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483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

《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语故事第七期.docx

成语故事第七期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百步穿杨

爱屋及乌

安乐窝

暗中摸索

按图索骥

见怪不怪

金石为开

井底之蛙

举足轻重

开门揖盗

空洞无物

旷日持久

老马识途大公无私

 

见怪不怪

相传寿春城里有个名叫姜七的人,专做接待过路客商的营生。

有一年春天,姜七总听到家中后园内有隐隐的哭声,但开门细看,却一无所见。

两个月后,他接待的五位贩药客商,夜间也听到悲切的哭声,出去一看,原来是猪圈里的一头母猪在哭泣。

客商大声喝问:

”畜生,为何在此作怪:

”不意母猪竟吐人言说:

”我本是姜七的祖母,生前以饲养母猪出卖仔猪为业,因此撑起了家当。

我死之后,受罚投生为猪,如今真是后悔莫及……”

客商大为吃惊,次日晨将所见告姜七,劝他好好奉养这头母猪。

姜七却恼怒地说:

”畜生的话何足为信。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何必大惊小怪:

”商人再三相劝,姜七就是不听。

两天后,姜七突然得病,他疑心是母猪作怪,干脆命屠夫把那母猪缚去,杀了卖钱。

从此以后,姜七一病不起,临死前,竟发出一阵阵猪的惨叫声。

[提示]见到奇怪的事,并不大惊小怪。

例:

贪污在这个国家中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金石为开

周代楚人熊渠子是个射箭能手。

一天夜里,他走在山路上,在黑暗中,见路边有一只老虎伏在那里。

他一箭射去,那老虎一动也不动。

走近一看,才知是一块大石头。

箭射进了石头,连箭翎都几乎看不见了。

人们议论说,这不仅是因他的力气很大,而且是由于他的精神集中,以必胜的信心去制服对方,才出现了金石为开的奇迹。

[提示]像金子那样坚硬的石头都能被切开,比喻只要下苦功,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例:

金石为开,经过十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井底之蛙

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有一天,这只青蛙在晒太阳的时候,看到一只路过的海鳖。

青蛙就对海鳖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快乐。

高兴的时候,就在井边跳跳玩。

累的时候,就晒晒太阳,或者回到井里,在泥洞里睡一会儿。

有时把身体浸在水里光露出头和嘴巴;有时在软绵绵的泥里散一会步。

那些螃蟹和蝌蚪,谁也没有我这样快乐和自由自在。

请到我的井里来看看吧!

[提示]井底下的青蛙。

比喻见识浅薄。

例:

他只在美国住过一个月,就以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美国,真是井底之蛙。

 

举足轻重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

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在称王称帝,争夺天下。

拥有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看到刘秀在政治、军事上占优势,有意顺附,便召集各郡太守和本地名流商讨,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礼物前往洛阳。

刘秀大喜,隆重接待了使者,并给窦融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说:

”蜀地有公孙述,现蜀汉相攻,你的地位极为重要,一抬脚就会影响两端的轻重,无论你站在哪一方,都可以决定一方的成败。

”从此,窦融十分忠心地跟随着刘秀。

刘秀得到窦融的支持,实力大增,最后终于消灭了公孙述和其它政敌,统一了天下。

[提示]一抬脚就影响两端的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

例:

这个职务对整个公司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开门揖盗

东汉末年,江东一带是孙策的势力范围。

吴郡太守许贡暗中派人给汉献帝送信,建议调走孙策以免后患。

不料送信人被捉获,孙策大怒,绞死了许贡。

许贡有三个门客,决心为许贡复仇。

趁孙策在丹徒西山行猎的机会,突然向他攻击,孙策脸上中了一箭。

回家后,孙策箭伤发作,临死前将印绶留给弟弟孙权。

孙策死后,孙权十分伤心,悲痛不止。

长史张昭劝他说:

”现今奸邪作乱的人互相争夺,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哀,讲究礼节,而不去考虑大事,就像打开大门请强盗进来,岂不自招祸患?

”听了张昭的劝说,孙权止住悲伤,换上衣服,上马视察军队。

东吴有了新领袖,人心稳定。

后来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提示]打开大门,拱手迎接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例:

满清末年,清政府企图采取“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结果却是开门揖盗。

空洞无物

公元318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后,王导作为有功之臣,被任命为丞相。

当时,有个叫周显的人,善于幽默,谈吐诙谐,颇有名望。

一次,周显去王导家做客,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谈着谈着,王导忘形地把头枕在周显的膝上,指着他的肚子问道:

”这里面有什么?

”周显挺挺身子,摸着肚子说:

”这里面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但像你这样的人,可以装下几百个。

”王导听后,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不止。

[提示]空空洞洞,没有东西,形容文辞没有内容或不切实际。

例:

他的演说词藻华丽,但实际上却是空洞无物。

 

旷日持久

战国时,燕国攻打赵国。

赵惠文王打算割让三座城池给齐国,要求齐国派名将田单统帅赵军,抵御燕军。

赵国大将军赵奢不同意,他说:

”难道赵国就没有人能领兵了吗?

仗还没打,先失三城,那怎么行。

”赵奢又说:

”田单即使肯来,也可能敌不过燕军,那就白请他来了。

倘若田单真有本领,也未必肯为赵国出力,因为如果赵国强大起来,对齐国的霸业不是很不利吗?

”赵奢最后说:

”田单要是来了,他必定要把赵国栓在战场上,荒废时间,拖延不决,几年之后,会把赵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殆尽,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赵惠文王不听赵奢的劝告,还是请了齐国的田单做赵军的统帅。

结果,不出所料,拖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大代价,却没有取得胜利。

出自《战国策》

[提示]荒废时间,拖延很久,比喻做事拖延时间很长。

例:

很多博士论文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才终于完成的。

老马识途

春秋时,齐桓公带兵打败了山戎过,接着又打败了孤竹国。

孤竹国离齐国很远,齐国的军队是春天出去的,凯旋回来已是冬天,景物变了,军队在中途迷失了道路。

这时,相国管仲对齐桓公说:

”老马能够认得走过的路,为什么不利用它们的智慧呢?

”于是挑选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头走,人们跟在老马后面,终于找到回去的路。

[提示]老马熟悉自己走过的路,比喻富有经验的人善于处理事情。

例:

他是老马识途,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必然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乐不思蜀

三国时代,蜀国的君主刘备死后,由他的儿子刘禅继位。

刘禅昏庸无能。

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攻破蜀国后,刘禅投降了。

司马昭勒令刘禅从蜀国的成都迁往魏国的洛阳居住。

有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

宴会上,司马昭命人为他演蜀国的歌舞节目。

蜀国原来的官吏看了都十分难过,甚至落下泪来。

唯独刘禅却有说有笑,毫无伤感之情。

事后,司马昭问刘禅:

”你还想不想蜀国呢?

”刘禅回答说:

”我住在这里很快乐,不再想蜀国了。

”出自《三国志》

[提示]快乐得连蜀国都不怀念了。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例:

许多在美国的留学生适应了美国生活之后,就乐不思蜀,不想回国了。

 

乐此不疲

东汉光武帝刘秀,自幼办事勤快。

他当了皇帝以后,主持朝政仍然很勤勉,处理问题十分用心。

他经常与大臣、公卿、将军们一起谈论治国的办法,直到半夜才去休息。

太子看到父亲这样操劳,就劝他说:

”您虽然有大禹、汤武那样贤明,但没有黄帝、老子那样的养性之福,希望您爱惜自己的身体,保养好精神。

”刘秀说:

”我喜欢做这些事,并不觉得疲劳。

由于刘秀兢兢业业处理朝政,国事太平,百姓安乐。

出自《后汉书》

[提示]做喜欢做的事情,就不觉得疲劳。

例:

只要是有兴趣的工作,就会乐此不疲,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乐极生悲

战国时,齐威王经常通宵饮酒作乐,不理朝政。

楚国乘机出兵进攻齐国。

齐王派人去赵国请来救兵,才解了齐国之围。

在庆贺解围的宴会上,齐王问一个大臣喝多少酒才会醉。

这个大臣回答说:

”我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不解其意,又问道:

”先生喝一斗酒就醉了,怎么能喝得了一石呢?

”大臣想借此机会规劝齐威王不要通宵饮酒,于是就委婉地说:

”道理是这样的:

如果大王赏给我酒,在喝酒的时候,大王坐在我面前,法官站在我旁边,御史站在我后边,我就感到恐惧,喝上一斗也就醉了若是在民间,不分男女,一边饮酒,一边游戏,喝上八斗也不会醉假如到了夜里,主人把我留下,无拘无束地坐在一起,这时喝上一石,也不会醉。

所以古人说,喝酒到了极点,就不能遵守礼节,人快乐到了极点,就会发生悲哀的事情。

齐威王听出他是在讽谏自己,从那以后就不再通宵饮酒了。

[提示]快乐到极点反而生出悲伤。

例:

他年轻时只知道玩乐,到了老年时穷苦潦倒,那就是乐极生悲的结果。

梁上君子

东汉时,有一个叫陈实的人,为人正直、厚道,深受人们的爱戴。

一天夜里,有个人到陈实家去偷东西,躲在屋梁上。

陈实假装没看见。

他把子孙从睡梦中喊醒,对他们说:

”一个人应该随时检点自己。

干坏事的人,他的坏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长期习惯于那样干,最后才堕落到这个地步。

梁上的那位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那个窃贼自知被发现,便从屋梁上跳下来向陈实请罪。

陈实说:

”看你的相貌,不像个作恶的人,想来你是由于贫困才来干这种事。

”说罢,就拿出两匹绢送给他,让他回去了。

出自《后汉书》。

[提示]屋梁上的先生,常用来指窃贼。

例:

他从前贫困的时候,为生活所迫,做过几次梁上君子。

两败俱伤

战国中期,齐、秦两大强国出现对峙局面。

两个都想采取军事行动来完成霸业。

当齐宣王要攻打魏国时,齐国大臣淳于髡用犬兔追逐的故事来劝阻齐王。

他说:

”有一条猎犬追逐一只狡兔。

它绕着山腰追了三圈,跨过山岗追了五次,都未追着。

结果,前面逃跑的兔子疲惫不堪,后面追的犬也困倦极了,最后各自都死在山脚下。

这时,一个农夫走来看见了,不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都拾去了。

如果齐、魏两国长久攻打不休,必然会国困民穷,强大的秦国就会乘机获利。

齐王听到这个意见后,立即打消了进攻魏国的念头。

[提示]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有得到好处。

例:

两国相争,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让第三国得利。

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

有个燕国人来到邯郸,要学习当地人如何走路。

他发现满街的人走路姿势各异,但都很优雅,就见一个学一个。

结果呢,什么姿势都没学会,连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家去。

[注释]郸:

地名,在河北省。

[提示]比喻学人的长处没学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东西也丢了。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从前,有个卖柑桔的人,他处理过的柑桔放置时间久,外表非常漂亮,可是里面却干得像一团烂棉花。

于是有人指责他这样骗人太不应该了。

卖柑桔的人笑着回答说:

“世上的骗子多的是,那些掌握军权的武将、神气活现的文臣,难道都是为国为民的人物吗?

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内质败坏呢?

人们对这样的现实视而不见,为什么非要挑剔我的柑桔呢?

[注释]金玉:

泛指珍宝,比喻美好。

败絮:

烂棉花。

[提示]比喻人或事物表里不一,外表华美,内质败坏。

 

百步穿杨

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

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

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

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声。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

“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

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提示]形容枪法或箭法非常高明。

爱屋及乌

这个典故出自《尚书大传·大战》。

殷商末代的纣王是个残忍无道的昏君。

当时的西部诸侯之头领姬昌,因反对纣王被囚禁。

出狱后,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称周文王,要推翻商朝。

他聘请姜尚(姜太公)为军师,开始扩军备战,并迁都丰邑(今陕西省)。

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

他联络几个诸侯,出兵伐纣。

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

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纣王自杀。

纣王虽死,敌人并未完全肃清。

周武王召见姜太公,请教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来。

姜太公答道:

"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之鸟;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就是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喜欢;如果不爱那个人,就连他住处的墙壁也讨厌。

姜太公的主张是要把敌对分子彻底消灭。

[提示]这个典故常被人们用作描述因为深爱某人,连带也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这种现象。

安乐窝

这个典故出自《宋史·列传·道学一·邵雍》。

邵雍字尧夫。

初到洛阳的时候,住在四面透风的破房子里。

富弼、司马光和吕公著等各位贤人,被罢官以后也住在洛阳。

平时他们很敬重邵雍,经常跟邵雍来往,而且为邵雍买了园田与住宅。

到了农时,邵就自己去园田耕种与收割,但收获下来的粮菜,只够一个人的吃用和换取必备的衣裳。

为表示"安贫乐道,不求荣华富贵",邵雍把自己的住处叫作"安乐窝"。

早晨起来,点好香坐着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稍微有一点酒意就行了,但从不喝醉。

兴趣来了,他就吟成诗章,然后又放声朗诵。

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阳城里去游玩。

刮风下雨是不出门的。

出去的时候,就坐一辆小车,让一个人拉着,心里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官宦人家的人一听出他的车音,就争着出门等候迎接。

这些人家的小孩子与奴仆,也喜欢他来,互相说:

"我们家的先生来了。

"他们就不再称呼邵雍的姓名了。

他在这些人家,有时竟一连住上两宿方肯离去。

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里仿照邵雍的"安乐窝",盖一处房舍,等邵雍来了住,他们把这房子称作邵雍的"行窝"。

[提示]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安逸舒适的生活。

 

暗中摸索

这个典故源于于唐·刘束的《隋唐佳话》。

唐朝时,大臣许敬宗为人非常自傲轻慢,凡属他见过的客人,尽管经人介绍,也常常忘记很快,如果再见面如同生人一样。

有的人就讥讽他记性太差了。

许敬宗则回答说:

"像你这样的人,我当然很难记住。

但是假如碰到像南朝的何逊、刘季绰、沈约、谢兆等著名学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辨认出来。

"

[提示]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没有师傅或门径,独自探索知识或技术的掌握与创造。

按图索骥

这个典故载于《汉书.梅福传》。

在春秋时代秦国,有个相马专家叫伯乐,原名孙阳。

他善于识千里马并写了一本《相马经》。

伯乐的儿子死读《相马经》,按照书中所说的马的样子去寻找骐骥良马。

有一天,在看见一只大蟾蜍,他便高兴地对伯乐说:

"爸爸,这是一匹良马,眼睛和额头跟你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样。

"伯乐知其子之愚,转怒为笑地说:

"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无法驾驭)。

"

[提示]这个典故比喻做事情拘泥教条,不能理论结合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