阳光可以看做平行光。

想一想,怎样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p92)

解答:

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在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透镜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23、查看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成缩小的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p98)

解答:

(1)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小于像距;

(2)成缩小的像时,物距大于像距;结论:

2倍焦距处是像分大小的地方,1倍焦距处是像分正倒、虚实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没有正立的实像,没有倒立的虚像。

24、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p104)

解答:

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

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篇二:

2012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及答案】

t>《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1.同学之间交流:

怎样才能更精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一页纸的厚度、铜丝的直径?

你能想出多少种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

硬币的直径——用直尺和三角板如图所示测出硬币的直径。

硬币的周长等于它在纸面上滚动1周的线段的长纸的厚度——测量出100张纸的厚度再除100。

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测出所绕铜丝的长度,再用这一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到了铜丝的直径。

测硬币周长的方法有:

(1)用绳子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绕一周绳子的长即为硬币的周长;

(2)在硬币上作两条弦,分别作中垂线,相交的点就是硬币的圆心,让刻度尺过圆心,就测出了其直径,再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

(3)作出相互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弦,把另两个端点连起来就是该圆的直径,用刻度尺测出该圆的直径,再乘以圆周率就得到了其周长;

(4)让硬币在纸上沿直线滚一圈,记下起点和终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2.你知道吗?

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

请你根据这一常识,设计一个方案,估测你的身高约多少。

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脚长,在乘于7得到了自己的身高。

4.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如图。

要测出他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怎样能测得更准确?

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秒的摆吗?

测摆动50次或者更多次所用的时间,求平均值。

次数越多越精确。

另外最好是从最低处开始计时,因为那时候速度最大,时间短。

通过调整摆线的长度来调整摆动的周期。

《1.2运动的描述》

1.分别以火车车头、车厢的座椅、树木、房屋为参照物,说一说行驶列车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于哪些是运动的。

以火车车头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车厢座椅为参照物——物品是静止的。

以树木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以房屋为参照物——物品是运动的。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

”期中“山?

?

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b

3.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远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

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

谈谈你的看法。

通常对运动的描述,我们习惯取地面为参照物。

感觉运动员跑的得快,是因为我们看到运动员相对于背景的相对运动比较快;而摄象机在拍摄运动员比赛时,镜头是始终跟着运动员,即与运动员保持同步,而看电视时,由于习惯人们仍取跑道为参照物,这就导致看电视转播时,我们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1.3运动的快慢》

1.v?

s

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t

示运动的快慢?

可以,实际上在跑步比赛时,就是利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员快慢的。

但在物理学中是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2.有些公路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

如何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用表测出骑自行车,从一个里程碑到达相邻的另一个里程碑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

s计t

算出其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v1?

s150m?

?

8.33

t16ss250m

?

?

7.14

t27s

v2?

v?

s100m

?

?

7.69

t1?

t213s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块?

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1)v?

s1318km?

?

267.89km

t4.92s

(2)∵v1?

s1406km?

?

265.36

t11.53h

s2?

s11023km?

406km

?

?

275.45

t2?

t13.77h?

1.53hs3?

s21318km?

1023km

?

?

256.52

t3?

t24.92h?

3.77h

v2?

v3?

∴通过比较v1、v2、v3可知,济南到南京段运动的最快;南京到上海段最慢。

《1.4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用手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我们听到了声音,同时观察到橡皮筋变“胖”变“虚”了,这是

因为橡皮筋在振动。

请你举出其他的例子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在你所举的例子中,请说明是哪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

(1)把钢尺放在桌子边上,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三分之二处,另一只手轻轻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钢尺振动产生了声音。

(2)在鼓的鼓面上放上几个黄豆,轻轻击打鼓面,鼓面上黄豆在跳动,并产生了声音。

(3)敲锣的时候,锣振动产生声音,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停止了振动,声音也停止。

(4)打洋琴的时候,把一个小纸条放在琴弦上,小纸条就会跳起来,并发出悦耳的声音。

等到小纸条停止跳动时,当然琴声也就没有了。

(5)人说话时,如果用手摸嗓子,也会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发音停止了,就不会感到喉部在振动了。

2.阅读课本中的声速表,你能获得关于声速的哪些信息?

(1)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2)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3)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3.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

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会听到两次敲打声音;一次是通过铁管传播的,另一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但声音在空气和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根据v?

s

可知,当传播的路程相同时,传播的时间与传播的速度成反比,所以传播t

的速度不同,导致传播的时间也不同。

4.在室内讲话比在狂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使原声加强,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

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

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

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

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s=

11

《2.2声音的特性》

1.观察一件乐器。

它是由什么振动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弦乐:

是由张紧的弦线振动,并带动共鸣箱内的空气发生共振,产生响亮的声音,改变琴弦张紧程度、长短,能改变振动频率来改变声调;通过改变琴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

管乐如笛子:

是靠乐器内空气柱的振动来发出声音,改变空气柱的长短(如按住或打开不同的孔),来改变音调;改变吹奏的力量来改变响度。

敲击乐器:

是靠自身的震动传声声音。

每个乐器根据自身固有频率发出固定频率的声音,轻重敲击,改变其响度。

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

人类能听到吗?

f?

n700次?

?

350hzt2s

20000hz>350hz>20hz

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3.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这4个词语中“高”“低”描述的各是声音的哪些特想性?

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调低;引吭高歌——响度大;低声细语——响度小4.小小音乐会。

试着制作一件小乐器,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看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得好,说说你的乐器的物理原理。

看看以下制作方案能否给你启发。

方案一:

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如图)方案二: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主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如图)。

方案一:

是靠瓶子振动产生的声音,其水柱低的音调越高。

方案二:

是靠管中空气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2.3声的利用》

1.请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播能量还是利用声传播信息。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传递信息;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传递信息;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传递信息;(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传递能量。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

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s=

11

3.以“声的利用”为关键词,查询有关资料,写出有关声利用的几个事例。

1.声纳

2.超声探伤仪3.b超

4.超声加湿器5.超声清除牙垢等

6.次声检测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等7.超声波碎石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3.1温度》

1.图中各个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多少(每隔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

甲:

7.5℃;乙9℃;丙18.5℃;丁-4℃。

2.在教室挂一只寒暑表,在每个课间测出教室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以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温度,分别在图上描点并画出晴天及阴天两种天气的温度—时间图象。

通过比较,你能看出这两种天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吗?

【篇三:

2012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后练习及答案】

t>《第七章力》

《7.1力》

1.请举例说明:

(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1)用力拉皮筋皮筋变长;大风将树吹弯了;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2)用头顶足球,会使足球变向;足球守门员将飞来的足球接住;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慢慢停下来;用力蹬自行车,自行车会加速前进

(3)推一个半开的门,你用力小了门是不动的,大了就动了,你推得方向不同门可能会打开或关闭,作用点是如果你在里门轴远的地方推,很容易推动,距离门轴近的地方很难推动

2.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

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

3.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如图,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

为什么?

不能。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人用力推另一艘船时,另一只船也会给

他一个反作用力,故两船都会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

《7.2弹力》

1.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如图)”两个现象中,发生的是不是弹性形变?

说说你的理由。

橡皮泥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跳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因为撤去对橡皮泥施加的力后,橡皮泥不能自动恢复原状,所以橡皮泥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

而当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跳板能够恢复原状,所以跳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2.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有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

到越费力。

这是什么原因?

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大小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弹性形变程度越大,

产生的弹力越

大。

3.试分析一个旧弹簧测力计不能准确测量的原因。

弹簧会因使用时间长了而失去原有的弹性,弹簧的变形系数k就变了,即f发生了变化,?

l

无法与原来的刻度相搭配,测出来的力自然不再准确。

4.请读出图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圆筒测力计每个小格

表示0.1n。

0.3n1.15n

5.如图,将椭圆形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

橡皮塞插入瓶中。

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观察吸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

请你从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的角度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因为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当用双手挤压玻璃瓶时,玻璃瓶发生想变,容

积减小,玻璃瓶中的水已灌满且体积一定,所以会观察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

《7.3重力》

3.一个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限重标志牌。

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超过多少n时,

桥就可能被损坏?

f?

g?

mg?

1.5?

104kg?

9.8n?

1.47?

105n

4.若用三角尺判断桌面或地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些物品?

怎样操作?

请作图说明。

答:

还需要重锤线;

操作方法:

将直角三角尺的一直角边平放在地面(或桌面)上,

看重垂线和直角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是否平行。

若平行,则表明该

面是水平的;否则,不水平。

(如图)

5.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

请分别画出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

《第八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