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整理.docx
《化学教学论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论整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教学论整理
复习提纲
1、化学与化学教育的发展;(选择)
(我国于1865年起在学校开设化学课程、甲种本、乙种本等等)
2、化学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化学教育的价值观与目标(为什么教、学);2.化学教学的课程与教材(教什么?
学什么?
)
3.化学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怎么教、怎么学)4.化学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教的如何?
学的如何?
)
3、化学教学论的定义、基本特点、研究对象:
定义:
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专业基础课为先修课,具有明确的师范性和实践性的教育专业课程。
基本特点:
综合性、师范性、实践性
研究对象:
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系统,即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或者说是研究化学教学的诸因素:
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
4、课程定义P11:
(课程是指对教学内容及过程的安排计划,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方案等,它们应该体现课程目的,为课程的服务。
三大课程流派的名字及主要思想:
(1.实用主义课程:
代表:
杜威,主张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兴趣、爱好和需要等为中心编制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儿童通过活动中所得到的直接经验来学习。
2.学问中心课程:
代表布鲁纳,知识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强调要把人类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且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性和结构3.社会中心课程:
代表弗莱雷,主张围绕当代重大化学问题组织课程,以社会需求决定教育课程,同时应按照学生的程度规定大的学习单元,以保证有效地积累教育经验。
)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位于核心;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建立在具体知识技能获得的基础之上的。
化学课程编制的影响因素及组织形式:
(内部因素:
课程的历史传统、教学论的观点和课程发展的自身规律等;外部因素:
学科、社会要求与条件、学生和教师。
要拓展一些)
组织形式:
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关于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特点:
基础性、现实性、实践性、综合性、发展性)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及特色P15:
课程基本理念P18(科学素养、科学世界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多样化课程模块、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教师反思)、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具体看照片)、课程目标P20(科学素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是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过程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二是对学生成绩(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判断。
将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P20
化学课程理念与教材的关系:
p13阅读材料课程理念决定了教材建构的基本思路和编写模式。
课程理念通过不同的教材编写理念得以反映。
双基(传统的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包括:
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基本概念和初步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其基本规律;实验观察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简单化学计算的技能;运用科学语言和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技能。
现代双基中的基本知识除了包括传统中的基本知识外,还有能够反映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进步相互关系的知识以及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
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
(
(1).改变化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改变化学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3).改变化学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变化学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倡导多种评价方式;
(5).改变化学课程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提倡开发校本课程。
)
5、义务教育化学教材(P26)和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
看照片(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界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化学。
采取学科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社会生活问题中心相融合的多元课程设计取向。
在内容上,选择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必修模块的定位和作用,必修教材的内容面广而难度较低,为的是给学生学习其他选修模块奠定必要的基础。
内容包括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体系上,元素化合物知识打破了原来的以族和周期为组织线索的方式,采取是核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织方式。
在呈现方式上,采取以栏目和正文结合的方式,附加各种精美的图片,从而引导教学方式的改变.)
化学教材内容的选择、体系、呈现方式(看照片);新课程教学观(一、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二、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三、教学不只是注重结论,更要注重过程 ,四、教学不只是关注学科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什么?
;化学课程资源的类型和利用P24(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和利用的物资的,精神的材料和素材,都是课程资源。
类型:
(一)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二)根据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三)根据存在方式,课程资源还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四)根据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利用:
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议、重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学习资源、编写配合教科书使用的教师手册)如何使用多媒体P57(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原则;课件风格要和教师教学风格相协调;从学生角度选择多媒体、制作课件);化学实验的应用(P22);
STS教育:
;
6、中学化学教学的一般原则P34(“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统一、实验引导和启迪思维统一、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统一、掌握双基和发展智能统一。
);化学学科、教学的特征(以化学用语为工具、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化学教学方法:
定义p37选择题考方法与特点P39;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和优化;P41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P4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P56;建构主要理论的教学原则;化学教学过程的本质P54(是教师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以育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化学教学模式P62;化学教学策略P63(激起认知动因的策略、组织认知内容的策略、优化认知式的策略、边讲边实验、讨论、辩论、参观、竞赛等也是可以用于优化认知方式的策略。
利用认知结果的策略)
7、化学教学理念(P62);化学教学的理论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教学信息反馈、教学环境、学生);教材分析包括哪些方面(分析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的相互联系◆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
什么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P67(重点:
教材的中心内容,知识的生长点和联结点,具有广泛的迁移和应用价值。
难点:
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易出差错或易混淆的内容。
);化学教学目标的表述(ABCD法);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P65(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教师的自我分析、了解学生,分析化学教材、确定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直观教具;构思教学设计阶段:
形成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教学设计的整合与编制方案。
)及理论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撰写教案及注意事项P70(
(1)教案结构内容
⏹上课年级、授课时间、课题、课型;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
教学进程与步骤:
a.新课导入;b.教学过程;c.课堂小结;d.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2)好的化学教案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适用性;规范性;简明性;灵活性
(3)化学教案的形式
①讲稿式②纲要式③表格式④图表式⑤综合式
(4)缺乏经验的教师在书写教案时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教学目标时,随意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关键词,不能体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要求;
②新知识点与前后知识无联系,没有跟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接轨”;
③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不难,关键没有抓准;
④对教与学的活动和方法考虑不细致;
⑤课堂练习、作业与课堂教学目标不相匹配。
)
说课(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
“说课”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1)说教材(知识内容、编写特点和思路、地位和作用等)
(2)说学情(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等)(3)说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
(4)说教法(5)说学法(6)说教学程序(教学设计思路、课堂结构、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板书设计等)
(7)教学反思(课后说课)
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定义(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情感,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征(未知性与问题性、发现性与探索性、过程性与开放性、主动性与互动性)、构成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写探究式教学教案P117结合氯气的性质
9、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及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
主要有a.多重联系策略、b.练习—反馈策略;教学要求:
理解含义,“名”“实”结合、
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寻找规律,联想识记
加强练习,达到三会)
10、化学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学习策略(学习策略:
概念形成策略、概念的同化策略、概念图策略注意的问题:
内涵——本质属性,外延——对象、条件、范围)
11、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及学习策略
1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求及学习策略(教学要求:
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的能力、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网络、实现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以物质为核心的教学转化为以元素为核心的教学、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学习策略: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联系——预测策略、知识结构化策略
13、教师素质结构及要求(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精湛的教学技能、娴熟的现代教育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教师的角色转换(变知识的传播者为指导者、变学生学习的管理者为合作者、教师将由“倒水人”转变成“挖泉人”、变课程资源的使用者为开发者和研究者);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教学实践与反思、专题自学与应用、培训与实践、课题研究与总结、课程参与及研究、专业合作与师生互动);教师反思的方法(写教学日志、观摩与交流、专题研究、再现反省、行动研究等)。
考试题型
选择题40%;名词解释+简答题(35%);教学设计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