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358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训练卷一学生版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单元训练卷

生物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都可以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水、空气、热能、无机盐等

3.下图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物种C和物种B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B.物种B和物种C之间无竞争关系

C.若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则A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

D.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4.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

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

D.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5.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

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地人要预防“痛痛病”要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

B.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

C.该生态系统肯定没有分解者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D.生态系统内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7.下图为部分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次级消费者摄入量占初级消费者摄入总量的10%~20%

B.c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C.图中能量数值b=a+c

D.c指向分解者的箭头中包含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包括次级消费者的粪便

8.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B.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C.各营养级的能量去向除图中所示途径外,还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和未利用部分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只发生在各营养级之间

9.下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一般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

B.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

C.图乙中,人类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

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

B.自然生态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存在倒置情形,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

C.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B.组成自然界的所有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

12.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C.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D.从研究内容来看,甲、乙和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13.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归无机环境的途径包括()

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

③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④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燃烧过程

⑤生产者的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⑤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

14.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生产者,①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甲

C.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为乙、丙

D.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15.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

C.④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C.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促进碳循环

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1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来完成的。

有关食物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链是一条物质转换链,也是一条能量传递链

B.食物链是一条价值增值链,设计食物链能使能量被多层次利用

C.在人工生态系统中,设计食物链能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D.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增加或延长食物链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8.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昆虫的性外激素B.雄鸟的“求偶炫耀”

C.桂花散发的香气D.狼发出的嚎叫声

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是行为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20.下列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没有信息传递,生物仍可正常生存

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2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信息传递并不都是双向的,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在某生物群落中循环利用

2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它主要是通过()

A.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B.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C.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D.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恢复力稳定性高

B.森林生态系统在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调查某湿地中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

24.某同学为探究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下图所示。

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降低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通入一定量的空气B.给予一定的光照

C.添加一些分解者D.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

25.在学完生态系统稳定性之后,一些同学尝试自己制作生态瓶,其中做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瓶应放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B.生态瓶中应多放一点小鱼或小虾等动物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间不应存在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8分)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如上图所示:

①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分别标记为1、2、3号;

②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无菌水,3号加少许河泥;

③选大小相似的生长状况良好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

记录结果如下:

瓶只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数)

3

11

25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项)。

(2)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1号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下图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

J/cm2.a),乙表示鲫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请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J/(cm2·a),来源包括

甲图中A代表;该生态系统中贮存的能量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2)甲图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小数点后均保留1位数字)

28.(20分)下图为“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研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信息传递,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和管理“桑基鱼塘”,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2)在该图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_____。

沼气发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__________________者的“角色”。

(3)图中的蚕与桑属于_____________关系。

(4)一种突然而来的污染进入鱼溏,但对鱼塘生态系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力稳定性。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在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_______调节。

(5)“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

“桑基鱼塘”设计的合理性在于从人类需要出发,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_____和物质的____________。

29.(10分)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雪兔是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香鼬、艾虎、赤狐、狼等。

冬季时,高原雪兔几乎成为这些动物唯一的食物来源。

为了观察预警,高原雪兔会把巢穴周围长势较高的草从基部咬断。

高原雪兔废弃的洞穴还能为褐背拟地鸦和多种雪雀提供繁殖场所。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法估算该地区高原雪兔的种群数量,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绘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