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376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工测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建设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

(一)“十二五”建设的成效

“十二五”期间,本专业快速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总体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就:

1.专业建设开创新局面

我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发展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从2013年秋季恢复招生,学制三年,每届2个班,到目前为止,在校生规模到达200人左右。

学院依据专业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河南省产业发展重点,及时转变专业建设的思路,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不断优化课程结构,调整专业面向,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2.师资队伍迈出新步伐

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专业在十二五期间,聘请客座教授1名,引进教师2名,其中博士一人,硕士一人,自我培养博士4人,期中在读二人,毕业归岗二人,晋升副教授职称一人,晋升高级实验师1人,晋升讲师3人,工程实践岗位培训教师6人,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日趋合理。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

在学校和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增大经费投入,创建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购置实验实习仪器设备800余万元,改善了实验实习教学条件,建设完善了校内校外实验实习基地,配备了多套高性能计算机,更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完成了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并进行了实施,同时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为新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并进行了毕业实习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跨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步伐。

5、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情况、

在十二五期间,本专业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材内容,使课程建设符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增大了实训课程的学时,增加了全站仪、GPS仪器操作实训操作专项课程训练,并对《测量学》授课内容作了进一步调整,淘汰了落后的经纬测图,增加了数字测图内容,并加大了绘图技能实训科目,突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三大技能(仪器操作能力、绘图能力、测绘软件应用能力)的训练。

编写了《测量学》教材一部。

完善了省级精品课程《测量学》的建设更新。

积极推动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工程测量》课程作为为我院首批教学改革试点课程。

完成厅级校级教改项目2项。

6.人才培养质量上新台阶

学院不断丰富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构建特色学校文化、产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资源共享,集约办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构建并实施“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技能大赛机制,实施产教融合工程,不断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多次获得全国测量技能大赛、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各类专业奖项,专升本比例达到15%。

本专业学生就业率达98%

7.社会服务创新业绩

学院立足与西南面向中原经济区,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以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

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服务经费超100万元,开展测量技能培训和鉴定近1000人次。

7.图书资料等建设情况

学院建有图书资料室,藏专业书籍杂志6000册,网上数字图书馆更为丰富,本专业图书资料达10余万册。

8.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十二五”期间,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四个全面”要求为指导,围绕学院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践行“三严三实”新要求,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干部执行能力,促进了专业的科学发展;学院本着“立德树人 服务学生”的原则,围绕《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

(二)存在的不足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够。

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仍然跟不上转型改革的发展形势和学院工作的需要。

2.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制约专业发展的关键。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不够系统,“双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教科研领军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团队还偏少,师资的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3融合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仍不够完善,影响校企合作深度;实践教学管理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内部管理效率偏低,学院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还存在薄弱环节;校内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二级管理需要探索并向前推进,职能部门服务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今后五年是专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

从总体上看,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1.“十三五”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1)高职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南省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专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2)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更加明显。

国家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必将进一步对专科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专业教育功能定位更加清晰。

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4)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为学院内涵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品牌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其它专业的发展,提升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强化特色、树立品牌,这是未来学院专业建设乃至内涵提升的重大责任。

2.“十三五”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1)生源减少给办学带来严峻考验,高职专科院校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招生工作将面临很大压力,直接影响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学院必须在拓宽招生路径和生源渠道以及社会培训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2)产学结合一头热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从宏观政策上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办学活力不足;从学院层面看,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有待创新;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影响社会服务内容、数量和水平。

(3)学院内涵建设还需要不断夯实。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数量偏少,强势专业特色不明显;教育教学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力度亟待加强;有影响的名师以及专业发展领军人物不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依然存在。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新一轮院校间的激烈竞争将会加剧,内涵建设和学院发展受办学资金制约的矛盾客观存在。

三、“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全面”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追求卓越, 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本专业的发展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本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是:

巩固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稳中求进;注重内涵、提高质量。

(三)总体目标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打造具有工程综合运用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创建省级名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

工学结合,打造适应行业和市场要求,具有高水平基础测绘能力、面向建筑交通、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的名牌专业。

四、“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人才培养

1.预期目标

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定位,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城建大学的目标,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现有培养规模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本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60人,即每届两个班,每班人数60人。

在课程和教学环节方面,进一步加强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教学改革,侧重于学生绘图、测量软件应用、仪器操作技能培养,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主要举措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进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新常态”要求,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

要打造品牌专业,建成省内先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面向学生开发开设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4;

(2)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

通过学院校企合作部整合资源,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力争让企业一线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学校,使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在生产现场直接开展教学工作促进企业新技术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结合不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平台,提高教师资源建设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3)推进协同育人、

配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探索。

(4)加强德育工作、。

学院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打造崇尚劳动光荣,德以修身的学校文化氛围,不断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5)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切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

开展素质教育应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指导和帮助,并且受到社会的监督和支持。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外,更应注重增强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其基本方面包括:

思想道德素质。

有较强的政治分析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为国争光的人生准则。

文化身心素质。

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善于与人交往和沟通,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专业素质。

按照专业职业培养方向和就业岗位群的要求,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课和专业课,获取胜任本专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6)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

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实施教学改革,一体化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支持和鼓励学生全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加强就业教育,把就业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7)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基本教学条件,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生、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兼顾个性化的教学管理体系。

(二)师资队伍建设

1.预期目标

注重“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具有工程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热爱教学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以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企事业技术专家等为核心,总数达20人左右。

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解决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结构性短缺的难题。

2.主要举措

(1)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聘请和引进以知名高校教授、政府部门测绘技术专家、企事业单位测绘工程师为主体的兼职教师3-5人、学科专业发展顾问2-3人,学术带头人1名。

(2)加强师资培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强化师资队伍的教育素质和技能培训,通过建立专任教师到相关生产单位一线学习的制度,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鼓励教师参加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等途径,使“双师型”教师的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0%。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通过培养和引进方式改善教师学历结构,使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35%以上。

建立科学化、常态化的培养引进机制。

②提升高职称教师比例。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实践,为教师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使本专业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0%以上。

(4)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渗透、专兼职结合的测绘类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通过5年努力,培育3-4个能力培养方向明确的实验教学团队、组成1-2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校级实验教学团队和1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省级实验教学团队。

实验队伍建设包括实验管理队伍、实验教师队伍和实验技师队伍的建设。

实验管理队伍建设原则为:

少而精。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聘用高水平的教授和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吸引青年教师热爱实验教学工作,不断地壮大和稳定实验教师队伍,尤其是专职实验教师队伍。

力争通过5年建设,使高级实验师达到20%。

 

(三)学科专业建设

1.预期目标

加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内涵建设,以精密工程测量为特色,以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测量为方向,加强专业结构调整、构建课程体系,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2.主要举措

(1)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

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优化专结构,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能力要求,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合理布局,形成更加鲜明的专业特色,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2)培育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强化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内涵建设。

对其进行改造,根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确定专业发展以精密工程测量为特色,以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测量为方向,加强课程建设,加强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注重把专业建设和测绘学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5年的努力,把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打造成特色品牌专业。

(3)强化合作办学

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同类院校的合作与交流。

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主动开展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对口支援工作,促进对口支援职业院校的发展。

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国际合作能力。

继续开展与境外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采取长短期出国考察、学术访问、合作研究、研修学习等方式,派出教师学习先进职教理念,接受技术培训和双语教学能力培训;充分利用学院的品牌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推进双语教学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1.预期目标、

具有承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重大工程项目技术研究应用能力,为河南省、平顶山市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完成科研或工程项目省级立项3项,并达到省级鉴定,一项省级二等奖以上科研课题。

2.主要举措

(1)加强科研团队培育,提高项目承担能力、

组建精密工程测量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1个,培育提高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3)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一个、

(4)推进协同创新

完成科技创新项目3项。

(5)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

产证学研合作共建技术服务中心一个

(6)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完成社会服务产值200万元。

(7)加大社会人才培训力度

培训社会工程测量技术人员2000人次。

五、“十三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1.党建与思想政治保障

建立健全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提升工作的执行力;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教育管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严管理干部,既要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更要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学院发展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管理体制保障、

依法治校,教授治学。

不断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学院规章,依章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院各项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学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深化二级管理改革,不断优化学院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运行效率。

各部门、各系部以绩效目标考核指标为依据,责任到人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坚持院务公开,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及群众组织作用,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继续坚持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及时向师生员工、群众团体、民主党派、等通报重大决策及实施情况;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合理确定学术组织人员构成,保障学术组织依照章程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2.3.资源条件保障

整合优化学院内部资源,提高办学资源使用效益。

面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浪潮,学院应对教育资源在可能的配置和利用方式之间作出选择,深化学院内部体制改革,调整管理方式,使学院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不同部门共享师资和教学设备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附表:

教学院部“十三五”规划主要建设指标

(各院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类别

主要建设指标

“十二五”现状

“十三五”新增

“十三五”末总量

学科

专业

省级重点学科(个)

 

 

省级创新团队(个)

 

1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本科专业(个)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个)

 

1

 

师资

队伍

专任教师(人)

 

5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专任教师(人)

 

4

 

具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人)

 

1

 

省级教学名师(人)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个)

 

 

 

省级优秀创新团队(个)

 

1

 

省级拔尖创新人才(人)

 

 

 

人才

培养

全日制在校专科生(人)

 

360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门)

 

1

 

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个)

 

1

 

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1

 

省级教改项目(项)

 

1

 

实习基地

 

3

 

科学

研究

科研经费(万元)

 

50

 

承担省部级(国家级)项目(项)

 

1

 

发表论文(其中SCI、EI)(篇)

 

10

 

出版著作教材(规划教材)(部)

 

3

 

授权专利(件)

 

3

 

办学

条件

图书纸质(电子)(万册)

 

10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