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比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663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比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技比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技比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科技比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科技比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比赛.docx

《科技比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比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比赛.docx

科技比赛

目录

挑战杯…………………………………………………………………1

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6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7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11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17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18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19

 

挑战杯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竞赛目的

  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方式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参赛资格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作品申报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

  这项活动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自1989年以来已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举办过十届,特别是近几届参与高校、关注媒体都在不断增加。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竞赛活动十分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挑战杯"杯名,李鹏、李岚清、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也为竞赛题了词,苏步青、钱三强、朱光亚、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也纷纷寄语竞赛活动。

 

  参加“挑战杯”科技竞赛的作品一般分为三大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起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本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赛。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只限报一件作品)、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3件,其中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1件。

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终审的结果是,参赛的三类作品各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且分别约占该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由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和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成为学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成为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界接触和物色优秀科技英才、引进科技成果、宣传企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最佳机会,从而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各高校的重视,从第五届开始,香港中文大学等七所香港高校参加了竞赛,更加丰富了“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内涵,在华人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随着“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发展,无论在竞赛的内涵上,还是在竞赛的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声誉远播港澳地区甚至欧美发达国家,对高校的学生课外科技与学术活动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竞赛的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竞赛的目的:

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的方式: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挑战杯”自1989年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成功地举办了十届。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2009年11月回到北京,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举行。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

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这些都给处于改革阶段的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

因此,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决定共同主办“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与“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同组成“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挑战杯”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杯名,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联合主办,两项赛事每两年一届间隔举办,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圣会”。

  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成功举办。

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通知(2010)

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与内容的通知》(第1号通知)的要求,我厅决定组织开展2010年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分区预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大赛主题为“珍爱生命,奉献社会”;内容为“在突发灾难中,用于救援、破障、逃生、避难的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与本届大赛的主题和内容相符,与主题和内容不符的作品不能参赛。

二、组织机构。

成立2010年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具体组成人员名单见附件),负责我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组织工作,同时组建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另行公布),负责竞赛的评审工作及评审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大赛。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组委会交办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时间和地点。

比赛定于2010年5月中下旬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

四、表彰奖励。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采取统一评分标准,按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同时设立“优秀组织奖”,对组织工作出色的高校予以表彰。

开展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目的在于引导各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机械设计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各有关高校要认真组织好校内选拔和参赛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上有潜力、有作为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大赛介绍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是一个层次高、专业性强、参与范围广的物流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大赛事。

该大赛的目的是:

实现物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促进大学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物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为全国高校搭建广泛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向社会群众宣传普及物流知识的平台,更好地培养和发现物流人才。

大赛作为一项面向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全国性活动,也是检验高校教学效果、展示物流专业大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必将对高校物流类专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附件一: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案

一、大赛目的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并主办的一项非营利活动,大赛面向全国大学生,其目的在于实现物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促进大学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物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为全国高校搭建广泛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向社会群众宣传普及物流知识的平台,更好地培养和发现物流人才。

二、大赛名称

中文名称: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英文名称:

NationalContestOnLogisticsDesignbyUniversityStudents(NCOLD)

三、比赛内容

参赛者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案例,自主确定设计的领域和方向,完成设计内容。

设计方案可以是文字材料、数学模型、软件或工程设计等。

设计内容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的一个或几个项目:

 1企业物流战略优化设计;

 2物流网络优化设计;

 3物流系统重组设计;

 4物流增值服务项目设计;

 5物流绩效评估体系设计;

 6物流设施设备优化设计;

 7物流标准化运作流程设计;

 8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9供应链物流系统集成设计;

 10物流各环节运作的优化设计;

 11物流技术应用系统设计;

 12物流管理理念创新。

四、大赛组织机制

(一)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由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确定。

(三)组织机构

成立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黄有方任组委会主席,何明珂、刘秉镰任组委会副主席,任豪祥任组委会秘书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

成立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评审委员会(简称“评委会”),由来自于高校、企业和行业组织的专家组成,负责对参赛作品的评审。

(四)比赛时间

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时间为第一年的下半年至次年的4月30日之间。

(五)案例来源

案例由大赛组织委员会公开征集,并成立专家小组进行审核选定。

案例资料主要来自制造、分销、物流或咨询类的企业。

比赛过程中组委会不提供对案例细节的咨询,各队完全根据案例材料进行独立判断,并进行假设和设计。

(六)信息发布网站

中国物流与采购教育认证网是发布大赛相关信息的指定网站。

网址:

http:

//

五、大赛规则及程序

(一)参赛对象及形式

大赛组委会根据情况可在同一届大赛中分别组织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和博士层次的竞赛,由全国各高等院校正式录取的全日制在读物流相关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

参赛方案只在同一层次之内进行竞争,不进行跨层次的比较,不接受跨层次的混合小组参赛。

以学校为单位组成参赛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5人,年级不限。

同一学校参赛队不超过2个。

各学校可根据报名情况,在赛前通过组织校内选拔赛等形式,选拔、组建优秀队伍参赛。

参赛者可跨专业组成一个队伍,但一人不得同时加入两个参赛队。

每队需由一名教师作为领队兼指导教师,负责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不得作为参赛队的领队。

(二)报名

参赛队登录中国物流与采购教育认证网站(),在线录入报名表内容,保存或打印《报名表》(见表1)后提交。

将《报名表》经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盖章并附加参赛学生两张2寸照片,由学生所在院、系、所开具的每位参赛学生的在校生证明,学生证复印件等邮寄至秘书处。

秘书处收到参赛队《报名表》原件经审核后,将大赛资料以电子邮件发送给参赛队伍。

(三)大赛赛段划分及要求

参赛各队在同一层次内进行比赛,每一层次的比赛均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比赛要求如下:

1.初赛

参赛队伍在取得参赛资格后,应根据大赛组委会公布的案例内容,自主确定设计的领域和方向,充分展开研究和设计,并将其研究和设计结果编制成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可以是项目建议书,也可以是实物,例如软件、工程设计图纸,但不能写成学术论文。

设计方案的总字数限制在6万字以内,电子文件大小控制在30Mb之内。

参赛队伍应充分准备,发挥创新精神,分析研究并撰写设计方案,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方式递交设计方案,若进行软件设计或工程设计应同时提交实物。

提交同时,参赛队需填写《参赛作品登记表》(见表2)。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初赛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给每一个设计方案进行点评。

3.复赛

入围复赛的参赛队,可以根据大赛评审委员会提出的点评意见对初赛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重新提交方案参加复赛,设计方案的总字数限制在6万字以内,电子文件大小控制在30Mb之内。

没有参加初赛的方案不能直接进入复赛。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复赛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给每一个设计方案进行点评。

4.决赛

复赛胜出的队伍,可以在得到组委会发出的决赛通知起到决赛方案提交截止日之前,对决赛方案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方案的总字数限制在6万字以内,电子文件大小控制在30Mb之内。

决赛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由评委会针对进入决赛各队的方案事先提出若干问题,交由各队准备现场答辩。

没有参加复赛的方案不能直接进入决赛。

决赛应综合初赛和复赛的设计方案,结合企业和专家的响应与要求,重点准备现场陈述和答辩,现场陈述需要用PPT文本演示,如果最终方案包括软件、实物、设计图纸等,必须向现场专家展示,陈述方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答辩的方式和风格不做要求。

陈述后,参赛队要接受决赛评审委员的提问,并给出清楚的答复。

决赛陈述和答辩结束后,由评审委员会打分并进行合议。

(四)大赛流程

六、评审及奖项设立

(一)评审专家

初赛、复赛和决赛的方案评审工作由组委会从评审委员会中抽取不同的专家担任。

根据参赛队伍数量的多少,组委会将邀请专家组成1个或多个评审小组参加初赛、复赛和决赛方案的评审,参加初赛和复赛评审的每个评审小组由3-5名专家组成,参加决赛评审的每个评审小组由7-9名专家组成。

一个专家可同时担任初赛、复赛和决赛方案的评审,但每个阶段的专家中必须至少有30%以上的专家轮换。

为保证评审的公开、公正、公平,大赛组委会聘请的专家在遇有对本校参赛队评审时需回避。

(二)评审办法

1.在大赛的每个阶段,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分标准对参赛队伍的设计方案进行打分。

将所有评委的评分汇总得出每个方案的某赛段总得分,按总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排列,选取进入下一个赛段的方案。

初赛阶段,选取所有参赛方案的前35%~55%的进入复赛;复赛阶段,选取所有参加复赛的前30%~50%的方案进入决赛,但进入决赛的总数不超过60名。

2.没有参加前一个赛段评审的方案,不能直接进入下一个赛段的评审。

3.评分标准见表3,但初赛、复赛阶段没有答辩附加分。

(三)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分别占进入决赛方案总数的20%、35%、45%。

大赛评委会和组委会将评选出参赛单位总数的10%授予大赛组织奖。

(四)证书及奖状。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实施方案(以第五届为例)

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文化交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根据《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章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

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组织单位:

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承办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赞助单位:

南华高速船有限公司

港迪电气有限公司

二、参赛单位:

本届大赛邀请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办有交通运输工程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的高校参加。

其专业包括有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油气储运、交通土建类(道路与铁道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

三、举办时间

本届大赛2009年9月初开始,2010年5月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决赛答辩和颁奖典礼以及参赛高校交流活动。

四、费用说明

本届大赛决赛阶段的活动经费(包括场地费、会务费、评审费和奖状奖杯制作费等)由承办高校负责提供。

参加决赛的学生和带队教师的交通及住宿费自理,承办单位提供大会工作餐。

大赛只设奖项,不设奖金。

五、参赛说明

1、参赛对象:

参加本届大赛的对象为参赛高校交通运输工程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学生(在读本科生组成)。

2、作品范围:

参赛作品必须是2009第四届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之后立项,2010年5月之前完成的成果。

参赛作品形式包括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所有作品应为原创,填写申报书并且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供赛后出版论文集使用。

3、参赛方式:

学生以课题小组形式向所在学校报名参赛,每小组成员限定2-5人,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大赛不接受个人报名。

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本校竞赛,组织专家对本校学生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和排序,于规定时间内推荐本校最多3件作品给承办学校,承办学校名额为4件。

承办学校对提交作品组织通讯专家评审确定70%的作品进入决赛。

其它作品为大赛优秀作品。

进入决赛的参赛小组需要向大赛秘书处提交作品论文,以便赛后制作论文集。

4、大赛时间安排

序号

 时间

 事项

 负责单位

 备注

 1

 2009年9月下旬

 发送大赛邀请函

 承办学校

 2

 2009年11月下旬

 分阶段发布参赛学校信息

 承办学校

 3

 2009年12月底前

 大赛邀请函回执

 参赛学校

 4

 2010年3月上旬

 报送参赛作品进展资料

 参赛学校

 5

 2010年3月中旬

 分阶段发布参赛学校参赛作品进展情况

 承办学校

 6

 2010年4月底前

 报送参赛作品电子说明文档

 参赛学校

 7

 2010年5月中上旬

 开始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

 承办学校

 8

 2010年5月中旬

 公布入选决赛作品名单

 承办学校

 9

 2010年5月下旬

 决赛答辩

 承办学校

10

 2010年5月下旬

 大赛闭幕式

 承办学校

 11

 2010年5月下旬

 收集作品论文,制作论文集

 承办学校

 5、大赛各阶段评审办法

(1)初赛阶段由各学校自行组织,推荐优秀作品报送承办学校;

(2)复赛阶段由承办学校组织通讯专家对报送的参赛作品按类别进行远程评审,选出70%的作品进入决赛。

(3)决赛阶段采用终审答辩形式,对通讯评审选出的作品进行答辩,答辩评委原则上由15位专家组成,从专家库中选取评审专家,原则上要保留上届大赛决赛答辩评委的1/2,承办单位最多可有2位决赛答辩专家。

(4)决赛阶段的答辩形式:

[答辩形式]各参赛小组应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准备好参赛作品参加答辩,答辩要求如下:

①参赛小组代表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和创新之处(10分钟)。

②回答评委对课题的提问(10分钟)。

 

6、参赛学校向承办学校报送的资料

如下表:

序号

 文件

 报送时间

 说明

 备注

 1

 邀请函回执

 12月31日之前

  邮寄、传真或电邮

 2

 参赛作品进展情况

 2010年3月2日开始

 作品简报

 电邮

 3

 参赛作品推荐表

 2010年4月15日开始

 需要对作品进行排序

 邮寄或传真

 4

 参赛作品申报书

 2010年4月15日开始

 邮寄

 5

 参赛作品说明文档

 2010年4月15日开始

 需要打印版和电子版

 邮寄和电邮

 6

 原创声明书及作品使用授权书

 2010年4月15日开始

 

 邮寄

 7

 参赛作品论文

 2010年5月24日开始

 电子版,出版论文集

 邮寄或电邮

六、其他说明

大赛组委会单位有权保留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论文,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大赛组委会单位可以公布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这些内容。

七、奖项设置

特等奖:

1名(可空缺);按决赛作品一等奖:

10%左右;二等奖:

40%左右;三等奖:

50%;

优秀作品奖:

若干。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

大赛介绍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

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

大赛由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二所高校作为组委会成员单位。

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教授作为大赛组委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教授作为组委会副主席,邀请东南大学王炜、吉林大学王殿海等13位教授作为组委会委员。

首届大赛由同济大学发起,国内十余所重点高校响应并派代表队参加。

共收到来自十一所高校的38件优秀作品,最后有17件作品参加决赛。

首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