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983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docx

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明清专制集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拔高训练第一篇

第1题【单选题】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丞相,将权力分给()

A、中书省

B、六部

C、殿阁大学士

D、内阁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

“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枢密院③设置通判④废除丞相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设厂卫等特务机构

C、废丞相,设六部

D、设立殿阁大学士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

清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李世民

C、赵匡胤

D、皇太极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国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到明朝时逐渐僵化,明朝科举制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形式多样

C、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专制集权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思想控制的加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

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

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1421年,明太祖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判断:

______;改正: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齐人淳于越进谏曰:

“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淳于越、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4)这些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0题【改错题】

指出错误并改正

发明了转轮排字盘的是元代著名科学家毕昇。

错误:

______;订正:

______

北宋初期,指南针被装入刻有度数的圆盘中,凭此人们可以更准确地判定方位。

错误:

______;订正:

______

明朝朱元璋时期,都督府主管统兵作战,拥有调兵的权力。

错误:

______;订正: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时,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汉武帝采纳大臣的建议,……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材料三: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钱乘旦

材料四:

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极其关注社会,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识,在这些启蒙学者的眼中,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了。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和古希腊两种政治制度的核心特点分别是什么?

据教材列举明清强化统治的政治措施。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

具体措施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英国是如何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的?

为此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学者眼中“不合理的东西”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合理主张。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三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代史学家赵翼说: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材料一中图一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图二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中“武帝施主父之策”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中朱元璋是如何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重大改组的?

材料四所述史实对中国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上述材料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想法设法强化自己的皇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撤销)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管理)天下事,侍郎贰(副)之。

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掌握)威柄(权力),学士鲜(少)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二:

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

“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用意)?

”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七年级新教材相关史事

材料三:

1729年,因用兵西北,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后)简称“军机处”。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现象?

试据材料一概括“帝”实现“自操威柄”的措施。

材料二中的这种做法在历史上被称做什么?

此做法真实意图是什么?

材料三中这一机构设置于哪个皇帝时期?

该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

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从下图中人物的服饰上,你能判断出这是我国那个封建王朝的科举考生吗?

你能说出图中人物有悲有喜的原因吗?

这实质上说明了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秦朝统一后,为避免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的弊端,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汉武帝为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宰相(或丞相、相国等)是古代中国辅助帝王的最高行政官员,相权过大就会严重威胁皇权。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唐宋元明四朝尤为突出。

明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国家建设。

请以隋朝的相关史实佐证这一观念的正确性。

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进步。

清朝前期的哪一措施严重阻碍了我国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