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541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院专班姓学

题目

(部):

业:

级:

名: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3

第一章绪论4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6

2.1原始资料2.2负荷计算

第三章供热系统方案的选择11

3.1系统热源型式及热媒的选择3.2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3.3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3.4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第四章设备的选择13

4.1热交换器选型

4.2水泵的选择和计算

4.3除污器选择

设计小结19

参考文献21

摘要

本设计名为长春市曙光苑小区室外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程设计。

随着国家计量供热的逐步推行,供热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计量供热是供热

行业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细型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变。

计量供热的主目标是节能环保。

计量供热的成功实行必须依托高精确的热网调控。

而热网的高精确调控基础是热网

的设计和建设。

这对我们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能否设计出满足热网精确调控需求的供热系统是当前我们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供热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项重要设计。

各地

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计量供热的节能目标。

计量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的可靠地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

有利于城市美化,有

效地利用城市空间。

城市供热管网的设计,首先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既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又要实事求是的对热负荷进行调查和计算。

在了解热负荷的性质、类别、用途等多方面现场的资料后,进行供热外网的设计。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

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集中供热;供热管网;换热站;节能;

第一章绪论

、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

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

体情况决定的。

当然,集中供热的首要前提是节约能源,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也是不能忽视的。

在供热的同时,生产一定量的电力,也能缓解部分用电的需要。

2,落实热负荷,是集中供热一切要素之首。

没有准确的热负荷,热电站的建设将似海滩上的建筑,不仅不能节约燃料,更无经济效益可谈。

3,目前,我国建设资金短缺,无论是建设热源还是管网,耗资都相当大。

因此,

改造老凝汽式电站为热电厂,既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缩短工期,且运行效益可立竿见影。

这是集中供热应优先考虑的热源。

4,尽可能在老厂扩建供热机组,降低生产与非生产设施投资,并且技术上有比较强的后盾,安全生产有比较可靠的保证。

5,热源内机组参数的选择,应优先选用较高参数的机组。

12MW及6MW容量机组,

宜选用次高压;3MW及以下机组宜选用中压机组。

总之应尽可能少用和不用次中压或低压机组。

6,热源内机组型式的选择,宜以背压机组带基本负荷,在多台机组中可选用一台

抽汽冷凝机组,以增加负荷调节的灵活性。

7,在大、中城市采暖负荷较大时,宜选用大容量的两用机组,采暖季节降低部分电负荷供热,非采暖季节仍恢复正常运行,节能效益是非常理想的。

8,近年发展起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许多优点:

煤种适应范围广;适应负荷变化范围50%-100%热效率较高;易于脱硫且投资少,适宜作建筑材料。

9,集中供热方案的优化方面,现已有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单位

研制了优化软件,它包括热源布点优化、热源机组组合选型优化、热力管网管径、路径优化、并可计算热力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

今后应广泛应用,节约能源,降低投资,提高效益。

、设计目的及意义

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分析总结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

它对提高我们

的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后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在课程设计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参考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设计的计算步骤、方法。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

为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

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熟练一定电脑绘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指导思想

目前,我国的能源紧张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具有

普遍性的问题。

我国能源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能源浪费却十分严重,所以本工程的设计应该尽量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综合利用能源的供热

方案,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在确定设计

方案时也要力求节俭,减少工程造价。

本设计就是在遵循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经过经济分析比较后,设计小区集中供热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2.1原始资料

2.1.1设计地区气象资料(长春市)长春市气象资料:

1)冬季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tw23c

2)冬季主导风向:

北风

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Vpj4.2m's

4)冬季日照率:

55%

5)冬季采暖天数:

174天

6)最大冻土深度:

145cm

7)缝隙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北东北东东南

0.350.350.150.250.7

n

南西南西西北

1.00.90.4

 

2.1.2土建资料

度假村平面布置图,包括道路走向、建筑物分布、建筑面积、建筑用途、区域的地形标高和位置坐标。

2.1.3热媒

低温热水95C/70C;有城市管网供0.6MPa的饱和蒸气

2.1.4米暖方式

采用对流辐热式钢铝散热器

2.2负荷计算

2.2.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

2.2.1.1集中供热系统

集中供热系统系统指的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集中向一个具有多种热用户的较

大区域供热的系统.

2.2.1.2热负荷的类型

(1)按性质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季节性热负荷,它与室外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太阳辐射热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室外温度在全年中有很大的变化

另一类是常年性热负荷主要取决于生活用热和生产状况,其日变化较大,而在全年

的变化较小.

(2)

按热用户的性质分:

C、生产工艺热负荷

、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

2.2.2热负荷的计算

2.2.2.1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热源设计时,对于办公建筑、民用建筑等可利用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采暖热负荷,

热指标选取参阅教科书或有关设计手册。

室内采暖设计时,应进行围护结构的热工计算,

分别计算建筑的热负荷,其设计参数详见设计手册。

热指标是表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C时,单位体积(面积)的供暖热负荷。

对于热指标的估算,主要取决于通过垂直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它与建筑物的

平面尺寸和层高有关,因而不直接取决于建筑平面面积,热指标有体积热指标与面积热

指标两种方法,体积热指标更能准确的反映出建筑物的传热状况,但是采用面积热指标

比体积热指标更易于概算,计算方法简便。

因此,本设计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法进

行计算。

选择热指标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物的结构外形以及层高有关,建筑物的维护结构传

热系数越大,采光率越高,则建筑物的热损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热指标可取较大值;

反之,则取较小值。

因此热指标的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热负荷的计算值以及系

统的总的耗热量。

表2-1各类建筑物采暖热指标推荐值qh(W/m)

建筑

物类

住宅

办公楼

医院、

幼儿园

旅馆

图书馆

商店

食堂

餐厅

影剧院

展览馆

大礼堂

体育馆

45〜

70

60〜80

65〜80

60〜70

45〜75

65〜75

115

140

90〜115

100〜

160

注:

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针对长春市曙光苑小区采用60%-653节能,由上表的采暖热指标推荐值对小区节

能热指标推荐如下:

曙光苑度假村建筑物供暖面积节能热指标推荐值

建筑物类型

旅馆

居住区

综合

办公楼

培训中

主楼

(旅馆)

职工

食堂

综合

居住(职工公寓)

合计

建筑面积

33640

6990

12600

14200

33000

2480

5100

108010

节能热指标

W/m2

40

34

40

50

40

45

34

/

取值符合推荐值要求。

建筑面积热指标法,其计算公式为:

h=q%愿10-3(2-1)

式中:

Q采暖设计热负荷(kw)

-采暖热指标(w/m)

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

以度假村主楼为例(计算它的热负荷):

从曙光苑度假村平面布置图可知主楼的面积A1=33000m,qn=40w/卅,Qh

=33000*40=1320kw其他计算结果如下表:

曙光苑度假村建筑物供暖面积与热负荷汇总表

建筑编号

建筑总面积rf

热指标

热负荷Q(Kvy

A1#

7600

40

304

A2#-a

3520

40

140.8

A2#-b

3520

40

140.8

A3#-a

1760

40

70.4

A3#-b

1760

40

70.4

A3#-c

1760

40

70.4

A3#-d

1760

40

70.4

A4#

6600

40

264

A5#

2680

40

107.2

A6#

2680

40

40.8

B1

1200

34

40.8

B2

580

34

19.72

B3

660

34

22.44

B4

520

34

17.68

B5

1150

34

39.1

B6

960

34

32.64

B7

1160

34

39.44

B8

760

34

2584

C办公楼

12600

40

504

C-1

8200

50

410

C-2

1300

50

45

C-3

3000

50

150

C-4

1700

50

85

D职工宿舍

5100

34

173.4

D职工食堂

2480

45

111.6

主楼

33000

40

1320

根据表2-2可知总供热面积为108010rf,总采暖热负荷为4407.22KW

第三章供热系统方案的选择

3.1系统热源型式及热媒的选择

根据对曙光苑度假村的调查,该度假村有如下特点:

(1)度假村处于建设阶段,且规划负荷只采暖热负荷无生活热水热负荷;

⑵该区域内建筑物以旅馆为主,间有培训中心,职工食堂,别墅区等且该区热负荷较集中。

(3)度假村建筑总面积为10.801万m,设计总热负荷为4407.22KW

基于上述特点,本规划以汽-水换热站作为供热热源,以热水作为度假村供热管网的热媒,换热站设在洗衣厂后面。

3.2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供热管道平面布置图示与热媒的种类、热源和热用户相互位置及热负荷的变化热点有关,主要有枝状和环状两类。

枝状网比较简单,造价较低,运行管理比较方便,它的管径随着到热源的距离增

加而减小,其缺点在于如没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即一旦网路发生事故,在损坏地点以后的所有用户均将中断供热。

环状网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可靠性好,运行也安全,但它往往

比枝状网路的投资要大很多。

本设计中,力争做到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护良好的条件下,热网

能够无故障的运行,尤其对于只有供暖用户的热网,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护并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加之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国情,故设计中的热力网型式采用枝状网。

3.3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1)敷设方式:

管线采用无沟(直埋)敷设方式。

目前最多采用的型式是供热管道、

保温层和保护外壳。

三者紧密粘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结构型式。

(2)经济上合理,主干线力求短直,使金属耗量小,施工方便,主干线尽量走热负

荷集中区,管线上所需的阀门及附件涉及到检查井的数量和位置,而检查井的数量应力求减少。

(3)技术上可靠,线路尽可能走地势平坦,土质好,水位低的地区,尽量利用管段

的自然补偿。

(4)对周围环境影响少而协调,少穿主要街道,城市道路上的供热管道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尽量敷设在车道以外的地方。

(5)穿过街区的城市热力管网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地方。

(6)通过非建筑区的热力管道应沿公路敷设。

(7)热水管道在最低点设放水阀,在最高点设放气阀,管线布置见管线平面图。

3.4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1)直埋敷设管道保温采用预制保温。

首先在管道上涂耐热防锈漆两遍,外用玻璃

棉毡捆扎再用镀锌丝缠绕,用密纹玻璃布包扎做为保护层,表面涂冷底子油2遍。

(2)保温。

地下直埋管道保温通常采用预制保温管,采用采用氰聚塑预制保温管。

为增加保温层的耐久性和分辨各种介质的管道在保护层外涂刷颜色漆。

(3)管道的防腐涂料选用铁红防锈漆。

(4)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管道系统安装后,进行实验,十分

钟内压力下降不大于0.05MPa,不漏为合格。

(5)热力管道严密性实验合格后,须清除管内留下的污垢或杂物,热水及凝结水管

道以系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进行清水冲洗,直至排出口水洁净为合格。

 

第四章设备的选择

4.1热交换器选型

4.1.1热交换器选型原则:

1)热交换器的设计参数和适合介质,应符合热交换器的使用要求。

2)在满足用户热负荷调节要求的前提下,同一个供热系统中的换热器台数不宜

少于2台,也不宜多于5台。

一般采暖的换热系统,可不设备用换热器,但当其中一台停用时,其余换热器的换热量应能满足60%-75%、计算热负荷要求。

3)汽水换热系统,宜选用管壳式换热器,并宜选用在设计满负荷下,能将凝结

水出口水温降至85r以下的产品。

4.1.2换热器的计算

80C。

查饱和蒸汽焓温表,0.6Mpa饱和蒸汽的温度为158.73C,焓值为2756.25kj/kg,

为满足上述设计选型原则,选取凝结水出口水温为

1)换热器传热面积F(m2):

式中,Qj—换热量,kw;

K—传热系数,kw/(m2C);

B—考虑水垢的系数;

当汽一水换热器时,B=0.850.9

当水一水换热器时,B=0.70.8

△tpj=[(t1-tg)-(t2-th)]/[ln(t1-tg)/(tg-th)]

—对数平均温度差,C。

式中,,一热媒入口及出口处的最大、最小温差值,°C。

△tpj=46.58C

汽水传热系数K=2000~4000w/(mC),取K=3kw/(m2C),

F=45.3369m

FK|70%=41.37|70%=1.73538m2

选取两台F6-400-11-2型号的管壳式汽一水换热器,该型换热器的构造参数如表

4-1所示

表4-1换热器参数

型号

设计压力

Mpa

进出水

温C

公称传

热,面积

2

m

压降kpa

设备净重/

满水重量kg

F6-400-

11-2

0.6

70-95

11

1.4

824/1200

注:

参考《简明供热设计手册》

4.2水泵的选择和计算

4.2.1选用水泵的注意事项:

1)选用水泵的流量比计算的大5%-10%

2)选用水泵的扬程应按照实际需要的扬程,并考虑水泵的管路损失。

4.2.2循环水泵的选择

水泵总流量如式:

G水=K1*{(3.6*Q)/[4.187*(tg-th)*1000]}=151.5738m3/h(4-2)

式中,S—漏损系数,S=1.05

水泵扬程:

式中,k1—富裕系数,k=1.15~1.20

H1—热力站换热系统内部压力损失(包括换热器、除污器及管道等阻力),

kPa

H2—热水管网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kPa

H3—最不利环路连接的用户内部系统压力损失,kPa

估算时,换热器阻力可取60~150kPa最不利环路连接的用户内部系统压力损失,

般供暖散热器直连系统可取10~10kPa供热外网干管一般取每米压降100Pa由此确定:

k1=1.2,H1=10m,H2=2.93m,H3=10m

H=1.2旳(10+2.93+10)=27.516m

循环水泵的台数,一般选择2~4台,因G=259.59t/h>180t/h,宜设3台或更多。

根据以上计算流量和扬程,本设计方案选用3台IS150-125-315循环水泵,其中一

台备用,水泵型号及参数如表4-20

表4-2循环水泵参数

型号

IS150-125-315

流量

200t/h

扬程

32m

转速

1450r/min

功率

30kw

叶轮直径

315mm

4.2.3补给水泵选择及补给水箱

4.2.3.1补给水泵的选择:

补给水泵的补水量一般按照循环水量的3%-53计算,在此取4%即

补给水泵扬程H

图的分析确定.

—补给水箱最低位点高出系统补水点高度,m

补给水泵一般不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工程上认为补给水泵吸水管损失Hxs压

水管损失Hys较小,同时补给水箱高出水泵的高度h往往作为富裕值,或为抵消Hxs和

Hys的影响,所以公式可以简化。

又因此处缺少相关数据,故对其扬程进行估算,选用

4-3所示。

两台IS50-32-160型单级单吸离心泵,一备一用,其参数如表

表4-3IS50-32-200B型单级单吸离心泵参数

流量

10.8t/h

扬程

38m

功率

3kW

叶轮直径

173mm

转速

2900r/min

423.2补给水箱的确定

补水箱的容积可按贮存40-60分钟的补水量来确定。

补给水箱设为一个。

本设计补水箱的有效容积按50分钟正常补水量的要求来设计。

已知补水泵的流量

为6.06295h,则补水箱的容积V为:

G补水箱=G补水泵X50/60=5.05

V=2.6*2*2=10.4m3

补水箱的具体尺寸:

2600*2000*200。

补水箱的选用Q235B制作,壁厚为8mm

表4-4水箱尺寸表

有效容积(08)

长(m)

宽(0)

咼(m)

10.4

2.6

2

2

423.3水箱防腐

水箱管接头及所需附件制作完毕后应在内外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水箱内部一般按如下处理:

水箱温度在30C以下时,可刷红丹防锈漆两遍;当温度在30-70C之间时,可

刷过氯乙烯漆4-5遍;对水温在70-100C之间时,可刷汽包漆4-5遍。

水箱外部一般

刷红丹防锈漆两遍,水箱经表面处理后,不得在水箱本体上直接焊接。

40-50C。

4.2.3.4水箱的保温

水温大于50r水箱需要保温,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

4.2.3.5水箱的布置原则

1).补给水箱的位置应满足补给水泵正水头的要求。

2).补给水箱尽可能靠墙布置,不要靠近窗户。

为了节省建筑面积,也可将补给水

箱布置在室外,此时运行操作不太方便,并要考虑防冻措施。

4.3除污器选择

除污器安装在水泵及某些加热器的水入口处,滤掉水中的固体沉淀物,防止破坏设备。

除污器有立式直通、卧式直通及卧式角通等。

本换热站内集水器出口处设除污器。

热网循环水量为:

151.5738t/h;故依照冬季热网循环水流量选择卧式直通除污器,管道直径为300mm型号为:

DN300其规格尺寸如表2-5所示。

表4-5除污器规格尺寸表

符号

DN300

筒体直径

L

H

L1

L2

L3

L4

P=0.6Mpa

外形尺寸

300

(mm

D457X5

1340

400

70

250

350

107

设计总结与参考资料

设计总结:

首先感谢对我们的教导,谢谢!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真的感受很深,供热工程是我们的专业课,我们必须努力去较好地完成.这次课程设计中,在计算和CAD画图中遇到了很多不懂的问题,及时到请教老师、请教同学、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最后得以解决,在这期间,我学会了自己查找资料,也开始了解了一点专业的规范和设计手册以后要多看这方面的书籍.

我这次做的这作业当然会有很多错误之处,因为我们平时学的是理论

知识,而这是一个实际工程,会有很多实际的客观因素影响,还有一些工程中的要求规范.所以我们以后要多了解规范和设计手册.作业存在错误之处,希望老师指正,谢谢!

这次是小组合作完成,我和小组的伙伴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终于有了些成果,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内容:

全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概述。

收集工程原始资料以及对工程进行一个粗略的概述。

(2)热负荷计算。

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法进行计算热负荷计算,

并绘制热负荷延续图。

(3)供暖方案的确定。

包括热媒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供热管网的平

面布置以及管网附件的确定。

(4)管道水力计算。

包括管道水力计算图绘制,计算管路的确定、比

摩阻的选择以及阻力平衡和水力计算。

(5)系统水压图及设施的选择。

包括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和水压图的

绘制,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发现,本次设计不仅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而且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刚开始设计时也有些摸不到方向,但通过我认真的学习,以及刘学来和胡爱娟老师的耐心指导,使我逐渐理解了该设计的具体内容,使遇到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感到自己所学知识还比较欠缺,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底。

现在我才明白学习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

并提高了自己的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通过设计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相信这些对我将来到单位工作是受益匪浅的。

左要参考资料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一暖通空调-动力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2.《供热工程制图标准》CJJ/78-9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北京: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1998

6.《简明供热设计手册》李岱森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7.《采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8.《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B9-热力站工程》华北标办,

1993

9.《城市供热•供热节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汇编》建设部城市建设研

究院

10.《供热工程》李德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建筑供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