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833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docx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论阶段);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社会分析论阶段)

四、早期社会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流派: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符号互动理论(乔治·米德)

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斯金纳)四、社会认知理论(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

第三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种类

1儿童期社会化;2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3成人社会化;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5反向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内容

 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社会行为社会化;知识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文化

  

(二)家庭:

1、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2、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文化的要求

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家庭气氛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

   

(1)宠爱型(2)放任型(3)专制型 (4)民主型

 4、家庭子女的出生顺序也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原因

(三)学校(四)同辈群体(五)大众传播媒介(六)计算机网络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二)艾里克森的观点,将人生发展分为8个阶段:

1、信任与不信任;2、自主与怀疑和羞怯;3、首创性与内疚性;4、勤奋与自卑;

5、统一的角色与混乱的角色;6、亲近与孤独;7、创造力感与停滞感;

8、自我完美与悲观失望感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的3个水平6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定向、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和后习俗水平(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

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行为再现过程④强化和动机过程。

 (四)正常成熟论(格塞尔) (五)群体社会化理论(哈里斯)(六)解释理论

第四章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二、角色的分类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和制约程度的不同,把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正式角色)和开放性角色(非正式角色)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间的权力地位关系,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五)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分为若干类(见教材第71页)

第二节 角色理论

一、结构角色论(林顿,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二、过程角色论(特纳,他以社会互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

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

一、角色行为过程

   

(一)角色学习(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一是学习角色技能.是综合性学习,在互动中进行)

 

(二)角色扮演(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二、角色冲突的涵义(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

三、角色冲突的协调(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有角色规范化、角色合并法和角色层次法。

四、角色偏差(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第四节性别角色差异

一、两性差异(生理差别、心理差异)

二、性别角色差异(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

侵犯行为、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

第五章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一)定义(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份: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分类)

  1、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2、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3、私我意识与公我意识

4、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5、主我与客我(宾我)

三、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

       2、人-—我知觉分化(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1、社会经济地位;2、社会文化环境;3、家庭;4、角色扮演;5、他人的评价;6参照群体

第三节 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指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

自我评价形成的途径主要有:

1、社会比较;2、自我估价

二、自我增强(自我美化,只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1、向下的社会比较;2、选择性遗忘;3、有选择地接受反馈;4、缺陷补偿;5、自我防御性归因

  6、自我设障

三、自我表现

 

(一)自我表现的原因(1、操纵他人对自己的印象;2、表现真实的自我)

 

(二)自我表现对社会互动的意义(润滑剂)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一、自我图式(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二、可能自我(功能:

激励未来的行为、评价与解释的功能)

三、自我不一致(指个体的自我概念与自我导向(理想的自我和应该的自我)之间出现矛盾或不协调,从而产生的内部冲突。

第六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1、选择性(奖惩经验,刺激强度);2、互动性;3、防御性(目的:

维持自我的完整);

4、认知的完型特性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含义和分类(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

⑴人的图式;⑵自我图式;⑶角色图式;⑷事件图式

(二)  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记忆;2帮助自动化推论;3增加信息;4 包含情感;5启动效用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1、仪表的认知;2、表情的认知(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和言语表情)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第三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

1、原有经验;2、价值观念;3、情感状态;4、认知偏见(光环作用、相似假定作用、类化原则-刻板印象、积极偏见—宽大效应、隐含人格理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5、兴趣;6、需要和动机;7、期待的影响;8、个性特征

二、认知对象因素:

1、魅力;2、知名度;3、自我表演;4、地位;5、被认知对象的外显行为

三、认知情境因素:

1、空间距离;2、背景参考

第四节 印象的形成

一、社会印象及其特点:

间接性、综合性、固执性

二、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1、一致性;2、评价的中心性;3、中心特性作用

三、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平均模式;2、增加模式;3、对上述两种模式分析(加权平均模式)

第五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二、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内在因素:

能力、动机、努力;外界的因素:

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在海德的基础上又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持有的内在属性(动机、品质、态度、能力)相一致。

影响因素:

行为的社会合意程度、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四)凯利的归因理论(三度理论或三维理论):

归因于行为者、客观刺激、所处的情境或关系——

                一贯性、区别性、一致性

三、归因偏差

1、过高估计内在因素(基本归因错误);2、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3、忽视一致性信息

 4、自我防御性归因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态度的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份、情感成份、行为倾向成份

第二节  态度理论

一、强化论观点

1、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3、学习理论的研究

二、认知论观点

(一)紧张缓解理论研究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2、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3、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况,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归因理论的研究:

自觉理论

(三)社会判断理论(谢里夫和霍夫兰德。

参照标准,相差较大则倾向于更大,反之亦然.态度区域)

三、功能理论(卡茨、史密斯)

1、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2、自我防御的功能;3、认识的功能;4、价值表达的功能

四、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科尔曼)

1、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认同(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

3、内化(个体完全地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第三节 态度的测量

一、量表法:

1、等距量表:

瑟斯顿,侧重态度的认知维度

   2、总加量表:

利克特,侧重态度的情感维度

    3、语义分化量表:

奥古德和苏西

二、问卷法;三、投射法;四、行为观察法;五、生理反应法

第四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影响;2、家庭的影响;3、同伴的影响;4、团体的影响

(二)个体的学习

     1、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2、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3、模仿与观察学习

二、态度的改变

(一)劝说宣传法

  1、传播者的特性(专家身份、社会身份、吸引性、相似性、可信赖性—传播者的内在动机)

  2、信息的传播(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信息传播的渠道)

  3、被劝说者因素(原有态度、人格特点、被劝说者的信息加工)

  4、情境因素(信息繁多的情境、令人分心的情境、信息重复的情境)

(二)角色扮演法;(三)团体影响法;(四)活动参与法

第五节偏 见

一、什么是偏见?

(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二、产生偏见的原因

 1、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2、社会化;3、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有关)

三、偏见产生的结果

  1、自我实现预言(罗森塔尔效应);2、性别角色(对于形成女性心理和女性性别角色有着很大的影响)

 3、疏离(社会的隔离会导致并强化偏见,而偏见又反过来会增加隔膜和疏离)

四、偏见的消除

 1、消除刻板印象;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

1、个人性;2、直接性、可感性;3、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亲和需要:

1、恐惧↑,亲和需要↑;2、焦虑 ↑,亲和需要 ↓

(二)人际关系的报酬:

依恋、社会融和、价值确定、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照顾他人的机会

(三)摆脱寂寞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相互依赖模型,莱文格和斯诺克

 零接触—单向注意—双向注意-表面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高度卷入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ﻩ1、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

2、自我暴露与自我分层:

鲁宾

(1)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       

(2)第二层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3)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状况(4)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隐私部分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舒茨.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情感需要

二、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涉及物质的交换和非物质品

    福阿(Foa)确定了人际关系的6种基本回报:

爱、金钱、地位、信息、物品和服务

          可被归为两个维度。

一是特定性维度,第二个维度是具体程度

三、公平理论:

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

第三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互惠原则(相互重视和支持);2、得失原则(增减原则,评价改变);

    3、联结原则(与美好或不愉快的经验联结)

二、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1、熟悉性(曝光效应);2、接近性;3、相似性与互补性    

     4、个人特征:

能力(犯错误效应)、外表、个性品质、致命吸引力

第四节爱  情

一、爱情的含义:

(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二)爱情的行为与体验

二、爱情的类型:

浪漫式爱情、占有式爱情、最好朋友的爱、实用式爱情、利他式爱情、游戏式爱情

三、爱情三角形理论:

斯滕伯格。

亲密、激情、承诺

第五节人际关系的改善

一、对待不满的策略:

真诚、忽视、退出、表达

二、建设性争吵:

有利于关系的维持和改善

 三、T小组训练法(敏感性训练):

勒温。

常见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第九章人际沟通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情感的过程 

二、人际沟通的工具:

(一)言语符号系统

 

(二)非言语符号系统:

视-动符号系统、时—空组织系统、目光接触系统、辅助语言系统

三、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

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收者、反馈、障碍、环境

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一)影响信息来源的因素:

使用的传播技术,信息源的态度、知识程度和社会地位

    

(二)影响信息的因素:

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次序、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处理情况

   (三)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四)影响接收者的因素:

接收者的心理选择性、接收者当时的心理状态

五、人际沟通的障碍:

1、地位障碍;2、组织结构障碍;3、文化障碍;4、个性障碍;5、社会心理障碍

六、人际沟通的功能:

1、协调作用(协调情感和动作);2、保健作用;3、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第二节  人际沟通过程分析

一、人际沟通心理分析

 

(一)沟通动机:

了解和共同占有信息,出现态度不一致时,有改变在群体中地位的愿望

  

(二)对信息的选择:

1、赞同自己的;2、没有明显的选择性;3、反对自己的;4、不让接触的

 (三)对信息的理解:

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心理特征

二、人际沟通动作分析:

1、满足对方的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为目标;2、提供信息,方向或发布指示为目标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按照沟通线路分类:

1、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二、按照沟通方式分类:

1、假相倚(演讲)、非对称性相倚(应聘)、反应性相倚(顾客)、彼此相倚(谈心)

ﻩ         2、工具式沟通和情感式沟通;3、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4、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三、按照沟通网络分类:

1、正式的沟通网络:

轴型沟通、Y型沟通、链型沟通、园型沟通和全渠道式沟通

ﻩ   2、非正式的沟通网络:

单线型、集束型、流言型、偶然型

第十章  侵犯和利他

第一节  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的定义:

指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的、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二、侵犯行为的类别:

1、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2、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3、广义侵犯和狭义侵犯

三、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

1、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康拉德·洛伦兹等人认为侵犯行为是人类本能

         2、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通过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及其后果而形成的。

四、有关侵犯的生物学解释:

倾向于认为侵犯行为是人类的本能

1、动物行为学;2、生物进化学;3、行为遗传学;4、激素活动说

五、挫折—侵犯理论

(一)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多拉德1939年认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二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

(二)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1、米勒把挫折-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修正为一对多的关系.挫折可以引起多种反应。

2、伯克威茨把挫折—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修正为多对一的关系。

认为挫折只能使个体处于一种行为的唤起状态,不一定导致实际的侵犯行为.侵犯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

六、社会学习理论:

(一)模仿学习:

班杜拉.三个条件,榜样,被认为“合理”,在场

   

(二)侵犯与大众传播:

儿童最易受影响

七、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一)宣泄

(二) 习得的抑制: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对侵犯行为的控制

  1、社会规范的抑制;2、痛苦线索的抑制(被侵害人受到伤害的状态);3、对报复的畏惧

(三)置换(相似的人) (四)寻找替罪羊(软弱、特异的人)

第二节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

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二、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

1、当陌生人限于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助人行为;2、人们制止或干预犯罪的行为;

     3、个人约束自己不做出越轨的行为;4、偿还行为

三、利他行为的唤起:

事件的紧急程度、求助者的需要、助人者的能力等是利他行为唤起的因素。

四、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五、求助者的特点:

求助者的能力、性别、旁观者与求助者的交往、外貌、人品、责任

六、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1、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2、人格因素;3、利他者的性别差异(尚不明确)

4、利他者心境的作用(积极的会增加可能性)

七、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二)自然化境的影响(天气、噪音等)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1、旁观者数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责任分散)

        2、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评价焦虑,从众心理)

   (四)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八、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强化)

第十一章 社会影响

第一节  他人在场

一、社会促进:

个体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社会抑制:

个体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干扰

二、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一)优势反应强化说:

优势反应指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加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优势反应增强→促进熟练工作成绩或干扰非熟练工作成绩 

(二)评价与竞争:

他人在场激发了行为者的被评价意识,从而提高了动机水平。

   任务简单→更努力;任务复杂→被评估的压力会降低绩效

 影响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关系的因素:

1、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2、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3、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三)分散冲突理论:

注意分散和转移,如难度大→干扰工作;如简单,为了补偿干扰,会更努力

 (四)生理心理反应模式:

激励或威胁,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激励;没有→威胁

三、社会惰化:

(社会懈怠、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某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一)社会惰化的理论解释:

评价焦虑减弱使其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

 群体规模越大,社会惰化程度越高.对群体绩效的不同报酬也会对社会惰化产生影响

(二)社会惰化的跨文化一致性 

(三)社会惰化的预防:

单独评价;提高认识(认识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努力);控制群体规模

四、社会影响理论:

拉塔内(1981)提出的社会影响理论认为,他人对个体的影响取决于三个属性:

     数量、强度(重要性和权利)、直接性(接近性)

五、去个性化:

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去个性化的原因:

1、匿名性;2、责任分散;3、自我意识下降 

第二节从众、服从与顺从

一、从众: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

 

(一)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外显行为是否认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

  

(二)从众的经典研究:

1、谢里夫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

    2、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知觉歪曲、判断歪曲、行为歪曲)

  (三)从众的原因:

1、信息性社会影响(谢里夫研究,确认真实情况的需要,真从众,群体歇斯底里症) 

      2、规范性社会影响(阿希的研究,渴望被接受的需要,时尚) 

  (四)从众的影响因素:

1、群体因素:

群体一致性;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2、情境因素:

刺激物的性质(模棱两可,无关紧要;伦理);时间因素(早期)

   3、个体因素:

性别;年龄;个性特征;知识经验;个人的自我表现卷入水平

二、服从:

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他人,一是规范

(一)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的实验:

“老师”电击“学生”

(二)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2、他人的支持与服从;3、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4、权威的靠近程度;5、行为后果的反馈(受害者的靠近程度)

三、顺从:

也叫依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做的倾向

 

(一)顺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性:

与对他人的了解程度、自己的社会地位、请求的性质等有关

ﻩ有助于建立顺从气氛的因素:

1、积极的情绪;2、强调顺从行为的互惠性;3、合理原因的效果

 

(二)促进顺从的技巧:

1、登门槛技巧:

得寸进尺效应.小要求,接受后,隔一段时间提没有直接联系的大要求

2、门前技巧:

留面子效应。

很大要求,拒绝后,马上由同一个人提出小要求。

比1更有效

3、低球技巧:

小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