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377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docx

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

2009年高考生物选修一总复习资料

【高考要求】

2009年高考生物大纲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要求

知识内容

要求

5-1 微生物的利用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5-2 酶的应用

 

(1)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2)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4)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5-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4)植物的组织培养

(5)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6)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大纲中的: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2、实验与探究能力

【考点分析】

1.对葡萄酒有害的微生物

①产膜酵母:

由于产膜酵母是好气性真菌,所以在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如贮酒容器不满、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很大时,很容易产生产膜酵母。

产膜酵母又叫酒花菌,最初在酒面繁殖时,形成雪花状的斑片,然后连成灰色薄膜,时间长了,就会在酒的液面上形成一个膜盖。

产膜酵母能把乙醇分子氧化成乙醛,又把乙醛分子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降低,酒味变淡薄。

②乳酸菌:

葡萄酒里的糖,为大多数细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营养物质,所以含糖的葡萄酒是最容易被细菌感染的。

葡萄酒中有一种有害的乳酸菌,它不分解苹果酸,专门分解葡萄酒中的糖、甘油、酒石酸,使优质的葡萄酒完全变质。

③醋酸菌:

是一种好气性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

葡萄汁中的糖是醋酸菌重要的能源。

在有氧的情况下,醋酸菌能把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在葡萄酒中缺少糖源的情况下,酒精便是醋酸菌的能源,它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2.毛霉

①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它的菌丝可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应用于腐乳等发酵工艺。

②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

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③传统腐乳的生产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④毛霉优良菌种的标准:

不产生毒素;生长繁殖快,抗杂菌力强;生长的温度范围大,不受季节的限制;有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酶系;使产品气味正常良好。

3.判断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方法

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

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

4.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原因是细胞个大,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5.在《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①酵母细胞的活化。

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0.5~1h;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外。

②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实验的成败。

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

③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

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制作成功。

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6.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过程

提取DNA的第一步是材料的选取,其目的是选取DNA含量较高的生物材料,否则会由于实验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损失而造成检测的困难;第二步是DNA的释放和溶解,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尽可能使细胞内的DNA全部溶解;第三步是DNA的纯化,即根据DNA的溶解特性、对酶及高温的耐受性的不同等特性,最大限度地将DNA与杂质分开;第四步是对DNA进行鉴定,这是对整个实验的结果的检测。

7.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凝胶色谱法也称为分配色谱法,它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

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一个含有各种分子的样品溶液缓慢流经时,各分子在色谱柱内进行两种不同的运动,即垂直向下的运动和无规则的扩散运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因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分子后流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最后流出,这种现象又叫分子筛现象。

此外,凝胶本身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通过这种网状结构上的空袭时阻力大,而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分子通过时阻力小,因此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获得分离。

8.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红细胞的特点及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的意义

哺乳动物及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凹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其含有的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脱液。

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2007山东理综,34)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

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反复利用,可采用技术。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生产酒精是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解析】

(1)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因此需要纤维素酶才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

(2)解答本小题的关键是看微生物生活的环境,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及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中含有纤维素酶;(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利用的能源为纤维素;(4)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答案】

(1)纤维素(酶)

(2)B、E(3)选择培养基;纤维素

(3)酶的活性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4)酵母菌无氧(密封、密闭)

例2:

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正确的是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加到45℃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它变量都应保持相同,B选项错误;C选项可以说明加酶洗衣粉在45℃时比30℃时洗涤效果好,但不能说明45℃为最适温度,C选项错误;D选项只能比较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不能得出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D选项错误。

【答案】A

例3: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2)下面的流程图示意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酵母细胞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①图中酵母菌活化就是状态。

②影响此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此步的操作应采用。

③观察形成的凝胶珠颜色和形状:

如果颜色过浅,说明。

④本实验所用的固定化技术是,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

【解析】

(1)为了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混合均匀,在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酵母菌的正常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应该每天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2)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实验的成败;如果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凝胶的颜色偏浅;固定化细胞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由于细胞个大,因此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而酶分子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不宜采用包埋法。

【答案】

(1)①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②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③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2)①让酵母菌恢复正常生活②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

③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目较少④包埋法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例4:

(2007江苏高考,21)在采用鸡血为材料对DNA进行粗提取的实验中,若需进一步提取杂质较少的DNA,可以依据的原理是

A.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B.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染成蓝色

C.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一些物质易溶于酒精

D.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具有抗凝血作用

【解析】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地分离。

【答案】C

例5:

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

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其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应包括红细胞洗涤、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③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进行纯度鉴定。

其中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柠檬酸钠是一种抗凝剂,加入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

(2)透析袋一般是用硝酸纤维素制成的,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

(3)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因此通过凝胶色谱法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答案】

(1)①防止血液凝固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去除杂蛋白

(2)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

(3)通过凝胶色谱法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生产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B.隔绝空气C.加缓冲液D.加新鲜培养基

2.用带盖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一段时间(一般12小时左右)要对瓶盖进行一次操作,下列关于操作及作用正确的组合是

A.拧松,进入空气B.打开,进入空气C.拧松,放出CO2D.打开,放出CO2

3.下反应不属于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反应式的是

A.C6H12O6+6O2

6CO2+6H2OB.C6H12O6

2C2H5OH+2CO2

C.CO2+H2O

CH2O+O2D.C2H5OH+O2

CH3COOH+H2O

4.为了让豆腐上更多更快地长出毛霉,所需的条件是

A.温度为15~18℃,干燥环境B.温度为15~18℃,用水浸泡豆腐

C.温度为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D.温度为25℃,并保持一定湿度

5.下列属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的是

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香辛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③④

6.在探究不同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时,往往采限同一型号的小容量自动洗衣机洗涤衣物,其原因是

A.便于更好地控制变量B.洗涤时间短C.洗涤时更省力D.可洗涤的衣物多

7.下列关于固定化酶技术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技术就是固定反应物,让酶围绕反应物旋转的技术

B.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C.固定化酶中的酶无法重复利用

D.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的技术

8.酶的固定方式不包括

A.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

C.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将酶加工成固体

9.下列有关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步骤正确的是

A.应使干酵母与自来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B.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注人CaCl2溶液中,会观察到CaCl2溶液中有球形或椭球形的凝胶珠形成

10.凝胶色谱法中所用的凝胶化学本质大多是

A.糖类化合物B.脂质C.蛋白质D.核酸

11.凝胶色谱法操作正确的是

A.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

B.将橡皮塞下部切出凹穴

C.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要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

D.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下部一样大小的圆片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在释放时,加蒸馏水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40%体积的甲苯,充分搅拌

B.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1层为白色薄层固体

C.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4层为暗红色沉淀物

D.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3层为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

13.做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实验材料用鸡血而不用猪血的原因是

A.鸡血的价格比猪血的价格低B.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

C.鸡血不凝固.猪血会凝固D.用鸡血提取DNA比用猪血提取操作简便

14.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向在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A.有利于溶解DNAB.有利于溶解杂质

C.减少DNA的溶解度D.减少杂质的溶解度

15.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所用的溶液是

A.NaCl溶液B.冷却的酒精体积分数为90%的溶液

C.加热的酒精体积分数为90%的溶液D.冷却的酒精体积分数为90%的溶液

二、简答题

16.右图为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请在横线上填出各标号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作固定葡萄糖异构酶所用的方式有___________或________。

(5)据图说出反应柱的作用原理。

17.某同学用如下三组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min后把酶溶液分别倒入同一水槽中的另一试管,摇匀后在原温度下维持5min后,各滴加1—2滴碘液。

某学生按要求操作,结果发现:

(1)在0℃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原因是。

(2)在60℃的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蓝,原因是。

(3)在100℃的试管中反复滴加碘液,每一次溶液的颜色均由蓝色变为无色。

对该结果,有的同学认为,100℃高温下酶可能仍有活性,有的同学认为高温下淀粉与碘的复合物不稳定。

现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试剂(可根据你的实验需要自行选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两种不同的假设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

①操作:

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②操作:

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18.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

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其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应包括红细胞洗涤、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③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进行纯度鉴定。

其中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2.在普通的密封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下面的有关坐标图,正确的是

 

3.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的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

A.青霉B.酵母菌C.曲霉D.毛霉

4.豆腐发酵过程中,毛霉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哪种物质的分解

A.脂肪B.磷脂C.葡萄糖D.蛋白质

5.有人设计实验探究加酶洗衣粉是否能提高去污力并优于普通洗衣粉,实验分为两组,一组衣物加酶洗衣粉,一组衣物用普通洗衣粉洗涤,该实验设计缺少

A.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和适量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B.既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也不用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C.用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少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D.用少量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大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6.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了10℃、20℃、30℃、40℃、50℃、60℃、70℃的温度梯度,其他条件都一致,结果发现40℃时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可以得出

A.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B.40℃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C.40℃酶活性最高D.不能确定该酶最适温度

7.某工厂生产的一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的包装上有如下说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②温水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最强

③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⑤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

A.①②B.①⑤C.②③D.③⑤

8.使用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

A.能催化大分子物质的水解B.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

C.与反应物易接近D.有利于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9.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包埋法B.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D.细胞易采用包埋法固定

10.固定化细胞对酶的活性影响最小,根本原因是

A.避免了细胞破碎、酶的提取纯化过程

B.固定化细胞在多种酶促反应中连续发挥作用

C.促化反应结束后,能被吸收和重复利用

D.细胞结构保证了各种酶在细胞内化学反应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11.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低,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12.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度叙述错误的是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

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13.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先加入1ml透析后的样品B.加样前要使缓冲液缓慢下降全部流出

C.如果红色带均匀一致移动,则色谱柱制作成功D.洗脱时可以用缓冲液也可以用清水

14.关于“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猪血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猪血的红细胞有细胞核,DNA含量多

B.利用DNA在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易析出的特性提取DNA

C.利用DNA不溶于酒精,而细胞中的其他物质可溶于酒精的特性提纯DNA

D.利用DNA与二苯胺作用而显现紫色的特性鉴定DNA

15.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的含有DNA的黏稠物(含较多物质)分别处理如下

①放入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A和滤液a;

②放入O.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B和滤液b;

③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到黏稠物C和滤液c。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中,因为只含有少量DNA而可以丢弃的是

A.AbCB.ABcC.AbcD.abc

二、简答题

16.在进行DNA粗提取实验时,为得到含DNA的黏稠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经离心后,除去血浆留下血细胞备用。

②取5~10mL血细胞放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