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6413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docx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及实施方案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的贯彻和落实,培育一代又一代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带着肩负的使命,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探索政治课到底怎么教的问题,过去那种靠枯燥的说教和灌输、强化训练提高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后患无穷.现在有些人又片面强调师生对话、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活动而活动,忽略甚至丢弃了基础知识的讲授、基本技能的培养,热热闹闹的上了一节课,学生却不知学到了什么,这种做法更是舍本求末.而我们很多人介于两者之间,注重师生对话、双向交流,也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但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存在着严重的课堂内耗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其后果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一节课的内容完不成,只好占用其他时间,布置大量的作业,靠增加作业量拟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牺牲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占去了本来应该用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生活、开拓学生视野的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因此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亲爱的老师们,你们如果有心可以走到学生们中间,听一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我们太累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科学的高效的教学呢?

从理论上来说,我认为应该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应该是能够彻底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三维目标的统一的教学.从实践上来看,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当然应该是高效率的达到上述目标的教学。

它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我们每节课的教学客观上来说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总的来说,我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的不断努力,各地涌现出许多成功的范例,产生很多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尝试和探索.现在我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把这几年来的探索成果展示给大家,我提出的改革方案是“讲练结合”,怎样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需要从备课谈起。

第一章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作为政治教师要想讲好一节课,首先必须下功夫认真备好课,如果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就走进课堂,不用说肯定是失败的一节课,那么备课要做到哪些方面呢?

对于备课,我们老师很清楚,要做到三备:

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要达到懂、通、化.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具体需要看哪些资料、具体要做好哪些工作、关键抓住哪些问题.

一、做好有关资料的查询和研究工作。

反复阅读教材;研究课程标准;阅读参考书;参阅相关辅助资料;进行必要的网上查询和查阅相关资料;调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情况;查阅相关习题资料.

二、通过前面的努力,具体落实以下具体工作:

(1)明确教材讲了哪些知识点;

(2)理解各知识点的含义或内容,各知识间联系,使知识系统化;(3)排除各种疑难点;(4)明确本课的课程标准及如何解读;(5)明确本课的三个目标,确定教学具体要求;(6)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7)准备充足的教学素材;(8)明确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模式;(9)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0)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写好教案,做好上课的准备。

三、抓好备课的关键工作,即确定好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要做好这些工作,关键在于正确认识有关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有关内容之间的关系,就能够确定好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能够懂得怎样突出重点和突出难点。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实施课堂教学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课程标准本身就体现了“三维目标”,是“三维目标”的统一。

反过来说,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实现三个目标。

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过程与方法放在第二位,知识与技能放在第三位。

参考书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设置了三个目标,所以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体现,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和过程和方法目标所涉及的教材内容,而难点也往往体现在这里,从这里确定。

当然难点的确定还要考虑教材内容本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为相对于知识的掌握来说,培养能力和提高认识是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原理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内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训练题中的应用题之间的一致性

这几个内容是一致的,如前所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涉及的内容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要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备相应的能力,学会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就必须教会学生对知识达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知其所以然,还要知道怎么做的程度,否则不可能培养出能力,也形成不了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涉及的有关原理,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并且这些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最终体现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上。

因此这就要求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达到学会理解和运用;如何检测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解答各种应用题来完成,因为检测题中的应用题考擦的目标就是主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内容而设计的,用来考擦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只有学生在不断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地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能力,形成正确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检测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可以通过解答各种类型的应用题来实现。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如前所述,可以看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将它们设计为三个环节分别操作。

三个目标中,知识是基础,掌握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能力,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反过来,能力提高了,有了正确地认识,能促进一个人更好地学习知识。

要实现“三维目标”,达到三者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落实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

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统一的问题,也就是把握好上述几个内容的关系的问题。

具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讲清知识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内容。

第二,列举充分的事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

第三,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提高认识,明确道理和要求。

第四,注意知识的拓展、迁移和运用。

第五,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出示各种类型的应用题,加强训练和反馈。

当然,并不是在每节课或每一个知识单元里都要同时抓这三个方面的目标,花费同样的力气。

对课程内容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当在“全面达成”目标策略的思想指导下,着眼于整体的课程内容和长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析具体内容的特点,突出重点、兼顾其他、讲求实效。

还应当看到“三维目标”的达成在时间上不可能是“共时”的,一般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往往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过程与方法”和智能以及“学会学习”等方面的目标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习得”和“转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可能要经过更长时间的濡染、熏陶、涵育和积淀等潜移默化的过程才能达到,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就既要有长时的“全面计划”,又要有当下课的重点要求,使学生实实在在的得到发展。

做到从实际出发,灵活应对。

四、熟练掌握政治课常用教学方法

是否有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研究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联系旧知识讲解新知识。

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起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作用。

(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化抽象为具体,学懂学会知识。

教材往往给出具体材料,教师也可补充必要的事例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等思维过程,上升到理论认识,理解教材知识,水到渠成,效果很好.

(三)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明辨是非,澄清认识,实现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炼、点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式教学。

除此之外,常用的教学方法还有讲解法、提问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熟悉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对常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专门的研究,把握好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抓住各个主要环节,善于灵活运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第二章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

通过认真备课,最终以课堂教学设计的形式体现出备课的成果,设计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好坏。

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

现在将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即体现在“讲”、“练”的结合上,以“讲”带“练”,以“练”促“讲”。

教师把课堂知识的讲解与各种题型的训练结合在一起,讲解知识的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解答各种习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做一些由简到难的习题,也就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课堂知识。

“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讲”与“练”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通过“讲”和“练”两个环节,科学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分节加以叙述。

第一节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抓好“讲”的环节

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而且不同的人会擅长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前面在备课一章中已对一些主要的方法做了介绍,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教学,都要强调科学性,要善于正确运用,以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为了有效实施“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必要将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详细加以介绍。

一接受式教学方法

政治课的大量知识仍是通过接受式教学完成的,它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是高效率的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实践中我们应把系统知识的“接受学习”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问题解决学习”结合起来。

这里讲的接受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具体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获得理性认识。

从而掌握知识。

首先,提供感性认识。

途径有:

(1)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探究等形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讲“新学校,新同学”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友情的重要性及如何交友。

通过讨论,唤起了学生在交友方面的生活经验,为讲解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

(2)通过开展课堂活动,使学生产生亲身体验。

例如,在讲“青春不烦恼”这一内容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先让学生每人写一份自己最烦恼的事放在一起,然后各小组分别抽取几份,讨论如何解决这些烦恼。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有了深刻的亲身体验,这就为理解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这一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感性认识。

(3)通过教师的形象描述和启发思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或唤起自身生活经验的表象记忆。

有许多感性认识都可以由老师举出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作为素材,从而唤起学生的表象记忆,这样也可以为理解分析做好铺垫。

其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知识。

学生有了足够的、鲜明的感性材料,老师就可以通过采用各种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新认识,即新知识。

主要的思维方法有:

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每一种思维活动都是脑的分析综合的活动。

分析就是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或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性、个别方面。

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联合起来。

我们应自觉运用这一抽象思维方法,去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如,在讲“青春畅想”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体会青春可以同哪些词联系起来,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后,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可以同这些词相连,通过分析,学生明白了一想到青春,就会想到一些美好的事物。

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青春表现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这样学生对青春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接着通过解读青春的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综合青春的几个意义,把它和青春的第一层含义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青春更多的体现在精神上。

最后由教师点拨:

精神因素通过态度、意志、情感和想象力体现出来,从而得出了青春的第二层含义。

作为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我们每节政治课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分析和综合这两种思维方法,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它。

特别是九年级教材中有关国情教育的知识更适合采用这种思维方法,在提供了必要的事例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正确的认识。

总之,善于利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能有效的理解知识,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并且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对感性材料经过教师的两三个点拨就能上升到理性认识,使语言更加简练,避免教师的繁琐讲解,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归纳与演绎

归纳法是从个别的或者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原则的思维方法。

演绎法是以一般的原理、原则去认识和说明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与演绎法主要是对个别与一般这对范畴的运用。

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归纳与演绎达到对事物的认识。

例如,在讲“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寻找是否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这个活动基础上得出结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实际上运用的是归纳法。

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我的独特印迹”的活动,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运用演绎法推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在政治课教学中,演绎推理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用来说明一定的道理。

教材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通过演绎推理的形式构建起来的。

表现为基本概念展开为判断,再由判断与判断的联系展开为推理,一个一个的推理构造成知识的体系。

因此,教师应自觉地运用归纳演绎和推理进行教学,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由旧知识推出新知识,这样得到的知识,学生会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形成深刻地印象。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较与概括

比较就是确定被比较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完全不同的事物无从比较,只有同类的或者某些相似的事物才能进行比较。

比较总是和分析综合相互联系着的。

比较过程是通过分析综合实现的。

在被比较的事物中划分出共同的东西并把它们结合起来,这就是概括了。

比如在讲“青春的祝福”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小组讨论:

与儿童相比,与父母相比,与老人相比,我们拥有更多的什么。

这就是让学生进行比较,而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青春是激情、是梦想、是幸福,这就是概括。

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遇到许多知识,如八年级下册法律常识部分中的关于“人民”与“公民”、“权利”与“义务”、“权利”与“基本权利”、“义务”与“基本义务”等等许多概念,都需教师自觉采用比较与概括的方法进行教学。

抽象与具体化

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从中分出本质特性时,也在思想上舍弃非本质特性。

而舍弃非本质特性的过程就是抽象。

抽象和概括是密切联系着的。

概括的过程越高,所要舍弃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就越多,思想就愈加离开具体事物,就愈加抽象。

和抽象的过程相反的是具体化。

具体化就是把概括的知识用于具体的、个别的场合。

在教一般原理、原则时举出具体的例子,就是一种具体化的过程。

具体化使一般的、抽象的东西和直观的感性的或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而变得更容易理解。

上述各种思维过程经常结合着进行,不同的思维任务要求思维过程的不同结合,合理地组织和运用各种思维过程是顺利完成思维任务的保证。

这种方式的侧重点在于老师的讲授和点拨,提供感性材料是为理性思维服务的。

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用精练的语言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知识的讲述上。

另一种是联系旧知识讲解新知识

首先是通过各种方式唤起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然后通过讲授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

方法同第一种。

差别在于这里是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不是提供材料。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注重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也就是所谓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问题解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多优点: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有利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中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应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

它是对灌输式教学的彻底否定。

需要教师的角色发生彻底的改变,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这种教学方式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各种活动。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比如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针对材料讨论相关问题;提供问题情境,组织小组讨论和探究;提供活动背景或相关任务,让学生进行各种活动,解决各种问题。

其次,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有关知识。

具体的做法是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直接形成知识和结论。

不再需要教师的具体讲解。

在这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全部融合在学生的活动中。

我在讲授七年级教材内容时经常采用这种模式,取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青春不烦恼”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几个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然后进行必要的点拨,从而获得知识。

首先让学生根据书中表格“青少年心理表现”内容寻找自己的影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青少年心理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分析青少年心理表现的特点,明确青少年心理充满着矛盾,这些矛盾常常使我们产生各种烦恼,接着开展第二个活动:

让学生每人写一个烦恼以不记名的形式放在一起,然后由各小组抽取三个烦恼,选择其中一种烦恼进行小组讨论帮助解决这些烦恼,然后全班交流。

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启发提问归纳出相关知识,即“怎样看待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解决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这一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一内容的教学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统一,即不仅明确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而且要懂得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我们通过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活动亲身体验到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通过尝试解决各种烦恼,也就达到了本课的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新课程强调的活动本身就是课程,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

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这种教学方式一改过去教师讲授为主的接受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善于运用。

当然,开展这种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克服,一个是维持好课堂纪律,让学生活动井然有序,这就需要老师课前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活动环节,不能存在漏洞,同时,开展合作学习必须规范化,注意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

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

每个小组4-6人为宜。

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2、规范操作

(1)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2)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

(3)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4)要给予足够的时间。

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3、明确任务

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必须非常明确,而且任务的选择要具有可行性。

有了明确的任务,小组成员才能明确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4、形式整合。

要把合作学习和其他形式的学习进行整合,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比如先个别学习,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等。

5、全班交流合。

合作学习最后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

交流内容一是认知与理解方面的,二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有想到的。

这种交流达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6、教师的作用。

规范行为;发现火花;排除障碍;引导深化。

第二节加强题型训练,抓好“练”的环节

获得知识还不等于掌握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和迁移,并且学会运用。

知识的拓展主要是联系社会实际,明确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正确的做法等。

知识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总是离不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必需利用这些知识和经验,使之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正迁移作用,而设法防止负迁移。

迁移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的运用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实现知识的拓展、迁移和运用,在第二个环节,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做大量的习题,通过做各种习题,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点拨、启发和诱导,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迁移和运用。

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通过“讲”和“练”两个环节的教学,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讲解和归纳总结,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有效的抓好“练”的环节,实现“讲”“练”结合,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给学生编写、印发教学资料

目前,各地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有的学校给学生印发学案,这种方法就比较好,有很多好处。

而我在教学改革中,实施的一个重要方案就是给学生印发教学资料。

之所以叫“教学资料”,是因为它不只是给学生使用,教师也要用,师生要共同使用。

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查阅大量的习题资料,进行收集整编工作,然后以教学资料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以及教师讲课时进行题型训练的凭借,以备上课使用。

资料的主要部分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重难点问题涉及的知识点。

二是重难点问题涉及的相关例题。

为什么要给学生印发教学资料呢?

第一,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方便课堂教学。

第二,有利于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在讲完一定的内容后或一节课内容后,可以作为课堂总结的方式直接让学生看资料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第三,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良好复习资料。

第四,最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是实施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这里,不仅是因为采用“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需要习题用来训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如果不进行大量的题型训练,学生平时接触的习题少,就不能形成对同类题型的共性的认识,单凭老师进行抽象的讲解是无法形成正确认识的。

从而难以把握各种题型的特点,也无法更好地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及要求,将各种题型区分开来。

即使教师耗费再大的力气,利用大量的时间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学生缺乏对各种题型的感性认识作基础,不能通过对大量的感性认识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形成理论认识,也就无法正确认识各种题型,因此不会解题,不能更好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例题并附有答案,并讲解各种例题,是学生学会答题的前提。

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做过的习题加以归纳和分析,才能认识各种题型的特点,将各种题型区分开来,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要求。

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进一步学会如何学习和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就需要在讲课之前就准备好充足的例题并附有答案,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