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296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docx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是工务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多年以来,总认为其很简单,没有成册的必要。

今年上半年北京局春季技术比武,通过现场选手的表现,我才发现自己其实相当然的认为是错误的。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不是不需要培训,而是很有必要。

工务线路工班长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能系统的完成道岔的全面检查与评定,是科学评判道岔质量的关键。

编写本手册的出发点,就是让工班长通过这本手册,能按《修规》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规范检查道岔,并依据检查结果,给出正确的评判。

本手册总结归纳“三往返、八节点、全项目、流水检查法”,掌握这一方法,就能确保在25分钟之内,通过来回三次,将八大类全部项目检查完,道岔评定要求的全部项目。

 

道岔的检查与评定,是线路工技能考评和日常考核中的一项基本项目,同时也是工务工班长必须熟练掌握并应用的基本技能。

本节主要讲述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与评定,并通过实例讲解在检查与评定中,应重点关注的事项。

 

 

一、考核总时限

正式检查时间为20分钟。

计时从正式操作开始,到操作完毕结束。

规定时间内提前不加分,超1分钟扣0.5分,总超时5分钟停止作业(根据道岔整体状态,在考核过程中,时间或增加或缩短,一般在20~40分钟间)。

 

 

二、考核评分关键项点

1、考评人数:

不少于3人。

2、评分点:

(1)、几何尺寸的检查记录全面正确。

(2)、检查项目齐全、检查顺序井然有序。

3、评分规则与总分方法:

(1)、各项配分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

(2)、考评员各自打分,取平均值为总分。

 

 

 

第一部分  单开道岔检查的准备及要求

 

一、准备工量器具

名称

数量

规格

备注

轨距尺

1

 

1

支距尺

1

 

3

方尺

1

 

3

单开道岔记录本

1

或记录纸

1、2

石笔

1

超限标记

1、2

1

 

1、2

钢卷尺

1

5m

1、2

扭力扳手

1

接头

3

弦绳

1

大于10m

2、3

10

木折尺

1

 

1、2

11

直钢尺

1

150mm

1、2

12

塞尺

 

1、2

13

超高板

万能道尺时可不携带

1

14

扒镐

1

 

3

15

检查锺

1

 

3

二、单开道岔检查评定技术要求

(1)、道岔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几何尺寸检查,以及岔枕状态、道床脏污情况,尖轨、基本轨伤损,零配件缺少失效,警冲标、标识及电务附属设备等病害的检查。

检查项目应涵盖《修规》第6.2.2条“道岔保养质量评定评分标准”中的检查项目。

(2)、对指定的道岔进行全面检查(不检查附带曲线时需说明)。

三、单开道岔检查操作程序

日常检查设好防护后,即可开始进行检查。

 

上道前要核查检查工具是否齐全。

针对道尺、支距尺和扭力扳手等有检定时效期的工具,要核实校验期是否超期。

 

 

在进行比赛或考评时,要以标准的队列姿势小步跑到考评人员面前,立正报告“报告裁判,**工务段选手**参加秋季技术比武实作项目考核,检查工具(道尺、支距尺有效期)齐全良好(同期检查工具),现场防护设置完成,请求上道进行检查,请指示”。

等裁判批准后,拿起轨距尺、检查记录本、笔、石笔、塞尺、木折尺和超高板准备检查。

 

首先询问防护员是否有车、能否上道。

等防护员确认“可上道检查”后,准备进行检查。

要求在检查过程中,全程高声口述检查项目及结果,有病害则同时记录到记录本上。

1、检查上道点的确定:

上道检查,迅速小步从路肩跑到距道岔基本轨接头约20~50m处的直线处,上道进行检查。

2、检查顺序及项目

⑴   校正道尺水平。

在钢轨无硬伤状态良好的非接头处,先量取轨距取最小轨距点,用石笔划线标记。

测量水平,然后将道尺两头颠倒,要求测量数据误差不大于1mm。

 

⑵   目测线路和道岔方向。

要求先左股后右股,骑跨钢轨站立在轨枕上,向道岔方向目测直线及道岔方向。

 

⑶   目测线路和道岔大平。

要求先右股后左股,双手扶住钢轨上,弯身爬下进行目测,人在道心,看钢轨外侧。

对重点处所进行记录(先估数,不进行弦线测量,放在最后测量)

⑷   沿线路中心轨枕走向道岔,线路检查按间隔6.25米每根钢轨4处进行检查,重点病害重点检查。

要观察左右股轨枕螺栓、扣件、轨下胶垫、接头螺栓等零配件及钢轨是否存在伤损、道岔是否存在翻浆等病害,确保岔前直线病害一次检查完并进行记录。

 

⑸   到岔前,首先检查绝缘接头,轨缝是否为6mm,检查接头两边轨枕是否同样的5根轨枕。

利用道尺对比尖轨是否方齐,如果需要拉方,则先记录“道岔尖轨不方”,等下一流程采用方尺进行检查。

 

⑹   道岔轨距、水平的检查。

首先要在检查记录本上明确基本股(以外直股为直基本股,曲上股为曲基本股。

或者道岔尖轨向直线方向以直基本轨为基本股,尖轨到辙叉部位以内直股为基本轨),然后按道岔检查记录本上规定的处所进行检查。

遇非规定处所存在超限病害时,可加密检查。

整体检查顺序原则上是检查点就近时先直股后曲股,自导曲线“后4”检测点后则先检查曲股到辙叉跟端。

目测岔后线路方向、高低后,自辙岔直股岔后向前进行检查“后4”位置形成闭合。

 

检查道岔记录时,尖轨、可动心轨等可扳动处所严禁手离道尺,记录时必须把道尺拿离钢轨,以免发生危险。

在其它位置,记录时道尺可放在检查点上。

 

 

 

轨距、水平检查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基本轨接头处直曲股检查位置不对应,间隔1.5m。

检查过程中,对道岔标识不清的要进行标记,对标识中的错误要注明。

 

 

⑺   利用道尺检查完道岔几何尺寸后,检查岔后直线50米,同岔前检查,同时目测线路大平和大向。

折返检查附带曲线。

至岔后,结束后将道尺平放到护轨对应的路肩上。

⑻   开始折返检查,采取用木折尺、塞尺、钢卷尺检查以下项目。

①   全面检查岔枕状态,目测能确定是否失效时,直接标注,目测无法确定时,可重点标记等下一检查过程,采用检查锺、扒镐把锤击的方式听音确定。

②   直、曲护轨开口和平直段轨缘槽宽。

③   叉心轮缘槽宽是否超限。

 

④   检查接头。

对接头轨缝超过构造轨缝的要进行测量并记录,对绝缘接头不符合6mm规定的要进行记录,对钢轨(重点是接头)肥边进行测量,对接头错口情况进行测量并记录超限处所。

⑤   焊缝平直度检查。

⑥   钢轨垂直磨耗、导曲线及附带曲线上股侧磨的检查。

⑦   用木折尺测量尖轨非工作边距基本轨作用边最小距离,是否有侧磨的痕迹,重点检查基本轨和尖轨50mm断面前后处,基本轨和尖轨磨耗是否超限不符合《技规》规定。

 

⑧   转辙部分检查时,目测内侧滑床板,结合搬动痕迹对滑床板离缝情况,采用2mm塞尺进行测量。

同时检查顶铁离缝情况。

 

⑨   检查尖轨动程是否符合要求。

 

⑼   开始第二次走向岔后的检查,自外直股检查至岔后,自附带曲线终端返回。

携带检查锤、塞尺、弦线20m、5m钢卷尺、笔、石笔、检查记录本等工具,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①   自基本轨接头开始,检查接头螺栓、立螺栓松紧状态。

②   沿转辙部分检查基本轨、尖轨整体状态,轨撑三道缝及轨撑螺栓作用是否良好。

用检查锺敲击螺栓、轨撑进行检查,检查中同时锺击顶铁检查是否松动,检查电务拉杆各种螺栓是否作用良好。

③   检查防爬设备是否齐全良好、道钉浮离情况(分开式扣件时,应采用测力扳手连续检查50头)。

重点检查内直股、曲上股道钉浮离率。

④   附带曲线正矢测量。

⑤   检查警冲标。

拿5m盒尺测量警冲标位置及高低。

测量相邻股道相邻钢轨内侧间距离,同时检查警冲标是否距中。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间距离为4m的中间。

线间距离不足4m时,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处。

埋设高度要求自轨枕面向上测量在300~350mm间。

⑥   采用弦线对所有目测的高低和轨向进行检查。

其中轨向检查重点一是尖轨对应处,二是岔心对应处,以及其它明显处所。

高低重点在普通有缝接头。

⑦   返回检查至岔前基本轨接头。

⑽   开始第三次走向岔后的检查,携带支距尺、方尺、扭力扳手、扒镐、笔、石笔、检查记录本等工具。

①   利用支距尺检查道岔支距。

②   利用方尺对不方道岔进行拉方检查。

③   对各种螺栓进行扭矩检测。

④   对道岔脏污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采取扒开道碴的方式检查枕下道床脏污情况。

⑤   检查路肩标高是否超过枕底,检查排水设施是否良好,以及有无杂草等。

全部检查完成后,将道尺、支距尺等工具一起收回,放置到规定的安全地带,向裁判报告“报告裁判,道岔检查完毕,检查工具归整齐全,作业结束”。

四、几何尺寸的检查

1、普通9号(含AT9号)、12号道岔轨距、水平检查位置(mm)

检查位置必须清晰,现场标识明显时,结合现场标识,现场标识不清楚时,只能通过自己对检查点的熟悉程度来掌握。

其中关键位置是导曲线“前3、后4”检查点的确定。

其它位置通过接头、尖轨和辙叉能基本判断出来。

在检查中,水平的正负涉及到基本股的确定,所以一定要注意基本股的确定,避免因正负而造成的记录错误。

读数时,应保留1位小数,譬如轨距精确到毫米时,估读到小数后毫米级。

在利用道尺检查轨距和水平过程中,应目测方向和高低病害,同时观测失效轨枕、接头错口肥边、防爬器缺损等过程中易发现的病害。

使用道尺时,要求整个检查过程中,道尺扳手一端左右位置不变(根据使用道尺习惯,确定辙岔后先直还是先曲)。

检查部位

轨距标准

水平

说明

9号

12号

1

前顺坡终点

1435

1435

 

检查位置:

基本轨接头

2

尖轨尖端

1450

1445

 

 

3

尖轨中

1444

1442

×

 

4

尖轨跟端(直)

1439

1439

 

 

5

尖轨跟端(曲)

1439

1439

 

 

6

导曲线部分前(直)

1435

1435

 

检查位置:

距离尖轨跟端1.5m处

7

导曲线部分前(曲)

1450

1445

 

检查位置:

距离尖轨跟端3m处

8

导曲线部分中(直)

1435

1435

 

检查位置:

曲股接头处

9

导曲线部分中(曲)

1450

1445

 

检查位置:

曲股接头处

10

导曲线部分后(直)

1435

1435

 

检查位置:

从最后一个支距点向前量4m处

11

导曲线部分后(曲)

1450

1445

 

检查位置:

从最后一个支距点向前量4m处

12

叉心前(直)

1435

1435

 

 

13

叉心前(曲)

1435

1435

 

 

14

叉心中(直)

1435

1435

×

检查位置:

叉心宽10~40mm处,同时检查查照间隔、护背距离

15

叉心中(曲)

1435

1435

×

检查位置:

叉心宽10~40mm处,同时检查查照间隔、护背距离

16

叉心后(直)

1435

1435

 

 

17

叉心后(曲)

1435

1435

 

 

 

注:

 9号道岔S2=15   S3=10   S4、S5=4     S7、S9、S11=15

12号道岔S2=10    S3=7    S4、S5=4     S7、S9、S11=10

2、轨距、水平检查的基本要求

检查过程中,应检查道岔及前后50m线路,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记录本中。

除上述规定的检查处所外,应目测状态不良处所加密检查,并重点记录。

(对于检查过程中超保养处所,应用石笔在内侧轨腰上进行标记。

检查顺序自基本轨接头开始,将道岔放在接头(接近岔尾方向一侧)50~100mm范围内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检查内容

⑴、普通道岔尖轨按标准高出基本轨6mm,所有叉心翼轨都有堆高,尖轨中和叉心中两处不检查水平。

⑵、普通道岔尖轨跟端高出基本轨6mm,有的混凝土岔枕普通道岔导曲线上股有6mm的超高,检查时要以此为标准。

⑶、尖轨尖端及以前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股,尖轨跟端及以后以内两股和叉心为基准股,基准股高为正,反之为负。

如果直股以直外股为标准股,导曲线以外股为标准股时,应注明。

其中前者要注意三角坑的圈划。

⑷、方向的检查

直股外股道岔全长和直股内股辙叉趾端至尖轨后1.5m以及道岔前后各50m范围均可检查。

同时应目测整组道岔与线路前后方向。

⑸、高低的检查

与方向检查范围相同,只是普通道岔内直股距尖轨跟端2m范围不得放弦。

五、其它重点病害检查。

道岔质量评定内容共包括轨道几何尺寸、钢轨、岔枕、联结零件、警冲标、轨道加强设备、道床和标记等八大类内容,除几何尺寸检查外,还应重点做好以下检查。

1、使用塞尺检查道岔尖轨、心轨及各部位顶铁密贴情况,检查绝缘接头状态,检查滑床板离缝,空吊率(重点是中间的内直股和曲上股)。

2、使用扒镐或检查锺检查岔枕失效情况,采用检查锺检查接头螺栓、顶铁等状态。

3、使用支距尺检查道岔支距,使用1m平直尺检查焊缝平直度,使用扭力矩扳手检查扣件或立螺栓扭力矩,必要时采用5m钢卷尺检查道岔框架尺寸,检查基本轨和尖轨间最小距离,检查护轨槽宽度和护轨开口等。

4、检查各种螺栓缺少、伤损,重点是护轨螺栓的失效。

抽验螺栓扭矩,按标准数量进行抽验。

5、采用弦线测量目测超限的高低和轨向病害。

6、结合尖轨、可动心轨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的伤损,重点检查以下病害。

⑴、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1mm。

⑵、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⑶、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mm及以上。

⑷、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n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顶面2mm及以上。

⑸、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可能。

⑹、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时。

⑺、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7、结合基本轨检查重点,存在以下病害时重点记录。

⑴、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⑵、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稠定)。

⑶、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8、道岔各种零件应齐全,作用良好,缺少时应及时补充。

有下列伤损或病害,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

⑴、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⑵、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⑶、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

⑷、护轨垫板折损。

⑸、钢枕和钢枕垫板下胶垫及防切垫片损坏、失效。

⑹、弹片、销钉、挡板损坏。

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5mm。

⑺、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9、辙叉伤损

⑴、高锰钢整铸辙叉轻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①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4mm,到发线上超过6mm,其他站线上超过8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4mm,其他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4mm。

②辙叉顶面和侧面的任何部位有裂纹。

③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1.5mm;在其他线路上长度超过15mm,且深度超过3mm。

⑵、高锰钢整铸辙叉重伤标准(含可动心轨辙叉中高锰钢整铸翼轨、叉跟座):

①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可动心轨宽40mm断面及可动心轨宽20mm断面对应的翼轨垂直磨耗(不含翼轨加高部分)超过6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规定)。

②垂直裂纹长度(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超过表3.9.11—1所列限度者。

垂 直 裂 纹

项目

辙叉心mm)

辙叉翼(mm)

宽0~50

宽50以后

一条裂纹长度

50

50

40

两条裂纹相加

60

80

60

③纵向水平裂纹长度超过表3.9.11—2所列限度者。

 

纵向水平裂纹

项目

辙叉心(mm)

辙叉翼(mm)

轮缘槽(mm)

一侧裂纹长度

100

80

200

一侧裂纹发展至轨面(含轨面部分裂纹长度)

60

60

两侧裂纹贯通(指贯通长度)

50

两侧裂纹相对部分长度

100

④叉趾、叉跟轨头及下颚部位裂纹超过30mm。

⑤叉趾、叉跟浇注断面变化部位斜向或水平裂纹长度超过120mm,或虽未超过120mm,但裂纹垂直高度超过40mm。

⑥底板裂纹向内裂至轨腰,并超过轨腰与圆弧的连接点。

⑦螺栓孔裂纹延伸至轨端、轨头下颚或轨底,两相邻螺栓孔裂通。

⑧辙叉心、辙叉翼轨面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且深度超过6mm。

可动心轨道岔的普通钢轨接头应使用10.9级螺栓,扭矩应保持700~900N·m。

可动心轨道岔的长心轨实际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简称尖趾距离),容许误差:

12号为mm,18号为mm,30号及以上为mm。

10、其它需要测量的尺寸

⑴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

直尖轨为142rnm,曲尖轨为152mm;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180mm,12号提速道岔为160mm;18号道岔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为160mm,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时为160mm或180mm(具体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办理);其他型号道岔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⑵尖轨跟端直向轨距加宽向辙叉方向递减,距离为1.5m。

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m处,距辙叉前端4m处;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导曲线支距按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轨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测量。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2‰顺坡。

⑶轮缘槽宽度。

 一、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

侧向轨距为1441mm时,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8mm,容许误差为mm。

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测量位置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为46mm,容许误差为mm。

轮缘槽宽度的量取位置与轨距量取位置相同。

⑷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

⑸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

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

 

11、道岔加强设备

正线道岔防爬器安装数量和方式

安装位置

安装方向

9号道岔(对)

12号道岔(对)

18号道岔(对)

单线

双线

单线

双线

单线

双线

尖轨跟后

正方向/反方

4/4

4/4

6/6

8/4

6/6

6/6

中间部分

正方向/反方

4/4

6/2

辙叉趾前.

正方向/反方

4/4

6/2

4/4

6/2

6/6

8/4

注:

①到发线道岔比照正线道岔办理。

②其他型号道岔,可比照本表安装。

 

 

⑴9号道岔

⑵12号道岔

 

 

 

 

六、填写道岔检查记录

1、填写:

普通道岔《道岔检查记录簿》格式见见工线一2

(1)。

其中要注明道岔直、曲标准股。

2、检查记录的圈划:

检查后要对设备病害按保养和临修两个标准进行圈划。

经常保养管理值为轨道应经常保持的质量管理标准;临时补修管理值为应及时进行轨道整修的质量控制标准。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6.2.2的规定。

见附件。

达到保养值及以上,小于等于临修值的用蓝(黑)笔进行圈划。

超过临修值的用红笔进行圈划,其它重点病害危及安全的,也应用红笔进行圈划。

因水平而起的三角坑必须进行圈划,因轨距而起的变化率也应进行标注。

 

 

附件:

道岔检查记录簿

站名                 道岔编号                         型号

检查

检查项目

转辙部分

导曲线部分

辙叉部分

记事

尖轨

跟端

直线

导曲线

叉心前

叉心中

叉心后

查照

间隔

护背

距离

轨距

水平

×

×

×

×

×

×

×

轨向、高低及其他

临时补修日期及内容

附件: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表6.2.2

项目

υmax >160km/h

正线

160km/h≥υmax

>120km/h

正线

υmax≤120km/h

正线及到发线

其他站线

作业

验收

经常

保养

临时

补修

作业

验收

经常

保养

临时

补修

作业

验收

经常

保养

临时

补修

作业

验收

经常

保养

临时

补修

轨距(mm)

+2

—2

+4

—2

+5

—2

+3

—2

+4

—2

+6

—2

+3

-2

+5

—3

+6

—3

+3

—2

+5

—3

+6

—3

水平(mm)

3

5

7

4

5

8

4

6

9

6

8

10

高低(mm)

3

5

7

4

5

8

4

6

9

6

8

10

轨向

(mm)

直线

3

4

6

4

5

8

4

6

9

6

8

10

支距

2

3

4

2

3

4

2

3

4

2

3

4

三角坑(扭曲)(mm)

3

4

6

4

6

8

4

6

9

5

8

10

注:

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

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惨为3mm;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

但在延长18。

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 的三角坑;④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