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269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染病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染病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染病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染病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重点.docx

《传染病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重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学重点.docx

传染病学重点

传染病学重点

传染病学重点1.2.3.4.5.6.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

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病原体pathgen:

是指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衣原体、立感染(infection):

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infection:

当机体防御受到损伤,体内处于共生状态的微生物,或自然存在的隐匿病原微生物而致病。

感染过程的表现:

?

病原体被清除:

无症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完成。

?

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infection),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

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少数人可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

显性感染(apparent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clinicalinfection),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显性感染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可获得较为稳固的免疫力。

?

病原携带状态:

按病原体种类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若其携带病原体的持续时间短于3个月称为急性携带者,长于3个月则称为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征:

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

?

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够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以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7.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除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person),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

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

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

(2)传染性:

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

传染病病人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

(3)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的流行需要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这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上(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也是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的发病可分为散发性发病、流行、大流行、暴发流行。

(4)感染后免疫力8.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

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

从病原体侵入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

?

前躯期prodromalperiod: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

?

症状明显期Periodofapparentmanifestation:

此期所有的传染病的症状和体征都充分体现。

如随即进入恢复期则称为顿挫型(abortivetype)。

?

恢复期ConvalescentPeriod:

当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复发(relapse):

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1)病程发展

的阶段性:

再燃recrudescence:

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后遗症sequela:

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

发热:

程度,阶段性,热型及意义?

发疹:

斑丘疹,出血疹?

毒血症状?

单核-吞噬细胞反应(3)临床类型:

按临床过程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按病情分为轻型、典型中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

9.传染病的诊断:

(1)临床资料

(2)流行病学资料(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

一般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血液生化?

病原学检查:

直接检查、分离培养、特异抗原检查、特异核酸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

?

其他检查:

内窥镜、超声、磁共振、CT、活检10.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

甲类包括鼠疫、霍乱。

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

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1.

HV)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

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呈五期经过。

【病理生理】

(1)休克:

病程的37天常出现的低血压休克称为原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发生的休克称为继发性休克。

原发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外渗使血容量下降。

继发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大出血,继发感染和多尿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足,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

(2)出血:

发热期皮肤黏膜的小出血点是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

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前期,主要是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此外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尿毒症等亦能导致出血。

(3)急性肾衰竭:

?

肾血流障碍;?

肾脏的免疫损伤;?

肾间质水肿和出血,压迫肾小管,使尿量减少;?

肾缺血坏死;?

肾素、血管紧张素?

的激活,使肾动脉收缩,因而肾皮质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管管腔可被蛋白、管型等阻塞,使尿液排出受阻。

【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经过。

(1)发热期:

?

发热:

多数患者起病突然,有畏冷。

发热,体温3940?

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37天。

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轻型患者热退后症状缓解,重症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

全身中毒症状:

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少数患者眼眶疼痛。

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并可有胃肠道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部分患者出现嗜睡、烦躁、谵妄或抽搐等精神症状。

?

毛细血管损害征:

主要表现为出血、充血、渗出水肿。

皮肤充血潮红主要见于颜面、颈、胸部,重者呈醉酒貌。

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口腔的软腭和咽部,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样、条索点状瘀点。

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

如在病程46天,腰、臀部或注射部位出现大片瘀斑,可能由DIC所致,是重症表现。

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

?

肾损害:

蛋白尿、管型。

?

肝损害:

ALT/AST升高,黄疸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病程46日,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

表现:

血压改变;心血管系统的表现;水电及酸碱紊乱;DIC;脑水肿、脑出血;肾损加重,出现衰竭,少尿或无尿;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

(3)少

尿期:

一般认为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

少数患者无明显少尿而出现氮质血症,称为无少尿型肾功能不全。

少尿期一般发生于5-8日,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4)多尿期:

病程914天,分为三期。

?

移行期:

每日尿量由500ml增至2000ml,虽尿量增加,但血BUN和肌酐等反而增高,症状加重。

?

多尿早期:

每日尿量超过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

?

多尿后期:

尿量每日超过3000ml,并逐日增加,氮质血症逐步下降。

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

尿量恢复为2000ml,精神食欲基本恢复。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季节,病前两个月进入疫区并与鼠类或其他宿主动物接触史。

(2)临床表现:

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体征、肾损害)和病程的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3)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

尿蛋白大量出现和尿中带膜状物有助于诊断。

血清、血细胞和尿中检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和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可明确诊断。

特异性IgG抗体需双份血清效价升高四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RT-PCR检出汉坦病毒RNA有助于诊断。

【治疗】“三早一就”为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

(1)发热期:

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2)低血压休克期:

积极补容、注意纠酸、改善微循环。

(3)少尿期:

稳、促、

)多尿期:

移行期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4

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

(5)恢复期:

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12.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经蚊媒传播,流行于夏秋季。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病后常留有后遗症。

【临床表现】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四期。

极期:

病程310天,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表现。

(1)高热:

体温高达40?

,并持续不退至极期结束,一般持续710天。

发热越高,病程越长,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

多发生于38天,通常持续一周。

(3)抽搐:

病情严重的表现。

现有面部、眼肌、口唇部的小抽搐,随后肢体抽搐,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可反复发生。

频繁抽搐可导致紫绀、甚至呼吸暂停。

(4)呼吸衰竭:

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和幅度不均,最后呼吸停止。

(5)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

(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多在病程10天内出现。

常有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

(7)循环衰竭:

常与呼衰同时出现,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数,休克和胃肠道出血。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互为因果。

【鉴别】,中毒性菌痢:

起病较乙脑较急,常于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和感染性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

作肛拭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粪便,可见大量脓、白细胞。

13.艾滋病: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经性传播。

HIV主要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及HIV携带者。

病毒阳性而HIV抗体阴性的窗口期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母婴传播、其他。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为男同性恋、静脉药瘾者、性乱者、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

【临床分期】

(1)急性感染期:

HIV感染后46周即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及颈、枕部淋巴结长大等。

血清可检出HIVRNA及P24抗原。

CD4/CD8比例倒置,血小板减少。

(2)无症状感染期:

HIV感染者数月至数年无症状,实际为潜伏期。

(3)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其他部位(如颈、枕、腋下)两处或以上淋巴结肿大。

其直径大于1cm,无压痛,无粘连。

(4)艾滋病:

可有五种表现。

?

全身症状:

如发热、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易感冒等。

全身淋巴结、肝、脾肿大。

?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痪等。

?

严重机会性感染:

如肺孢子菌肺炎。

?

继发性肿瘤:

如卡波西肉瘤。

?

并发疾病:

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目前WHO将HIV感染分为A、B、C三类,每类依据CD4淋巴细胞数分为三级:

?

0.5x10/L为?

级;(0.20.49)x10/L为?

级;?

0.2x10/L为?

级。

【临

1)肺部:

可发生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慢性咳嗽、发热,发绀,血氧床表现】(

分压降低。

卡波西肉瘤也常侵犯肺部。

(2)神经系统:

?

机会性感染,如脑弓形虫病等。

?

肿瘤,如中枢系统淋巴瘤等。

?

原发性HIV感染,如艾滋病痴呆综合征等。

?

其他,如败血症相关性脑部等。

表现为头痛、痴呆、癫痫、脑神经炎、肢体瘫痪、共济失调等。

(3)消化系统:

口腔、食管念珠菌病及HSV、CMV感染

4)皮肤粘膜:

分为感染、炎症性皮肤病及肿瘤三类。

(5)眼部:

巨较常见。

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及弓形虫视网膜脉络膜炎常见。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有性乱交、静脉药瘾、输血制品史等。

(2)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期根据高危因素及类血清病表现;慢性感染期结合流行病学史、严重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CD4,CD8比例降低。

(3)实验室检查:

HIV抗原和抗体的检测。

高危人群有以下两项或以上可疑诊AIDS,进一步检查确诊:

?

短期体重下降10以上。

?

咳嗽或腹泻超过四周。

?

持续或间歇发热超过四周。

?

全身淋巴结肿大。

?

反复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HSV感染。

?

口腔念珠菌病。

999?

全身瘙痒性皮炎。

下列情况之一也应疑诊AIDS:

?

难治性肺部感染或进展迅速的活动性结核病。

?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或中、青年痴呆症。

?

卡波西肉瘤或伯基特淋巴瘤。

【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疗法):

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爱滋病。

该疗法的应用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该疗法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的药物混合使用,从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1)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s,NRTIs):

如齐多夫定(ZDV/AZT),拉米夫定(LAM)

(2)非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3)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s,PI)(4)基因治疗联合方案:

一般两种NRTIs联合一种NNRTIs或一种PI制剂。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禁止毒品注射,取缔娼妓,严禁性乱,高危人群用避孕套。

严格筛查血液及血制品,用一次性注射器。

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

规范治疗性病。

HIV感染的孕妇产前3个月起服AZT,产前顿服NVP200mg,产后新生儿72小时内一次性口服NVP2mg/Kg。

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牙具、刮面刀、餐具等。

(3)保护易感人群。

14.恙虫病(tsutsugamushidisease):

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给人。

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位特征。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前3周内是否到过恙虫病流行地区,在流行季节有无户外工作、露天野营或在林地草丛上坐、卧等。

(2)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常伴寒战、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等,颜面及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

特征性体征:

?

焦痂与溃疡:

本病之特征。

焦痂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

其边缘突起,如围堤状,周围有红晕,如无继发感染,则不痛不痒,也无渗液。

痂皮脱落后即成溃疡。

焦痂可见于体表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腋窝、外生殖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腰背等处。

?

淋巴结肿大:

焦痂附近的淋巴结常明显肿大,可移动,常伴疼痛和压痛。

?

皮疹:

多出现于病程46天。

皮疹常为暗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多散在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皮疹持续37天后消退,不脱屑,可

肝脾肿大(3)实验室检查:

?

血象:

周围血白细胞数遗留少许色素沉着。

?

减少或正常,中性粒核左移,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

?

血清学检查:

变形杆菌OKK凝集试验(外斐反应)效价1:

160或以上有诊断意义;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斑点免疫试验;ELISA。

?

病原学检查:

病原体分离,分子生物学检查。

【治疗】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对本病有良好疗效。

15.伤寒(typhoidfever):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性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腹痛、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

伤寒细胞(typhoidcell):

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

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小结(typhoidnodule)或伤寒肉芽肿(typhoidgranuloma)。

肥达反应(Widaltest):

又称肥达试验,伤寒杆菌血清凝集反应。

用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杆菌鞭毛抗原共五种,采用凝集法测患者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

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

【临床表现】典型伤寒分为四期。

(1)初期:

病程第一周。

起病缓慢,最早的症状是发热,热度呈阶梯型上升,可伴有全身不适、酸痛、消化道症状;右下腹可有轻压痛。

(2)极期:

病程23周。

?

持续发热:

多为稽留热型。

?

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或听力下降,严重者有谵妄、颈项强直甚至昏迷?

?

相对缓脉:

心肌炎时不显示。

?

玫瑰疹:

病程714天出现。

主要分布于在胸、腹及肩背部。

压之褪色。

?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差,舌苔厚腻,多便秘,偶腹泻,腹部不适,右下腹可有深压痛?

肝脾肿大。

肠出血、肠穿孔多在本期出现。

(3)缓解期:

病程第四周。

发热逐步下降,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

(4)恢复期:

病程第五周。

体温正常,神经、消化系统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

【并发症】

(1)肠出血:

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多出现在病程23周。

常有饮食不当、活动过多、腹泻及排便用力过度等诱因。

少量出血时可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心率加快等表现,大便潜血阳性或柏油样大便。

大量出血时,常表现为体温突然下降,头晕、口渴、恶心、烦躁不安等。

(2)肠穿孔:

最严重的并发症。

常发生于病程23周。

穿孔部位多位于回肠末段。

穿孔前可有腹胀、腹泻或肠出血等先兆。

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突然疼痛,伴恶心、呕吐,以及四肢冰冷、呼吸急促、脉搏浅速、体温和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休克期)。

经12小时后,腹痛和休克征可暂时缓解(平静期)。

不久体温迅速上升,腹痛持续存在并加剧;出现腹胀、腹壁紧张,全腹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等腹膜炎体征;白细胞数升高,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膜炎期)。

(3)中毒性肝炎:

常发生于病程13周。

检体可见肝脾肿大和压痛。

ALT轻至中度升高。

(4)中毒性心肌炎:

常出现于病程23周。

有严重的毒血症状,主要表现为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第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

心肌酶谱异常。

(5)支气管炎及肺炎:

多发生于极期。

(6)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多发生于病程13周。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黄疸加深,接着出现少尿、无尿。

(7)其他并发症:

急性胆囊炎、脑膜炎等。

【诊断】

(1)流行病学依据:

当地的伤寒疫情、既往是否进行过伤寒菌疫苗预防接种,是否有过伤寒病史,最近是否与伤寒病人有接触史,夏秋季发病等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依据:

起病缓,持续发热1周以上;腹胀、便秘或腹泻;表情淡漠、呆滞,伤寒面容;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白细胞不升高,嗜酸细胞降低;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则有助诊断。

(3)实验室依据:

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诊意义。

外周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肥达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

【鉴别诊断】,病毒性上呼吸道炎,细菌性痢疾,疟疾,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血行播散型结核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治疗】

(1)病原治疗:

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儿童和孕妇伤寒患者宜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2)并发症的治疗:

a.b.c.d.e.肠出血:

?

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便

若患者烦躁不安,可给予地西泮;?

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量;?

暂时禁食;?

解质、酸碱平衡;?

止血药;?

必要时输血;?

内科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

肠穿孔:

?

局限性穿孔的患者应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控制腹膜炎;?

肠穿孔并发腹膜炎应及时手术治疗,同时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腹膜炎。

中毒性心肌炎:

?

严格卧床休息;?

保护心肌药物,如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等;?

必要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若出现心衰,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维持至症状消失。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

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伤寒杆菌的原发感染;?

肾上腺皮质激素;?

输血,碱化尿液;?

小剂量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抗凝;?

必要时血液透析。

肺炎、中毒性肝炎、胆囊炎和DIC:

相应内科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