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838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docx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word资料19页

上海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07-2020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实施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整体提升上海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标准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全面提高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的总体精神,制定本战略纲要。

一、上海加快标准化发展的背景和基础

(一)标准化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标准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对外贸易及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标准竞争已成为继国际产品竞争、品牌竞争之后一种层次更深、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争形式。

为应对新形势对标准化带来的挑战,WTO、ISO、IEC、EU等国际组织及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各自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其共同的特点是强调科技研发政策与标准化政策相协调,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并加大影响力,确保标准的市场适应性,重视环保、健康、安全等公共领域的标准化等。

其中,标准的国际化成为战略的重中之重,发达国家或地区希望凭借其科技优势和标准化积累,抢占或巩固其在国际市场的制高点,除可获取巨额经济利益外,还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经济优势地位并主导国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国际标准化大环境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也对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标准总体水平不高,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偏低,在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力较低,影响力小。

标准制定与科研、生产脱节,不能适应市场及技术快速变化和发展的需求。

制定自己的技术标准发展战略,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标准化竞争,走出我国技术标准受制于人的困境已是当务之急。

当前,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

我国已着手研究制定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以解决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迅速提高国家标准化整体水平、努力培养国际竞争优势,发挥标准化工作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指导作用,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

(二)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是增强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了上海的未来发展目标:

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发展主线,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生存环境的日益改善等都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运用标准化手段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产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等。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上海发展的历史机遇,强化标准化的基础保障作用,制定上海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升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

同时,对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也将起到先行先试的作用。

(三)上海已基本具备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上海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标准化法制环境、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标准化研究与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标准化在促进上海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建设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对于推动上海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标准化工作已成为上海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技术支撑、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依据、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力工具、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有效措施、提高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基础。

(四)上海标准化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转型、政府管理职能和各种经济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上海的标准化工作还面临着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标准化工作发展需要的地方,如传统的观念和管理体制难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企业的标准化主体意识还有待加强,总体标准化科研能力还不高,标准制定的开放性、广泛性不够,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程度与上海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不匹配,重点领域标准化优势地位尚未凸显,标准适用性有待提高,标准实施状况差,标准化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标准化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标准化支撑服务体系薄弱等,已经无法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要求。

面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直接、更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新形势,及上海加速“四个率先”、加强“四个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上海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落实《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为契机,坚持改革创新、夯实基础、重点跨越、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的标准化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与标准的紧密结合,实现优势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突破,不断提高标准水平及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努力增强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积极营造有利于标准化发展的环境,着力提升上海在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提高企业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核心的标准竞争能力,提高政府的宏观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重大作用,为提高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建立以标准为基础的技术制度,加强标准化工作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紧密结合,积极采用和推广科研新成果,不断提高标准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使标准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坚持市场导向,提高标准的适用性。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上海标准化发展的重点方向,着力提高标准与市场的关联度,不断增强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制定标准、实施标准的主力军。

3、坚持重点保障,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处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对上海经济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具有比较优势和重要价值的产业和领域加强标准化工作,不断优化上海标准体系,满足经济与社发展要求。

4、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技术基础。

紧密结合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运用标准化手段,努力增强公共行政效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5、坚持国际接轨,提升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

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和上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实现优势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突破,为上海参与国际竞争赢得主动权。

(三)发展目标

根据国际标准竞争发展趋势以及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结合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上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

1.战略目标(2020年)

——通过机制创新和政府引导,建成与上海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形成与国际接轨且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为标准化创新基地、标准化人才高地和标准化国际交流中心;

——建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适应上海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形成标准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有机结合的促进机制;完善标准制修订、实施和应用推广机制;形成全社会共享的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

——2020年上海标准化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城市公共安全、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社会公共管理领域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汽车、钢铁、石化、金融、物流等重点领域技术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海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中心之一。

承担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工作机构(TC/SC/WG)的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参与或主导制修订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形成一支熟悉标准制定规则、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的国家、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

——标准化工作对上海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为上海基本建成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为上海科教兴市奠定基础并发挥引领作用。

(二)阶段目标(2010年)

——依托上海的综合优势,基本建成适应上海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工作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到2010年,上海标准化工作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建立适应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企业标准化意识显著增强,参与标准制修订的积极性和能力显著提高。

标准化对促进经济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的基础作用。

以服务和引领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工作,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85%以上,重点新产品采标率达100%,全面促进上海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

——重视标准化工作的创新。

努力把上海的科技优势转化为技术标准优势,实现优势领域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突破,在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承担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机构(TC、SC或WG)的数量增加至100个;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的数量达到国家标准总数的5%;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示范企业;

——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整合全市各类标准化资源,构建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国内外标准信息,形成满足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社会各界需要的标准信息服务网络;打造标准化研究与服务基地,强化重点领域标准化研究,全面提高上海标准化研究与服务的水平和层次;形成10000名以标准化工程师为主的、拥有各行业技术骨干的标准化工作队伍,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标准的氛围。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内,上海要以“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农业、社会公益事业、城市建设与管理”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

(一)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标准化工作,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1、建立上海资源节约标准体系。

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严格实施国家有关节能标准,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加强节水标准化管理、节水技术推广和节水型器具改造。

节约土地资源,以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换乘枢纽为重点,运用标准化手段,推进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制定加强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标准,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增强标准的适用性、有效性、前瞻性。

2、建立上海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根据上海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上海城市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需要的,以环保技术法规为主体和环保技术规范及产品类环保标准配套的,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互补的上海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加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

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推进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加强生态和环境建设标准化工作,积极制定绿地、林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标准。

3、大力开展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标准化工作。

形成多种能源并用、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发展方向的“保障供应、节能优先、结构优化、环境友好”能源利用新模式标准体系。

加强标准实施,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缓资源的耗竭。

推动节能、降耗、减污、降低成本,实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促进上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推进产业规模与能级的提升

4、加快构建上海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

以办“世博会”为契机,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构建与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

提高服务标准的市场适应性,扩大标准化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不断增强全社会服务标准意识。

加强金融、会展旅游、物流、商贸、信息服务、外包服务等重点服务业标准的研制,促进标准水平提升。

大力支持上海服务业优势产业参与并主导国家服务标准化活动。

5、强化服务标准的试点示范。

配合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导向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开展现代服务标准化实施示范,推动服务业企业建立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以企业为主导,推动全市主要服务行业协会及企业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更多具有上海特色的优秀、品牌服务企业的企业标准上升为服务领域的地方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

6、以服务标准的实施带动服务业品牌建设。

加强现代服务业地方标准的研究、制订、应用和推广新模式的研究,推动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创新发展,通过服务标准的实施形成一批影响大、消费者认可的服务业品牌。

加强服务标准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贯彻“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理念,以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的服务行业,带动新兴服务行业的服务标准化向纵深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逐步形成长三角服务标准一体化的局面。

(三)强化先进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建立健全上海先进制造业标准体系。

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升先进制造业标准水平,完善先进制造业标准体系,提升产业标准化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成套电站设备、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大型船舶制造等战略产业标准的研制与体系完善,加速科技研发向技术标准的转化进程。

推动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并争取标准制修订的主导权。

8、加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的标准化示范。

充分依托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园区,以产业聚集为动力,抓好科技含量较高、出口量较大的制造业标准化示范工作。

实现自主创新技术标准的突破,发挥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变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培育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同步的标准化成果,不断缩小上海先进制造业标准化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9、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制造业标准水平。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制造业标准的更新和提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技术改造,引导产业升级换代。

加强具有前沿研究特征、自主知识产权、可形成产业的先进制造技术标准的研制,提高高技术标准化能力,抢占先进制造业国际标准的制高点。

(四)强化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都市现代农业水平的提高

10、完善上海农业标准体系。

围绕上海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进一步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满足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需要。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标准的紧密结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

积极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11、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以推进上海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为重点,建设生态农业、档案农业、设施农业、种源农业等各类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标准的应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形成配套的种、加、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深入推进标准化种植(养殖)场建设。

进一步推行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化。

12、积极创建农业品牌。

加强农产品检测及认证体系建设,推行企业自律检测、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检测、行政机关监督抽查相结合的农产品检测运行机制。

积极推进农业企业开展GAP、GMP等管理体系认证及无公害农产品、安全卫生优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产品认证工作。

加快培育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名牌农产品。

积极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五)强化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标准化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3、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化。

建立与国际食品标准体系基本接轨,能适应上海食品行业发展,保障消费者安全健康,满足进出口贸易需要,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加强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和危险性评估等科学方法研究,积极开展利用标准手段保护国内食品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强化食品流通领域标准化工作。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溯源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标准的宣贯、实施和监督,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提高上海食品行业竞争力。

14、积极拓展重点领域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

建立健全上海公共安全标准化体系,积极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努力促进公共安全标准化为社会治安防范、防火救灾、地下空间、交通安全和核生化防护等服务。

大力开展公安全技术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工作,使上海的公共安全防范标准化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加强生物、化学毒物和核放射源安全监控的标准化研究。

加大高危领域安全生产的标准制修订和实施监督力度。

重点开展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交通消防和信息安全等领域标准化工作。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抗灾、治安、疾病等突发事件,加强标准化前瞻性和预警机制研究,建立制定标准的绿色通道,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15、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标准化工作。

针对卫生各专项领域不同的发展实际,从优势领域、重点领域入手,实现卫生标准化的阶梯式发展。

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卫生信息等领域标准研制力度,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完善卫生标准宣传、培训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强卫生标准的宣贯实施,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上海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有效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16、探索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化。

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在工作中引入标准化理念。

通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规范、公共服务质量评价和改进标准等一批公共服务标准,促进社会福利和保障、人口管理、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的集成化、电子化和人性化。

开展和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

围绕打造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群众体育及竞技体育运动的开展,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进程,制定相关标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

(六)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标准化工作,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17、大力开展综合交通系统建设标准化。

结合上海未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开发、线网集成、枢纽建设以及运行控制技术等的标准化工作,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与控制系统建设、磁浮交通系统装备与技术开发等具有上海特色和领先优势的领域实现突破,服务于超大型、立体化、多制式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促进城市中心密集区大型交通枢纽建设和世博园等大型规划园区建设中地下空间开发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在地下空间开发设计施工、安全监控与风险评估、持续利用等关键技术方面努力形成自主创新标准,确保城市交通建设安全协调发展。

18、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

加强城市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标准化的引领作用。

完善并实施上海绿化林业标准体系,强化城市绿化建设中规划、养护、保养等基础性标准研制,提高上海绿化养管技术水平。

建立和完善上海市容环卫标准体系,市容环卫标准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配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加大适应上海发展的城市公共图形标志和导向系统标准的研制、推广和实施力度,积极开展城区改造、城市布局调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充分体现和谐城市理念。

19、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标准化水平。

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目标,网格化为抓手,信息化为手段,管理资源整合为保障,运用多种手段推进城市综合管理的标准制度建设。

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化、城镇规划布局系统设计、基础设施一体化配置和共享等方面标准,构建上海城市综合管理标准体系,加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建立标准的评估机制,改善标准应用情况,努力实现标准预期效果,提升管理效能。

四、保障措施

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上海标准化主管部门将会同各相关委办局、各行业协会和企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完善标准化法制、体制和机制,营造良好标准化工作环境

1、加强地方标准化法制建设。

在认真贯彻现有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加快制修订与标准研制、实施与监督活动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逐步形成以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为主体、地方标准化法规为补充的完善的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2、加快标准化工作体制创新。

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完善市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决策、指导全市标准化发展的重大事项。

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好各自领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尽快形成“统一管理、依托各方、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新局面。

3、加快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

围绕标准的制定、实施、推广应用的全过程,逐步建立快速反应市场需求的标准化运行机制。

建立以技术标准为引领的科技成果产业催化机制,市场主导的标准制定机制,部门推动的标准应用推广机制及相关国际合作交流机制。

设立标准创新贡献奖,奖励在标准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委员会、行业组织、企业和个人。

(二)突出企业标准创新主体地位,打造新型标准化工作格局

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研发创新基地。

研究制定推动企业成为标准研发创新活动主体的相关政策,重点制定包括促进标准化与产、学、研结合、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攻关等的配套政策,对符合自主创新技术标准的产品研发和产业规划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

利用政策和资金扶持,推动具有处主创新能力考核成绩的企业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进而实现产业化,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5、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的激励机制。

通过经济、政策、行政等多种手段引导、鼓励和帮助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学术交流、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论坛等活动,形成从政府推动到企业自觉行动,再到企业积极主动的良性转变,并从资金、人员、信息、渠道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鼓励企业以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等为基础,参与各级标准的制修订,实现技术标准化、标准产业化。

6、充分调动行业组织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相关行业组织在标准的组织制定、推动实施、标准评估及其资源、协调优势,形成与国家层面相呼应、政府、行业组织与企业之间良性互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充分及时沟通标准化重要信息,加快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推广任务的有效推进和落实。

(三)完善标准化技术保障服务体系,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7、建立标准研制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的机制。

促进技术标准研制体系与科技研发体系形成有机整体,形成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良性循环、互动促进的模式,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提高技术标准的科技含量,提升标准水平及产品、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8、加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相关计量测试平台与质量检测平台的建设,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准确的标准化服务。

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体系,在重点行业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9、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中介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和发展标准研究、咨询、服务、合格评定等技术机构等标准化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标准化工作中的桥梁作用,形成其在收集掌握国内外标准化信息、标准制修订、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