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305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docx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上》作业、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4分)

1.对电力系统运行的首要要求(A)。

A.保证安全可靠供电

B.电能质量合乎要求

C.经济性良好

D.减小对生态有害影响

2.在电力系统的标么值计算中,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D)

A.

B.

C.3

D.

3.按供电可靠性来划分,电力网的接线方式可分为(C)。

A.单回放射式和链式

B.双回放射式和树干式

C.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

D.链式和环式

4.我国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D)。

A.交流

,直流

B.交流

,直流

C.交流

,直流

D.交流

,直流

5.电力系统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应采用的补偿方式为(C)。

A、全补偿;B、欠补偿;C、过补偿;D、欠补偿或全补偿。

6.节点导纳矩阵是一个(B)。

A.非稀疏不对称矩阵

B.稀疏对称矩阵

C.非稀疏对称矩阵

D.稀疏不对称矩阵

7.所谓潮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某一稳态运行方式,确定系统的(A)。

A、电压分布和功率分布

B、电流分布和功率分布

C、功率分布

D、电压分布

8.电力系统中PQ节点的数量(B)

A.全都是

B.大量的

C.少量的

D.必有且一般只设一个

9.电力系统运行电压的水平决定于(A)

A.有功功率的平衡

B.无功功率的平衡

C.有功功率

D.无功功率 

10.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是指(A)

A、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作用后,不发生自发振荡或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B、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作用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C、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大干扰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D、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打干扰作用时,不发生自发震荡和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二、简答题(每个6分)

1.三相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有几种方式?

各自有什么特点?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

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允许暂时继续运行两小时之内,因此可靠性高,其缺点:

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条完好相对地电压升到线电压,是正常时的√3倍,因此绝缘要求高,增加绝缘费用。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优点:

除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外,还可以减少接地电流;其缺点:

类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

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此可降低绝缘费用;其缺点:

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大,要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使供电可靠性差。

2.无备用电源接线方式的接线形式有哪些?

答:

双回放射式、树干式、链式、环式、两端供电网络。

3.进行潮流计算时,对节点是如何分类的?

答:

1、PQ给定节点。

2、PU给定节点。

3、平衡节点

4.什么是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和二次调整?

答:

1、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通过调节高压侧分接头调整电压大小。

2、无功功率补偿调压,通过投入并联电容器,减少线路输送无功功率,从而减少电压损耗,达到调整电压的目的。

3、改变输电线路参数调压,通过线路串联电容器,减少线路感性阻抗,从而减少电压损耗,达到调整电压的目的。

5.列举电力系统中的几种无功补偿装置,并作简要说明。

答:

1、并联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

 2、并联电抗器,吸收无功功率。

 3、静止补偿器,既能输出无功功率,又能吸收无功功率。

 4、同步调相机,既能输出无功功率,又能吸收无功功率。

三、计算题

1.一台额定电压13.8KV、额定功率为150MW、功率因数为0.85的发电机,其电抗标幺值为0.18(以发电机额定电压和功率为基准值)。

(20分)

(1)电力系统中有哪四个基值?

基值选取时可以任取两个,但一般选取哪两个作为基值?

若选取SB和UB作为基值时,对应的另外两个基值与SB,UB的关系是怎样的?

(5分)

答:

电力系统中有四个基值:

基准容量、基准电压、基准电流、基准电抗。

一般选取基准容量、基准电压。

(2)试计算以13.8KV和125MVA为电压和功率基准值的电抗标幺值(10分)

答:

XE*=0.18*(125/0.85)100=0.26。

(3)计算电抗的实际值(5分)

答:

XB=UB2/SB=13.82/125/0.85=1.29,XE= XB *XE*=1.29x0.18=0.23

2.一条220KV的输电线路,长200km,导线为LGJ-400(直径2.8cm),水平排列,相间距7m,求线路的电阻R,电抗X,电纳B(10分)

答:

1、电阻R=(ρ/s)*180=(31.5/400)*180=0.08*180=14.4Ω

Deq=³√700*700*700*2=1.26*700=882cm 

2、电抗X=180*0.1445(lgDeq/Ds)=180*0.1445(lg882/0.779*1.4)=180*0.42=75.6Ω

3、电纳B=180*[7.58/(10-6*lgDeq/r)]=180*2.7x10-6=486x10-6s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按供电可靠性来划分,电力网的接线方式可分为(C  )。

  A.单回放射式和链式   B.双回放射式和树干式 C.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    D.链式和环式

2.电力网络中的功率分点指的是(C  )

  A、功率流入负荷的节点    B、功率流入电源的节点   C、功率由两个方向流入的节点  D、功率流入不同方向的节点

3.电力系统运行电压的水平取决于( B  )

  A、有功功率平衡   B、无功功率平衡    C、有功功率      D、无功功率

4.有几级的电压网络中,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选取原则是(A)。

  A、统一选取基准功率,分段选取基准电压     B、分段选取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 

  C、统一选取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         D、统一选取基准电压,分段选取基准功率

5.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采用的数学模型是(A    )。

  A、节点电压方程    B、回路电流方程   C、割集方程       D、支路电流方程

6.潮流计算的三类节点中,只有一个且必须有一个的是(C   )

  A、P-Q节点      B、P-V节点       C、平衡节点      D、都不是

7.电能质量是指(D   )。

  A、电压的大小     B、电压的大小和波形质量  C、电压大小,电流大小    D、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8.大容量发电厂发出的电能主要靠(  C )送到负荷集中地区。

  A、高压网络       B、低压网络        C、输电网络       D、配电网络

9.标幺制是一种(  B  )。

  A、绝对单位制     B、相对单位制    C、相对有名制      D、有名单位制

10.输电线路参数中,反映线路带电时绝缘介质中产生泄漏电流及导线附近空气游离而产生有功功率损失的参数是( C )。

  A、电阻       B、电感      C、电导        D、电纳

11.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A     )。

  A、减小线路电抗 B、增大线路电纳 C、减小线路电阻 D、改善输电线路的电晕条件

12.输电线路参数中,反映带电导线周围电场效应的参数是(D  )。

  A、电阻     B、电感       C、电导       D、电容

13.电力系统分析中,网络方程常采用( D   )求解。

  A、消元法         B、星网变换法     C、支路追加法      D、高斯消去法

14.我国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用户,供电电压正常允许的偏移范围是额定值的(A   )

  A、±5%          B、±7%          C、±5%~±7%    D、±7%~±10%

15.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时,平衡节点的待求量是(   C)

  A、节点电压大小和节点电压相角         B、节点电压大小和发电机无功功率

  C、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D、节点电压相角和发电机无功功率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哪几种( ABCD    )

  A、中性点不接地   B、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C、中性点直接接地   D、中性点经电阻或电抗接地

2.按容量和重要性区分,变电所的分类有(ACD  )

  A、枢纽变电所       B、箱式变电所      C、中间变电所   D、终端变电所

3.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ABC    )

  A、保证供电可靠性     B、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C、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D、电网建设越超前越好

4.变电所的任务是( ABD )。

  A、汇集电能      B、升降电压        C、补偿电能          D、分配电能

5.下面所列无功补偿设备中,随着电压下降(在规定电压波动范围内)输出无功功率增大的有(BCD   )。

  A、并联电容器    B、调相机  C、可控硅控制电抗器型(TCR)静止无功功率补偿器  D、自饱和电抗器型(SR)静止无功功率补偿器

6.变压器参数中,可由空载试验得到的参数是(CD  )。

  A、电阻      B、电抗      C、电导      D、电纳 

7.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可采用的措施有哪些( ABCD    )。

  A、发电机调压     B、变压器调压   C、并联补偿调压     D、串联补偿调压

8.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BCD)。

  A、稳定运行    B、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C、暂态过程非常短     D、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

9.电力网包括哪些部分( ABCD   )

  A、变压器        B、输电线路     C、电力用户      D、发电厂

10.电力网按其职能可以分为( AC   )。

  A、输电网络      B、高压网络       C、配电网络      D、低压网络

三、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考虑变压器的内部电压损耗,变压器二次绕组的电压规定比系统额定电压高10%。

(对  )

2.停电后可能发生危及人生安全的事故,或长时间扰乱生产秩序的电力负荷属于一级负荷。

(对 )

3.多电厂经济运行在理论上常要求各电厂的耗量特性满足等微增率准则。

( 对)

4.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PQ节点。

( 对 )

5.系统有功和无功同时不足时,应先解决无功平衡问题。

( 错)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1.试说明电力系统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1)提高功率因素、末端增加无功补偿,以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

2)在闭式网络中实行功率的经济分布。

3)合理确定电力网的运行电压。

4)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2.列举电力系统中几种无功补偿装置,并作简要说明。

1、并联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

2、并联电抗器,吸收无功功率。

3、静止补偿器,既能输出无功功率,又能吸收无功功率。

4、同步调相机,既能输出无功功率,又能吸收无功功率。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

1.(15分)某企业用电的年持续负荷曲线如图,试求该企业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2.(15分)一条220kV的输电线路,长180km,导线为LGJ-400(直径2.8cm),水平排列,相间距7m,求线路的电阻R,电抗X,电纳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