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3060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织金县

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

编制资料

 

织金县地灾办

二O一O年六月

 

 

前言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属毕节地区,地处贵州高原中部,长江水系乌江流域上游鸭池河的南源三岔河与北源六冲河交汇地带。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十分脆弱。

加之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活动中忽视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造成境内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且受灾范围、灾害规模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也给国家财产造成一定损失。

鉴于境内地质灾害的严重现状,对地质灾害防治进行规划已迫在眉睫。

为此,我县在认真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旨在为进一步抓好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落实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是:

完成全县次防治重点的搬迁、治理工作,使人为诱发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主要任务是消除64处地质灾害隐患,减少1207.9万元财产损失,使853户4053人免于地质灾害威胁。

目标执行情况、主要任务执行情况及效果、保障措施落实情况、重点工程落实情况如下:

全县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全县共存在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11处,其中滑坡隐患81处,崩塌隐患43处,泥石流3处,地面塌陷4处,地裂缝80处。

共涉及32个乡(镇),184个村,293个村民组,5644户24000多人和15所农村中小学校受到威胁,潜在经济损失达2亿元以上。

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172处,其中因采煤及建设施工等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94处,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78处。

共涉及32个乡镇,241个村,257个村民组,2870多户,11480多人,造成房屋毁损3000余间,耕地毁损4000多亩,影响公路交通50余公里,造成经济损失9800余万元。

造成人员伤亡地质灾害共3处,类型均属于滑坡,规模均属于小型,共造成6人死亡,死亡率0.52‰。

其中:

2007年7月30日晨6时许,由于连续降雨,城关镇田坝村核桃坝组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灾害来临前,县国土、地灾防治部门成功进行了预报,及时组织受威胁农户进行了搬迁避让,灾害来临时,核桃坝组的3间民房被泥石流冲毁,仅有核桃坝组1名私自回家取东西的村民遇难,避免了群体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2009年5月1日上午11时许,少普乡大寨村鱼塘村民组辗子边发生突发性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灾害造成3名赶场途径该处的行人死亡;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左右,由于连续降雨,三塘镇小芦塘村煤洞坡组双羊岩脚大坡发生山体滑坡,灾害造成2名到此处玩耍的儿童遇难。

表1—2分年度对比“十一五”期间控制目标与执行情况表

年度

控制目标

执行情况

发生起数(起)

死亡人数(人)

经济损失(万元)

死亡率(‰)

发生起数(起)

死亡人数(人)

经济损失(万元)

死亡率(‰)

2006

控制重特大地质灾害的发生

控制人员群死群伤以及国家和人民巨额财产损失

36

0

4100

0

2007

61

7

4500

2.15

2008

68

0

4906

0

2009

7

5

2465

2.91

2010

主要任务执行情况及效果

2006年以来,我县共处置地质灾害368处,清除地质灾害隐患211处,其中爆炮清除隐患的5处,组织群众搬迁避让的17处,减少5100万元的经济损失,使1320户5462人免受地质灾害威胁。

“十一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县明确了乡镇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明确了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责任人和防灾责任人,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了组织领导保障,有力地推进了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

自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我县加强了对地质环境保护,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加强了汛期地质灾害的防治,增强了应急反应能力。

为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我县国土、地灾防治部门着力抓好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汛期值班工作,层层落实防灾责任制,每年汛期前组织地质灾害巡查、督促落实防灾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灾措施和责任到位,使辖区近年来未发生过中型以上的地质灾害。

——加强了对地质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为防止境内地质环境遭受破坏,保护好地质环境现状,在搞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矿业经济的同时,提出了“边开发、边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矿山环境植被恢复总体思路,除敦促责任煤矿对受灾群众进行赔偿外,对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逐步进行全面恢复治理,从而达到美化环境,造福人类之目的。

我县每年还从县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对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外,积极争取国家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搞好地灾治理。

这些地质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以后,使境内地质环境得到恢复,破坏地质环境的现象和行为得到及时制止,有效保护了境内地质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行政管理措施:

一是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与管理,负责处理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事务工作。

并于2005年8月率先在全区成立副科级的地质灾害预防和处置委员会办公室,配备了地灾处置专用车,将办公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专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处置、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以及地质环境的调查、规划和监测工作,先后从乡镇抽调了16名干部到地灾办工作,充实了地灾防治工作队伍力量,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组织领导保障;二是把地质灾害防治列入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每年制定下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是乡镇,乡镇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为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是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村一级的群众监测预警员每年培训一次,或到重要隐患点办培训班,普及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掌握防灾避灾技能。

四是以织委办字〔2009〕179号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织金县煤矿和谐矿山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对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管理办法和补赔(偿)标准,完善了煤矿地灾防治机制。

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规范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关法规。

——技术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队伍,县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负责指导全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并负责培训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人员。

二是乡镇及村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联络员,尤其是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有专人监测。

三是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岗位责任制,实行奖罚机制。

四是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民进行防灾培训。

五是严格管理和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

——资金保证措施:

依据对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谁受威胁,谁监测,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一是由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应该由工程建设单位或企业负责;二是对公益性的或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的治理,一方面采取向上级政府申报治理项目,争取治理经费,另一方面县财政要筹集部分资金和争取有关单位、个人的赞助,发动灾区群众投工、投物进行治理。

三是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修复保证金制度,由矿山企业按规定缴纳地质环境治理修复保证金,专门由于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

——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改变滑坡防治的思路。

滑坡防治,排水为要,如地表排水、充填有自由排水土工材料的浅层或深层排水暗沟、粗颗粒材料构筑成的支撑护坡墙、种植植被(蒸腾排水效果)等。

采取动态的综合治理方法。

二是对地裂缝、裂隙、溶洞水、塌陷坑等进行夯实回填,防止地表水汇水入渗,诱发地质灾害。

三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植被破坏有关,大量砍伐树木及过度开荒造田等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实行封山育林、严禁无序采伐;切实做到25°以上斜坡一律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严禁毁林垦荒、乱挖坡脚、随意挖窑建房、堆放矸石等行为。

四是合理开发矿产资源,规范采矿行为,执行织金县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中的有关规定。

严格工程活动的审批,建立规范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制度。

五是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突发性致灾地质防治为重点,于2006年11月开展规模宏大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建立群策群防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动群众报灾、防灾,汛期加强地质灾害的复查、巡查和调查,落实对隐患点监测、预报、疏散、应急抢险等措施。

重点建设工程落实情况

一是由县财政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实施八步镇支都村岩脚组洪家渡水库大坝下游右岸约700米的危岩崩塌危险点治理项目,共涉及102户农户(单位)347人,治理工程于2008年4月初由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实地勘查制定了治理方案,2008年7月中旬在地区经专家评审通过,现已治理结束。

二是由县财政投入治理资金5万元,采取为爆破清除危岩体的方式,2008年11月清除位于珠藏镇龙山村小岭岗组危岩体,免于18户农户71人受危岩崩塌隐患的威胁。

三是争取省国土资源厅投入治理经费18万元的三塘镇鱼多倮村鱼多倮组山体滑坡灾害治理项目,工程于2008年4月下旬启动实施,2008年9月竣工。

四是2008年9月11日发生于黑土乡红星村来沙组的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的地质灾害,共涉及4户14人,淹没田土40余亩,已由毕节地区水利设计院勘查设计并制定了治理方案,由省防汛办投资91.51万元进行治理,工程于2008年10月10日启动,2008年12月底竣工。

五是争取省财政投入资金60余万元对八步镇土锅村土锅组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于2009年初启动实施,2009年6月竣工。

六是明确由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制定治理方案并投资对发生于以那镇三合村垮破组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工程已于2008年10月初动工,2008年11月底完成。

该工程预计投入治理资金146.36万元,其中:

村民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资金96.39万元,耕地一次性补偿71.97万元。

共需搬迁村民12户53人,拆迁各类房屋477.06平方米。

七是委托织金县众恒爆破服务有限公司对自强乡堰塘村和大平乡中寨村等一批危岩崩塌地灾隐患点进行爆破清除危岩体治理,共需投入资金49.5万元;投入资金48万元对少普乡大寨村鱼塘组危岩崩塌隐患进行治理,由县众恒爆破服务有限公司实施爆破清除危岩体,已于2009年10月竣工验收。

八是实施人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

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城关镇兴旺煤矿对城关镇平寨村陆平寨组村寨后面危岩体实施爆炮清除治理,现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共计投入资金270余万元。

督促少普乡兴隆煤矿对少普乡联盟村石高组石高大山地裂缝进行治理,治理工程正在进行。

九是投入资金4938万元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2469户村民进行搬迁。

其中:

2009年4月份之前完成32个乡镇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2115户,投入资金4230万元;11月份之前完成三塘镇上寨丫口寨组地裂缝威胁的139农户搬迁工作,共计投入资金278万元;城关镇白岩村大旗山危岩崩塌隐患威胁需搬迁的农户和单位共215户农户、1所学校(富民中学)和1个单位(村委会),目前搬迁工作正在进行。

目前,相关单位正在开展组织搬迁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十完成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的搬迁和治理。

我县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为7所(少普中学、少普中心校、少普幼儿园、普翁中心校、普翁白岩脚小学、普翁白泥坡小学、珠藏高坪小学),除已投资352万元启动对普翁白岩脚小学、白泥坡小学等2所学校进行搬迁外,我县已委托贵州省115地质队于2009年1月对5所学校进行了地质灾害调查并出具了调查报告。

评估结论为:

少普中学、少普幼儿园在采取生物工程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崩落体进行阻挡的基础上,不用进行搬迁;珠藏高坪小学采用工程治理措施,不用进行搬迁;少普中心校建议搬迁至安全地带;普翁中心校建议另选址建设达到逐步搬迁安全过度。

并于10月27日邀请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对少普中学、少普幼儿园和珠藏高坪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出具了《关于贵州省织金县少普乡少普中学、少普幼儿园、珠藏高坪小学地质灾害防治处理的意见》,我县目前正在根据115地质大队出具的调查报告和省专家组的意见开展相关工作。

十一是委托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织金县城区水源下沉应急调查,启动实施县城城区应急供水工程,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工程技术人员已于2009年11月15日入场,目前正在紧张施工。

十二是加强地质遗产保护,争取国土资源部投入资金380万元,用于我县地质遗产—织金洞的保护。

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织金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11~2015)

~认真总结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旨在科学指导全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我县地处黔西高原向黔中丘原盆地过渡地带,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沿以那正平——绮陌阿烈——城关白岩——珠藏高山——黑土打括一线,以西属黔西高原地带,水系发育,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山脉走向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海拔多在1600~2000m之间,以东属黔中丘原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地势较开阔,平地及坝子较发育(猫场坝子、三甲坝子、绮陌坝子),海拔多在1200~1600m之间;西部三塘镇的双窑岩头(海拔2254.5m),为境内最高峰,东北部马场乡三岔河与六冲河交汇处(海拔861.5m),为境内最低点,全境最大相对高差为1393m。

县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按成因可分为溶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和剥蚀~侵蚀地貌3种类型(见图1—1)。

现将各种地貌类型特征分述如下:

——溶蚀地貌:

我县境内以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岩溶形态发育齐全,按其组合形态特征分为峰丛洼地、溶丘洼地、溶丘谷地三种形态。

1、峰丛洼地:

分布于鸡场、三塘等地。

主要由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白云岩地层组成。

海拔高程1400~1600m,峰丛广布,貌似笔架,峰丛比高50~200m,峰丛间遍布有长条形洼地、锥状漏斗、裂缝状落水洞等,洼地发育方向基本上与构造线方向一致。

2、溶丘洼地:

分布于绮陌、三甲等地。

由二叠系、三叠系石灰岩白云岩组成。

海拔高程为1200~1500m,岩溶发育,溶丘呈浑圆状,长棱状,规模大小不等,相对高差50~150m,溶丘间洼地、漏斗、落水洞星罗棋布,多沿岩层及断裂带走向呈串珠状排列。

3、溶丘谷地:

分布于猫场等地。

主要由三叠系石灰岩白云岩地层组成,海拔高程1200~1350m,地势平缓,谷地开阔,河溪发育。

溶丘多为浑圆状,比高30~100m;谷地多为沿向斜核部发育,长一般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宽一至几公里;谷坡10~15度,其内发育有洼地、漏斗、天窗、岩溶湖、溶洞、暗河等。

——溶蚀~侵蚀地貌:

溶蚀~侵蚀地貌由岩溶与非岩溶地层相间分布,地形发育与岩性及构造密切相关,表现为侵蚀与溶蚀构造地形相间,呈带状分布,且发育方向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以峰丛沟谷和河谷侵蚀地貌为主:

1、峰丛沟谷:

分布于城关白岩、少普~珠藏等地。

峰丛沟谷严格受构造控制,峰丛多为锥状、塔状、浑圆状。

一般比高100~200m,沟谷长1000~5000m宽100~500m,深100~300m不等,谷地凹凸不平,多为干谷。

其内发育有小型洼地、漏斗、落水洞,是地表水转为地下水的主要通道。

2、河谷侵蚀:

分布于六冲河、三岔河沿岸地带,河岸山峦叠嶂,峰丛簇拥,峭壁对峙,河谷深切,相对高差300~500m不等。

——剥蚀~侵蚀地貌:

主要分布于珠藏、桂果、茶店等地,零星分布。

由二叠系峨嵋山玄武岩和侏罗的紫红色泥页岩组成系,以侵蚀切割为主,形态以中等及浅切割的中山、低中山为主,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分布,切割深度200~400m。

(二)气象。

织金县境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温润气候,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步。

——气温:

据县气象局资料统计,我县年平均气温11.6~15.4℃,最高温度30.1~35.2℃,最低温度-9.2~-12.7℃,无霜期为240~290天,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82天,最短218天,最长361天。

——降水量:

县境内雨量充沛,为全省多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1400mm左右,其分布为南部多、北部少,多雨中心在南部珠藏一带,少雨地区在东北部的六冲河地带。

多年平均降水日215天,最多245天,最少193天;10分钟最大降水量为24.5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为86.5mm,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86.1mm,年均降水量1444.1mm。

据县1991~2000年气象统计资料,年降水量1100~1600mm,雨季多始于每年4月中旬,结束于10月下旬,旱季为12月至次年3月。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全年67.2%降水量集中在5-8月,4-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9.6%。

(三)水文。

我县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上游鸭池河的南源三岔河与北源六冲河交汇之三角地带,境内长大于10km,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河流有19条,总长450.41km,河网密度0.157km/km2。

以老狗坡——冒雨坡——白岩大坉——虫阴山——尖山——凤凰山——羊庙大山——大坪子——大坝梁子一线山脊为分水岭,北为六冲河流域,流域面积1302km2,年均降水总量19.4m3,径流总量9.7m3,主要河流有织金河、杨柳河、箱子河等7条;南为三岔河流域,流域面积为1566km2,年均降水总量18.7m3,径流总量13.5m3,主要河流有石干河、喇叭河、蒙坝河、三塘河等12条(见图1-2)。

境内河流均属雨源型河流,河谷深切,河流纵坡降较大、水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显著,多具暴涨暴落的特点。

(四)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

境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其中以二叠系和三叠系出露最广泛。

各地层岩性特征详见表1—2。

——地质构造:

测区地处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两个次级构造单元交接部位,褶皱和断裂均较发育;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分布于测区北端,分布面积较小,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分布于测区中、南大部,为一系列大致相互平行的北东向褶皱,主要有三塘向斜、从义山背斜、新场向斜、地贵背斜、珠藏向斜、新华向斜等,主要断裂有三塘断裂、关寨压扭性断裂、鼠场压性断裂等。

(见图1—3)

表1—2织金县地层特征表

地层

代号

组名

厚度(m)

主要岩性

主要分布区

第四系

Q

0-10

粘土,粉土及砂、砾石层

河谷阶地,山间谷地

侏罗系

中下统

J1-2zl

自流井群

>100

红色泥岩,泥灰岩

杨武寨一带

三叠系

上统

T3e

二桥组

>146

砂岩

黑山,汪家寨一带

T2f

法郎组

211-820

灰岩,泥灰岩,钙质泥岩

八步、以那架,官寨以北

T2y

杨柳井组

0-1258

白云岩,角砾白云岩

八步、以那架,官寨以北

T2g

关岭组

547-827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八步,以那架和官寨以北

T1yn

T1a

永宁镇组

安顺组

389-723

260-800

灰岩夹泥灰岩

白云岩

阿弓,三塘,城关,化起以北

牛场北面地区

T1f

T1d

飞仙关组

大冶组

331-617

111-582

砂岩

灰岩,页岩

岩洞口,牛场以北

三坝,白岩马场一带

二叠系

上统

P2c+d

长兴~大隆组

1-32

硅质夹泥岩

落圈,海马,沙桂以南一带

P2l

龙潭组

200-300

泥岩,砂岩,含煤层

落圈,海马,沙桂以南一带

βp

峨眉山玄武岩

0-342

玄武岩

落圈,海马,沙桂以南一带

下统

P1m

茅口组

0-432

灰岩,白云质灰岩

落圈,海马,沙桂以南一带

P1q

 栖霞组

120-150

灰岩

落圈,海马,沙桂以南一带

P1l

梁山组

13-67

页岩,砂岩夹煤

落圈,海马,沙桂以南一带

石炭系

中统

C2m

马平组

0-99

灰岩

县北部地区

C2d

达拉组

47-383

灰岩夹白云岩

县北部地区

C2hs

滑石板组

0-545

灰岩

县北部地区

下统

C1b

摆佐组

3-18

白云岩,灰岩

县东部地区

C1s

上司组

20-30

灰岩,页岩

县东部地区

C1j

旧司组

0-596

灰岩,钙质页岩

县东部地区

C1x

祥摆组

0-90

砂岩,灰岩

县东部地区

奥陶系

下统

O1m

湄潭组

0-157

页岩,白云岩

克老坝新寨

寒武系

中上统

Ls

娄山关群

白云岩

上坪寨及新麦乡

中统

∈2dp

陡坡寺组

白云岩

上坪寨的麦乡

下统

∈1q

清虚洞组

208

灰岩

上坪寨及新彭

∈1j

金顶山组

147

砂岩

上坪寨及新彭

∈1m

明心寺组

300

灰岩,白云岩,砂岩,泥岩

上坪寨及新彭

∈1n

牛蹄塘组

150

页岩,泥岩

上坪寨及新彭

震旦系

上统

dy

灯影组

278.32

白云岩

大院乡四角田

(五)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新构造运动:

测区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主要表现为频繁的间歇性上升;织金县境内缺失第三系地层,说明该区处于强烈的抬升运动中;早期构造运动,以产生褶皱、断裂为主,白垩世末,燕山运动使晚白垩世以前的地层全部产生褶皱,并伴随产生众多的断层,褶皱和断层主要为北东东向转北东向。

——地震:

我县地处贵州省中部,地震较微弱,有史料记载以来未发生过大于4级的地震。

引子渡水库建成后,曾在上坪寨、营合乡一带诱发多次轻微地震,并产生相应的地质灾害,正在建设中的洪家渡水库,蓄水初期也可能产生库区地震,将对库岸一带居民产生一定危害。

据《1995年贵州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县境内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活动强度较弱。

(六)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岩石的力学性质、岩性及组合关系,可将调查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为4类,即:

硬质岩类、软质岩类、软硬互层岩类和松散岩类。

——硬质岩类:

以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泥质灰岩为主,主要包括三叠系法郎组(T2f)、杨柳井组(T2y)、关岭组(T2g)、安顺组(T1a)、大冶组(T1d),二叠系茅口组(P1m)、栖霞组(P1q),石炭系马平组(C3mp)、达拉组(C2d)、滑石板组(C2hs)、摆佐组(C1b),寨武系娄山关群(∈2-3ls)、陡坡寺组(∈2dp)、清虚洞组(∈1q)和震旦系灯影组(Zbd)。

此类岩组其岩石坚硬、性脆、抗风化能力强,力学强度均一,抗压强度高,岩溶发育,是产生崩塌和岩溶塌陷的主要岩类。

——软质岩类:

以粉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夹煤为主,主要包括侏罗系自流井群(J1-2zl),三叠系二桥组(T3e)、飞仙关组(T1f),二叠系龙潭组(P2l)、梁山组(P1l)及峨眉山玄武岩(βp),石炭系祥摆组(C1x),寒武系金顶山组(∈1j)和牛蹄塘组(∈1n)。

此类岩组中新鲜砂岩物理力学强度较高,但常与页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