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095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docx

乘法分配律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乘法分配律

单元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运算简便。

2、使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发现或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增强发现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和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通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

快到“六一”儿童节了,王阿姨准备买一些衣服作为礼物送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你们愿意当王阿姨的小会计吗?

投影出示:

商场里短袖衫32元/件,裤子45元/条,夹克衫65元/件

提问:

王阿姨要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呢?

二、学习新知

1、学生动手,独立算出要付的钱数。

2、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明算式中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3、谈话:

有没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你先算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65×5+45×5

=325+225

=2550(元)

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多少元。

(2)(65+45)×5

=110×5

=550(元)

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4、提问:

这两个算式能写成等式吗?

为什么?

学生回答。

(让学生认识到:

两个算式算出的得数都表示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的钱,应该相等;两个算式都等于5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

板书:

(65+45)×5=×+×

指名说出横线上的数,各自在书上填写。

5、提问:

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在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

(要使学生认识到:

等号左边的算式是65和45先相加,再用它们的和乘5;等式右边的算式是65和45分别乘5,再把乘得的积相加)

6、谈话:

你能仿照上面的等式写出两三组这样的算式吗?

请注意,一定先写算式,再分别计算,如果相等,最后写等号,如果不相等就把它写在黑板上。

写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7、看黑板上有没有写不等的算式,如果有,共同分析找出原因。

指名说等式,教师板书。

提问:

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乘积相加)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指名回答。

谈话:

你们发现的规律就是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3个乘数,这个规律怎样写?

学生口答后板书:

(a+b)×c=a×c+b×c

三、组织练习,应用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自主思考、填写。

指名口答结果。

提问:

你们这样填写的根据是什么?

第2小题与第1小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

全班交流。

问:

你是怎样判断的?

第三组两道算式为什么是相等的?

第四组的两道算式问什么不相等?

是左边算式结果大,还是右边算式结果大?

(右边40×(50+90)=40×50+40×90,和左边的算式比较,都有40×50,40×90比50×90小,所以左边算式结果大。

3、“想想做做”第3题

(1)指名读题,说出题意。

(2)学生各自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并指名板演。

(3)观察算式64×2+26×2与算式64×2+26×2,想一想这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解释这种联系吗?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自主计算。

(2)提问:

每小题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哪一题计算比较简便?

5、“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默读题目。

(2)谈话:

前两小题都有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3)学生各自完成后,指名说算式和答案,全班共同评议。

四、全课总结

提问:

谁来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谈话:

这堂课同学们不仅学会了乘法分配律,而且还当了一回小小会计师,协助王阿姨算出了为福利院小朋友购买衣物需要的钱数,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五、课堂作业

1、比较下面各组算式,在○里填上<、>或=。

34×6+27×6○(34+27)×68×(60+5)○8×60+5×8

25×6+6×75○25+75×610×(4+30)○10×4×30

2、判断:

(1)(a+b)×c=a×c+b×c。

()

(2)(35+6)×9=35+6×9。

()

(3)18×14+82×14=(18+82)×14。

()

(4)74×19+74=74×(19+1)。

()

六、家庭作业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15+25)×4=□×□+□×□125×(8+4)=□○□○□○□

16×9+11×16=(□+□)×□72×12+12×28=□○(□○□)

2、算一算,比一比,每组中哪一题的计算比较简便?

22×99+22×118×(24+26)16×45+35×16

22×(99+1)18×24+18×26(45+35)×16

3、一个长方形的长55米,宽45米。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并说说这两种方法的联系。

4、《补充习题》第41页。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进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通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出示: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64×7+64×3=64×(□+□)

25×(31-4)=□〇□〇□〇□

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

提问: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2、谈话:

这节课我们探究如何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提问: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

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怎样列式?

板书:

32×102=(元)

(2)提问:

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

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

(3)提问:

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

买100件用3200元,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4)谈话:

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

学生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

(5)谈话:

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便?

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

边板书边谈话:

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32×(100+2)。

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你能接着算下去吗?

32×100

=32×(100+2)

=32×□+32×□

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

谈话:

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

回顾这个过程,谁来说一说,先怎么办?

再怎么办,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6)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8×20273×101302×15

指定三人板演,其他学生任意做1-3题,共同订正。

2、教学补充题:

买8件上衣和8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1)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65×8+45×8

=(65+45)×8

=110×8

=880(元)

提问:

第一步进行算式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你觉得哪一步计算简便?

3、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

用简便方法计算。

46×12+54×12

学生独立做题。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4、小结

提问:

什么样的式题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各小组讨论。

一种是:

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分别相乘比较简便,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分别相乘,再求和,算出结果;另一种是:

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外两个乘数的和正好是整百、整十的数,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把相同的加数提出来,先求和,再相乘,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填空,再让学生交流各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行

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提问:

你是怎样发现这三道题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口算第1题,学生说口算过程,教师板书:

30×3=902×3=690+6=96

这个过程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什么?

板书:

32×3

=30×3+2×3

提问:

你能说说这里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另外两题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

谈话:

其实我们早就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现在知道这样口算是有理论根据的,我们计算起来更理直气壮了。

4、“想想做做”第4题的第一行。

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提问:

你觉得这两题这样计算简便在什么地方?

你是怎样发现它们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的第2行,第5、6题(提示:

最好是列成运算简便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

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

课后做第57页的思考题。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深入研究为什么会这样。

六、家庭作业

1、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8+10)58×28+58×226×301

8×37+63×8(40+2)×1563×25×4

2、水果店上午卖出16箱苹果,下午卖出24箱苹果,每箱苹果34元,这一天卖出的苹果一共多少元?

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元?

3、学校购买了15个排球和15个足球。

每个排球28元,每个足球32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4、智力冲浪:

用简便方法计算。

136×27+63×27+27111×37+999×7

5、《作业本》第40、41页。

 

练习

(一)

教学内容:

教材58页1-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可以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律

1、提问: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

用字母分别怎样表示?

板书:

a+b=b+a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2、练习五第1题

学生列式解答。

让学生联系两种算法的实际意义说明两道算式的相等关系,再根据列的等式说一说它所表达的运算规律。

二、基本计算

1、练习五第2题

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2、练习五第3题

让学生计算后比较每组中的两道题,说说他们有什么联系,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

乘法分配律可以类推到两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3、练习五第4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说说怎么算简便,再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其中,35×98的简便算法要作适当提示)

4、练习五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提问:

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拓展提高

270×54+460×27

37×28+53-37×19

53×460-53×60

78×99+78

67×102-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