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925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docx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1

太原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练习题

(1)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因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皮影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

(1)皮影戏种类多样、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入选“非遗”代表名作录。

(2)示例一:

皮影戏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源远流长的历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示例二:

皮影戏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解析】【分析】

(1)仔细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些关键词句:

“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再将这些要点进行加工即可。

(2)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内容”“用上一种修辞方法”来描述皮影戏。

因此,回答时需要先从材料中找到皮影戏的特点,再用修辞将它生动表述出来。

比如皮影戏“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再如“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

故答案为:

⑴皮影戏种类多样、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入选“非遗”代表名作录。

⑵示例一:

皮影戏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源远流长的历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示例二:

皮影戏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关键语句,组织语言要简洁。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题干的要求,要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作答。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

品读juàn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uàn

________永

含英________华

(2)下划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明年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是“阅读关乎文明素养”,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答案】

(1)隽;咀

(2)弭——弥;澜——斓

(3)为你扬起一张风帆;引领你畅游蔚蓝的王国(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

(4)示例一:

倡导读书风尚,促进文明和谐!

示例二:

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答题,注意“隽永”的“隽”不要写成“携”或'“镌”;“咀嚼”的“咀”不要写成“狙”。

(2)根据平时对字词的掌握并结合语境辨析,“弭散”应为“弥散”;“斑澜”应为“波澜”。

(3)例句写自己对阅读的理解,而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仿写的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要有这个特点,另外还要注意结构和字数。

(4)本题要求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这样的题虽然没有统一答案,但也要注意所拟写的宣传标语①要能吸引人;②要易于传播;③内容要符合本次活动主题。

如:

走进传统文化,完美精彩人生。

故答案为:

⑴隽;咀;

⑵弭——弥;澜——斓;

⑶为你扬起一张风帆,引领你畅游蔚蓝的王国(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带领你翱翔自由的天空)

⑷示例一:

倡导读书风尚,促进文明和谐!

示例二:

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⑵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⑷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

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3.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学校围绕“饮水与健康”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校团委定于2019年3月22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办“饮水与健康”知识讲座,要求全体师生参加。

请你代为拟写一则通知。

(2)某同学打算选用下面材料出一期板报,请你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一个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

美国科学家测定,【A】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约为2569毫升左右。

【B】为保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大约2560毫升的水。

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为1200毫升。

【C】________。

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

①请在【C】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过渡自然。

②【A】句用词重复,应删去“________”一词。

③【B】句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_”一词替换“________”。

(3)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曾对滁州、安庆、阜阳、铜陵、蚌埠等地部分水体进行过调查。

除了地表水、地下水中被检出8种抗生素外,在居民的饮用水中还检出了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唑六种抗生素,含量高的达到了10.82纳克/升,低的也有3.86纳克/升。

饮用水严重污染。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围绕“饮水与健康”这一主题向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答案】

(1)通知

全体师生:

   校团委定于2019年3月22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办“饮水与健康”知识讲座,请大家准时参加,不得缺席。

校团委

2019年3月19日

(2)此外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约(或:

左右);保证;保持(或:

维持)

(3)①把抗生素污染纳入国家环境监测范围;②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③划定饮用水源区,加大对饮用水的保护力度;④积极宣传,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解析】【分析】

(1)本题要求写一则通知,答题时一定要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作。

第一步标题(第一行正中间):

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通知”两个字。

第二步写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

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动的内容、活动时间和地点。

第三步落款(分两行写在右下面):

落款注明发通知的单位,并盖章,写明发通知的时间。

(2)①结合语境分析,横线前面的句子写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的数量,后面的句子写和饮料的危害,因此横线上应补充的内容为:

此外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

②“大约”和“左右”都表示估计,推测,应删去一个。

③“保证”和“平衡”搭配不当,应把“保证”改为“保持”或“维持”。

(3)根据材料中的饮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即可。

如①把抗生素污染纳入国家环境监测范围;②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③划定饮用水源区,加大对饮用水的保护力度;④积极宣传,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故答案为:

⑴ 通知

全体师生:

    校团委定于2019年3月22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办“饮水与健康”知识讲座,请大家准时参加,不得缺席。

校团委

2019年3月19日

⑵此外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约(或:

左右);保证;保持(或:

维持)

⑶①把抗生素污染纳入国家环境监测范围;②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③划定饮用水源区,加大对饮用水的保护力度;④积极宣传,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点评】⑴①把抗生素污染纳入国家环境监测范围;②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③划定饮用水源区,加大对饮用水的保护力度;④积极宣传,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⑵①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

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

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③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⑶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末回家,中学生青珊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在低头玩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

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

“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内容。

(2)假如你是青珊的朋友,你该如何对她进行委婉劝说。

【答案】

(1)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

(2)略

【解析】【分析】

(1)可分析“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等句,即可得出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的结论。

(2)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不能偏离“过度玩手机伤害身心”这一劝说主题。

故答案为:

⑴学生家长对孩子离不开手机倍感无奈。

⑵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

答题时要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

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

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5.学校开展主题为“振兴中华传统节日,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活动。

(1)【观点论述】众所周知,关于传统节日与“洋节日”的争论从未停止。

如何正确处理中华传统节日与“洋节日”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下人们谈论的话题,对此,你怎么看?

请说说理由。

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与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关,请你写出这个节日,并简要叙述该节日的主要习俗。

字数在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下面是和传统节日清明节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

柳枝袅袅报春意,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我静魁既不檗洋媚外,也不故步自封。

关注西方节日,应关注其内涵而非形式。

传承传统节日,应传承其文化精髓及民族情感,与时俱进,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新颜。

(2)这个节日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带香囊避邪、洗中药浴、饮雄黄酒等。

(3)杏花团团念祖恩

【解析】【分析】⑴开放性试题,比如:

中国自己的节日够多了,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等,洋节日流行会失去属于自己的文化,一个国家一旦失去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无异于斩断了发展的的根基和后劲。

⑵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子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⑶补写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杏花团团”对“柳枝袅袅”,“念祖恩”对“报春意”。

故答案为:

⑴我静魁既不檗洋媚外,也不故步自封。

关注西方节日,应关注其内涵而非形式。

传承传统节日,应传承其文化精髓及民族情感,与时俱进,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新颜。

⑵这个节日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带香囊避邪、洗中药浴、饮雄黄酒等。

⑶杏花团团念祖恩

【点评】⑴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⑵本题考查图画解读和对传统节日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图画是赛龙舟的画面,是端午节的习俗,结合相关知识作答。

⑶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6.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

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

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

________

(2)邹忌采用了委婉劝说的方式令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受此启发,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广开言路。

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会怎样说?

(不超过40个字)

【答案】

(1)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2)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对联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革除弊端,有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

因此对联为:

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2)本题考查探究和建议。

需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结合齐威王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的事例,提出建议:

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故答案为:

(1)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2)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这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2)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金庸小说”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1996年谢冕、钱理群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选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

引发了一场有关“文学经典”的论争。

   2004年秋,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走进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

传言已久的“金庸入选语文教材”被印证,引起激烈争议。

【调查数据】

   来自网络的调查显示,对金庸作品入选中学课本,有23.6%的网民认为“绝对是好事,武侠精神是很好的精神食粮”,同时也有16.38%的人认为是“坏事,会教坏下一代的”,而将近49%的网民则表示“很难说,关键在于老师怎么讲”。

(图一:

被调查者看过的金庸小说数量图)

(图二:

被调查者对于金庸小说的态度)

(图三:

被调查者喜欢金庸小说的原因)

【各方声音】

著名作家贾平凹:

我非常喜欢看金庸先生的小说,金庸先生也是我一直很敬慕的一代文豪。

他的作品用的是传统的写作方式,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的侠义,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西南师大文学教授韩云波:

武侠小说里面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同时,侠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阳刚之气,正是中国文化深处的梦想,对国民的人格形成会有深远的影响。

北大教授陈平原:

在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上,很少有小说能达到金庸武侠小说的水平,这也是很多海外华人在让后代学习中国文化时,往往是让他们先从阅读金庸小说开始的原因。

红学家冯其庸:

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

我敢说,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网友小黎(19岁):

金庸文章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我非常喜欢。

里面刻画的人物生动活泼、经典,有血有肉,他的作品中有情有义,看完能告诉我们什么才叫人生,怎么才能成为那些英雄。

【阅读指南】

材料一:

金庸所书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不仅仅是成人童话的快意恩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魂,是中国人骨子里心底里广为认同的朴素正义。

锄强扶弱,侠肝义胆,悲天悯人,孔孟之道,金庸武侠里的情感表达与价值取向都是纯中国式的。

正因如此,有人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读者”。

(《长安观察》)

材料二:

金庸之所以在众多武侠作家中独具一格,高出一筹,是因为金庸的小说生长在中国传统土壤中,是“最中国”的小说。

“金庸更把人生理想融入小说,用小说讲出自己的政治理想,构筑出自己的乌托邦”。

(《羊城晚报》)

材料三:

金庸继承了古典武侠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开创了“新派武侠”的风格,基本上奠定了20世纪后半叶全球华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在虚构维度的想象基调。

尽管他所缔造的江湖天地建立在虚构和“戏说”之上,但这并不妨碍这种历史书写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观念深深地投映到那些沉醉于其美轮美奂江湖叙事的读者的心中,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伦理道德观乃至于对人生目标的选择。

(《凤凰网文化》)

材料四:

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视为一部对人性审视的范本,是作者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想象。

金庸小说中的“侠、情”实际上是“忠、孝”在社会生活的扩大化,同时达到了自身的辩证与统一,以期人们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任侠果敢、至情至性的精神。

金庸所说的侠士境界,包含“儒侠”、“道侠”、“佛侠”等,强调了人性对于真诚与自由的追求。

(高启斌)

【经典片段】

A.郭靖又道:

“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

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

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

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

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

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神雕侠侣》)

B.耶律洪基回过头来,见萧峰仍一动不动地站在当地。

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

“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大声道:

“陛下,萧峰是契丹人,曾与陛下义结金兰,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义,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举起右手中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右臂回戳,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心口。

(《天龙八部》)

C.他本性便随遇而安,甚么事都不认真,入教也罢,不入教也罢,原也算不上甚么大事。

但那日在黑木崖上,见到一众豪杰好汉对东方不败和任我行两位教主如此卑屈,口中说的尽是言不由衷的肉麻奉承,不由得大起反感,心想倘若我入教之后,也须过这等奴隶般的日子,当真枉自为人,大丈夫生死有命,偷生乞怜之事,令狐冲可决计不干。

(《笑傲江湖》)

(1)分析【调查数据】中的三张图表,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2)周末在家,小金喜欢读金庸小说,却遭到妈妈的训斥。

妈妈说中学生不能读“闲书”,要把精力放在课本上。

对此,你怎么看?

结合【各方声音】,你会对小金的妈妈怎样说?

(3)“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读者”。

“金庸小说是最中国的。

”请结合【阅读指南】具体说说你对金庸武侠小说的认识。

(4)金庸小说包含“儒侠”、“道侠”、“佛侠”等侠士境界,请结合【经典片段】任选两例具体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金庸小说受欢迎程度比较高。

在大部分被调查者心目中,金庸小说仍然属于通俗读物,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意思”,即可以满足人们娱乐消闲方面的需要,“精妙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及随之带来的心灵愉悦是人们喜欢阅读金庸小说的首要原因。

(2)阿姨,中学生是可以阅读金庸小说的。

金庸小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中的“侠义”思想,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有深远的影响。

有专家也说,学习中国文化,可以从阅读金庸小说开始。

再者,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结构富有创造性,对中学生学习写作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的。

(3)金庸武侠小说生长在中国传统土壤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魂,是中国人骨子里心底里广为认同的朴素正义。

金庸把人生理想融入小说,用小说讲出自己的政治理想。

他继承了古典武侠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开创了“新派武侠”的风格。

金庸小说中,历史书写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观念深入读者心中,影响伦理道德观乃至于对人生目标的选择。

金庸小说强调了人性对于真诚与自由的追求。

(4)选段A郭靖身上所体现的“侠”是正统的儒家的侠士。

郭靖助守襄阳,奋不顾身,为民解困。

儒家他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郭靖身上,寄托着金庸对于传统社会理想侠士人格的高度概括,正义与道德的化身。

选段B中萧峰雁门关自刎,这是他一生最后的壮举。

他认为契丹人的自己为大宋立下了大功,这是不忠不义。

为道义蹈身以赴,虽九死而犹未悔。

这包含了萧峰对天下苍生的担当,对芸芸众生的大爱。

这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佛侠”境界。

选段C令狐冲不愿奉承,受魔教约束,过奴隶般的日子,原本随遇而安的他,不再想着入教。

这体现了令狐冲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这正体现了道家冲破束缚,追求个人精神独立的思想。

【解析】【分析】

(1)仔细观察三张图表,首先要注意每一张图表的主题、对象;其次需要对每一张图表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或数字间的明显差异,找出规律,然后用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

第一张图表,紧扣题干“被调查者看过的金庸小说数量”,横向比较,明显看出读过金庸小说的数量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