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1320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docx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

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之启示

近年来,各级党委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希望通过干部的大培训促进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和地方经济的大发展。

前些年,在浙江通过听讲座,解读浙江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胆识和理念;通过看实效,深切感悟浙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通过思考交流,反思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感觉眼界大开,深受启迪。

浙江既无资源优势,更无政策优势,却凭借着广大民众奋发进取、勤奋务实、埋头苦干、百折不挠、敢闯敢创、质朴无华的草根精神和无穷智慧,实现了浙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实践,使大家在震撼中发现不足,在深思中总结失败,在借鉴中寻求发展。

相比之下,20多年前宜良与浙江许多县市的经济基础相差无几,若论资源、区位和人的文化素质,宜良不可否认地具有明显优势,但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宜良的差距越来越大。

认真反思,浙江的成功案例给予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多方面的。

启示一:

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浙江人是平实低调的,他们崇尚“只做不说,做了也不说”。

面对如今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成功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

在浙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各级政府“无为而治”,比较开明。

这话并不是说政府扮演的角色不重要,相反,恰恰说明了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浙江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并不是管得越多就越好,一定要从政府经济的观念转变到发展群众经济上来。

只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蕴藏在民间的创富激情和无限的生命活力就会迸发出来。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民间俚语准确而形象地道出了浙江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窘境,如何解决吃饭问题也必然的成为了制约普通百姓和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首要因素,正是这种在农业经济时代相当严酷的制约条件,构成了浙江民众自主创业精神的“保鲜剂”,这也是浙江地方政府官员较为开明的重要原因。

“开明”和“无为”使政府扮演了民间创业精神的庇护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这在浙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顾20多年来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历程,浙江各级政府从“无为”逐渐转变为积极“有为”。

当年浙江省委总结的工作经验就是:

“不动摇,不攀比,不张扬,不争论,不气馁”(这“五不”经验对于今天的宜良尤其值得借鉴)。

1978-1985年,浙江地方政府主要采取宽容与默认的策略,努力营造宽松的政治氛围。

温州提出:

“允许试,允许看,允许改。

”而义乌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多渠道竞争”的开明政策。

正是由于政府的宽容与默认,才一下子激活了城乡市场,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原始积累的基础,从而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效果。

1985-1992年,民间创新实践经济增长绩效的显现,不断深化着各级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地方政府努力在意识形态的高压与民间创新实践之间建立政治缓冲地带,充当民间创新实践的政治辩护士。

1992-2000年,地方政府由默许和暗中保护,转变为公开、明确地支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并提出“四个不限”(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和“三个有”(使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

2000年以来,浙江省各级政府着力在优化服务和提升层次上下功夫,先后进行了强县扩权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在2000年的第一轮改革中,省级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减少了58%;2003年第二轮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再次减少了三分之一。

1985-2003年,浙江全省乡镇总数从3240个减少到1334个,减少了58.8%;2002年,全省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人员占全省人口7.2‰。

从浙江的实践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主体不是各级地方政府,而是千百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许多重要的制度创新最初都不是政府自上而下行政推广的成果,民间的创业冲动成为推动改革的强大动力。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要做到“有为”,就必须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增强政府亲和力,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软环境,着力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建设,在优化公共服务中提高政府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启示二:

“大河有水”与“小河有水”之思辩

浙江人的求实、敏锐与创新精神和胆略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浙江靠山临海,兼具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

“柔而不屈,强而不刚”。

作为主流文化的边缘区域,浙江在文化传统上具有极为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

正是由于区域文化传统的长期熏陶,使得浙江民众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理性(而非政治理性与道德理性),他们不尚空谈,不重形式,灵活多变,敢于逆向思维。

我们早已习惯地接受了“大河淌水小河满”,“国家富了民才有”的理念,而浙江人却认为,“小河里有水大河满”,“民富官才富”、“民富国才强”。

正是由于理念的务实,义乌才敢于在20年前提出并实行“四个允许”的开明政策,放开手脚激活广大民众自主创业的激情和潜能,不等不靠不要,从“鸡毛换糖”开始原始积累,造就了众多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以民营的力量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和腾飞。

“姓资”还是“姓社”,如今早已不是问题。

党的十五大指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是体现在控制力上。

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国有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两个概念。

浙江经济民营化、市场化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在快速推动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发挥得越来越明显。

浙江把各级政府从社会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得到的税收多少作为判断国有经济控制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提出税收多,国有经济实力就强,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大小最终是由政府经济实力强弱决定的。

政府经济实力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就有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经济基础。

比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浙江提出要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确保资金投入。

在资金投入上,市财政占40%,县财政占30%,乡财政占20%,村民占10%。

近年来,浙江实施千村万村整治工程,全省投入了350亿元,以农村布局、建设规划为龙头,分类整建,推进村庄环境治理,使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卫生净化,同时,把村庄整治与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收到了显著效果。

此外,2004年以来,浙江全省开展了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政府为农民培训埋单;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对欠发达地区,一是加大农业投入和科技开发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帮助山区农民迁移下山找出路,每年迁移下山5万人,使山区农民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

启示三:

草根精神之平实

法国经济学家佩雷斯特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000年浙江省委正式提炼和概括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他们乐于用“草根”来比喻这种精神,因为“草根精神”具有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有土壤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内在特质,这种精神是建立在浙江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是民间已经具备的精神,而非未来将要倡导的精神。

解读浙江这种草根性的创业精神,首先,不安现状、奋发进取的强烈求富欲望是浙江民众高亢的创业精神的源动力。

第二,自强不息的自主创业意识是浙江民众创业精神的灵魂。

第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意志,深刻体现了浙江人创业精神特有的韧劲。

第四,勇往直前,敢闯敢创的开拓创新勇气是浙江民众创业精神的“硬气”所在。

第五,勤于思考、灵活应变的竞争意识,赋予了浙江民众创业精神特有的灵气。

第六,敢想敢干,敢闯敢冒的创新精神是浙江民众创业精神所向披靡的锋芒所在。

第七,脚踏实地、讲求实效的务实品格是浙江民众创业精神的价值归宿。

浙江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草根经济”,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正是来自庞大的创业者群体规模。

浙江人能吃苦,贫穷创业的时候如此,身家亿万的时候亦如此,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浙江经济就是千百万民众的血汗经济。

民间有一句评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差别的话:

“苏南每镇有一二个能人,温州个个是能人。

”因为温州的起家是靠家庭工厂,社会总动员。

温州人看到有生意可做,第二天就弄台机器先干起来,机器可以放在家里或朋友的仓库,行了,再盖厂房,做大了才请管理人员。

温州人就是用这种办法换取效率,把握市场机会。

温州商人在很多场合被视为浙商的代名词,事实上并非如此。

浙江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县,即使原先的欠发达地区,都有大面积的工商业活跃,都有大批人外出——做老板,不是打工,哪怕是养鸭种香菇,也是承担投资风险的业主。

浙商最具“可学性”,也最容易“模仿”。

因为浙商是真正的“平民”,他们中十之八九是普通百姓,发达前往往是农民。

他们“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白手起家,从“草根”开始生长。

浙江的“草根精神”不仅体现在民众的自主创业实践中,也体现在政府的工作思路上。

比如,浙江开展的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对农民的培训起点就比较平实,一是保姆,二是保安,三是保洁。

“三保”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动力机制,是浙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法宝。

只有自下而上,才能不断向上,即使是“草根”,也能长成参天大树,因为他有根。

启示四:

勿以其小而不为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广东、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傲立潮头,引领风气,走出了一条依靠外向型经济实现经济腾飞的道路。

浙江却在没有优势的环境下通过自力更生,走出了一条以本土力量为主的内源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道路。

然而,按照西方学术的规范看来,浙商的成功有些“不合常理”,一般公式化的理论很难解释他们的实践。

浙商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身于农民;他们的企业大多是家族制企业;他们从事的多是小商品一类的传统产业,很少介入高新技术产业;……也许有人想不通,就凭浙商们家族化的巴掌大的小企业,做做小商品,究竟能够走多远,在跨国公司面前还不玩儿完。

但是,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得出的可能是一个相反的结论。

因为第一代浙商是赤手空拳“打天下”,靠吃苦节俭打拼出来的。

这时候,小企业、小商品、家族化,甚至保守的决策,都是最优的选择。

企业组织无所谓优劣,关键看是否匹配。

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市场环境下创业主体——浙商自主自发的选择。

浙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低成本扩张”,以小商品为基础,形成小商品、低成本、高回报的比较优势。

他们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从家庭作坊、前店后厂做起,并依托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形成“小企业大协作”的群落效应。

据统计,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最终的产量,浙江有109种居全国第二位;154种居第三位;56种产品是全国冠军。

温州人做起了打火机,韩国、日本的大公司只好歇业;宗庆后的非常可乐,在国内销量已经超过了可口可乐;躲在深山不为人知的庄启传,他的洗衣粉市场是所有跨国公司在华销量的4倍。

浙商的产品小,像温州的支柱产品皮鞋、服装、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等,全部是抓在手心里一只手可以拿走的东西。

就是这些“谁都能做的”小商品,做不过温州人。

企业规模小和规模经济并不是一回事。

一家织袜子发了财,忽地一夜之间千家万户都摆起织机;听说某人养珍珠赚了钱,全村上下纷纷挖塘养河蚌。

邻里看样,村镇模仿,“重复建设”的结果,在浙江出现了300多个销售过亿元的特色产业区。

每一个产业专区都有成千上万的大小业主。

在浙江,小企业通过区域专业市场交换实现生产链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或通过专业化协作进入大龙头企业主导的价值链。

而作为大的龙头企业,则通过当地极为丰富的配套资源将生产要素的竞争外部化,获取成本和集约优势,避免大企业病。

浙江这种实现规模经济的产业模式较为独特,就是由优势产业、关联行业、上下游协作配套,以及大小业主和谐共生的符合良性经济生态平衡的内部条状、外部块状的特色产业区域,极具竞争优势。

应该说,由于各地的地理、区位、资源、气候,以及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对各地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几个省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广东靠三资、江苏靠乡企、山东靠村办、浙江靠个体”。

虽然,浙江依靠个体私营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资源要素的制约却不容忽视。

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致使浙江土地利用率不高,2002年底各类工业园区平均投资密度38.3万元/亩,平均产品销售收入45.9万元/亩。

1997-2010年国家计划安排浙江的用地指标100万亩,而到2002年已经用了84.6万亩,浙江是全国惟一不产粮食的省。

因此,我们在学习浙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自主创业精神和先进理念的同时,更须立足实际,准确定位,科学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启示五:

市场的幅射和集聚功能

在义乌可以让人强烈的感受到市场的力量。

是市场快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是市场快速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同样,还是市场快速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义乌市发改局副局长于新民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政府应该研究人口的集聚力,最能聚人的就是“市场”,义乌市场建设获益最大的就是农民。

当初因为建市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遭到农民反对,当市场的集聚和幅射效应迅速显现,农民争相要求拿出土地建市场。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的“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就没有义乌今天的发展。

如今,全世界有140多个国家的客商和全国各地的人到义乌做生意,全国56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就有40多个少数民族,长住义乌的国外客商就有5000多人。

是市场聚集起旺盛的人气,是市场让义乌成为了“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

浙江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放眼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经济,不能局限于赚本地人的钱,而要立足赚外地人的钱。

可以说,市场的培育和建设目前还是制约宜良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这是聚集人气、搞活流通和招商引资的关键。

客商到一个地方投资往往不仅看重资源、环境和服务,而且还看有没有产业链。

浙江经济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产业集群化。

他们有很大的集群,也有很小的集群。

浙江的工业总产值一半是靠这个集群,这个集群是根深叶茂的大树。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宜良具有优越的自然和资源条件,但是工业基础薄弱,如何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的发展,把丰富的资源和农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浙江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和导向作用,要促进商品流通,不发展第三产业是行不通的。

因此,浙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路径从农村开始,以民营拉动内源经济,进而迈向多向拉动经济发展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启示六: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是条河,流过了昨天,流过了今天,还将流向明天。

”“文化的核心是精神。

中国文化背后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这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文化对经济提供了一种观念,提供了人才基础,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国家提供了精神支柱。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

”专家学者对文化特质和作用的总结、提炼,可以说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到处都能得到印证。

首先,“浙江精神”的提出就是建立在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因而得到了社会和民众的广泛认同。

在浙江民营企业的考察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并感受到与“浙江精神”同根同源、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尤其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与传统景区业态相比,位于西湖外围的宋城集团作为民营旅游企业,其良好的经营机制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

当年宋城集团要在杭州郊外“造宋城”的消息一传出,反对的声音很快把他淹没了:

——“杭州西湖景区知名度这么高,容量那么大,本地人不会感兴趣,而外地人只认西湖。

——“这只能是一个大杂烩,不伦不类,太过俗气。

——“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都很短,通常只有两三年。

宋城的投资风险很大,几年之后就可能死掉。

——“宋城的选址有问题。

不是选在宋皇城原址(凤凰山),假古董的生命力一定很脆弱。

……

宋城集团总裁认为,说人造景观是“假古董”,显然有失公允。

“故宫、六和塔都是人造景观,但由于它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依然能叫人常看常新;雷峰塔已倒掉70余年,但它依然耸立在人们心中,现在重建完成,立刻就是一个热门景点。

”主题公园本身并未过时,关键在于找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与公园给予的回报相称这一结合点,也就是公园的品味、档次、文化内涵要真正让游客觉得钱花得值。

1996年5月18日,宋城在人们的种种猜测和怀疑之中正式“开城”了。

结果,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宋城一炮走红,当年接待游客达100多万人,旅游收入达4000多万元。

宋城的开园对杭城旅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影响所及,并不仅仅只在旅游。

没有历史文脉接续的城市没有根,没有历史人文积累的城市就少了魂。

宋城是用文化去做一个项目,从人文积淀的角度来表现主题。

宋城有一句著名的宣传语: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这句话随着央视广告中那个“大宋皇帝”的长袖一挥,传遍了整个世界。

到过宋城的人,惊叹的不仅仅是美仑美奂的“清明上河图”的逼真再现,而是其中“活”的东西。

从每天清晨,大宋皇帝在文武百官簇拥下欢迎第一批游客的入城式,到开封盘鼓、杨志卖刀、水浒好汉劫法场,精彩的表演让人眼花缭乱。

市井街走一遭,耍猴、皮影、魔术、打铁、刺绣、活字印刷、制陶、编草鞋、弹棉花、磨豆腐、酿酒等市井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王员外家女儿的绣球一不小心就可能砸到你的头上,使游人置身活生生的宋代生活场景中。

晚上大型歌舞剧目演出舞台置景及剧场声、光、电、雨效果逼真,气势恢宏,演员服装华丽,表演精湛,阵容强大,仅演员就有300多人。

千年宋文化的丰厚积淀,是宋城景区的“寻根”主题。

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使宋城景点形神兼备。

在宋城,文化是一种鲜活的、可以触摸的东西。

宋城集团总裁认为,宋城就是一个文化产业企业,建筑再好都是“死”的,只有注入了文化内涵,景点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

文化是主题公园的灵魂,特色和个性是主题公园的生命。

杭城有一条名叫“清河”的仿古街,同样与宋城一样,不仅是建筑极具古风古韵,而且是整条街的店铺、商家、摊贩由里到外,从经营项目到经营形式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

此外,浙江在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产业上,还十分注重利用名人效应。

如:

绍兴打“鲁迅故里”品牌;溪口以“蒋氏故居”开发旅游;诸暨以“西施故里”挖掘吴越文化;富阳恢复孙权古宅等等。

在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上,近年来浙江还注重发展会展、节庆文化业,较好地展示了城市形象,促进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

浙江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我们无疑具有“宝典”价值。

虽然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市场会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也就是通常说的“服水土”问题,但是浙江人的草根性自主创业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特别是面对巨大的差距,我们更要做到不气馁,奋起追。

总之,富裕和谐的小康社会,要靠大家共同建设。

要吃的饭还是要自己煮,要花的钱还是要自己苦,小康的路还是要自己走。

从浙江现象来看,浙江人敢富、善富、真富、不露富,他们善于用足用活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从而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人们都说浙江是实现“零资源”发展的成功范例,其实浙江人创新求实的思想理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才是浙江人永葆创富激情的内在动力。

相比之下,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一、自强不息的自主创业意识,是浙江民众创业精神的灵魂

浙江区域文化传统的长期熏陶,使民众行为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理性。

他们认为,“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吾心”成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这种强烈的自我主宰精神,使他们的致富愿望没有建立在“等、靠、要”的期待上,而是始终建立在自谋发展的强烈的自主意识上。

这与我们长期形成的上边补一点、自己出一点、下边摊一点的思维定势有着明显的区别,以致形成要办事,就要靠上级政府或部门立项目、给扶持、给经费、甚至补助少了也无法启动的困局。

有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完全依靠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扶持,缺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贫困面貌的意识和志气。

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意志,深刻体现了浙江人创业精神特有的韧劲

在创业过程中,浙江人“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经千难万险”。

他们没钱能吃苦,有钱仍能吃苦。

他们一千万不嫌多,一分钱不嫌少,只要有钱赚就肯干。

比起我们实际存在着的怕苦怕累,小事不肯做、大事不会做,急功近利、吹糠见米,贪图享受、有一碗米不吃稀饭等现象来,值得认真反思。

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灵活务实,敢闯敢冒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赋予浙江民众创业精神特有的灵气,亦是其所向披靡的锋芒所在

浙江人虽然平均受教育年限不长,但他们善于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并敢于逆向思维。

他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们“挖空心思”地捕捉商机,“绞尽脑汁”地寻找市场空档;他们不拘泥名份和眼前得失,以循序渐进的务实策略来谋求生存空间;他们敢于“背水一战”闯天下。

这与我们习惯于定调子、划圈子、限定范围迈步子、依靠领导出点子的行为方式,以及怕远离故土,“家乡宝”的观念有很大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