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市政1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745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后的市政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修改后的市政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修改后的市政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修改后的市政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修改后的市政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后的市政13.docx

《修改后的市政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后的市政1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后的市政13.docx

修改后的市政13

1K420081掌握质量计划编制注意事项

一、编制原则

(一)质量保证计划应由施工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施工生产负责人应按企业规定和项目分工负责编制。

(二)质量保证计划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检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三)质量保证计划应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二、质量保证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明确质量目标

(二)确定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

(三)质量管理措施

(四)质量控制流程

1K420082掌握质量计划实施要点

本条文简要介绍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保证计划实施与控制。

一、质量计划实施

(一)基本规定

2.项目负责人对质量控制负责,质量管理由每一道工序和各岗位的责任人负责;并按规定保存控制记录。

3.承包方对工程施工质量和质量保修工作向发包方负责。

分包工程的质量由分包方向承包方负责。

承包方对分包方的工程质量向发包方承担连带责任。

分包方应接受承包方的质量管理。

4.质量控制应实行样板制和首段验收制。

施工过程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二)质量管理与控制重点

二、质量管理与控制

(二)控制方法

1.制定不同专业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2.重点部位动态管理,专人负责跟踪和记录;

3.加强信息反馈,确保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质量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4.当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时,必须分析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三、质量计划的验证

(一)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具有资质的质检人员进行内部质量审核,验证质量计划的实施效果,当存在问题或隐患时,应提出解决措施。

[案例IK420082]

1.背景

某厂敷设一条管径为DN250的管道,输送0.6MPa的蒸汽到1450m外的小区热力站。

经招标选择A公司负责承建。

A公司因焊工不足,将管道焊接施工分包给B公司。

在试运行时,该管线出现了质量事故(事故情况略),依据事故调查和经有资质单位检测并出具的报告,表明有一个焊口被撕裂,判断为焊接质量不合格。

2.问题

(1)A公司的分包做法是否符合规定?

为什么?

(2)从质量事故分析A公司和B公司在质量控制上的责任。

(3)质量事故调查都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参考答案

(1)问题1

A公司的分包做法不符合规定。

因为:

①实行分包的工程,应是合同文件中规定的工程的部分。

②就该工程而言,管道是工程项目的关键分项工程。

依据我国《合同法》和《建筑法》该工程项目的管道焊接不能分包。

(在投标文件中,承包人必须附上拟定的分包人名单,供业主审查;如果在工程施工中重新委托分包人,必须获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批准)

(2)问题2

检测报告表明:

一个焊口不合格,说明A公司和B公司在质量控制上对重点工序一焊接质量失控,在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质量因素没有处于受控状态。

A公司对工程施工质量和质量保修工作向发包方负责。

分包工程的质量由B公司向A公司负责。

A公司对B公司的质量事故向发包方承担连带责任。

(3)问题3

调查内容包括:

对事故进行细致的现场调查,包括发生的时间、性质、操作人员、现况及发展变化的情况,充分了解与掌握事故的现场和特征;收集资料,包括所依据的设计图纸、使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真实的施工记录、施工期间环境条件、施工顺序及质量控制情况等,摸清事故对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处的客观条件;对收集到的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进行整理,按“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内容进行归纳,形成质量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

1K420083掌握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措施

本条文介绍了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要求

(一)项目部进场后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调研和详勘。

(二)在调研和详勘基础上,针对工程项目不确定因素和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质量影响分析和质量风险评估。

(三)在质量影响分析和质量风险评估基础上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证计划。

二、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内容

(一)组织准备

1.组建施工组织机构。

2.确定作业组织。

3.施工项目部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标准的培训,并应保存培训记录。

(二)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

1.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项目部及时索取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2.熟悉设计文件。

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由有关人员参加的对设计图纸的学习与审核,认真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并应形成会审记录。

3.编制能指导现场施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重要)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计划。

4.根据施工组织,分解和确定各阶段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5.确认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程序、内容及标准等。

(三)技术交底与培训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3.对包括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特殊工种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

(四)物资准备

1.项目负责人按质量计划中关于工程分包和物资采购的规定,经招标程序选择并评价分包方和供应商,保存评价记录。

2.机具设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场,性能检验应符合施工需求。

3.按照安全生产规定,配备足够的质量合格的安全防保用品。

(五)现场准备

1.对设计技术交底、交桩给定的工程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当发现问题时,应与勘察设计方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

2.做好设计、勘测的交桩和交线工作,并进行测量放样。

3.建设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的现场试验室。

4.按照交通疏导(行)方案修建临时施工便线、导行临时交通。

5.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总平面布置图搭建临时设施包括施工用房、用电、用水、用热、燃气、环境维护等。

1K420084掌握施工过程的质量事故预防措施

本条文介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施工质量因素控制

(一)施工人员控制

(二)材料的质量控制

1.材料进场必须检验,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

2.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储存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

3.按照有关规定,对材料、半成品、:

构件进行标识。

4.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或拒绝验收。

5.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6.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应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证。

(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并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在进场材料的管理上,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发限额领料单,库管员按单发货。

(三)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1.应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

2.进场的施工机械应经检测合格,满足施工需要。

3.应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

4.计量人员应按规定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验证,计量器具应符合有关规定。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一)分项工程(工序)控制

1.施工管理人员在每分项工程(工序)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具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方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分项工程(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对查出的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

(二)特殊过程控制

1.对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计划规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2.对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

3.不太成熟的工艺或缺少经验的工序应安排试验,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进行首件(段)验收。

4.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应经项目部或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三)不合格产品控制

6.进行不合格让步接收时,工程施工项目部应向发包方提出书面让步接收申请,记录不合格程度和返修的情况,双方签字确认让步接收协议和接收标准。

7.对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不合格的产品,应邀请发包方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共同确定处理方案,报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三、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持续改进

(一)预防与策划

(二)纠正

1.对发包方、监理方、设计方或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2.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信息,应分析并记录处理结果。

3.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出的问题,应由工程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

4.对严重不合格或重大质量事故,必须实施纠正方案及措施。

5.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应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验证井记录;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应验证,并应上报企业管理层。

6.施工项目部或责任单位应定期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

[案例1K420084]

1.背景

A公司中标某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其中穿越高速公路段管道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套管内;套管内径为2.2m,管顶覆土厚度大于6m,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顶管长度98m。

路两侧检查井兼作工作井,采用锚喷倒挂法施工。

单节混凝土管长2m,自重10t,拟采用20t吊车下管。

开顶前,A公司项目主管部门对现场施工准备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

(1)项目部未能提供工作井施工专项方案和论证报告。

(2)施工现场有泥浆拌合、注浆设备,但未见施工方案中的泥浆处理设施;现场施工负责人回答泥浆拟全部排人附近水沟。

(3)顶管机械是租来的设备,并配备一名操作手;现场未见泥水平衡顶管作业指导书。

2.问题

(1)该工程的工作井施工是否要编制专项方案?

(2)项目部拟将泥浆排入水沟做法可行吗?

说明理由。

(3)现场未见泥水平衡顶管作业指导书说明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3.参考答案

(1)问题1

必须编制施工专项方案。

因为管顶覆土加上混凝土管和井底板,工作井基坑接近9m深。

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应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2)问题2

不可行。

泥浆处理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含有有害物质的泥浆不能直接排入水体和市政管道。

此外,泥浆处理是选择泥水平衡顶管方式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顶管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处理方式必须办理施工方案变更手续。

(应补充:

增加排水沟和沉淀池)

(3)问题3

租用顶进设备和操作人员,说明工程施工项目或所属企业缺少类似的施工经验,在技术质量管理上应安排试验掌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并应将泥水顶管施工作为特殊过程列入该项目质量计划。

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

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应经项目部或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应补充:

安排试验;首件验收)

1K420090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查与检验

1K420091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石灰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

1.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黏土、黏土,塑性指数大于4的砂性土亦可使用,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2.宜用l~3级的新石灰,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二)拌合运输

(三)施工

1.控制虚铺厚度,确保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要求一致。

2.碾压时压实厚度与碾压机具相适应,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土2个百分点范围内,以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3.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

4.石灰土应湿养,养生期不宜少于7d。

养生期应封闭交通。

二、水泥稳定土基层

(一)材料

1.应采用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32.5级、42。

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土的均匀系数不得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数宜为10~17。

3.粒料可选用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状矿渣等材料;用作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用作底基层粒料最大粒径: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

各种粒料,应按其自然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碎石、砾石、煤矸石等的压碎值: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得大于30%;其他道路基层不得大于30%,底基层不得大于35%。

4.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集料中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

(三)施工

1.宜采用摊铺机械摊铺,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

2.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

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3.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

4.宜采用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路面层。

三、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

(一)材料

1.石灰要求同石灰稳定土。

2.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总量宜大于70%;在温度为700℃的烧失量宜小于或等于10%。

3.砂砾应经破碎、筛分,破碎砂砾中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7.5mm。

(二)拌合运输

1.宜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

2.应做延迟时间试验,确定混合料在贮存场(仓)存放时间及现场完成作业时间。

3.应采用集中拌制,运输时,应采取遮盖封闭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遗撒。

(三)施工

1.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宜为最佳含水量±2%。

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应及时翻拌。

3.应在潮湿状态下养护,养护期视季节而定,常温下不宜少于7d。

采用洒水养护时,应及时洒水,保持混合料湿润。

4.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面撒嵌丁料。

5.养护期间宜封闭交通。

需通行的机动车辆应限速,严禁履带车辆通行。

四、质量检验

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质量检验项目主要有:

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合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等。

1K420092掌握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一、行业标准

(一)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外观质量要求是:

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用10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二)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项目:

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

(教材不完整,加2项:

即中线偏位、抗滑,其中压实度、厚度、弯沉是主控项目)

二、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

(一)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检查项目:

外观、接缝、施工温度、矿料级配、沥青用量、马歇尔试验指标、压实度等;同时还应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等外形尺寸。

(二)城镇道路沥青混合料路面竣工验收应检查项目:

面层总厚度、上面层厚度、乎整度(标准差口值)、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沥青用量、矿料级配、压实度、弯沉值等;抗滑表层还应检查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摆值)等。

三、公路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八

(一)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过程应做检查项目: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试验,合格率应不小于90%。

(二)压实度为关键实测项目,各等级公路均应达到试验室马歇尔密度的96%,或试验段密度的98%,或最大理论密度的92%。

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0%。

(三)平整度也是关键实测项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相当于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口应达到1.2mm,其他公路(相当于城市一般道路)σ应达到2.5mm。

IK420093掌握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条文介绍了现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一、材料与配合比

(一)原材料控制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采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宜不低于32.5级。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含化学成分、物理指标),并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宜使用人工级配,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mm,碎石不得大于31.5mm,砾石不宜大于19.0mm;钢纤维砼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9.0mm。

3。

宜采用质地坚硬、度模数在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洁净粗砂、中砂,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使用机制砂时,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水成岩类机制砂。

海砂不得直接用于混凝土面层。

淡化海砂不得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可用于支路。

5.钢筋的品种、规格、成分,应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生产厂的牌号、炉号,检验报告和合格证,并经复验(含见证取样)合格。

钢筋不得有锈蚀、裂纹、断伤和刻痕等缺陷。

6.传力杆(拉杆)、滑动套材质、规格应符合规定。

胀缝板宜用厚20m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经防腐处理。

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

(二)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配合比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技术要求。

二、拌合与运输

(一)拌合

(二)运输

1.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总运力应比总拌合能力略有富余。

2.城市道路施工中,一般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

3.运输车辆要防止漏浆、漏料和离析,夏季烈日、大风、雨天和低温天气远距离运输时,应遮盖混凝土,冬季要保温。

三、常规施工

(一)摊铺

(二)振实

1.宜采用专业振实设备。

2.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防止过振。

(三)做面与养护

1.混凝土板做面前,应做好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

2.做面时严禁洒水、撒水泥粉,抹平后沿横坡向拉毛或压槽。

3.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强度时,才允许开放交通。

1K420094掌握冬、雨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雨期施工质量控制

(一)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

2.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针对水泥砼路面)

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

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二)路基施工

1.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

2.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

坚持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

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

3.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三)基层施工

1.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

2.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4.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

(四)面层施工

1.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

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勤测粗细集料的含水率,适时调整加水量,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

雨期作业工序要紧密衔接,及时浇筑、振动、抹面成型、养生。

二、冬期施工质量控制

(一)冬期施工基本要求

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

2.昼夜平均气温连续lOd以上低于-3℃时即为冬期,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混凝土施工应按冬期规定进行。

3.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

4.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热、保温等物资。

(二)路基施工

1.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方式开挖冻土,挖到设计标高立即碾压成型。

2.如当日达不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

3.室外平均气温低于-5℃时,填土高度随气温下降而减少,-5~一IO℃时,填土高度为4.5m;-11~-15℃,高度为3.5m。

4.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

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得大于lOOm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15%。

(三)基层施工

1.石灰及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钢渣)类基层,宜在临近多年平均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不得在冬期施工。

2.水泥稳定土(粒料)类基层,宜在进入冬期前15~30d停止施工。

当上述材料养护期进入冬期时,应在基层施工时向基层材料中掺人防冻剂。

3.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四)沥青混凝土面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在低于5℃时禁止施工。

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粘层、透层、封层禁止施工。

2.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

运输中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和碾压的温度要求。

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霜等。

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五)水泥混凝土面层

1.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温度不应低于5℃。

2.当昼夜平均气温在5~5℃时,应将水加热至60℃后搅拌;必要时还可以加热砂、石但不应高于40℃,且不得加热水泥。

3.混凝土拌合料温度应不高于35℃。

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4.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5.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6.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

成形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设计强度。

7.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三、高温季节施工

(一)水泥路面高温施工的规定

1.气温高于3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在30~35℃、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应按高温施工季节的规定进行。

2.应避开高温施工季节施工水泥混凝土面板。

(二)高温施工的规定

1.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刨冰,冰块等)。

尽量避开气温过高的时段,可选晚间施工。

2.加强拌制、运输、浇筑、做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

3.加设临时罩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