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045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docx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2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刻,窗外的雨不再是清冷的秋雨了,在我的眸里是一种柔软,似撒(sǎ)娇少女的情怀,是怜,是爱,是柔,是润在我心里的一种憧憬(jǐng)。

B.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要紧密结合工作重点,加强对属(shǔ)地中央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支付行为的监控,督促有关单位堵塞(sè)漏洞和健全制度。

C.成功路上无坦途,改革不会一劳永逸,面对新变化新问题,小岗人也曾

,却始终坚守改革初心,奋楫(jì)争流,不断蹚(tāng)出一条条发展新路,带来一波波改革红利。

D.虽然礼堂里有冷气,但曹元朗穿了黑呢(ní)礼服,忙得满头大汗,我看他戴的白硬领圈,给汗浸(jìn)得又黄又软。

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滩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

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甲】从法国卢浮官前的玻璃金字塔,大理石砌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到维多利亚港口边矗立的香港中银大厦,贝聿铭的建筑手笔,将艺术之美凝固于大地,被时间证明永恒。

1983年,贝聿铭捧得建筑学界最高奖项:

普利兹克奖。

【乙】评委会认为:

“贝聿铭给以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对于材料的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丙】贝聿铭被称为“最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的现代主义有着一种鲜明的个人烙印——干净、内敛、边缘锐利、对几何形状的肆意使用等。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其建筑作品情有独钟。

站在贝聿铭设计的建筑前,你会惊叹于那些看似锐利线条的流动之美及其和谐的韵律,与周围环境水乳交融。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给以B.情有独钟C.及其D.水乳交融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新型泥火山无论是化学机制还是物理机制,均与马里亚纳海沟弧前区域已知的蛇纹石化泥火山有明显不同。

B.美国隔空喊话的同时,德黑兰也在努力分化美国的反伊同盟,这场华盛顿与德黑兰之间的博弈,显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C.再走长征路,弘扬新时代长征精神,需要每一位记者在第一现场触摸时代脉搏,需要他们以新视角、新手段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传播力

D.“个性化定制”旅行方案的出行方式日趋受到欢迎,尤其这种能够“玩出创意”“玩出个性”的方式,对于年轻消费者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

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①。

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②,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③。

6.下面是某品牌“沉香机”生产植物精油过程,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

(1)用一句话概括“冷凝器”的作用,不超过20个字。

(2分)

(2)立足“效益好”的角度,从4个方面评价该品牌“沉香机”的优点。

要求:

体现流程图的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材料一:

遗传背景单一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是科研人员梦寐以求多年但无法达成的目标,而非人灵长类动物首选对象肯定是猴子。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诞生;同年12月5日,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

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

2019年1月,孙强团队与同属于中科院神经所的张洪钧团队合作,再获佳绩:

在张洪钧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世界首批核心节律基因BMAL1敲除猕猴模型的基础上,孙强团队通过一只症状最明显的公猴的体细胞克隆出五只小猴。

这项进展说明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

(摘编自《体细胞克隆猴:

开启新药硏发“灵长类”时代》,《科技日报》2019年3月5日)

材料二:

中国体细胞克隆猴的系列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美国《大西洋月刊》写到,中国科学家不仅仅是采用,更是改良了当年克隆绵羊的技术。

美国克隆专家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在接受《自然》杂志访问时表示,应该恭喜中国科学家,“我明白其中的难度有多大”——他在本世纪前10年尝试克隆时,使用了1.5万个猴子卵子,虽然已做到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系,但是怀孕的灵长类动物最终未能诞下活胎。

英国达林•格里芬教授说:

“已知的、统一遗传背景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无疑可以对人类疾病,尤其是遗传疾病的研究、理解和最终治疗,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路透社的报道则认为,基因型相同的动物模型对于生命医学研究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排除复杂基因背景对试验的干扰,并为一大批新药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试模型。

(摘编自《<细胞>期刊报道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参考消息》2019年3月5日)

材料三:

对于公众高度关注的伦理问题,团队成员明确表示,中科院做这项工作是为提高人类健康,研究脑科学基本问题。

我们严格遵守了国际各项相关协议和规则。

相反,这项工作还可能使一些伦理争议得到化解。

目前,全世界每年对猕猴的使用量高达10万只,主要用于药物筛选实验。

利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人们就能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出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

团队成员还表示:

“体细胞克隆猴技术让人们在一年内就能制备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大大减少了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干扰,这样,只要使用很少数量的克隆猴,就能够完成很有效的筛选。

(摘编自吴月辉《世界首例!

这几只克隆猴可不简单》,《人民日报》2019年1月24日)

材料四:

2月27日,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已成功举办14届,是观察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对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成果能否入选,原创性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从近些年入选的项目来看,近年来,我国以“墨子号”、“悟空号”和FAST望远镜等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取得重要成果。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刘敏表示,近些年来,围绕特色科学资源,我国已在一些特色科学领域具有引领优势,如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人类起源、青藏高原演化等。

2018年,我囯科学家“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讲展。

(摘编自刘垠《克隆猴入围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日报》2019年2月28日)

7.下列对材料“克隆猴”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7年在中科院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诞生的两只克隆猴,实现了科研人员多年的梦想,标志中国科学家已可以批量生产遗传背景均一的疾病猕猴模型。

B.我国科学家采用了当年克隆羊技术,并对此技术进行了改良,克隆出了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技术难度很大,但应用前景并不明朗。

C.原创性是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悟空号”、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等项目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体现了我国近些年来取得科技成就的新特点、新趋势。

D.利用体细胞克隆猴技术进行体外基因编辑,从而制备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可以大幅减少因药物筛选使用的猕猴数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生产出的遗传背景单一的疾病猕猴模型,有利于减少药物筛选实验中个体差异的干扰。

B.“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观察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中国科学家实现人类首次克隆猴是中国科技领先全球的重要例证。

C.使用体细胞在体外做基因编辑,进行生命体克隆并将之应用于活体实验,可能会引发社会关于生命伦理的质疑,但实际上由于采用了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反而可能平息一些争议。

D.“基于体细胞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岀猕猴”技术既符合科学伦理,又体现科学精神,各媒体不同侧面广泛报道有利于科学精神传播。

9.以上四则新闻都对克隆猴作了报道,但侧重点各不相同,请分别加以概括。

(4分)

①材料一:

②材料二:

③材料三:

④材料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四季平安

杨帮立

这么大的雪,小杨不会来了吧。

一场雪封实了白露河两岸。

白露河在这儿打了一个大深弯,河堤似鸟儿的双翼,大娘住在东边的翼尖上。

现在,在大娘的眼里,这鸟儿是一只巨大的白天鹅,在白茫茫的天地间煽动着翅膀。

小杨是她的帮扶责任人。

他初来的时候,老太太生病躺在床上,一只干瘦炸毛的猫,在窗台上饿得有气无力地叫着。

搂柴生火、舀水做饭,土灶被他烧得红红火火。

这孩子说他家住在这白露河上边十几里的南河湾,爹妈都在家里种着地,大娘喝完稀粥,问起南河湾一个远门亲威,小杨还真认得。

小杨说,大娘啊,现在政策好啊,没自来水,政府给你接,有病了,政府给你治,没钱花了,政府有低保,你这种情况,明个给你申请个最低生活保障金——这我都知道,我老了,不能干了,让我上敬老院,我舍不得这鸡鸭猫狗小菜园老果树,我身边少的是人啊。

不是有我吗,明天啊我陪大娘去县城看病去。

临走时,小杨要和大娘合个影,大娘死活不依脸朝床里,怎么劝都不扭过来。

大娘说,回去问问你爹妈,咱这白露河边可是有规矩的,像我这样不阴不阳的人,是不兴跟人照相的,会吸别人阳寿的。

小杨说,我年轻力壮的,我不怕你吸我阳寿。

你是好人,我更不能跟你照相。

小杨被逼得没办法,才说,单位有要求,不跟你合个影,传工作群里,会挨批评的。

大娘这才下了床,洗洗脸,把花白的头发往耳根捋了捋,坐下来。

小杨站在她后面,把手机伸到前面,说大娘的气色好着呢,大娘笑了,小杨笑了。

从县医院回来,用大娘自己的话说,前一阵子是自己吓自己,本没得什么该死的病,还没到阎王爷收她的时候,腿弯也有劲了,腰板也直了,手也灵活了。

每逢周六扶贫日,小杨都会过来,陪她拔拔草,挖挖地,种种菜,小菜园红是红紫是紫,青是青,绿是绿,小鸭在池塘里扎猛子,小鸡振膀子能飞上树。

小杨用生了锈的镰刀,把宅前屋后的杂草割得光光的,偏偏留下几丛野花来,剪下老枝,留下新头,花开得又大又旺。

来一次,把院子打扫一遍,从河边挑来黄沙,把院子铺得平平坦坦。

八月十五,小杨送来了一大盒子月饼,说是女朋友从大城市里寄来的,一共两盒,送给他爹妈一盒,带来这一盒。

元旦前,小杨匆匆忙忙来说,大娘,我这段时间有点小事,顾不上来了,有事给我打电话哦。

小杨给大娘买了个老年手机,教会了大娘一个动作,摁住键盘上的“1”不松,小杨的手机被拨通了,铃声愉快地响了起来。

只顾学手机充电接听拨打电话了,还没问小杨啥事,小杨走得没影了,大娘撵到村部也没追上,这孩子太急了。

驻村的工作队员嘻嘻哈哈地告诉她,能不急吗,小杨要接他女朋友回来结婚了。

总得给他们做点啥。

大娘有了心事,老不中用了,做点啥呢?

大娘想起她年轻时的一件老活计来。

她在老木箱子里扒出了牛皮纸包,打开纸包,呈现出五彩丝线来。

拿出几根针,穿上不同颜色的丝线,心,渐渐向记忆打开;手,渐渐灵巧起来;脸,渐渐泛起了喜色。

她要把春天的草绿,夏天的花红,秋天的天蓝,冬天的雪白,一针一线地绣岀来。

小杨来时,她总悄悄地把活计藏起来,她守着她的秘密,心里是满满的温暖。

小杨说今天来给她送对联。

这么深的雪,可能过不来了。

天晴了,白露河滩里,跳荡着各式各样的光,晃着大娘的眼睛。

一转眼,敞开着羽绒服,脸上淌着热汗,头上冒着热气的小杨站在了她面前。

小杨让大娘到厨房里烧水打面浆。

他开始揭掉旧春联。

刮擦干净门堂门框,等大娘把热腾的面浆端来,小杨先找出一张横联贴在了门上方。

扯端正拍平实了:

四季平安。

四季平安。

大娘念叨出声来,小杨一愣,从高凳子上跳下来:

大娘,你不是不识字吗?

大娘从屋里端出一簸箩花花绿绿的物件来:

小孩的花顶帽、红肚兜、凤头单鞋、虎头棉靴······每件上面都绣着“四-季-平-安”!

10.概括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分)

11.结合故事情节,简析大娘的形象。

(4分)

12.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色。

(6分)

13.小说以问答结尾,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诗论

苏洵

人之嗜欲,好之有甚于生,而愤憾怨怒,有不顾其死,于是礼之权又穷。

礼之法曰:

好色不可为也。

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弟,不可使有怨于其君、父、兄也。

使天下之人,皆不好色,皆不怨其君、父、兄,夫岂不善?

使人之情皆泊然而无思,和易而优柔,以从事于此,则天下固亦大治。

而人之情又不能皆然!

好色之心驱诸其中,是非不平之气攻诸其外,炎炎而生,不顾利害,趋死而后已。

噫!

礼之权止于死生。

天下之事不至乎可以博生者,则人不敢独死以违吾法。

今也人之好色与人之是非不平之心勃然而发于中以为可以博生也而先以死自处其身则死生之机固已去矣死生之机去则礼为无权。

区区举无权之礼,以强人之所不能,则乱益甚而礼益败。

今吾告人曰:

“必无好色,必无怨而君、父、兄!

”彼将遂从吾言而忘其中心所自有之情邪?

将不能也。

彼既已不能纯用吾法,将遂大弃而不顾吾法。

既已大弃而不顾,则人之好色与怨其君、父、兄之心,将遂荡然无所隔限。

而易内窃妻之变,与弑其君、父、兄之祸,必反公行于天下。

圣人忧焉,曰:

“禁人之好色而至于淫,禁人之怨其君、父、兄,而至于叛。

患生于责人太详。

”好色之不绝,而怨之不禁,则彼将反不至于乱。

故圣人之道,严于礼而通于诗。

礼曰:

“必无好色!

必无怨而君、父、兄。

”诗曰:

“好色而不至于淫,怨而君、父、兄而无至于叛!

”严以待天下之贤人,通以全天下之中人。

吾观《国风》,婉娈柔媚,而卒守以正,好色而不至于淫者也;《小雅》悲伤诟毒,而君臣之情卒不忍去,怨而不至于叛者也。

故天下观之曰:

“圣人固许我以好色,而不尤我之怨吾君、父、兄也。

”许我以好色,不淫可也;不尤我之怨吾君、父、兄,则彼虽以虐遇我,我明讥而明怨之,使天下明知之,则吾之怨亦得当焉,不叛可也。

夫背圣人之法,而自弃于淫叛之地者,非断不能也。

断之始生于不胜,人不自胜其忿,然后忍弃其身。

故《诗》之教,不使人之情至于不胜也。

夫桥之所以为安于舟者,以有桥而言也。

水潦大至,桥必解而舟不至于必败,故舟者,所以济桥之所不及也。

吁!

礼之权穷于易达,而有《易》焉;穷于后世之不信,而有《乐》焉;穷于强人,而有《诗》焉。

吁!

圣人之虑事也盖详。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易而优柔易:

容易

B.天下之事不至乎可以博生者博:

博取

C.不尤我之怨吾君尤:

责怪

D.断之始生于不胜断:

绝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礼之权止于死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必无怨而君、父、兄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C.则人之好色与怨其君、父、兄之心失其所与,不知

D.圣人之虑事也盖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指出一旦人的嗜欲喜好超过生命,愤怒怨恨到不惧死亡威胁,礼教就失去了它的作用,结果就可能会导致淫乱和叛逆。

B.圣人认为,礼教失去作用与“礼”自身也有关,即“患生于责人太详”,一定不允许好色,一定不允许怨恨国君和父亲、兄长,结果适得其反。

C.《诗》弥补礼教的缺失,认为人们可以顺应自己的天性,可以随性追求年轻柔顺的美色;国君、父亲和兄长不对地方,可以公然反对。

D.文章最后一段以桥、舟设喻,桥用来喻“礼”,而舟用来喻《诗》《易》《乐》,形象而生动的说明了《诗》是对“礼”在约束人失去作用时的弥补。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今也人之好色与人之是非不平之心勃然而发于中以为可以博生也而先以死自处其身则死生之机固已去矣死生之机去则礼为无权。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严以待天下之贤人,通以全天下之中人。

(4分)

(2)水潦大至,桥必解而舟不至于必败,故舟者,所以济桥之所不及也。

(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

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19.本词以“月”为主要意象,描写了中秋圆月经历“人间”“”“”等路径后,变为“如钩”弯月。

(2分)

20.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请从“豪放”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①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仁者爱人》)

②司马牛问仁。

子曰:

“仁者,其言也讱。

”曰:

“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颜渊》)

③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注】讱:

说话谨慎

21.请用1个成语概括上述材料体现出的孔子的教育思想:

(2分)

2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仁”的理解。

(4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子曰:

志士仁人,,。

(《论语》)

(2)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西风紧,。

晓来谁染霜林醉?

(王实甫《长亭送别》)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杜甫《旅夜书怀》)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认为,一览众山小,容易失去追求;一望众山高,倒容易明确目标。

有人则不以为然。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