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359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一完全中学2021-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缅甸的热带丛林里,高达十几米的树顶上,两只叶猴跳荡着、嬉闹着。

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它俩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可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地跳开去,绝不会失足坠地……它们是在打架吗?

动物学家对此做出的解释也许会使我们吃惊:

它们是在游戏!

并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

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模、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科学家将其分成三类:

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

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

战斗游戏得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

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研究者认为,战斗游戏可能要比真的战斗更为困难,因为这种游戏要求双方的攻击有分寸,对伙伴十分信赖,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

如野象喜欢把杂草老藤滚成草球,然后用象牙”踢”草球。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

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

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研究者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

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

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这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此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也有一些科学家指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这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以上假说可称为”自娱说”。

不久前,美国科学家提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假说——”学习说”。

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速度、敏捷、隐蔽、争斗、利用环境等能力很有效。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美国爱达荷大学的约翰·贝叶和加拿大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羱羊⑤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

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

赖特发现,哈得逊湾⑥的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

到了夏季,冰雪消融,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食物来源丰富,北极熊吃饱喝足了,就进行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各种游戏。

夏季游戏好像体育运动,使北极熊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

”锻炼说”是对”学习说”的补充。

(摘编自周立明《动物游戏之谜》)

1.下列最新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物的游戏行为之所以成“谜”,是因为它最复杂,最难以捉模,引起的争论最多。

B.单独游戏的特征是动物个体自由自在独自进行的游戏,如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等。

C.文中的“游戏”只是一种拟人化的形象说法,不是实实在在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本质的不同。

D.战斗游戏的本质特征是由两个以上个体参加的一种社会行为。

这种游戏貌似激烈,实则配合默契,极有分寸,绝无伤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演习说、自娱说,还是锻炼说、学习说,在彻底揭开这些游戏行为的谜底之前,这些学说都只能是一种设想。

B.动物学家的解释让我们感到吃惊的原因是:

一般人很难想到动物竟然也会游戏。

C.战斗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的原因是要求游戏双方攻击有分寸,非常信赖伙伴,自我控制严格。

D.所有的动物游戏行为都是有两个以上的动物个体共同完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缅甸的热带丛林里,两只叶猴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而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跳开,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生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B.一群北极渡鸭在冰雪陡坡上一边欢叫,一边“溜滑梯”;成群的露脊鲸在海上刮起大风时,将尾鳍高举出水面,像船帆一样推着它们驶向海岸,这些都是动物的游戏行为。

C.马驹常常欢快的连续扬起前蹄,轻盈的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北极熊常玩把一根棍子或一块石块衔上山坡后扔下来,自己在后面追着玩。

这些都是单独游戏。

D.生物世界所有冬眠动物的冬眠行为,都是为了尽可能节省能量,为来年生存养精蓄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水袖之痛

肖复兴

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

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

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

六年前,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

坦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好听,毕竟他正当年。

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20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

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苦练的功夫。

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

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

那时候,不到20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

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值得的。

但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

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

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

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

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

已经不能讲话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

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

母亲去世了,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就如同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

3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

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

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事情。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子女……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

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刻,胡文阁还觉得自己的水袖更重要呢。

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

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情只要伸手接着就是,那么轻而易举。

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浅薄,坦陈内疚——多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

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80,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

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总是兴致很高地对我说:

“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

”正是伏里天,我对她说:

“天凉快点儿再去吧。

”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

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

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理所当然地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

我不知道,如今的胡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亲。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30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

(原载《今晚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写胡文阁作为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目的是为下文写他的心头之痛做铺垫。

B.胡文阁决定先买水袖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亲情容易得到,所以可以暂时不必在乎。

C.作者写到许多年轻人对待亲情和对待自己的事情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胡文阁的“心头之痛”,并非个别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D.作者在写胡文阁时,融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使文章情感更加厚重感人,也更能引发读者深思。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一句。

(6分)

 

6、紧密结合全文,理解“水袖”在文中的含义。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1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21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

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

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

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

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21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7.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1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9.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履:

鞋子

B.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池:

护城河

C.焚百家之言言:

言论,这里指著作

D.隳名城,杀豪杰隳:

毁坏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两联是说,卖松人把生长在深山大谷中耐寒的松树送到长安卖与那些住在翠楼中的富贵人家,作者能理解卖松人的这种求利心情。

B.诗歌的后两联是说,松树的“瘦叶”“淡花”是不被欣赏的,因为长安富贵人家喜欢的是妖艳媚俗的桃李。

C.作者对卖松人的不合时宜的做法进行了嘲讽,也对长安富贵人家不识松树价值的鄙薄进行了批判。

D.本诗写法上多用对比。

比如“寒涧”“翠楼”的对比,“瘦叶”“淡花”与“桃李”的对比,更能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15.本诗语言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蜀道难》中,借黄鹤和猿猴来反衬,表现入蜀道路之艰险的诗句是:

    ,”。

(2)《琵琶行》中多“月”。

其中,用来渲染一种静寂寥廓环境氛围的一句是“”,用来渲染一种孤寂凄寒环境氛围的一句是“”。

(3)《登高》中高度概括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的奇妙景象。

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

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色彩。

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去描绘。

说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瞬息万变变化莫测五光十色入木三分

B.千变万化高深莫测五颜六色出神入化

C.千变万化高深莫测五光十色入木三分

D.瞬息万变变化莫测五颜六色出神入化

18.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析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B.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C.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目前能划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

D.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认识清楚的极光色调已达一百六十余种之多。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上下纵横近万公里,甚至还存在成百上千公里的极光带

B.极光带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C.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

D.极光带成百上千公里上下纵横,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

20.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5分)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

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

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6分)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某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报道。

这个标题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眼球,但在许多读者赞赏的同时,也有不少读者持否定态度。

请谈谈读者赞赏和否定的理由各是什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林黛玉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祥林嫂勤劳淳朴,身体健壮,意志坚韧,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在封建“四权”的重重束缚下,经济上受尽剥削,政治上备受压迫,精神上惨遭摧残,直至最后沦为乞丐,冻饿痛苦致死;“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

”强有力的声音从桑地亚哥的嘴里,——不,是从他的心里涌出!

他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他的精神却是真实的,他的精神是活的,震撼人心的!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1.C不是童话故事中拟人化的”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游戏,是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的游戏行为。

2.D单独游戏是动物个体独立完成的。

3.A这只是动物的一种游戏行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第4小题3分,其它每小题6分,共15分)

4.B.“觉得亲情容易得到”于文无据,“可以暂时不必在乎”也是曲解。

5.参考答案

比喻。

把追求让自己错失尽孝机会的事物等比喻成“刺”“绣花针”,把牺牲亲情获取的成功、事业等比喻成“美丽的图画”。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年轻人只顾自己的事情而不懂亲情不珍惜亲情的现象。

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评及痛心之情。

(不围绕比喻及其表达效果作答不给分。

每点2分,意思对就可给分)

6.参考答案:

胡文阁的水袖。

具体的水袖,因为买水袖,胡文阁失去了给母亲买生日礼物的机会。

我的“水袖”。

抽象的水袖,具体指我年轻时自己的事情。

因为觉得自己的事情重要,我错过了陪母亲看月季花的机会。

年轻人的“水袖”。

抽象的水袖,具体指年轻人心中的事业、爱情、婚姻、子女等。

年轻人为了追求这些事情而忽视或不珍惜亲情。

(从“具体”和“抽象”两个角度答也可以,注意“紧密结合全文”)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A.原文是“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注意“推动”二字,未然变已然。

8.C.A项原文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未然变已然。

B项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

D项“不建议”在文中无据。

9.

学科建设方面:

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方面:

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材建设方面:

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

人才培养力度方面: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