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580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docx

精品解析江西省赣州市五校协作体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精校Word版

赣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五校期中联考

高三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析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成为白色絮状物

B.油料作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转化成脂肪导致脂肪含量增加

C.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磷脂和淀粉

D.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中性盐,随着盐浓度增大而使蛋白质沉淀出来的现象,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盐析是可逆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会转化成脂肪;淀粉是糖类,不含N元素;仙人掌由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细胞内的结合水含量较其他植物而言相对含量较高,但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

【详解】A.盐析不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A错误;

B.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转化成脂肪,导致脂肪含量的增加,B正确;

C.淀粉是糖类,不含N元素,C错误;

D.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多于结合水,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盐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要求学生识记蛋白质盐析的原理,细胞内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细胞无核膜,是原核细胞B.发菜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线状

C.生物膜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生物膜的特点、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出正确判断能力。

【详解】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发菜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NA分子呈环状,B错误.

生物膜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C正确.

细胞周期的长短受环境条件和细胞代谢的影响,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不相同,D错误.

【点睛】噬菌体是病毒,有生命特征但没有细胞结构,不是生命系统;原核细胞的DNA是游离的,环状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与细胞种类、环境因素和代谢水平都有关系。

3.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烘干可以使细胞贴附于玻片上

B.使用高倍物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构建物理模型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至少要进行三次显微观察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2、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实验步骤和结果

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可观察到紫色中央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着细胞壁。

②滴加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可观察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滴加清水,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可观察到中央液泡逐渐变大,紫色变浅,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详解】“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时,需点燃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这样可以使细胞贴附于载玻片上,A正确;换用高倍镜之后,镜头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很小,如果用粗准焦螺旋,极有可能因为镜头移动距离过大而压坏装片、损坏镜头。

因此,使用高倍物镜时,直接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B错误;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对象的形态结构或三维结构,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C正确;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至少要进行三次显微观察,依次是观察正常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D正确。

故选B。

【点睛】识记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实验步骤及结果,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

B.中心体只与动物细胞的分裂有关,可由它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D.CO2在线粒体产生后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生物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细胞质基质中含有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决定着细胞性状,与细胞的运动、分裂、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A正确;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含有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错误;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错误;CO2在线粒体产生后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被利用需穿过线粒体膜(2层生物膜)→细胞膜(1层生物膜)→相邻细胞的细胞膜(1层生物膜)→叶绿体膜(2层生物膜),至少穿过6层生物膜,D错误。

故选A。

【点睛】易错点:

要注意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均有双层膜结构。

5.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多肽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①③⑤⑥B.②④⑥

C.④⑤D.⑤⑥

【答案】D

【解析】

①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②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②错误;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③错误;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④错误;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⑤正确;⑥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⑥正确。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名师点睛】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统一性,即生物界中含有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均能找到。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部分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是原核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而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6.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①是糖蛋白

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②有关

D.细胞膜中的②及绝大多数③都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图可知,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分子;③是蛋白质。

【详解】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①),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具有润滑、保护和识别作用,A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B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如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所以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③有关,C错误;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②)及绝大多数的蛋白质(③)都是可以运动的,D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准确判断题图中各序号表示的物质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

若向U型管两侧加入等量同种微量物质,结果左侧液面高度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什么?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蔗糖酶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馏水

【答案】B

【解析】

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从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将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左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必需使得左侧浓度上升,才能使得液面高度上升.蔗糖酶会使左侧蔗糖水解,浓度升高,左侧液面上升;麦芽糖酶可以将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使得右侧浓度上升,右侧液面高度上升.

答案选B。

8.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滤液呈紫色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

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或榨成食用油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相同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大豆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其滤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A正确。

花生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脂肪,蛋白质含量比大豆少,因而大豆才是蛋白质检测的最好材料,B错误。

做面粉做好的材料是小麦,其中淀粉含量较高,而榨食用油多选用含脂肪高的花生和大豆,C错误。

等量的脂肪与糖类分解时,由于脂肪中氢多氧少,所以消耗的氧气多,而花生中脂肪含量最多,所以萌发时,消耗氧气最多,D错误。

【考点定位】有机物鉴定和代谢

【名师点睛】解题技巧:

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9.研究发现生物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具有酶的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杆菌的线粒体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B.内质网膜上含有与脂质合成有关的酶,有利于其参与细胞膜的形成

C.叶绿体内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有利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高尔基体膜上含有与蛋白质加工有关的酶,有利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结构模式图如下:

【详解】醋酸杆菌是细菌,无线粒体,A错误;内质网膜上含有与脂质合成有关的酶,有利于其参与细胞膜的形成,B正确;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有利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错误;在核糖体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D错误。

故选B。

【点睛】识记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为胰岛B细胞内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a、b、c、d、e表示细胞结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

B.胰岛素在b内进行盘曲折叠而成为较成熟的蛋白质

C.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结构e的内膜上

D.应采用饲喂法研究胰岛素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细胞膜,e线粒体。

【详解】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也有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细胞膜等结构,A错误;在a核糖体中合成的多肽链先进入b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即进行盘曲折叠而成为较成熟的蛋白质,B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和[H],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e线粒体基质中分解,C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要研究其功能,只能通过静脉注射,如口服,就会被消化成氨基酸,故不能口服,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判断题图中各字母表示的细胞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图中①〜④表示的是生物体内4种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比叶黄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

B.②的种类有20种

C.③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②的组成单位之一

D.④属于内环境中含有的物质之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绿叶中色素的分离、翻译、ATP的化学组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①为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叶黄素小,A错误;②为tRNA,有61种,B错误;③为ATP,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余下的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②所示的tRNA的组成单位之一,C正确;④为血红蛋白分子,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中含有的物质,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明辨①〜④所示分子结构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围绕“绿叶中色素的分离、翻译、ATP的化学组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12.大麦种子吸水萌发时,淀粉大量水解,新的蛋白质和RNA分别在吸水后15~20min和12h开始合成。

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来自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来自新合成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经斐林试剂50℃-65℃水浴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B.有些酶和RNA可以在干种子中保存较长时间

C.萌发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低于干燥种子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新的淀粉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新的蛋白质和RNA分别在吸水后15~20min和12h开始合成”和“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来自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来自新合成的蛋白质”可知,在新的蛋白质和RNA合成前,种子中已有淀粉酶和RNA。

【详解】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

麦芽糖、葡萄糖为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50℃-65℃的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由题意可知,在新的蛋白质和RNA合成前,种子中已有淀粉酶和RNA,B正确;萌发种子的新陈代谢比干燥种子强,因此萌发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于干燥种子,C错误;启动淀粉酶合成的化学信使是赤霉素,因此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新的淀粉酶,D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物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各个选项便可。

1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应的化学键。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图示的水解过程,③和④均断裂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与ADP相互转化

反应 

ATP

ADP+Pi+能量

ADP+Pi+能量

ATP

反应类型

水解反应

合成反应

酶的类型

水解酶

合成酶

能量来源

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光能

能量去向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

场所

活细胞所有部位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进行图示的水解过程,远离腺嘌呤的高能磷酸键(④)断裂,A错误;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酶1是ATP水解酶,酶2是ATP合成酶,B正确;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C错误;ATP为直接能源物质,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错误。

故选B。

【点睛】识记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图示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细胞中

D.②过程产生的水中的O全部来自于(C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①是光合作用过程,②是有氧呼吸过程,③是化能合成过程,④是无氧呼吸—酒精发酵过程。

【详解】只有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才会进行光合作用(①)过程,A错误;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将NH3转化成HNO3和释放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B正确;同一个细胞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②为有氧呼吸过程。

有氧呼吸产生的水中的O全部来自于O2,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题图中各物质判断各序号代表的代谢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只进行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存,cd段只进行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只产生少量ATP,是因为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

D.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加快无氧呼吸速率来分解有机物产生ATP

【答案】D

【解析】

cd段氧气的消化速率维持较高水平的相对稳定状态,同时血液中乳酸水平较高,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有氧呼吸,因此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B错误;无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者乳酸中未被释放出来,所以只能产生少量ATP,C错误;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利用厌氧呼吸快速的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16.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

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此时温度较低,故A正确;二氧化碳下降从D点开始,D点说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B错误;FG段二氧化碳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强度太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故C错误;H点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说明一天中此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但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图乙中,限制e、f、g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蓝藻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说明水稻只进行呼吸作用。

光照强度为b、c、d时,O2产生总量不为0,说明水稻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图乙中,e点只进行呼吸作用。

f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为光补偿点。

g点之后,光照强度增大,而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改变,则g点为光饱和点。

【详解】图甲中,光照强度分别为b时,O2产生总量=CO2的释放量,由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首先要供应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A错误;由图乙可知,光照强度小于X时,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加快,说明限制e、f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X时,光照强度的增大,但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变化,说明限制g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温度,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6个单位。

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为8个单位,即细胞进行光合作用需消耗8个单位的CO2。

细胞呼吸可为叶绿体提供6个单位的CO2,因此还需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CO2释放量为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减去光合作用消耗的部分后释放出来的CO2量,O2产生总量为真正的光合作用。

18.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

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O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

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气体变化值(相对值/mg•h-1)

t1

t2

t3

t4

光照下O2的增加值

2.7

6.0

12.5

12.0

黑暗下O2的消耗值

2.0

4.0

8.0

12.0

 

A.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4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

C.在该光照条件下,t4温度下装置内叶片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

D.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黑暗条件下O2的消耗值代表呼吸速率,光照条件下O2的增加值表示净光合速率。

2、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详解】由图表可知,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A正确;根据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在t4温度下,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最大,即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B正确;在该光照条件下,t4温度下O2的增加值=黑暗下O2的消耗值,根据公式“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得,植物进行光合作产生的O2量=O2的增加值+黑暗下O2的消耗值。

因此,装置内叶片光合强度应是呼吸强度的2倍,C错误;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O2的增加值均大于0,所以若均给予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D正确。

故选C。

【点睛】明确“光照下O2的增加值”“黑暗下O2的消耗值”的含义,结合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进行计算。

19.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的协助。

下图表示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下表是研究者用相同剂量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

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MCT1含量高,有利于3-BrPA进入细胞

B.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癌细胞的死亡率越高

C.MCT1可能是运输3-BrPA的载体,3-BrPA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D.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相应细胞中没有MCT1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MCTI是将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的必要条件。

细胞中MCTI基因表达水平越高,细胞中MC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