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5365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docx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题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多项选择题:

1,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A,学习要求的变化B,生活环境的变化C,社会活动的变化D,老师同学的变化

2,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包括:

A,自主学习的理念B,全面学习的理念C,创新学习的理念D,终身学习的理念

3,养成优良学风,应在[]

A,勤奋B,严谨C,求实D,创新

4,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应该做到:

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E,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判断题: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对B,错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A,对B,错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A,对B,错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A,对B,错

多选题

标准答案:

1,ABC2,ABCD3,ABCD4,ABCDE5,ABCD

判断题

标准答案:

1,A2,A3,A4,A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多项选择题

1,理想信念的作用是[]

A,指引人生奋斗的目标B,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C,完善人生的自我进程D,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树立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

A,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B,明确大学生成什么才C,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D,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建设小康社会D,实现“十二五”规划

4,当代大学生在立志方面应做到[]

A,立志当高远B,立志做大事C,立志须躬行D,立志要实际

5,当代大学生要认清实现理想的[]

A,复杂性B,曲折性C,艰巨性D长期性

6,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做到[]

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B,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C,坚定实现祖国统一D,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判断题:

1,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A,对B,错

2,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A,对B,错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对B,错

4,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实不是理想的基础,理想也不是未来的现实。

A,对B,错

5,一技之长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A,对B,错

6,掌握专业技能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A,对B,错

多选题

标准答案:

1,ABD2,ACD3,AB4,ABC5,BCD6,ABD

判断题

标准答案:

1,A2,A3,A4,B5,B6,B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多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德统一。

A,归属感B,认同感C,尊严感D,荣誉感E,自豪感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D,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有[]

A,团结统一B,勤劳勇敢C,艰苦奋斗D,自强不息

5,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A,理论创新B,科技创新C,文化创新D,制度创新

6,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A,履行国防义务B,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C,建设和谐社会D,拥护祖国统一

7,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的迫切需要。

A,个人成长成才B,自我完善C,提高综合素质D,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判断题

1,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

A,对B,错

2,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A,对B,错

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可以不一致。

A,对B,错

4,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已经过时了。

A,对B,错

5,人可以因地域与信仰的不同,不报效祖国。

A,对B,错

6,因为科学没有国界,所以科学家也就没有祖国。

A,对B,错

7,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对B,错

8,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A,对B,错

9,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A,对B,错

10,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A,对B,错

单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是[]的核心。

A,民族精神B,时代精神C,革命精神D,理想信念

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A,改革创新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A,“三个代表”思想B,与时俱进C,爱国主义D,改革创新

4,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

A,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B,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C,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D,民族精神与艰苦奋斗精神

5,[]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A,艰苦奋斗B,集体主义C,为人民服务D,改革创新

6,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的大局。

A,和谐稳定发展B,发展改革创新C,和谐团结稳定D,改革发展稳定

7,[]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A,和谐发展B,团结统一C,增强国防观念D,拥护社会主义

8,[]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A,增强国防观念B,爱国主义C,拥护祖国统一D,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9,[]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A,道德建设B,理想信念C,增强国防观念D,爱国主义

10,大学生要以[]为己任。

A,建设新农村B,团结互助C,改革开放D,振兴中华

单选题

标准答案:

1,A2,B3,C4,A5,D6,D7,C8,A9,C10,D

多选题

标准答案:

1,ABCD2,ABCD3,ABCD4,ABD5,ABCD6,AB7,CD

判断题

标准答案:

1,A2,B3,B4,B5,B6,B7,B,8,A

9,A10,A

第三章价值观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健康是指( )

A、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B、没有心理疾病,且在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上均能保持最佳的状态

C、没有身体疾病

D、没有疾病

2、如果你有了心理疾病,应该找什么人做心理咨询?

( )

A、老师B、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

C、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医生D、高科技算命先生

3、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C、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错误的

D、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

4、我们应当确立的科学的、高尚的人生观是()

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观

C、为个人求权利、求享乐的人生观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观

5、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B、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志是()

A.成功

B.索取

C.劳动

D.贡献

2、人生观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追求

3、错误的人生观的类型有()。

A.享乐主义的的人生观

B.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C.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D.实用主义的人生观

4、端正的人生态度包括:

A.人生须认真

B.人生当务实

C.人生应乐观

D.人生要进取

5、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有()。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6、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有()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7、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追求

8、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C.合理调控情绪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三、判断题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2、人生观决定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3、人生态度是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世界观的表现和反映。

4、人生价值内在的包括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5、个人主义是一种从国家利益出发的个人思想.

 

6、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具体包括两个:

第一,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第二,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7、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要求我们:

第一,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第二,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8、人生观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9、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10、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第三章标准答案:

单项选择

1B;2C;3A;4A;5B

多项选择

1CD;2ABC;3ABC;4ABCD;5ABCD;6ABCD;7ABC;8ABCD

判断题

1√;2×;3×;4√;5×;6√;7√;8×;9√;10√

第四章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是( )

A、劳动是道德产生的第一历史前提

B、人脑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的意识形成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D、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了:

( )

A、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道德

B、推崇仁爱,追求人际和谐的传统道德

C、讲求谦敬礼让、克骄防矜的传统道德

D、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信的传统道德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B、励志自强,崇尚自我境界的精神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

称为()

A.道德修养

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

D.道德认知

5、个人的道德品质是

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6、()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历史唯物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在道德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评价功能

2、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爱国守法和

A.敬业奉献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C.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D.重视保障个人的利益

4、()是大学生作为大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D.诚信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点

 

三、判断题

1、马克思认为,道德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3、在对待传统道德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4、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5、诚实守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6、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7、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8、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第四章标准答案:

单项选择:

1A;2B;3D;4A;5B;6C

多项选择:

1AB;2ABCD;3AB;4ABC

选择题

1×;2√;3√;4√;5√;6×;7×8√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一、判断题

1、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 )

A.对 B.错

2、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高的道德要求。

( )

A.对 B.错

3、行政拘留处罚执行最长不超过15天。

( )

A.对 B.错

4、公共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 )

A.对 B.错

5、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

A.对 B.错

6、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比法律更加广泛。

( )

A.对 B.错

7、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

A.对 B.错

二、单项选择题

1、( )和法律逐渐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A道德B社会公德C家庭美德D职业道德

2、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

A 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B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C 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D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3、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A 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B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C 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D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4、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A 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B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C 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D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5、()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三、多项选择题

1、()逐渐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A法律

B道德

C风俗

D纪律

2、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继承性

B基础性

C广泛性

D简明性

3、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包括()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6、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的理由是()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7、下列哪些行为不是校园文明行为()

A 迟到旷课

B 乱扔垃圾

C 公共场合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D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

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

A B B B A A A

二、单选

A C A B D

三、多选

ABABCDABCDABCDABCDABCD   ABCD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一、判断题

1、《劳动法》是调整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调整公务员的劳动关系的法律。

( )

A.对B.错

2、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可以协商解决,只能提起诉讼。

( )

A.对B.错

3、家庭是指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 )

A.对B.错

4、《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0周岁。

( )

A.对B.错

5、《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女不得早于20周岁。

( )

A.对B.错

6、结婚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即可,无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 )

A.对B.错

7、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所有形式。

( )

A.对B.错

8、当夫妻一方有法定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

A.对B.错

二、单项选择题

1、( )是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

A《劳动法》

B《公务员法》

C《法官法》

D《检察官法》

2、维护( )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立法宗旨。

A劳动者

B公务员

C农业劳动者

D现役军人

3、( )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A申请调解

B协商解决

C仲裁

D提起诉讼

4、( )是指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A爱情

B家庭

C婚姻

D友谊

5、《婚姻法》规定,女性的结婚法定年龄为不早于( )周岁。

A18

B20

C22

D24

6、《婚姻法》规定,男性的结婚法定年龄不早于( )周岁。

A18

B20

C22

D24

7、( )是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

A举办结婚庆典

B女方接受求婚

C 双方口头承诺结婚

D 结婚登记

8、因胁迫结婚的,( )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A受胁迫的一方

B胁迫的一方

C受胁迫一方的父母

D 胁迫一方的父母

9、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是( ),要承担法律责任。

A结婚

B重婚

C 再婚

D 新婚

三、多项选择题

1、《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

A公务员

B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

C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D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

2、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  )

A申请调解

B协商解决

C仲裁

D提起诉讼

3、《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包括(  )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4、恋爱中的道德包括( )

A追求共同理想

B尊重人格平等

C自觉承担责任

D文明相亲相爱

5、结婚的三个必备条件有( )

A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D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6、结婚的两个禁止条件是( )

A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C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D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7、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 )

A重婚的

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婚龄的

标准答案:

一、判断

B B B B A B A A

二、单选

A A C C B C D A B

三、多选

ABCDABCDABCDBCD  ABC  CD  ABCD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刑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3、实体法是规定保证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或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4、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

5、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

6、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7、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

8、“法治”与“法制”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却有重大区别。

()

9、按照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与按照道德思维、经济思维或政治思维思考与处理问题,一定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

10、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三个方面。

()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以()为核心,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宪法B行政法C民法商法D刑法

2、()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A宪法B行政法C民法商法D刑法

3、()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

4、()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行政法B民商法C宪法D经济法

5、()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法律执行D法律适用

6、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作为义务要求人们依法做出一定的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作为义务的是()。

A依法纳税B不得挪用公共财产

C不得非法持有专用间谍器材D不得侵占公私财物

7、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不作为义务要求人们依法不得做出一定的行为。

以下各项中,属于不作为义务的是()。

A依法纳税的义务B不得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C依法服兵役的义务D依法参加民兵组织

8、以下各项中,属于公民权利的是()。

A遵守宪法和法律B保卫祖国C人身自由D维护国家统一

三、多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法律有以下()类型。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

2、以下各项中,揭示法律一般含义的是()。

A法律是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D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意志

3、以下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规范构成的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