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362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内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教学模式:

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

课件

课时:

一课时

为了更明确地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利用多媒体,将由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出现的一些病症展现给学生.最后以一道习题作为知识的巩固和反馈.

一、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动物的新陈代谢与植物新陈代谢有何显著不同?

(2)单细胞动物是何

进行物质交换的?

2导入: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

组成人和动物体的细胞数以亿计,其中绝大多数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那么这些与外界环境隔离的体内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它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呢?

引出内环境的知识.

3.什么是内环境?

(1)明确体液的组成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统称为体液(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5%左右).体液构成概括如下: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

教师需给学生指出的是:

体液是由水﹑无机盐﹑低分子有机物和蛋白质构成的.除蛋白质外,其他成分均可通过毛细血管壁,从而为弄清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2)明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参考教材图3–15

首先使学生明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存在的位置:

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存在与血管中;组织液—组织间隙的液体;淋巴—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然后动态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1)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只隔着细胞膜,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细胞膜的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交换.

(2)在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3)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教师需给学生指出:

毛细淋巴管比壁细胞呈覆瓦状(鱼鳞状)排列,组织液中的大部分成分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而淋巴不能反渗回组织液.淋巴经淋巴循环,由胸导管和右侧淋巴管进入左右琐骨下的静脉,又回到血液中.总结三者关系如下:

通过上述讲解得出结论:

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需给学生指出:

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看问题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问题,就是内环境.

根据上面所讲内容,学生讨论总结:

与人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有哪些?

多媒体显示下表: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2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一个更为抽象、更难以理解的深层次问题。

一般的讲解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资料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等讨论活动,使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

在资料分析中,5个讨论题是为学生自学课本内容设计的,讨论题1和2围绕有关细胞外液成分的问题;讨论题3和4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有关;讨论题5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有关。

要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5个题的讨论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如果学生基础较好、能力较强,可以把他们分成小组,提供充足的时间,放手让他们讨论,并自学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最后由教师进行简单总结。

对于基础较差和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宜给予适当的引导,再根据教学进程安排学生分阶段进行讨论。

如学习细胞外液成分时,先讨论1、2题,学习渗透压和酸碱度时,再讨论3、4题,第5题则可以放到“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标题下的“思考与讨论”中去。

这样做有利于分散难点,突破每一阶段的重点。

3.以任务驱动讨论的开展,以讨论促进任务的完成,通过建立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最终实现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充分理解。

这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在必修1中学过的物质出入细胞的内容,及初中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知识联系紧密。

教材提供了“思考与讨论”和“技能训练”两项学生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起与新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时,建议将“技能训练”作为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独立完成。

学生在接受任务后,会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完成这项任务。

他们可能会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二是选择哪种表现形式来表达。

这时他们就会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老师可提出,为了帮助同学降低完成任务的难度,同时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就自己面临的问题开展讨论,也可根据“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由于学生是带着任务参与讨论的,因此会很投入、很积极,讨论的效果就能得到保证。

讨论结束后,应由同学或老师总结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为课下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同时,最好提供给学生一个制作好的范例,如图解(见图1-1)或课件,使学生明确这项任务的要求,即制作时首先要注意科学性,其次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

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应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地、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例如,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成绩可以记入学期总评,或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展示、交流、点评等。

图1-1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练习:

P6一、基础题二、拓展题

课后反思

 

③pH=7的磷酸缓冲溶液:

先配制0.1mol/LNa2HPO4和0.1mol/LNaH2PO4两种溶液。

具体配制方法如下:

将26.8gNa2HPO4·7H2O在容量瓶中溶解再定容至1000mL;将13.8gNaH2PO4·H2O在容量瓶内溶解再定容至1000mL。

然后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可通过调整两种溶液的比例将混合液调至所需的pH。

④肝匀浆:

将10g新鲜的或冷冻的肝放入100mL蒸馏水中,用匀浆机或研钵捣碎(肝的用量会影响匀浆的缓冲能力)。

⑤马铃薯匀浆:

将10g马铃薯块茎放入100mL蒸馏水中,用匀浆机或研钵捣碎(材料的用量会影响匀浆的缓冲能力)。

⑥黄瓜匀浆:

配制方法同上。

⑦鸡蛋清:

用水5∶1稀释鸡蛋清,搅拌均匀。

(2)4人一组,每组至少测4种溶液的变化:

自来水、缓冲液和2种生物材料(由教师指定,最好一种是植物材料、一种是动物材料),提前完成的小组可多测几种生物材料。

肝匀浆、马铃薯匀浆都是较理想的实验材料,也可选用下表中的常见材料。

生物材料

pH

生物材料

pH

生物材料

pH

苹果

2.9~3.3

牛奶

6.4~6.8

5.8~7.0

扁豆

5.0~6.0

柑橘

3.0~4.0

番茄

4.1~4.4

人血浆

7.3~7.5

豌豆

5.8~6.4

人尿

4.8~8.4

白面包

5.0~6.0

酸菜

2.2~3.5

柠檬

2.2~2.5

胡萝卜

4.9~5.2

人唾液

6.0~7.6

人乳汁

6.6~7.6

玉米

5.0~6.5

鲑鱼肉

6.1~6.3

葡萄酒

2.8~3.8

(二)实验教学的策略

1.加强预习环节,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本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

加强预习环节有利于敦促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同时,按照课时安排,本实验要求用1课时完成,既要完成操作又要完成讨论,时间很紧张。

学生若能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就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不同学生预习效果不同,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仍有必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操作的要点及其他注意事项。

2.重视组织教学,提高实验课效率。

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应对小组活动给予指导。

进行实验操作时,小组成员应进行合理分工,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绘制pH变化曲线图适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这样能使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进行讨论时,应以小组为单位,以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实验结束后的总结,则应当面向全体学生。

3.加强讨论和总结,落实教学目标。

由于时间紧张,实验课草草收场是常有的事情。

这样做的结果是,课上做得热热闹闹,课下忘得干干净净,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落实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安排好实验课的各个环节,在课堂上要有效地进行调控,保证最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总结。

为便于开展实验后的讨论,应倡导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动手操作的同时,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才能使讨论深入而有效。

本实验中的讨论题2和3涉及缓冲作用的机理,需要利用化学知识才能解释清楚,教师在课前应查阅相关的化学教材或请教化学老师,既给自己补充相关知识,也可了解学生的化学基础。

五、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

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提示:

这说明

(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提示:

(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

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练习:

P11一、基础题P13一、概念检测

课后反思

第2章动物和人体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概述动物和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2.态度观念方面

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教学模式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导言既是章的导入,也是节的导入,可运用章首的导言和节首的问题探讨分别引入章课题和节的课题。

由于这些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里一方面是通过导言唤起学生的回忆,另一方面是明确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如果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可选取一些能反映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实例的视频画面,结合画面提出问题。

通过视频画面,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要注意不应让学生的兴趣过多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应该尽快将学生引入对问题的理性思考。

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初中有关内容的回顾,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可采用师生谈话结合讨论的方法进行。

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1)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

(2)什么是反射?

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

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

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

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

(3)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

(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

(4)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

会产生缩手反射吗?

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

(5)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出了一根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6)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

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7)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

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反射、反射弧、神经元的结构和分布等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

什么是兴奋呢?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

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

如何产生?

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由此引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教学。

首先可引导学生分析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

条件许可的话,教师可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该实验的过程和现象;退其次,教师应通过板图把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从该实验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电表指针的变化反映了神经表面电流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于刺激神经引起的,由此说明刺激会引起神经兴奋。

刺激为什么会引起生物电的产生呢?

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变化。

在静止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

接受刺激时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

学生自学后,需要对学习的效果进行交流和反馈。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话,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那么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如何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的呢?

要了解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原理,首先得了解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

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弄清楚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分别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以避免学生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了解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联系的,根据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元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

”以此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在学生自学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认识更深入。

例如,可以讨论以下问题:

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为什么?

最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突触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并进行归纳和整理。

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学生也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

教师可以从资料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控制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但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机体能够协调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不同的中枢之间分级调节的结果。

教师可以提问:

“脊椎动物和人的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神经系统的结构。

在学生回忆和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插图,进行归纳和完善。

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突出了人脑特有的语言功能。

学生对于四个言语区的理解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教师可着重介绍其中一个言语区的功能以及该言语区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其余的三个言语区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

学习与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记忆有其生理基础;学习的过程需要各种器官的协同作用;遗忘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学习中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形成长久的记忆。

可让学生交流自己学习与记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些方法的科学性。

练习P22一、基础题二、拓展题1

课后反思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

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3.能力方面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教学模式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策略

1.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

关于激素调节,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已学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激素调节的发现前,先让学生回忆激素的概念;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也可先让学生回顾;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也可先由学生分析。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例如,促胰液素的发现、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可由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活动由学生先阅读理解,然后分小组进行活动和讨论;激素调节的特点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的评价,既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详见教学案例),也可以事先从媒体上收集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3.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料

本节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例,这些材料是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很好的素材。

“问题探讨”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马拉松长跑中血糖的平衡问题,如果能将它与实例一中血糖代谢途径相结合,可以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设联系实际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不仅蕴含了科学发现的思想与方法,而且通过分析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组织好模型建构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认识模型建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

建议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料,将其有机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详见教学案例)。

4.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本节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结合。

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在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前者如通过马拉松运动和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变化的原因;后者如学习了激素的调节内容后,分析糖尿病的防治措施,评价激素应用的利弊等。

(三)思考与讨论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如下:

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描述血糖调节;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这些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本节内容大多是通过实例和资料分析、学生活动等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在能力上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而且在知识方面、情感方面也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计算、讨论和交流。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明确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提供“问题探讨”中的材料,并逐一提出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下降吗?

(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g/L左右。

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4)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投影示血糖浓度变化的坐标曲线图),这是为什么?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通过阅读和讨论明确血糖平衡的途径,引发血糖平衡如何调节的思考,为血糖平衡的调节创设情境。

   学生思考,并进行分析和推测。

   提出问题:

机体通过调节和控制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从而维持了血糖的平衡。

机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呢?

   提出问题让学生先讨论,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回顾初中所学的激素的概念。

根据材料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讨论和交流。

概述:

研究表明,血糖的含量主要是通过激素来调节和控制的,人和动物体内的温度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的相对稳定,都与激素密切相关。

那么什么是激素呢?

激素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提供材料(可用投影)和提出问题:

胰腺能分泌胰液。

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

法国学者沃泰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发现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1)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沃泰默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

你同意他的解释吗?

(3)英国的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后则不认同他的观点。

他们认为,沃泰默所做实验的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

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腺的分泌。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4)如果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描述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5)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能否排除盐酸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性?

如果不能,那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排除?

(此为较高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描述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感慨。

(6)上述促胰液素的发现,能给你以什么样的启迪?

概述中隐含了激素调节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材料阅读,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发现的历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认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的观点。

回忆初中知识。

学生上讲台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