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818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docx

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高考试题真题内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理综(新课标卷)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2013年高考真题—生物(新课标卷)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9(11分)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

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30(10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

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

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

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31(12分)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该实验的思路。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32(6分)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中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演替。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阅读如下材料:

材料甲:

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在,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

T4溶菌酶在翁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

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课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法。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和。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是,常用农杆菌转化发,农杆菌的作用是。

(2)材料乙属于工程范畴。

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的技术。

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序列发生了改变。

(4)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

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

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体,兔乙称为体。

2013年高考真题—物理(新课标卷)附答案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撤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答案:

C

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的固定点电荷。

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A.k

B.k

C.k

D.k

答案:

B由于b点处的场强为零,根据电场叠加原理知,带电圆盘和a点处点电荷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d点处带电圆盘和a点处点电荷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所以E=

,所以B选项正确。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扳间距为d,极扳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扳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d/2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井在下极扳处(未与极扳接触、返回。

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扳上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D在距上极扳2d/5处返回

答案:

D

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

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碰场。

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A

18、如图,半径为R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人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的距离为R/2。

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0。

,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qBR/2mB.qBR/mC.3qBR/2mD2qBR/m

 

答案:

B

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

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答案:

BC

20、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发生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答案:

BC

21、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

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

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

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

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m。

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问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

D在0.4~0.5s时间内。

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答案:

AC

设着舰时舰载机的速度为v,无阻拦索时舰载机加速度大小为a,所以

=

,速度一时间图线面积表示位移,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

A选项正确;0.4s~2.5s时间内舰载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阻拦索的张力的合力一定,阻拉索之间的夹角变小,阻拉索的张力变小,B选项错误;0.4s~2.5s时间内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

,C选项正确;0.4s~2.5s时间内,由P=Fv知,阻拦索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减小,D选项错误。

第1I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ā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µ

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cm。

答案:

0.960cm

解析:

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整毫米数)+游标尺对齐格数×精度,题中游标卡尺的主尺部分的读数为9mm,对齐格数为第12条,20分度的游标卡尺的精度为

,所以d=9mm+12×0.05mm=9.60mm=0.960cm。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和△tA和△tB表示为a=。

答案:

(3)动摩擦因数µ可用M、m、ā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µ=。

答案:

解析:

把重物、物块和遮光片看一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μMg=(M+m)ā,解得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答案:

系统误差

23(8分)

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

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

电压表:

量程5V,内阻十几千欧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5kΩ

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l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调零点。

答案:

短接:

欧姆表测电阻时,先选档;然后进行欧姆调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再测量、读数。

(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填“l”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答案:

1

解析:

对于多用电表欧姆档,其电流从黑表笔流出,从红表笔流入,而电压表则要求电流从“+”接线柱流入,因此红表笔应和“1”端相连。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

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kΩ和V

答案:

15.03.60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Ω和4.00V。

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kΩ。

答案:

12.0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

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v,电阻“×1k”档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kΩ。

答案:

9.0015.0

24(13分)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存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

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太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

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

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设B车的速度大小为v,如图,标记R在时刻t通过点K(l,l),此时A、B的位置分别为H、G。

由运动学公式,H的纵坐标yA、G的横坐标xB分别为yA=2l+

at2① xB=vt②

在开始运动时,R到A和B的距离之比为2:

1,即OE:

OF=2:

1

由于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在以后任一时刻R到A和B的距离之比都为2:

1。

因此,在时刻t有HK:

KG=2:

1③

由于△FGH∽△IGK,有HG:

KG=xB:

(xB-l)④ HG:

KG=(yA+l):

(2l)⑤

由③④⑤式得xB=

l⑥ yA=5l⑦

联立①②⑥⑦式得

25(19分)

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

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

在导轨上放置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

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所有电阻。

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扳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转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解析:

(1)设金属棒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则感应电动势为E=BLv①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U=E ②

设此时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为Q,按定义有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Q=CBLv④

(2)解法一:

动力学观点

设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时经历的时间为t,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i。

金属棒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方向沿导轨向上,大小为fi=BLi⑤

设在时间间隔(t,t+△t)内流经金属棒的电荷量为△Q,按定义有

△Q也是平行板电容器在时间间隔(t,t+△t)内增加的电荷量。

由④式得△Q=CBL△v⑦式中,△v为金属棒的速度变化量。

按定义有

金属棒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斜向上,大小为f2=μN⑨式中,N是金属棒对于导轨的正压力的大小,有N=mgcosθ⑩ 

金属棒在时刻t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设其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1-f2=ma⑾

联立⑤至⑾式得

由⑿式及题设可知,金属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t时刻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

解法二:

动量观点

设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时经历的时间为t。

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i,i=

由动量定理,有mgsinθt-μmgcosθt-

=m

其中

=BLQ=CB2L2v,解得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答案:

BCE

(2)(9分)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

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o和Po/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0/4。

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

已知外界温度为To,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

求:

(i)恒温热源的温度T;

(ii)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X。

解析:

(i)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K未打开时,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由盖

吕萨克定律得

①由此得T=

(ii)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质量比右活塞的大。

打开K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须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

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

③ 

④联立③④式得

解为

⑤ 另一解

不合题意,舍去.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I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I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

D.在4s

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答案:

ACD

解析:

当t=6时,波传播的距离△x=vt=2×6m=12m,A选项正确;t=0时刻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所以T=4s,C选项正确;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3s+6/2s=6s,B选项错误;t=4s时,质点C位于波谷,D项正确;由λ=vT知λ=2×4m=8m,

=10m=

所以当质点d从最高点向下运动时,质点b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E选项错误。

(2)(9分)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i)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

满足的条件;

(ii)

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

 

解析:

(i)设光线在端面AB上C点(如上图)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sini=nsinr①

设该光线射向玻璃丝内壁D点的入射角为α,为了使该光线可在此光导纤维中传播,应有α≥θ②

式中θ是光线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它满足nsinθ=1③

由几何关系得α+r=900④

由①②③④得sini≤

(iii)光在玻璃丝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

光速在玻璃丝轴线上的分量为

光线从玻璃丝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为

 ⑧

光线在玻璃丝中传播,在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从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的时间最长,由②③⑥⑦⑧式得

35.1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一质子束入射到能止靶核

上,产生如下核反应:

P+

→X+n

式中P代表质子,n代表中子,x代表核反应产生的新核.由反应式可知,新核X的质子数为,中子数为。

答案:

1413

解析:

根据核反应过程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新核X的质子数为1+13-0=14,质量数为1+27-1=27,所以中子数=27-14=13。

(2)(9分)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和B,两者相距为d。

现给A一初速度,使A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当两木块都停止运动后,相距仍然为d.已知两木块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