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512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docx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

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

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

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

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

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

二、概述及现状分析

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

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

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

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

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

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

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2、经济性与高品质,现实性与超前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

努力营造出一个低成本、高品位的地铁旁的精致家园!

建筑艺术是时代意识的浓缩。

本方案无论是总体布局、环境布置、还是单体建筑设计,都既考虑了经济的合理性,现实的可操作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充分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地铁1#线的建造,周边配套的完善,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努力营造出一个低成本、高品位的地铁旁的精致家园。

四、总平面设计

(一)规划设计构思

总体定位于在经济适用前提下,创造适合未来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优良住区。

在充满绿树、鲜花和欢笑的生活社区中,布置功能合理、面积紧凑精致的中小户型住宅。

本着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以舒适和亲情的生活方式,构筑整个社区。

(二)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

1、一条线两个围合的设计特点

根据地块的地理位置与周边道路和配套公建的相对关系,和自身A、B两地块的形状特点,用一条具有场所感的住区开放对外空间,即一条开放的商业街,串联起南北两个地块。

同时为激发住区活力,创造邻里交往的良好空间,在南北两地块内由住宅形成尺度适宜的围合空间,从而形成小区的总体布局。

2、功能分区

由总体布局出发,功能分区自然形成一条沿东新路及远期地铁出入口一侧的商业街区——对外开放区域;和小区内部相对安静舒适、惬意的居住空间——封闭围合区域;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地块东南角由于地铁建造的需要,自然形成的内凹构成了人行主要入口,在此设置半开放区域——集物业、休闲、办公于一体的泛会所。

3、向空间要面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张,建设用地越来越稀缺,既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又要能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市领导提出了“向空间要面积”恰到好处。

本着这个号召,本地块全部由小高层、高层住宅组成,从而形成低密度、高绿化率、高容积率这一特点,在为市民提供了更大面积的住房外,更为市民创造了更多的绿色生态环境!

(三)道路交通

交通规划以方便居民使用和人车适当分离为原则。

小区道路分为3个等级,主干道7m,组团路为4m,宅间入户道为2.5m,主要车行入口设在地块中间及西侧规划道路上,人行入口放在地块东南角。

沿东新路紧临地铁一号线出入口,方便居民出行。

在车行入口附近设置地下汽车库入口,原则上车辆不进入住区内部,地上以人行为主。

形成不受车辆干扰,安静、舒适的市民生活、娱乐、休闲的优美空间。

小区按要求布置停车场地,按规定要求,住宅面积100-149m2:

0.7车位/户,住宅面积80-100m2:

0.5车位/户标准设置停车位。

地下室设置186个车位,地面停车位18个,共计204个车位。

自行车位均设置在每栋底层半地下自行车库,层高小于2.2m,为2.19m,面积3452m2(不计入容积率),大于3-3.26m2/户标准。

(四)景观绿化

1、传承居住文化,尊重自然与人文。

环境的自然特质和文化品位越来越成为住区营造的重点,身处高楼林立包围中的人们开始梦想本源的回归,回归绿水青山的朴素自然,追溯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

庭院是中国人传统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江南,庭院接着地气,有季节变化,充满生机,自古以来,庭院就是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方式的载体。

小区的景观设计主要着眼于这一历史文脉,希望创造出充满西湖文化品位的住区庭院,满足拆迁户及开发商的要求,营造一种“家园”的归属感给予整个小区用户。

使住区作为这座城市的实体细胞,在建筑环境、居住环境、山水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发挥独特的作用,推动杭州城市运营之路的品位与地位。

2、一个中心广场绿化,两个组团绿地,把生态绿化渗透到每个角落

小区在中部设置中心广场绿地,中心广场绿地与泛会所外的人行入口广场绿地,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体现出小区开放大气的风格。

对于整个小区的内部景观生态策略,优先考虑了景观的美化、亮化,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增强小区风景和文化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整个城区的环境。

在绿化上分为“沿水绿化”,“活动区绿化”和“城市绿化”三个层次。

小区努力营造水景“居住公园”理念,水景星罗棋布,泉水叮咚,清水步道,小桥流水,使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景观处理上,将整个景观空间关系抬升到三维的空间序列中,具体到建筑小品、道路景观,设计诸如块石、假山、堆土形成地面起伏的建筑小品,亭、台、水、榭、框景墙、围廊、青石板路,营造包括地形、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形态各异的景观空间,是项目景观创新的精华所在。

总绿化率达到43%

五、建筑单体设计

1、户型设计

根据本地块特点和环境,以及回迁安置用房的特点,设计以小高层、高层板楼为主,并对不同户型进行特定的设计,使每户均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景观,户型结构经济、合理、实用,以及尽可能减少公摊面积。

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动静分区,居寝分离,洁污分离。

减少走道面积,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

主卧朝南,保证两居室以上南向;

户内空间舒适合理,做到三明(明卧、明厅、明厨);

边套均在山墙侧开设大窗或阳台,以期形成良好的内外景观和视野;

空调室外机搁板结合立面设计,清爽美观。

2、造型设计

考虑回迁安置用房的经济性,我们采用了不同于商品房的设计思路。

减少装饰带来的浪费和浮华,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希望通过朴实无华的外形设计,带给居民一种人本的舒适,高档的居住感受。

住宅立面摒弃传统的对称构图,大胆采用非对称的建筑语言,风格更加突破传统,注重建筑回归自然状态。

通过“盒子”这种最基本的形式元素的简单组合,创造出一种象征性的略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立体空间感受,体现出地铁精致生活的时代感。

从而建立一种本小区特有的区域感和归属感,给人易于认知的建筑符号。

整体住区通过建筑形体高低错落、丰富小区天际轮廓线,简洁明朗的形体穿插,配以柔和的色彩,形成现代清新的建筑形象与绿色环境融为一体。

沿街商铺,由于紧邻地铁出入口这一现代元素,力图表现地铁生活时尚的风格,通过与底层商铺形成叠合扭转的二层转角部分的玻璃盒子,二层水平向金属百叶以及厚实的墙体,共同形成反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闪光等不同得建筑属性及虚实结合,若隐若现的光线视觉效果,实与虚、厚与薄、光与影,在建筑的合弦中尽情演绎,这一手法在泛会所处达到了极致!

3、建筑剖面

住宅层高2.8m;商铺层高4.5m;半地下自行车库层高2.19m;地下汽车库层高3.6m,覆土厚度1.5m。

 

五、主要装饰材料

1.外墙

住宅外墙做外墙内保温处理。

外饰面大部分采用涂料,局部采用面砖。

商铺部分用青灰色面砖,局部用涂料。

2.内墙

涂料内墙用于除卫生间、厨房间外的房间;

水泥粉刷内墙用于卫生间、厨房,便于住户二次装修。

3.楼地面:

一般采用水泥地面,楼梯间、采用高级地砖,并做踢脚。

4.顶棚:

涂料顶棚,电梯厅、门厅等公共部位:

采用轻钢龙骨,矿棉板

5.屋面

(1)平屋面(自下而上)

现浇钢筋砼屋面板

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

微孔硅酸钙保温层,2%找坡最薄处40厚

10厚保温抹面层

铺贴SBS防水卷材

40厚C20细石砼内配

4b@200双向

10厚250x250广场砖(10厚1:

3水泥砂浆粘结)

7.栏杆

各住宅阳台等处主要采用钢管栏杆。

8.门窗

门窗均采用灰色塑钢门窗,双层中空玻璃,窗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II级。

 

六、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建设用地面积

22698m2

其中

A地块5626m2

B地块17072m2

2

总建筑面积

53235m2

 

地上建筑面积

(计入容积率部分)

43970m2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38742m2

公建建筑面积5228m2

商铺:

3830m2会所:

864m2

物业社区用房:

534m2

地下建筑面积

9265m2

其中人防面积:

3598m2

半地下自行车库面积

3452m2

层高2.19m,不计入面积

3

建筑物占地面积

5276m2

其中高层落地面积:

3452m2

4

容积率

1.94

5

建筑密度

23.2%

6

绿地率

43.5%

其中绿化面积:

9873m2

7

总户数

405户

 

71~80m2(A户型)

96户

占总的19.6%

81~90m2(B户型)

146户

占总的34.0%

91~105m2(D户型)

119户

占总的32.3%

115~125m2(C户型)

30户

占总的9.4%

125m2以上(E户型)

14户

占总的4.7%

8

总人数

1418人

按:

3.5人/户

9

机动车停车位

204个

其中地下车库186个,地上临时停车位18个

自行车停车位面积

3452m2

平均7.5m2/户

10

人防面积

3598m2

实际户型比例与招标要求比例对比表

建筑面积(平方米)

实际比例(%)

要求比例(%)

71~80m2(A户型)

19.6

20

81~90m2(B户型)

34.0

33

91~105m2(D户型)

32.3

32

115~125m2(C户型)

9.4

10

125m2以上(E户型)

4.7

5

公建配套表:

项目名称

面积

建设处数

位置

备注

社区用房

153m2

2

1#一层

4#一层

30m2/100户

物业用房(办公)

139m2

1

会所二层

按0.3%配置

物业用房(经营)

181m2

1

会所一层

按0.4%配置

有线电视间、监控室

61m2

1

会所一层

自行车库

3452m2

7

1,2,3,4,5,6,7#半地下层(不计入面积)

垃圾收集点

2

A、B地块各一处,具体位置见图

第二章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按现行的国家、部和省颁布的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1-9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

《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规程》JGJ3-9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

《人防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浙江省建筑抗震设防区钢筋混凝土房屋异形柱结构设计技术措施》(浙建设[2001]135号)

2.主要楼面和屋面荷载

住宅2.0kN/m2

商铺3.5kN/m2

厕所2.0kN/m2

电梯机房7.6kN/m2

上人屋顶2.0kN/m2

不上人屋顶0.7kN/m2

3.基本风压:

按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取0.45kN/m2

基本雪压:

按50年一遇的雪压采用,取0.45kN/m2

4.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计基本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

三、上部结构

结构体系采用剪力墙结构,及短肢剪力墙结构,楼层均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四、地基基础

由于地质勘察工作尚未完成,无本地块的地质资料,故参考附近地块地质资料,初步定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框架结构中采用柱(墙)下独立承台加拉结地梁;小高层采用柱下独立承台,地下室底板为钢筋砼现浇板,外墙采用钢筋砼墙。

五、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

多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

以上均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其中小高层自振周期T1=1.210~1.330S,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六、材料

1.混凝土:

地下室及一至三层采用C30

四层以上(含四层)采用C25

地下室混凝土中掺加UEA-H外加剂,采用密实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级。

2.钢筋:

Ⅰ级圆负(Φ),Ⅱ级月牙纹钢筋(Φ),新Ⅲ级钢(LL550)冷轧带肋钢筋(ΦR);

3.砌体:

填充外墙采用MU7.5多孔粘土砖

填充内墙采用MU7.5轻质砌块

 

4.砂浆

±0.000以下填充墙采用MU7.5水泥砂浆。

±0.000以上填充墙采用M5混合砂浆。

七、设缝情况

小高层与多跨商铺之间隔设沉降缝脱开。

长度超长的单体中间设伸缩缝兼抗震缝。

小高层与地下车库相连的设后浇带。

第三章给排水设计

一、设计依据和概况

1.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给排水及消防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局部修订,1997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居住小区给排水设计规范》CECS57:

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总图、建筑等专业提供的资料

2.概况

该区块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和拱墅区祥符镇。

小区北临董家路,西临环镇东路,由11幢多层和11幢小高层组成。

给水由祥符水厂供给,近期水压不能满足供水要求;污水、雨水排入就近排入董家路及环镇东路市政污水、雨水管道。

二、给水设计

1.水源

给水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管网,由祥付水厂供给。

由董家路及环镇东路各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在本区块内形成环状,作为本小区的生活及消防水源

2.用水量计算

序号

用水类别

定额

用水量(m3/d)

备注

1

住宅

300L/人•d

1021

共972户,每户以3.5人计

2

公建

5L/m2•d

35

3

绿化及道路浇洒

2L/m2•d

25

4

未预见水量

108

以总用水量的10%计

合计

3.给水方式

室内给水系统:

1~6F由市政自来水直供,7~11F采用变频给水。

泵房设置于13#楼地下室,并在泵房内设置一套变频给水机组以及60吨不锈钢生活水箱。

生活水箱容积以最大日生活用水的20%考虑。

变频给水机组为BHGL3-24-0.60(H=60m,Q=13.3L/S,N=7.5KW)。

户表设于每层楼梯间,一户一表计量,室外抄表。

商铺用水采用市政直供,并单独计量。

三、排水系统

1.排水量

生活污水量以给水量的85%计,约为990m3/d。

区域雨水量按杭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

(L/S•ha)

式中:

重现期P=1a,t=t1+mt2,t1=10min,m=2

小区综合径流Ψ=0.55

2.排水方式

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

污、废合流的方式,原则上不设化粪池,在条件许可下可尽量增大排水坡度,以免堵塞。

污水直接排入董家路及环镇东路市政污水管网送往污水处理站。

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董家路及环镇东路市政雨水管。

四、管材

(1)给水加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多层室内采用PP-R管。

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2)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管,室外排水管DN<500时采用加筋UPVC管,DN≥500时采用钢筋砼排水管。

五、消防(详见消防专篇)

六、人防(详见人防专篇)

七、主要设备表

名称

型号

参数

数量

生活变频给水设备

BHGL3-24-0.6

H=60m,Q=13.3L/S,N=7.5KW

一套

消火栓给水泵

XBD20-70-HY

H=70m,Q=20L/S,N=20KW

两台

(一用一备)

自喷给水泵

XBD30-40-HY

H=40m,Q=30L/S,N=37KW

两台

(一用一备)

消火栓稳压设备

50DLX3泵,两台一用一备,配Φ1000隔膜式气压罐

Q=5L/S,H=30m,N=3KW

气压罐VX=300L,稳压泵停泵压力为0.65Mpa,启泵压力为0.55MPa

一套

室外消火栓

水泵结合器

SQA100地上式

五套

第四章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设计招标文件

2.该地块的有关规划文件

3.各有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4.各有关的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二、供电电源

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在C地块设110KV光明变(祥和变),杭州市经济适用房三墩·祥符区块将由该变电所供电。

本地块为杭州市经济适用房,主要为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用电负荷主要为三级负荷,消防水泵、生活水泵、及小高层住宅电梯为二级负荷。

本区块内各住宅小区及配套公建,原则上均采用双路10KV电源供电,电源引自区块内供电局10KV开闭所,小区公变采用环网供电,部分专变则由开闭所放射供电。

三、用电负荷

本区块总建筑面积为9.3万平方米,多层住宅按40W/m2配置,小高层住宅按50W/m2配置,生活水泵10KW,电梯容量为255KW,消防负荷不计,本区块共计4500KVA。

详见负荷计算表。

四、低压配电

住宅楼电源从小区公变引来,采用分区树干配电,单元电表箱集中设置,一户一表计量;至电梯、水泵等配电采用放射式,楼内公共用电另设表计量。

五、防雷接地

小区各楼按第三类防雷建筑设置防雷保护措施,在屋顶设避雷小针和避雷带以防直击雷,利用柱内二根≥Ф16主筋做接地引下线,基础主筋做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若达不到要求需增设人工辅助接地极,小区接地系统采用TN-C-S制。

各建筑物内设置总等电位装置,住宅卫生间设局部等电位联结。

六、弱电系统

本工程从城市有线电视网引入光缆,小区内设交接设备用房。

本小区电信用户网采用光纤接入网方式建设,按建筑组布置光纤接入点,接入点安排5~10m2设备用房,小区内用户配线采用二级配线。

每户设两个电话终端,两个电视终端及一个数据终端,各单元均设防盗对讲门。

此弱电部分由建设方委托专业部门进行设计。

3、地下车库及小高层的疏散通道及疏散出口设事故疏散指示及应急灯,重要机房设应急照明灯。

变电所负荷计算表(1#)

序号

用电设备

设备

容量

(kw)

需用

系数

功率

因数

cosф

计算条件

备注

有功

(kw)

无功

(Kvar)

视在

(KVA)

1

商店

240

0.8

0.7

168

171.4

2

住宅

2160

0.8

0.8

1728

1296

3

通道照明

25

0.8

0.7

20

20.4

4

电梯

120

0.4

0.7

48

49

5

地下室人防

60

0.8

0.7

48

49

6

车库

30

0.8

0.7

24

24.48

7

生活水泵

10

0.4

0.7

4

4.08

8

不可预见用电量

100

0.7

0.8

70

52.5

9

小计

2110

1666.8

10

同期系数x075

0.77

1582.5

1250.1

11

电容补偿

-600

12

变压器选择

0.92

1582.5

650.1

1710.8

13

1000*2

β=85.5%

 

室外箱式变负荷计算表(2#)

序号

用电设备

设备

容量

(kw)

需用

系数

功率

因数

cosф

计算条件

备注

有功

(kw)

无功

(Kvar)

视在

(KVA)

1

住宅

2448

0.8

0.8

1958.4

1468.8

2

通道照明

20

0.8

0.7

16

11.6

3

电梯

75

0.4

0.7

30

30.6

4

商店

170

0.8

0.7

136

138.7

5

不可预见用电量

100

0.7

0.8

70

52.5

6

小计

2210.4

1702.2

7

同期系数x0.75

0.77

1657.8

1276.6

8

电容补偿

-600

9

补偿后

0.92

1657.8

676.6

1790.5

10

变压器选择

1000*2

β=89.5%

室外箱式变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