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3104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docx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A型单选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人是()

A.笛卡儿(DescartesR.)B.恩格尔(EngleG.L.)

C.哈维(HarVey)D.冯特(WundtW.)

E.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2.关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描述是()

A.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B.观察法的观察是指对被观察者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测量以及记录

C.实验法的数据资料收集需要观察获得

D.实验法区别于观察法的最主要特征是控制条件E.以上均不正确

3.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A.疾病谱顺位的变化B.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强

C.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D.现代人心身素质降低

E.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4.以下哪一组为当今人类的主要死因()

A.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B.心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病

C.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D.传染病、意外伤害、寄生虫病

E.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

5.与目前人类死亡原因有关的行为危险因子指()

A.吸烟、酗酒B.滥用药物C.过量饮食和肥胖D.运动不足E.以上都是

6.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于()

A.1789年B.1869年C.1879年D.1897年E.1797年

7.通过言语引导,主要根据当事者的言语反应内容来“观察”其行为内容和特征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心理测验法E.会谈法

8.华生创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人的()

A.欲望B.本性C.情绪D.行为E.冲突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活动和行为B.情绪和行为C.心理活动和观念D.智力和观念E.智力和情绪

10.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B.内科、外科和儿科学

C.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观点D.西医和中医E.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科学

1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始人是()

A.华生B.冯特C.比奈D.沃尔夫E.斯金纳

12.有目的的操纵自变量并严格控制影响因变量的所有变量,选用客观指标,并用计算工具处理数据已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心理测验法E.心理评定量表法

13.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是()

A.华生B.坎农C.塞里D.冯特E.西蒙

14.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提出的医学模式是()

   A.机械医学模式   B.神灵医学模式C.经验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整体医学模式

15.关于医学模式的观点错误的是()

   A.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B.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并不排斥生物医学的研究

D.新的医学模式以身心一元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病因一元论的观点

E.医学心理学促进和推动了医学模式的转化

16.最先提出了“医学心理学”这一术语的学者是()

   A.洛采   B.弗洛伊德   C.比奈D.塞里   E.坎农

17.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A.脑与行为的关系  B.心身关系 C.心理障碍D.医患关系  E.以上都是

18.在控制条件下以人为的改变某些变量(自变量)来观测其它变量的变化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D.会谈法  E.测验法

19.潜意识理论属于()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   

D.心理生理学理论E.认知学说

20.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是()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警B.生物医学模武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形而上学医学模式

21.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A.奥地利的弗洛伊德B.德国的恩格斯C.美国的罗杰斯

D.美国的恩格尔E.美国的卡特尔

22.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按顺序可以分为()

   A.神灵时代-自然哲学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B.自然哲学时代-神灵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

   C.科学心理学时代-神灵时代-自然哲学时代D.自然哲学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神灵时代

   E.神灵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自然哲学时代

23.下列有关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正确的是()

   A.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B.潜意识是三者中最小的部分

   C.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意识中进行的D.被压抑下去的欲望存在于前意识中

   E.前意识位于意识之前

24.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A.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模式B.临床工作者的思维方式

C.人们对健康的基本认识和对策D.一段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观点

E.临床医学工作的出发点

25.属于人本主义学派的是()

   A.沃尔夫   B.坎农   C.桑代克D.西蒙   E.马斯洛

26.不良行为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   D..心理生理学理论E.认知学说

27.主要研究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学科是()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  D.神经心理学E.护理心理学

28.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建立于()

   A.莱比锡大学   B.剑桥大学C.牛津大学  D.哈佛大学E.斯坦福大学

29.对心理生理学说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不包括()

   A.塞里   B.沃尔夫   C.坎农D.华生   E.巴甫洛夫

30.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冯特C.马斯洛   D.沃尔夫   E.斯金纳

31.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的提出时间()

A.1796年B.1879年C.1905年D.1977年E.1910

32.心理科学的诞生时间是()

A.1796年B.1879年C.1905年D.1977年E.1908年

33.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是()

A.冯特B.罗杰斯C.斯金纳D.马斯洛E.塞里

34.华生创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人的()

A.行为B.自我C.本能D.情绪E.潜意识

35.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A.德国的冯特B.美国的詹姆士C.德国的詹姆士D.美国的华生E.美国的卡特尔

36.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

A.比奈B.弗洛伊德C.卡特尔D.皮亚杰E.冯特

37.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是医学的分支学科B.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

C.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D.研究心理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E.上述都正确

38.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认为,对人类的疾病、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A.个体先天的生理素质水平B.生理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

C.个体所处的社会压力状况D.个体自幼的家庭教育背景

E.个体的家庭经济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二个及以上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A.心理障碍B.心身疾病C.医患关系D.心理卫生E.躯体疾病

2.有关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正确的是()

A.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B.意识是三者中最小的部分

C.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意识中进行的D.被压抑下去的欲望存在于潜意识之中

E.无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部分

3.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A.心理过程B.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D.人格E.自我意识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

B.全面了解病人,包括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

C.强调疾病的独立性D.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E.上述都正确

5.医学心理学的任务包括()

A.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规律

B.研究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作用

C.研究人格特征或行为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健康中的意义

D.研究如何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E.以上都正确

6.属于心理动力学派的理论是()

A.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B.人的心理发展理论

C.自我实现D.学习理论

E.人本主义理论

7.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A.研究心理行为与健康和疾病三者的关系B.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C.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D.是医学的分支学科

E.以上都正确

(三)B型选择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享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B.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C.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D.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E.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1.以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解释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的人()

2.用实验方法对记忆进行研究,揭示了遗忘规律的学者为()

3.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人()

4.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一)A型选择题

1.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

A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B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

C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2.人的心理是:

()

A人脑的功能B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C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D以上都是

3.心理过程不包括()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情绪过程D.人格E.意志过程

4.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是()

A.意志B.气质C.兴趣D.能力E.动机

5.心理的实质是()

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B.心理是主观想象的反映。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D.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

E.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6、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感觉、知觉、记忆

   C.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E.能力、气质、性格

7.心理过程不包括()

A.思维B.心境C.性格D.意志E.记忆

8.下列心理现象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B.兴趣C.能力D.动机E.性格

9.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叫做()

A.感觉B.知觉C.联觉D.感受性E.观察

10.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一般会出现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于黑色背景之上,这是()

A.正后像B.负后像C.遗觉像D.听觉像E.以上都不是

11.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使牙痛得更厉害是因为存在()

A.感觉的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相互作用D.联觉E.以上都不是

12.有6个黑点,两个两个彼此接近,而与其它黑点相距较远,则被知觉为三组而不是孤立的六个点,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E.适应性

13.关于记忆错误的说法是()

A.人们对人物、景象的形象以及声音、气味等的记忆都属子形象记忆

B.人们对定理、公式的记忆,对自己思想的记忆都是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即能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又能制止某些行为,回避有危险的事物

D.骑自行车、打字等熟练技巧的记忆属于运动记忆

E.任何记忆的完成都是靠其中的某一种记忆方式

14.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约为()

A.0.25—2秒B.5-10秒C.30秒~1分D.1~2分E.2~3分

15.儿童早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多半由潜移默化得来,这是()

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D.意义记忆E.抽象记忆

16.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掌习新知识、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

A.知觉特点B.定势C.功能固着D.迁移E.干扰

17.关于液体智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涉及以往的教育、训练和知识的积累B.与后天环境有关

C.牵涉到问题解决的适应性和灵活性D.形成后较少改变E.以上都对

18.遗忘的学说不包括()

A.压抑学说B.自然消退学说C.提取学说D.干扰学说E.以上都是

19.人的知觉的选择性不依赖于()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B.主体的视力水平C.对象的组合D.对象的运动

20.将灰色的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可使灰色的方块带有()

A.黄色的感觉B.红色的感觉C.蓝色的感觉D.绿色的感觉

21.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A.知觉特点B.定势C.年龄D.功能固着

22.发散式思维又称()

A.求同性思维B.求异性思维C.求解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

23.定势对问题的解决()

A.有积极作用B.有消极作用C.无任何作用D.有时有积极作用,有时有消极作用

24.感觉是()

A.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C.脑对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D.脑对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E.脑把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的反映

25.人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称为()

A.思维B.表象C.想象D.创造E.幻想

26.感受性的大小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

A.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E.韦伯定律

27.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A.思维B.表象C.想象D.创造E.幻想

28、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哪种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本质   D.主要E.特定

29、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有温暖的感觉,这属于感觉的哪种特性()

   A.适应   B.感觉对比C.感觉的相互作用 D.联觉E.强化

30、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包括()

   A.情绪的影响B.对疼痛的原因和后果的评价

   C.文化教育D.医疗服务水平E.早期经验

31.关于记忆的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过程,贯穿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之中

   B.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C.保持过程体现了人脑对识记材料的主动加工

   D.对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必须重新学习才能再认或回忆的现象是暂时性遗忘

   E.直观的、形象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的、枯燥的材料识记效果好

32.人们用符号、定理、定律来演算题目,属于()

   A.语词逻辑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E.创造性思维

33.遗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除外()

   A.时间B.识记材料的数量C.识记材料的质量

   D.识记材料的性质E.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34.知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整体性B.稳定性C.理解性D.恒常性E.选择性

3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7±2个组块D.8±2个组块E.9±2个组块

36.“杯弓蛇影”是一种()

A.幻觉B.病理性错觉C.生理性错觉D.情绪E.感觉

37.下列对于遗忘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匀速减少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时快时慢

38.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材料的干扰称为()

A.交互抑制B.前后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39.“久在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表现的是感觉性变化规律中的()

A.感觉适应B.感觉相互作用C.感觉对比D.感觉麻痹

40.在考试中采用概念型选择题,从记忆看,是测验学生对知识的()

A.回忆B.识记C.迁移D.再认

4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智力和情绪B.心理活动和行为C.情绪和行为D.心理过程和观念

42.灰色的纸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比较暗,是因为()

A.感觉适应B.感觉相互作用C.感觉对比D.感受性提高

43.对于感觉和知觉,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A.知觉是感觉的总合B.感觉和知觉均属于认知过程

C.知觉的产生不完全依赖于客观刺激D.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44.能够保证人们在外界环境在一定范围变化的情况下,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认知的是()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

45.对于疼痛,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疼痛是身体创伤后的本能反应B.疼痛强度与身体创伤程度成正比

C.疼痛是一种感觉D.疼痛是一种心理过程

46.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头脑中出现一幅"寒江独钓图",这是一种()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思维D.再造想象

47.长时记忆的时间是()

A.1分钟以上B.1小时以上C.1天以上D.1个月以上

48.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材料的干扰称为()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后抑制D.相互抑制

49.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反映,这是思维的()

A.概括性B.抽象性C.间接性D.逻辑性

50.灰色的纸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比较亮,是因为()

A.感觉适应B.感觉相互作用C.感觉对比D.感受性提高

51.注意的两个特征是()

A.广泛性与集中性B.指向性与稳定性C.广泛性与稳定性D.指向性与集中性

52.赤手玩过雪之后,用自来水洗手觉得水温比平时高,这是因为()

A.感觉适应B.感觉同时对比C.感觉继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

53.信息从短时记忆阶段得以转入长时记忆阶段的关键是()

A.及时复习B.复述C.注意D.深度加工

54.下列属于情感过程的是()

A.知觉B.记忆C.需要D.兴趣E.愤怒

55..从情感范畴来看,廉洁奉公是一种()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情操E.以上均不是

56.情绪的认知学说的提出者是()

A.坎农(CannonW.B.)B.兰格(Lange)C.麦克林(Maclean)

D.沙赫特(SchachterS.)E.詹姆士(James)

57.关于情绪情感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度的焦虑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B.低焦虑者在情绪压力下可提高工作效率

C.人际情感是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D.人际情感具有短暂易变性,直接影响和反映人际关系的亲近程度

E.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成分,直接关系到身心健康

5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

A.情操B.美感C.激情D.心境

59.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指的是()

A.情绪B.心境C.应激D.激情

60.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

A.前提B.核心C.基础D.方向

61.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不包括()

A.情感丰富B.倾向定型性C.情绪稳定性D.情绪强烈性

62.情绪情感是()

A.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C.人脑对个体需要的态度的体验D.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的生理变化的反应

E.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机体变化的反应

63.下列哪项不是对心境的描述()

A.一种微弱的情绪状态B.一种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

C.一种情感状态D.使各种情绪和体验都带上情绪色彩

E.一种弥散的情绪状态

64.强调情绪的产生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称为()

A.坎农-巴德学说B.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C.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D.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E.阿氏认知评价学说

65.崇尚自然、欣赏艺术、提倡文明体现的是情感的()

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责任感E.同情感

66.下列哪项不是情绪情感的特征()

A.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B.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C.可以影响活动效率D.会引起生理变化

E.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的机体的变化的反应

67.激情是指()

A.快乐时的情绪B.短时爆发的情绪

C.积极的情绪D.持续时间较久的情绪E.短时微弱的心境

68.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外界环境的刺激B.机体的生理变化C.认知过程D.丘脑E.反射

69.热爱祖国、嫉恶如仇、团结友爱、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国际人道主义的情感属于()

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责任感E.同情感

70.对于情绪情感的概念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B.人本身的生理状态也可以成为情绪情感的来源

   C.在情绪和情感的产生过程中,需要起着关键性作用

   D.情绪情感从本质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