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柜装配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3088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P柜装配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JP柜装配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JP柜装配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JP柜装配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JP柜装配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JP柜装配规程.docx

《JP柜装配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P柜装配规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JP柜装配规程.docx

JP柜装配规程

济宁圣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SD/ZY-2013

 

JP柜装配工艺规程

 

版次/修订:

A/0

受控状态:

编制:

常健

批准:

郜永亮

 

2013年02月28日发布2013年02月28日实施

一、总则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JP柜工序,作为生产装配过程中的工艺指导。

2、引用标准

《主回路(一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

《辅助回路(二次回路)配线工艺守则》

《低压电器安装工艺守则》

《接地保护电路安装工艺守则》

《线端热缩管加工工艺》

1.工艺过程

先安装元器件安装板,其相邻两边偏差:

不平行度绝对值应小于Imm。

成列安装板应小于5mm;两安装板间隙应小于2mm。

不垂直度:

板在Im以下;允许的偏差应小于1.5mm。

(GB0071-92)

1.1所有元器件应按照其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需要的飞弧距离,拆御灭弧罩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对于手动操作开关的安装、必需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所有元器件均应牢固地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重量小于lo克的元件除外),每个元件应标注醒目的符号或代号,使用的符号应与原理图或接线图一致。

1.3元器件的安装及接线,应使其正常功能不致由于相互作用(例如:

发热、电弧、振动、能量场等)而受到损害或误动作。

1.4元器件的安装

1.4.1刀开关的安装

1.4.1.1按照不同规格,先装闸刀手柄,对准上下孔拧紧螺钉,螺杆同拉杆装直。

1.4.1.2装闸刀,选用与开孔相应的螺钉及加大垫圈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装配,闸刀、闸刀手柄垂直,方向中心距离公差为±1.5mm。

1.4.1.3闸刀底座是石棉板绝缘材料时,需垫绝缘垫圈,安装时要复平,装准、不允许硬撬。

1.4.1.4刀开关只能垂直安装,不允许水平安装或倒装,电源导线应接在刀开关的固定触头上,负荷侧导线应接在刀开关的可动触头上,不允许反接。

1.4.1.5刀开关组装后要进行调试,使之达到固定触头的钳口应有足够的压力钳住刀片,刀片与固定触头应成直线。

刀开关在进行分合闸操作时,必须可靠、能活动灵、校正后,紧固有关连接部分。

1.4.2空气开关的安装

1.4.2.1自动开关的安装

A.看清图纸,分清板前还是板后安装,并按图纸规定尺寸安装,误差不超过±1.5mm。

B.板前安装先打开开关的盖子,装上安装螺钉,注意开关内部另件不能散失,不准有任何异物落入开关内。

C.安装灭弧罩,再将端盖装上旋紧,破损灭弧罩严禁装入开关内。

D.开关安装在角铁支架上时,支架结构要平整,不能有倾斜。

E.如果开关的安装同开关板有配合位置时,必须注意开关与面板开孔的配合尺寸,手柄边框必须在面板开孔内,开关的前后位置应使手柄边框不低于内侧平面,达不到上述要求,允许以绝缘垫圈进行调整。

F.板后安装需打开盖子,安装一定规格的螺杆要拧紧而且并二只螺帽,一只螺帽作为并紧玻璃纤维板之用。

G.开关应垂直位置安装,板后接线开关必须安装在绝缘板上,面板前接线的开关允许安装在金属骨架上或绝缘板上。

H.固定自动开关的结构必须平坦,不然在旋紧安装螺钉时,开关的胶木底座会受到弯曲应力而损坏,为了防止飞弧应将开关的裸母线包以绝缘物,开关导电部分与配电装置金属部分间距应不小于20mm。

I.来自电源的导线接在断路器灭弧室内面的接线端上,而接到受电器的导线应接到脱扣器一端。

1.4.2.2自动空气开关的安装

A.安装前先以500伏摇表检查开关的导电部分对底座的绝缘电阻,在周围介质温度为20℃±5℃和相对温度为50~70%时应不小于IOMQ,否则应烘干。

B.断路器的安装一般应将电源引进之导线或母线接于静触头(上进线端)而接至用户之导线和母线应连接在下出线端上。

C.安装开关构架应平整、牢固、开关应垂直,安装在构架上,用4个螺钉固定。

D.开关灭弧罩应齐全完好,隔弧板应无损坏,在开关上装配应到位,以防止开关操作时,因振动而脱落。

E.断路器应该接地,接地螺钉有符号标记。

F.开关安装完毕后,对手柄及合闸、分闸传动机构进行调整,使机构动作灵活,工作可靠,无卡死现象。

G.安装调试时应注意以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为指导。

1.4.3组合开关及万能转换开关安装。

1.4.3.1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安装。

1.4.3.2安装后应检查开关动作是否灵活,开关接点是否良好。

1.4.4系列熔断器安装

1.4.4.1熔断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更换应方便,熔断指示易于观察。

1.4.4.2R系列螺旋熔断器在安装时,用电设备的连接线应接到连接金属螺纹壳的上接线端,电线源接到瓷底座上的接线端。

1.4.5交流接触器及复合开关,互感器安装

1.4.5.1交流接触器及复合开关安装

A.交流接触器及复合开关常与热继电器,及按钮配合使用,按钮安装在装置控制面板上,接触器及复合开关和继电器安装在装置内底板上,安装时,按设汁图纸的尺寸要求进行安装。

B.检查触头接合时,应干净、无损伤、毛刺等,吸引机构动作应灵活。

衔铁及铁芯的螺钉应紧固,弹簧压力应适当,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应与回路电压一致。

C.安装检查完毕后,应带电操作,检查接触器的动作情况,响声是否正常,衔铁和触头的吸合是否牢固等。

1.4.5.2互感器安装

A.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要求绝缘外壳无裂痕,铁芯无锈蚀,浇注绝缘良好,附件齐全,接线柱头平直,二次接线头完好,标记清楚,铭牌规格符合要求

B.穿心式互感器的安装

穿心式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留有足够的距离,以便于电缆穿过互感器中间孔后电缆头的制作和接线。

1.4.6继电器、信号灯、按钮等器件安装

1.4.6.1信号灯、按钮、继电器等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附件应齐全,按图纸的要求装在配电装置上,位置不能装错,器件固定要牢固。

1.4.6.2板后接线继电器,在接线端上先拧接线螺杆,用螺母拧紧板前接线的继电器在接端上装上接线导片,要用弹簧垫圈拧紧,注意不可滑牙。

1.4.7电器组件安装孔所用的紧固件大小及数量应按图纸及组件安装孔要求进行选择,并且不能有松动或自动松脱现象,紧固件紧固后,螺钉头必须离出螺母2-5牙,但不应超过螺钉直径的2倍。

1.4.8低压配电装置所选用的绝缘子不能有碎裂及磨损现象,以免影响其绝缘性能。

1.4.9低压配电装置中,所有的接地线必须清除其接触表的漆污,使其可靠接地。

1.4.10面板或底板(条架)上安装的元件应在其附近明显位置装钉符号牌。

1.4.11管形电阻安装,电器元件与发热元件之间保持距离应符合部颁标准《交流低压配电装置》技术要求参照表1。

1.4.12电容器安装

1.4.12.1组合安装板各板间的最小垂直间距为25mm。

1.4.12.2选配专用的可调节宽度、深度的支撑安装附件,组合安装板可以装于400-500mm深、600-800mm宽的柜子中。

1.4.12.3水平布置时一般成行布置,排与排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1.5米的过道,以便带电测试和检查;同一行电容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1米,单台电容器容量在50干乏以上者不应小于0.15米。

1.4.12.4要求接地的电容器,应将其外壳与金属构架共同接地。

1.4.12.5应装设合格的放电设备。

1.4.12.6补偿电容器和失谐电抗器装于箱柜中时,要考虑通风散热。

2.质量检查

2.1检查元器件的安装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用尺测量电气间隙,爬电距离,飞弧距离,发热件与其它元件距离,安装高度,位置等应符合有关规定;

2.2对于手动及传动机构,应分合闸各5次,操作应灵活正确,可靠无卡住现象;

2.3目测元器件、铭牌、标签牌、安装位置应正确、整齐。

2.4目测装置及元器件的涂漆,电镀层不得起皮脱落,发黑及生锈等现象;

2.5检查接地线,接地接触良好。

3.注意事项

3.1安装元器件时应注意不要划破,损坏其漆层影响美观。

3.2仪表、继电器、瓷件、胶木及易损坏件等,不可摔打碰撞,以免造成损坏,影响精度。

母线制造和安装工艺规程

1.工艺过程

1.1硬母线制造

1.1.1线在制造前,应先娇正平直,再按图纸尺寸,或按图纸要求自选尺寸在冲床上落料。

落实后冲孔去毛刺,然后在母线弯曲机上进行弯曲,弯曲后在母线的搭接处不得出现裂纹或裂口。

皱纹高度不超过Imm。

制造后的母线表面不得有显著的锤痕、划痕、气孔、凹坑及起皮等缺陷,母线接触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需搪锡的母线在上述结束后进行。

1.1.2多片母线的弯曲程度应一致。

母线开始弯曲处与支持夹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大r母线两支持点之间距离L的四分之一。

但不得小于50mm,与母线连接位置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如下所示。

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如右图所示:

1.1.4母线连接孔眼的直径大于螺栓直径Imm,钻孔应垂直,不歪斜,孔眼间中心距离的误差不应大于0.5mm,钻孔后去毛刺,并在冲床上压平。

1.1.5铜母线搪锡。

搪锡前,应先进行酸洗。

在酸洗溶液中浸泡10、15秒,以去除油污等杂质,然后再将母线需搪锡的部位浸入氯化锌溶液中,之后再放入搪锡缸中(搪锡缸温度控制在240±10℃)。

轻轻转动母线,目测四边均匀搪锡,厚壁一致。

搪锡完毕后,用清洁粗布擦去表面杂质,再用清水冲洗,待冷却干燥后,按要求上漆。

1.1.6交直流低压低压柜的母线漆色一律为黑色,并在其醒目位置贴上相色标纸,粘贴位置应整齐、一致。

(动力箱中母线颜色应符合GB2681-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的规定)。

母线四边均应涂漆,与联结处二侧相距为5mm,并无挂漆现象,母线涂漆后,漆色应均匀,无流痕、起皮、皱纹等缺陷。

母线平弯弯曲半径为1.o~2b(b为母线厚度):

立弯弯曲半径为l-2a(a为母线宽度)。

1.2硬母线安装

1.2.1母线排列安装应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固定应平整、牢固,且不应使其受到额外的应力。

1.2.2母线搭接时,接触面应保持清洁,搭接处应能自然吻合。

不得有因吻合不良而使电器端子受到额外的应力。

1.2.3铜、铝母线若采用导电胶搭接的,其操作工艺应按下述进行。

1.2.3.1铜母线在搭接前,其接触面应用钢丝刷轮进行打磨去除氧化层,并用干净的棉纱沾上无水酒精擦拭干净,干燥后均匀涂上一层厚约0.2mm的导电胶,然后接触面重合,并将螺母拧紧(但不应使接触面过紧变形)。

1.2.3.2铝母线在搭接前,其接触面应用钢丝刷轮进行打磨去除氧化层,立即涂}:

厚约0.05~0.Imm的导电胶,再用钢丝刷轻轻擦拭后,用干净的棉纱擦净导电胶,之后再均匀涂上一层约0.2mm的导电胶,然后将接触面重合,并将螺母拧紧。

1.2.3.3如无钢丝刷轮,可用细砂布打磨代替。

1.2.3.4对多根并联的母线,钢丝刷无法伸进去打磨时,可将砂布贴在薄本条上进行打磨,其余仍按第4.2.3.1和4.2.3.1项进行。

1.2.3.5涂敷工具应保持清洁,涂层可用油灰刀刮平,但涂层厚度应保持在0.2mm左右。

1.2.3.6导电胶应涂在母线有效搭接接触面内,且导电胶不必涂得太厚,以免浪费;拧紧螺母后,接触面边缘挤出的少量导电胶不必擦掉。

1.2.4接触面连接应紧密、可靠,用0.00×lOmm的塞尺,在任何方向插入母线搭接面的深度;母线宽度在60mm及以上者,不得超过6mm;在60mm以下者,不得超过4mm。

1.2.5母线与母线搭接后,其接触面积为母线宽度的乘积,如40mm的母线和60mm的母线搭接后,其接触面积为40×60mm。

对于平行搭接的母线,其接触面积应大于单根母线截面积的4倍。

1.2.6母线应尽量少搭接与弯曲,一般情况应避免相互交叉。

1.2.7母线用螺栓连接时,如母线平置,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在其它情况F,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拧紧后,螺栓不得陷在螺母内,螺栓露出螺母应为1-8牙,螺栓的两侧均应有垫圈,在螺母侧还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螺母有倒角的朝外侧,垫圈的光洁面朝外侧,相邻螺栓的垫圈间应有3mm以上的净距。

1.2.8母线安装后,若悬空长度超过lOOmm的中间应加一绝缘夹板,超过150mm的应加二块绝缘夹板,以防止母线晃动,母线在无弯曲面的平直方向上,lOOmm的不平直度为2mm。

1.2.9母线固定装置应无显著的棱角,以防尖端放电。

1.2.10交直流母线的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及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少于下表l规定:

型号规格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JP

10

14

1.2.11母线的相序排列,如设计无要求时,应遵照下表的2规定(在产品正面方向看)

1.3软母线

1.3.1软母线根据导线规格,选用合适的铜接头,母线与接头联接应压紧,压紧,压紧后应无松动现象。

母线与铜接头的缝隙中不得露出母线的铜线,铜接头不得压住母线的绝缘层。

(未用专用冷轧时压紧后再进行搪锡,搪锡参照4.1.6款进行)。

1.3.2软母线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其它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

表2

相别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

A

B

C

中心线(接地中心线)

最下

最右

最近

正极

负极

注:

在特别情况下,例如按此相序排列会造成母线配置困难,可不按本表规定。

1.3.3软母线与电器元件相连时,线头均应留出50—l00mm的余线。

以便检验、修理,留出余线所弯形式应一致,凡遇到元件布置狭窄或母线与元件接点距离不等时,则可适当缩短或放长余线。

1.3.4对等于或少于6根软母线所组成的线束,应用缠绕管捆扎,为便于散热,缠绕管每一绕一周均应有3~6mm间隙;对于6根以上的软母线,应用扎带扎牢,扎带间的间隔为150~200mm。

1.3.5软母线在端子板或元件桩头上的连接,一个桩头允许有二个铜接头。

中间不放平垫圈,当需要连接三个以上的铜接头时,应采用适当措施,以保证母线的可靠连接。

1.3.6其它参照二次线行线工艺守则。

2.检查验收

2.1施工结束后,施工者应按图纸要求进行自检,认为符合标准后,送车间检验。

2.2按图纸和本守则检查母线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品,退回施工者,作返修处理,经返修后确认符合要求的,由车间检验员通知车间主任,办理送检手续。

3.安全与注意事项

3.1在冲床上装拆模具时,应切断电源,模具要装得平稳牢固,不可偏压,冲床运转时,禁止将头、手伸入冲模工作危险区内。

3.2钻孔时,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

 

二次线行线工艺规程

1.工艺过程

1.1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来落线,并放余量150~200mm。

应尽量利用短零线头,以免浪费。

1.2每根导线要拉勒挺直,配线做到横平竖直、布置均匀、牢固、整齐美观。

1.3行线时可按具体情况,做到平面排或扎成圆形,下下右左笔直的线放在外档,有曲折的线放在里档,然后再分路。

1.4导线排列应尽量减少弯曲与交叉,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三倍导线直径,并弯曲成弧形,导线交叉时,则应少数导线跨越多数导线,细导线跨越粗导线为原则。

1.5导线束用阻燃缠绕管绕扎。

为了达到导线通电时的散热要求,缠绕管每绕一周均应有3~lOmm的空隙(视所缠导线的粗细而不同,粗者空隙大点,细者则少点)。

同时也可分段缠绕,分段缠绕后的线束,分段应整齐,不允许参差不齐。

1.6如用行线槽配线,所使用的行线槽应符合JB2438-78《通用行线槽》的规定。

行线槽应配置合理,固定可靠,出线口处无毛刺、尖棱等,不得出现开裂。

1.7导线颜色应符合GB2681-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的规定。

所用导线不得损伤。

1.8导线在穿越金属板孔时,若孔的深度短时,必须在金属板孔上套上大小合适的绝缘套。

如橡皮圈:

若孔的深度较长时,线束应有加强的绝缘层,如外套塑料管等。

1.9导线联接处,可根据设备接点情况或直接或按螺钉旋转方向弯成羊眼圈后,再进行联系。

联接必须保证接点处拧紧,无松驰现象。

1.10两个接点间的连线不得有中间接点,一般一个接点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接二根导线,如用羊眼圈,应在二根接头间,放上平垫圈,以避免羊眼圈损坏和导线脱落;当需要边接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导线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导线的可靠连接。

1.11对于低压柜,所有软导线不得直接进行连接,两端均应安放大小合适的铜接头或插针,并将其压紧,压紧后应无松动现象,导线与铜接头或插针间不得露出导线的铜线;其它电气传动屏、电能计量箱、动力配电柜等,允许其软导线两端不安放铜接头或插针,直接进行连接。

1.12导线连接的两端均需套上与图纸相符的编号套(元件本身接点间的连线或相邻两元件间明显可见的边线可不套编号套)。

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牢固不褪色。

1.13所有连接点的连接必须牢固,在主接地点附近应标志接地符号。

各接地部位保证其电气接触良好,不应有沾漆和黄锈。

1.14绝缘导线束不应直接在导电部件上或铁板上敷设,线束应固定在线夹上,线夹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线束也可装入行线槽内。

1.15当仪表门上装有60V的电器元件时,仪表门应有接地点,并有导线与壳体相连接,其导线的截面应不小于从电源到门上电器连接线的最大截面。

接地线须使用全长标示的黄绿双色软导线。

1.16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黑色绝缘导线,导线的最小截面,对于单股铜导线为1.0mm2,对于多股铜导线为1.Omm2,导线的绝缘应按工作电压不低于是500V来选择。

1.17接线时应将绝缘层剥去适当长度,不允许将绝缘层压在垫圈下面,或有较长的导线裸露,一般裸露导线以1~2mm为宜。

1.18线束敷设应尽量远离发热元件(如电阻、母排、指示灯、变压器等),并应避免敷设于发热元件上方。

1.19线束接入发热元件、电阻(电阻I5W以上,包括I5W)时,应剥去40mm的绝缘层,并套上4~6只瓷珠。

1.20导线与电器元件焊接,用松香焊锡及中性焊液,焊点必须光洁牢固,焊渣必须用酒精、粗布洗去,元件接点间距离较近的,焊锡完毕后,焊点桩头与导线间必须套上大小合适的绝缘管,如塑料管等。

1.21端子板必须按图上注明的符号进行安装,自上而下,自左至右,备齐不缺。

自上而下的端子板,最下一块离地距离:

a、标准柜不低于200mm;

b、非标准架不低于150mm。

端子板的两边必须用夹板夹住,保证牢固,装端子的槽板根号横向安装,槽板宽边应在上方,垂直安装,槽板宽边应在左方。

1.22可动部分(如过门线可移动可拆卸部分等)的行线,必须采用多股铜导线,线束放置长度,必须保证门板能够开畅,但当门板关闭时,线束不允许碰着金属板及所有各种设备,线束不得因急剧弯曲而产生过渡张力,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不得松散、断股,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线夹固定。

1.23导线线束在通过有动臂部位时,如CJ-12吸铁机构、刀开关拉杆、DW-IO杠杆等,必须把线束固定在接线夹上,线束应尽量远离动臂部位,防止线束与动臂部位,防止线束与动臂部位碰撞或磨擦。

1.24导线剥头不允许损伤铜芯线,胶质线外层不允许有裂纹现象。

1.25导线的中途不允许有焊接或绞结接头。

1.26多股导线的接线和弯羊眼圈,端部应绞紧,不得松散、断股。

1.27二次回路的带电体之间或带电体与金属骨架间,其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与型式试验报告中描述一致。

1.28二次线接入主回路铜母线,应在铜铝母线处钻孔连接,不允许在铜铝母线搭接处拼在一起。

二次线接上铜铝母线时应套上4~6只大小合适的瓷珠(应在剥去相应绝缘层后套上)。

1.29每根导线接入接点均应留出80~100mm长度的余线,以便检验、修理,留出余线所弯形工应一致,凡遇到设备布置狭窄或导线与设备接点距离不等时,则可适当缩短或放长余线。

1.30线束应配坚固,不能有晃动,一般情况下,线束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横向不超过300mm,纵向不超过400mm。

1.31为了维护方便和利于散热,线束不应扎成过粗,对于截面积为1.5mm-的导线,每一导线束导线的数量应不超过30根,如超过30根,应尽量分路行线。

1.32凡向一批同一型号产品的接线方向、式样式必须一致,统一布线、美观整齐。

1.33弯羊眼圈所需尺寸见下图如下表:

其中:

L:

剥去绝缘层的长度;d:

羊眼圈内径;I:

羊眼圈颈部裸露部分的长度。

(mm)

螺钉直径(mm)

M3

3.2~3.6

16~17

17.5~18.5

19~20

20.5~21.5

3.5~4

3.5~4

3.5~4

3.5~4

M4

4.3~4.8

20.5~21.5

21.5~22.5

23~24

24.5~26

4.5~5

4.5~5

4.5~5

4.5~5

M5

5.3~5.8

23.5~24.5

24.5~26

26~27.5

27.5~29

4.5~5

4.5~5

4.5~5

4.5~5

M6

6.4~7

27.5~29

28.5~30

30~32

31.5~33.5

5.5~6

5.5~6

5.5~6

5.5~6

M8

8.4~10

35~39

36~40.5

37.5~42

40~43.5

7~8.5

7~8.5

7~8.5

7~8.5

M10

10.5~10

42.5~46.5

43.5~47.5

45~49

47~51

9~10.5

9~10.5

9~10.5

9~10.5

M12

13~14.5

50.5~54.5

52~56

53.5~57.5

55~59

9.5~11

9.5~11

9.5~11

9.5~11

2.检查验收

2.1行线工作结束后,施工者应按接线图进行自检,并清理剪下线等杂物,认为符合标准后,送车间检验。

2.2先按图和本守则检查二次配线是符合要求,再根原理图作通电试验,以考核接线图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品,退回施工者,作返修处理,经返工后,确认符合要求的,由车间检验通知车间任,办理送检手续。

3.安全与注意事项

3.1电烙铁通电后,应注意安放位置,以避免元件及导线烫伤。

3.2接线时,应防止紧固件或剪落的短零线头落到元件里去,而影响元件的动作。

3.3通电试验时,注意用电安全。

 

产品包装工艺规程

1.工艺过程

1.1按图装钉好包装箱。

1.2将检查合格的产品装入内壁衬有沥青油毡或油纸的包装箱内。

1.2.1产品应平整地垂直固定在箱体底部的底盘上。

1.2.2箱内附件、备件、工具放入箱内,固定在底盘上。

1.2.3将产品套上塑料薄膜袋,袋内放入适量的硅胶吸湿剂,然后将袋口扎紧。

1.3根据客户要求的并屏顺序写上箱的编号。

1.4用不褪色的油漆或油墨,将包装件表面的标志喷刷在箱体侧面上。

2.质量检查

2.1产品上前后凸出的设备和元件须与箱壁保持一定间隙,以免碰损或撞毁。

2.2产品应垫稳、卡紧,固定于包装箱内,防止产品在运输中发生窜动或移动。

2.3用作箱体项盖内衬的防水材料(石油沥青油毡或油纸)应尽量采用整块材料。

若需要拼接时,采用搭接或钉合的办法。

2.4每个包装箱内只能装本低压柜设备,非同屏设备(电器件)不得混装。

3.安全及注意事项

操作锯木机时,应按操作规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