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805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docx

民族语言学习知识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贵州民族报20041202第3版

记者:

感谢;住先生接受采访。

贵州是中国多民族居住的省份之一,李主任是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官员,分管民族文化,请您先介绍贵州省少教民族语言的现状。

李明金:

先介绍一下贵州省的大体情况。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语言丰富、民族文化异彩纷繁、民族风情独特浓郁的山_区内陆省份。

全省共有9个州、市0地,88个县市、区、特区,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另有253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以上;全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世居少数民族17个;全省总人口387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1626.5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

从民族语言来看,我省是多民族多语言的省份,是全国民族语文工作面较广、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民族语言多属于汉臧语系,主要有臧缅语族、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其中:

属汉臧语系苗瑶语族的语言有苗语、瑶语;属于壮侗语族的语言有壮语、布依语、毛南语、仫佬语;属臧缅语族的语言有彝语、白语和土家语等;属汉臧语系而语族未定的有畲语和仡佬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语言有蒙古语和满语。

总的来看,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种类繁多,保留较为完整,因而被语言学界称为民族语言的“富矿”省,语言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大部分民族使用两种以上语言。

少数民族不通汉语的情况较为普遍,在17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土家族、回族已转用汉语外,其余仍保留和使用本民族语言。

苗、布依、侗、彝、水等民族还有本民族文字。

在全省16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有900多万人以本民族的语言为第一交际语;有500多万人不通汉语(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半通汉语的有200多万人;民汉语兼通的有200余万人。

这是对贵州民族语言状况的一个总体概括。

记者:

在对贵洲省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有一番认识后,那么政府在促进民族语言文字与文化教育发展上作了那些工作?

李明金:

根据贵州各民族的实际和遵循“自愿自择”的原则,我们在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了苗、布依、侗、彝四个民族七种文字的“双语文”教学和推行民族文字扫盲,全省开展民族文字推行的县由开始的几个发展到53个县市,学习民族文字的农村扫盲点6000多个一学习人数达450,000多人;开展“双语文”教学的学校1000余所,学生60,000多人,加上不同渠道学习和掌握民族文字的人数达600,000多万人。

用民族文字编译的课本、读物和工具书及报刊100余种,出版发行300余万册(份);民族语电影译制片360多部。

民族语文正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出版、医药卫生、广播影视等领域。

这项工作的开展,对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扶贫攻坚和两基攻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继承和宏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协发展,起到不可替代一的积极作用,深受民族地区学校和各民族群众的欢迎及好评。

记者:

社会主义中国成立后,政府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请介绍贵州在这方面的情况。

张和平: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敕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我省世居的少数民族中,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除彝文曾作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字而通行于“古西南夷”地区并传承下了浩如烟海的彝文古籍文献及其近年发现并正在组织抢救的水族的“水书”外,其它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少数民族的发展受到极l大的限制,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少数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

优秀传统文化等只能靠口耳相传,因而导致失传、讹传的现象比较严重。

民族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少数民族群众智力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受尽了没有文字的痛苦。

使少数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不能跨越时空界限,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问题,在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专家学者为包括我省苗、布依、侗等三个民族在内的十多个少数民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并批准试验推行,从而使这些民族结束了结绳刻木记事和没有文字的痛苦历史。

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96年同意苗、布依、侗这三种文字作为正式文字推行。

有了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无不为之欣喜,都用本民族堆隆重的礼仪来庆祝民族文字的诞生。

因此,少数民族群众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字怀有特殊的感情,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欲望和渴求及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少数民族群众掌握本民族文字后,如两翅添羽,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用以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挖掘整理民族古籍,使民族文化跨越了时空界限,产生了质的飞跃和升华,融入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宝库。

记者: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已蜚声海内外,是否与其民族语言文字有关?

张和平: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想的物质载体,思想是语言的内容,各民族语言文字有其特殊的内部规律和结构。

语言文字本身是文化的一个部分。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积淀和背景各不相同,从而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本民族的灿烂文化,这些灿烂文化是各族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与本民族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符号才能准确的将其表达出来,反之,不是走样就是讹传或诃不达意。

我省民族语言保留得较为完整,各民族人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既相互交流,又相互影响的多元文化,不愧为我省,乃至我国和世界的文化瑰宝,在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如:

《苗族古歌》的搜集和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反排木鼓舞”及其芦笙舞;布依族的《布依族古歌》、“八音盒”、“好花红”;侗族的《侗族大歌》及其用多声部演唱而享誉世界乐坛的“侗族大歌”;数以千万字的彝文古籍文献《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的翻译整理出版和被誉为水族的“易经”、“圣经”、“百科全书”的水书的抢救等等,都是民族语文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之结果。

为中华民族和世界民族文化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记者:

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

李明金: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我省是多民族多语言的省份,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我国,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党和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为了切实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一是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关于中国开展民族语文工作和双语文教学的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两份文件上有具体表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1991]32号):

指出“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在适当年级增设汉语文课程,实行双语文教学,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和国务院(国发[2002]14号):

“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

正确_处理使用少数民族语授课和汉语教学的关系,部署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编写少数民族学生适用的汉语教材。

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使用民族语授课的民族中小学逐步从小学一年级开设汉语课程。

国家对‘双语’教学的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重点扶持。

”等。

其法律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等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等十五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二是我省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为了加强对我省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宏扬中华民族民间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贵州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7月30日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规定了我省需要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

还规定了我省民族、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具体任务。

为此,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宗委于2002年10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在该意见中特别强调:

“在不通晓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认真坚持开展‘双语’教学。

有条件的地方,应将‘双语’教学逐步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实施,使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学生既能在日常生活中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又能使用普通话顺利完成学业。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中,要把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需要作为重点来考虑,制定长期的培养培训计划。

要组织力量对本地‘双语’教学进行专门研究,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等;2002年11月13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双语文”教学、师资培讯、教材读物的编译出版和民族文字的推广和农村扫盲等提出了要求,文件从四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列主义民族观、语言观的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并强调指出“做好民族语文工作,不仅是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需要,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提高认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按照‘自愿自择’,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利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原则,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二是要认真总结双语教学的成绩和经验,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深入和发展。

在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是消除学生的语言障碍,促进学生智力开发,促进汉语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是民族教育的一大特点。

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通过母语开发儿童的智力,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各级政府特别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和教育、民族等职能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做好“双语教学”的规划和实施:

(一)把“双语”教学纳入民族教育体系。

在教学计划安排、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应纳入政府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双语”教学解决语言障碍的优势。

在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将适龄儿童提前1-2年入学,开展学前教育,在小学阶段适当实施“双语”教学。

通过“双语”教学的实施,增进学生“双语”能力的发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师资培训。

第一是抓好对现有“双语”教师的培训,从今年起,每年举办2期“双语”师资培训班,提高教师水平。

“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由省教育厅、省民宗委拟订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经费纳入省级教育经费计划。

第二是拓宽“双语”师资渠道要在继续办好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系的同时,在民族师范院校中有计划地开办“双语文”教学师资班,有计划地培养“双语”教师。

(三)抓好教材、读物的编译出版工作。

根据民族语言的特点和现代汉语“双语”教学的要求,组织编写“双语”教材。

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组织编写好“双语”课外读物,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中小学地方教育课程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是要继续抓好农村民族文字的扫盲教育。

在民族乡村用民族文字进行扫盲教育,应充分利用民族文字的优势,搞好农村的扫盲教育。

四是要继续搞好民族语言广播以及电影译制工作,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省教育厅和省民宗委将在统一协调发展我省民族教育事业的同时,对我省民族语文教育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扶持,以推动我省民族教育事业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此外,各自治州、自治县都在自治条例中,结合本地和各民族的实际,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为进一步落实好上述有关规定和文件的精神及要求,省民宗委、省教育厅于今年4月在贵阳召开了“全省双语文教学研讨会”,会后,以两家的名义联合转发了“会议纪要”、对我省“双语文”教学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七项具体要求。

本月28日至12月17日,省教育厅、省民宗委将在贵州民族学院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由各民族组成的40名学员参加的“双语文”教师培训班,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以上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有力地保障了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发展民族经济,宏扬民族文化,推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推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和“两基巩坚、扶贫攻鉴”及其西部大开发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希望通过交流,以推动和促进我省与新加坡在民族语言文字的科研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合作。

记者: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请谈谈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对外交流情况。

张和平:

在我省目前推行的四个民族的七种文字中,除布依语外,其它民族都是跨省区或跨国境的语言,早在100多年前和上世纪初,彝文和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已被中外学者翻译和介绍到欧美等西方国家。

现在,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爱尔兰、波兰、泰国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科研机构或学者在研究我省的民族语文。

因此,长期以来,我们十分重视民族语文的对外交流与协作,主要有兄弟省、市、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及其境外的交流与协作。

我们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世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及美国、日本、德国、瑞典、英国、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科研机构或学者进行交流与协作,如美国《哈佛大学学报》(亚洲周刊)对彝族的《曲谷精选》及“三段式”彝歌作了专门介绍;用汉、英、布依三种文字出版的《中国布依语对比研究》等等就是我们协作交流的成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