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249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案例通过对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能源产出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所建模型中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等问题进行了检验与修正。

在各因素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因而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很大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费,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本文在能源消费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

能源消费能源生产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题目简介

理论上认为影响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转换技术等因素。

为此,收集了中国能源消费标准煤总量、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人均生活电力消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等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

本题旨在通过建立这些经济变量的线性模型来说明影响能源消费需求总量的原因。

数据如下:

二、数据描述

本题收集的数据均为定量变量,其符号和经济意义如下表:

变量

符号

代表意义

中国能源消费标准煤总量(万吨)

能源消费需求总量

国民总收入(亿元)

收入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增加值(亿元)

产业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

建筑业增加值(亿元)

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亿元)

人均生活电力消费(kW.h)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能源转换技术

三、建立模型

通过对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因素分析,将模型设定为:

四、估计参数

利用数表中数据使用OLS估计法得出:

故得出的模型为:

五、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能源消费总量与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人均生活电力消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关系,与经济意义相符;

2.统计推断检验:

从回归结果看:

(1)R-squared=0.9894,AdjustedR-squared=0.9844,模型拟合优度较好。

(2)t检验:

、、的t-statistic的绝对值均小于2,且P>0.05,表明这三个因素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不显著。

(3)F-statistic=199.6380且P<0.05,所以方程线性关系显著,说明方程总体显著。

3、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从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所示)可以判断出,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到:

则修正后模型为:

拟合优度、F检验和t检验均通过,说明修正后的模型多重共线性得到了控制。

(2)、异方差检验

通过White检验得知,所对应的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则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3)、自相关检验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DW值为1.090,对于样本量为23,5%的显著性水平,查表可得,,因为,落在了不确定区域,表明模型可能存在自相关。

偏相关系数检验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如下图所示):

经过上述检验和修正,最后得到的模型为:

六、结构分析与建议

从最后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对其具有明显影响的因素是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建筑业增加值、人均生活电力消费。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由模型可以看出,建筑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是消费能源的主要部门。

因此,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积极发展能源消费强度低的第三产业,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轻型化和节能化,是实现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

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将占国民经济比重过高的第二产业调下来,只有将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调下来,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源消费。

但现阶段中国国民经济的现实是,由于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中国,形成所谓“世界工厂”,第二产业的地位居高不下。

此种背景下,只有严控第二产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降低第二产业的能耗才符合目前的国情。

(2)模型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与GDP增长基本保持同向增长,能源消费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证能源供应安全。

(3)能源的生产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化石能源生产,要从单纯依靠一种能源向使用多种能源转变。

加快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利用与开发,同时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完成由以煤炭为主的一元型能源消费模式向天然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多元化的能源消费模式转变。

(4)人均能源消费经历了一个低收入、低消费,继而随着收入提高而能源需求增加,到高收入、低能源消费的过程。

由模型可以得出,我国仍处于一个低消费低收入阶段。

为了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保护环境,只能在控制经济增长的质量上下功夫,以内涵式稳步增长模式替代粗放式高速增长模式是抑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根本途径。

内涵式经济增长模式,就是要在绿色GDP核算标准指引下,避免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培育县域经济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抑制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