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手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465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手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动物手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动物手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动物手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动物手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手术教案.docx

《动物手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手术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手术教案.docx

动物手术教案

第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手术的学习内容和人员安排;

教学重点:

人员分工;

教学难点:

人员正确分工。

第二篇手术治疗方法

第一章概述

一、学习内容

1.手术学基础:

包括无菌观念的建立,无菌原则的实施,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手术基本操作法如组织切开分离法、止血法、缝合法和结扎法等的规范化实施及其原理。

2.动物小手术的实习。

二、学习方法

l.预习实习内容,了解实习操作方法及步骤。

2.实习程序:

课前布置手术实习室环境,领取和安置实习用物如动物或离体组织器官、手术器械包、药品等。

活体手术先行麻醉诱导和手术区域备皮。

继之,观摩相关操作录像和带教老师的示教性操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规定的操作实习任务。

术中遇有疑难问题应及时请教辅导老师。

课后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完成手术记录或麻醉单的书写,交老师评阅。

3.实习分组:

实习同学应分为若干小组,每个手术小组以4人为宜。

小组各成员轮流担任主刀、助手、器械师或麻醉师等。

三、学习须知

1.穿工作服、戴口罩和帽子后方可进。

入实习室,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必须认真严肃,保持实习室内安静,禁止大声谈笑或喊叫。

3.应有高度责任心,不可草率从事,应视动物手术如同临床手术。

4.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5.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仅要保持手术野的清洁和整齐,而且还要及时清除动物的粪便。

6.厉行节约,爱护公物,器具用完后归还原处:

,避免损害,切勿遗失。

7.手术完毕后,将用过的器械洗净擦干,放在规定处并做好室内卫生。

8.课后完成实习报告或手术记录。

四、手术实习时的人员分工

手术人员为统—整体。

必须明确分工,除各自完成任务外,还必须做到术中密切配合,发挥整体的力量,共同完成手术任务。

外科手术实习小组中,除手术者(主刀)和第一助手外,另有一人兼任第二助手和器械师;一人兼任麻醉师和巡回士。

参加手术人员的基本分工如下:

1.手术者(主刀)对所进行的手术全面负责,术前必须掌握病情、术前准备情况,决定手术方案。

一般站在右侧(腹部手术)或操作方便的位置,负责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等项操作。

手术完毕后书写手术记录。

在手术过程中如遇到疑问或困难时,应征询带教老师和其余参加手术人员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2.第—助手术前摆好手术体位,应先于主刀洗手,负责手术区域皮肤的消毒与铺巾。

手术时站在手术者的对面,负责显露手术野、止血、擦血、打结等,全力协助手术者完成手术。

手术完毕后负责包扎伤口,如有特殊情况,手术者因故离去,应负责完成手术。

3.第二助手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站在手术者或第一助手的左侧。

负责传递器械、剪线、拉钩和保持手术野清洁整齐等工作。

4.器械师最先洗手后站在手术者右侧,在手术开始之前,清点和安排好手术器械。

在手术过程中负责供给和清理所有的器械和敷料,手术者缝合时,将针穿好线并正确地夹持在持针钳上递给手术者。

器械师尚须了解手术方式,随时关注手术进展,默契适时地传递手术器械。

此外,在手术结束前,认真详细地核对器械和敷料的数目。

5.巡回士负责准备和供应工作。

摆动物体位并绑缚动物,打开手术包,准备手套,协助手术人员穿好手术衣,随时供应手术中需要添加的物品。

清点、记录和核对手术器械、缝针和纱布等。

以上尽管列出了参加手术人员明确具体的分工,以顺利完成高质量手术为目的的手术小组的集体活动。

参加手术人员切不可死抱分工的教条,而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精诚合作、默契配合。

 

课后作业:

手术中的人员怎样安排?

课后反思: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外科无菌术,复习无菌术、消毒、灭菌概念及方法;

2.了解常用的消毒灭菌技术;

3.熟悉手术室的管理规则;

4.掌握无菌操作原则;

教学重点:

无菌的概念;无菌操作的原则;

教学难点:

无菌操作的原则。

第二章外科无菌术

外科无菌术是指专门用于防止微生物污染手术区域所采用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它包括无菌设施、消毒及灭菌技术、无菌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自19世纪中期提出无菌术概念以来,该技术从简单的洗手换衣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整套先进、系统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减少。

实施外科无菌术已成为一所医院、一个外科工作人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第一节手术室的管理规则

手术室是无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包括几个重要部分:

①卫生通道用房(换鞋处、更衣室、淋浴间、风淋室等),②手术用房,③手术辅助用房(洗手间、麻醉间等),④消毒供应用房(消毒间、器械存放间等),⑤办公用房(医生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等)。

根据需要还需配备教学用房及实验诊断用房。

一、手术室的分区

根据洁净程度,手术室可分为有菌区和无菌区。

有菌区包括卫生通道用房、办公用房等,无菌区包括手术用房、手术辅助用房。

有菌区和无菌区应严格隔离,并应有醒目的分界标志。

无菌区还可划分为“相对无菌区”及“绝对无菌区”,摆放手术器械及敷料一侧可视为“绝对无菌区”,未穿手术衣者应禁止在此区穿行;摆放麻醉器械一侧可视为“相对无菌区”,非手术人员应将活动范围局限于此区。

二、手术室的管理规则

1.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裤、鞋,戴手术帽及口罩。

临时出手术室需换外出衣裤和鞋,帽子要盖住全部头发,口罩要求遮住口鼻,参加手术人员应修剪指甲、除去甲缘污垢。

2.手术室内应保持安静,禁止吸烟及大声喧哗,禁止使用移动电话。

3.手术室应尽量减少参观人员入室,参观者亦应正规穿戴参观衣、裤、鞋,配戴口罩、帽子,且只允许在指定地点参观,不得靠手术台太近或过高,不得触碰手术人员,参观感染手术后,不得再到其他手术间参观。

4.平诊手术需提前一天送手术通知单,并注明所需特殊体位及备用特殊手术器械,急诊手术可临时送手术通知单。

5.无菌手术间和有菌手术间应相对固定,如连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或感染手术,严禁在同一个手术间内同时进行无菌及污染手术。

每次手术完毕后,应彻底洗刷地面、清除污液、敷料及杂物。

6.手术完毕后应及时清洁或消毒处理用过的器械及物品,对具有传染性病人的手术器械及废物应作特殊处理,手术间亦需按要求特殊消毒。

7.手术室内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每周应彻底大扫除—次。

8.患有手臂化脓性感染的患者或呼吸道炎症的人员不能进入手术室。

9.手术室外的推车及布单原则上禁止进入手术室,手术病人应在隔离区换乘手术室推床。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外科无菌术,复习无菌术、消毒、灭菌概念及方法;

2.了解常用的消毒灭菌技术;

3.熟悉手术室的管理规则;

4.掌握无菌操作原则;

教学重点:

无菌的概念;无菌操作的原则;

教学难点:

无菌操作的原则。

第二节消毒及灭菌技术

手术器械和物品的灭菌和消毒是外科无菌术最重要的环节。

凡用物理方法及化学灭菌剂彻底消灭与伤口或手术区接触的物品上所附着的细菌,以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称灭菌法。

灭菌法能杀灭—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等)。

用化学消毒剂消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器械消毒、手术室消毒、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及病人的皮肤消毒,称为消毒法,消毒法只能杀灭病原菌与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能杀死细菌芽胞。

一、灭菌法

灭菌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灭菌剂法,以物理方法为主。

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其中以高温灭菌法最为普遍,主要用于杀灭手术器械、布单、敷料和容器等物品上的细菌。

高温灭菌法包括高压蒸气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以及火烧灭菌法,后者易使器械损坏,且效果不太可靠,除紧急情况下,不宜采用。

紫外线灭菌法主要用于手术室、换药室内的空气灭菌,但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应注意防护,以免引起结膜炎和皮炎。

电离辐射主要用于药物、塑料注射器和缝线等的灭菌,但对纺织物品无效。

二、消毒法

消毒法一般包括清洗和消毒两方面,清洗是用肥皂水或化学溶液,洗掉物品和皮肤上的污垢和附着的细菌,以利消毒剂和细菌的接触,能提高杀菌效果。

消毒是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或涂擦来杀死细菌,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碘酊、酒精、碘复、戊二醛等,此外,甲醛薰蒸法可消毒缝线、内窥镜及塑料导管等。

消毒注意事项:

1.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有管腔的物品应将管腔中空气排除。

2.挥发性较大的消毒液应严封加盖,应定期测其浓度并及时更换,浸泡物品应清洗干净,擦干,轴节要打开。

3.中途若加入物品,先前浸泡的消毒器械需重新计算浸泡时间。

4.消毒过的物品使用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除去消毒液,避免刺激组织。

第三节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虽然无菌设施以及各项消毒灭菌技术为手术提供了一个无菌操作的环境,但是,如果没有—定的规章来保持这种无菌环境,则已经消毒灭菌的物品和手术区仍有可能受到污染,引起伤口感染,因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无菌操作原则:

1.手术人员一经“洗手”,手和前臂即不准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认为是有菌地带,不能接触,手术台以下的床单也不能接触。

2.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手术人员不要伸手自取,应由器械护士传递,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应背靠背进行交换,出汗较多或颜面被血液污染,应将头偏向一侧,由他人代为擦拭,以免落入手术区内。

4.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触碰到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如果无菌布单已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可靠,应加盖干的无菌单。

5.手术开始前要清点器械、敷料,手术结束后,检查胸、腹等体腔,认真核对器械、敷料(尤其是纱布块)无误后,方能关闭切口,以免异物遗留体内,产生严重后果。

6.切口边缘应用大纱布块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仅显露手术切口。

切皮肤用的刀、镊等器械不能再用于体腔内,应重新更换。

作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之前,应用消毒液再次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7.切开空腔器官之前,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好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8.手术如需额外添加器械,应由巡回护士用无菌钳夹送,并记录增加物品种类及数目,以便术后核对,手术人员严禁自行取物。

9.参观手术人员不可太靠近手术人员或站得太高,尽量减少在手术室内走动,有条件的医院可设专门的隔离看台,或现场录像转播。

10.施行连台手术,若手套未破,可由巡回护士将手术衣背部向前反折脱去,手套的腕部随之翻转于手上,脱手套时注意手套外面不能接触皮肤,此时术者勿需重新刷手,仅需用消毒剂重新消毒即可,但前一手术为污染手术,则需重新刷手。

 

第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解剖的内容和麻醉的方法;

教学重点:

解剖的内容和麻醉的方法;

教学难点:

麻醉的方法。

第三章动物应用解剖与麻醉

医科院校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都要经历一个动物手术学训练的教学课程。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动物手术模拟人体手术的实习树立无菌观念,掌握正确的手术基本操作方法,为日后从事临床工作或医学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因此,动物尤其是体形适中,结构合理,价格便宜,易于驯服的动物就成为学生实习的主要对象。

了解实习常用动物的生理解剖和术前的麻醉对于学生们顺利完成实习内容将有很大的帮助。

鉴于目前最常使用的动物有狗、家兔和猪,而实习的难点和重点在动物的清创、剖腹和胃肠手术上,所以仅对这三种动物腹壁及胃肠解剖重点描述。

一、动物的应用解剖

狗(dog)

腹壁结构。

与人体基本相似,尤其适合于练习剖腹术。

腹壁剃毛后可显示皮肤及脐部,切开表层为皮下组织。

深层为腹膜。

表层和深层之间为腹部肌肉,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组成。

前三种肌肉形成腹腔的外侧壁,其腱膜分别会合于腹部正中的腹白线并形成腹直肌鞘的内鞘和外鞘,将腹直肌包被起来。

腹外斜肌起自最后8或9根肋骨的外面和腰背筋膜,止于腹白线,其纤维向下后斜行。

腹内斜肌起自髋结节和腰背筋膜,向前下呈扇形分布止于后部的肋骨上。

腹横肌的肌纤维呈横行分布也止于腹白线。

腹直肌位于腹壁的腹侧,胸,骨和耻骨之间,沿腹白线两侧呈纵行排列,其肌束上有5条横腱划。

狗胃与人体胃的解剖相似,由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和幽门组成。

狗胃的容积较大,中等体型的狗胃容积可达2升。

左侧的贲门、胃底和胃体占去胃的大部分体积,呈圆形,右侧的幽门及胃窦较小,呈圆筒状。

胃空虚时胃窦可收缩变细。

胃大弯的长度约为胃小弯的4倍。

故此,进行胃穿孔修补或胃肠吻合时宜在胃大弯侧操作。

狗的肠管比其它动物的肠管短,约为体长的3~4倍。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呈袢状盘曲,位于肝和胃的后方,肠壁厚度与人体肠管相似,适合于模拟人体肠道切开或吻合手术。

大肠管径与小肠相似,但肠壁上缺乏纵带或结肠袋。

盲肠是回肠与升结肠交接部的标志,长约6~8cm,其尖端一般指向回肠末端的右后方,内径较粗,粘膜内含有许多孤立淋巴结。

模拟人体阑尾切除术就是切除此段盲肠。

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

二、动物麻醉

一般来说,在实习动物手术时每张手术台都应有一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担任动物的麻醉工作。

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实施麻醉以及术中动物的管理等,使动物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一)动物麻醉方法的选择

进行动物手术时必须选择适当的麻醉。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应根据实验要求、动物的种属特性及客观条件选择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又,便于管理的方法。

由于动物不易配合手术,所以实际操作中常常选择动物全身麻醉,包括静脉麻醉、腹腔或肌肉注射麻醉、吸。

入麻醉等。

偶有手术选择局部麻醉、复合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

(二)常用的动物麻醉药物

1.注射用麻醉药:

经静脉、腹腔或肌肉注射而产生全身麻醉的药物,这类药品种类繁多、使用方便、经济安全,应用最为广泛。

(1)巴比妥类:

包括戊巴比妥钠、硫贲妥钠、苯巴比妥钠等。

这类药物既可以单独静脉或腹腔注射,也可以与其他麻醉药物复合使用,以减轻各种药物在单独使用时的副作用。

(2)“846”合剂:

又名速眠新,由几种镇静剂和麻醉剂混合而成,含有保定宁、氟哌啶醇等成分,是—种安全范围较宽的麻醉复合制剂。

具有中枢性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作用。

单独进行肌肉、腹腔或静脉注射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3)水合氯醛:

属镇静催眠药,可用于静脉注射麻醉,但其具有较大的抑制呼吸和心肌收缩等副作用。

与硫酸镁、戊巴比妥钠和酒精复合使用则可以明显减少副作用,提高安全保障。

(4)化学纯酒精:

静脉注射可以产生全身麻醉,但麻醉的效果较弱,达到使动物昏睡所需剂量大、时间长,而且从昏睡期进入全身麻痹期则所需时间短且不易控制,所以单独使用不甚安全,一般与其它麻醉药物合用。

临床上极少使用。

2.吸入麻醉药:

经气道吸入而产生全身麻醉的药物,包括乙醚、氟烷、氨氟醚、异氟醚、氧化亚氮等。

以乙醚最为常用,这是由于乙醚具有麻醉性能强、安全范围广、肌松效果好、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所要注意的是乙醚对动物呼吸和循环的抑制与麻醉深度有关,故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密观察。

(三)麻醉方法的具体操作

l.麻醉前的准备:

包括实验前动物禁食12—24小时,禁饮4—6小时。

如果用狗作为手术对象,手术前还要将犬嘴捆绑。

根据手术要求选择相应的麻醉方法和准备手术器械、药品等。

2.麻醉用药:

包括麻醉前用药和麻醉实施用药。

麻醉前用药是指在手术前30分钟以内适当使用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安定及镇静镇痛药物(如安定、鲁米那、度冷丁等),可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和防止呕吐,使动物安静以保证麻醉诱导的平稳和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麻醉实施用药应根据具体选定的麻醉方法来决定。

(1)吸入麻醉:

指由于麻醉剂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后导致的可逆性全身痛觉和意识消失的状态。

—般采用开放式吸入法,系用一端蒙上4—6层医用纱布的圆筒或锥型铁丝网动物口罩作为麻醉面罩,套在动物的口鼻上,将乙醚缓慢地滴在纱布上进行麻醉,待动物不再挣扎,呼吸平稳即可开始手术。

手术过程中可以间断滴加乙醚,以维持麻醉深度。

但是也必须避免麻醉过深而导致呼吸停止。

(2)静脉麻醉:

通过犬后肢大隐静脉或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入单一或复合静脉麻醉药物。

具有协协同作用的静脉麻醉药物的复合使用可以减少各自麻药的用量,减轻副作用,提高安全性和麻醉效果。

可选择以下方案:

1.5~2.5%戊巴比妥钠溶液25~30mg/kg体重;2~2.5%硫贲妥钠25mg/kg体重:

75%医用酒精和3%戊巴比妥钠按2:

1配制的混合液1.4m1/kg体重:

20%水合氯醛30ml、10%硫酸镁30ml、5%戊巴比妥钠,30ml、95%乙醇lOml混合为10Oml,取lml/kg体重静脉注射;“846”合剂0.2ml/kg体重。

(3)腹腔麻醉:

系用非吸入性麻醉药物注入腹腔,经腹膜吸·收而产生的全身麻醉。

具有使用方便、呼吸抑制较静脉麻醉轻的优点。

常用的药物有3—5%的戊巴比妥钠或硫贲妥钠,用量稍大于静脉麻醉剂量。

注射药物的部位是在动物的后腹部,注射时回抽以避免注入肠腔或膀胱。

(4)肌肉注射麻醉:

操作更为简便,麻醉诱导时间长,安全性较大,所用药物种类与剂量与静脉麻醉相同,也是实习中常用的麻醉方法。

3.麻醉的观察与管理:

是指在动物自麻醉诱导期至动物清醒之前对动物的呼吸、循环和体温的观察和监测,在这些指标发生改变时作出响应的处理,例如,动物出现呼吸抑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麻醉药并给予呼吸兴奋剂甚或辅助胸部按压;术中动物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胸外心脏挤压并给予肾上腺素等。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手术器械;

2.掌握常用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外科常用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

教学重点:

器械的使用和保养;

教学难点:

器械的使用。

第四章外科常用器械及使用方法

器材:

刀、剪、血管钳、手术镊、持针钳、拉钩、缝针和缝线等。

手木器械是外科手术操作的必备物品。

正确掌握各种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并能熟练运用是执行外科手术的基本要求。

根据杠杆作用原理,一般手术器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带轴节的器械,在尾部用力,轴节作交点,尖端至轴节形成重臂,柄环至轴节形成力臂,活动时形成夹力。

如血管钳、持针钳和剪刀等;另一类是用力点在器械中间,支点在尾端,工作点在前端,如刀、镊等。

一、手术刀(Scalpcl,SurugcalBlade)

手术刀由刀柄和可装卸的刀片两部分组成。

刀柄一般根据其长短及大小来分型,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

刀柄一般与刀片分开存放和消毒。

刀片的种类较多,按其形态可分为圆刀、弯刀及三角刀等;按其大小可分大刀片、中刀片和小刀片。

装载刀片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部,使刀片的缺口对准刀柄前部的刀楞,稍用力向后拉动即可装上。

使用后,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部,稍用力提取刀片向前推即可卸下。

其它的刀类有截肢刀、骨刀、轴式取皮刀、鼓氏取皮刀等。

此外还有各种刀、R刀、激光刀等,它们主要是利用高频电流,R射线、激光等,通过特定的装置来达到切割组织同时止血的目的。

手术刀主要用于切开和分离组织。

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选用不用的刀具。

正确的执刀方式有以下四种:

1.执弓式:

是最常用的一种执刀方式,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主要在腕部。

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和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

2.执笔式:

用力轻柔,操作灵活准确,便于控制刀的动度,其动作和力量主要的在手指。

用于短小切口及精细手术,如解剖血管、神经及切开腹膜等。

3.握持式:

全手握持刀柄,拇指与示指紧捏刀柄刻痕处。

此法控刀比较稳定。

操作的主要活动力点是肩关节。

用于切割范围广,组织坚厚,用力较大的切开。

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

是执笔式的一种转换形式,刀刃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

操作时先刺入,动点在手指。

用于脓肿切开,刺破血管或胆总管等空腔脏器,切断钳夹的组织,扩大皮肤切口等。

刀的传递:

传递手术刀时,传投者应握住刀柄与刀片衔接处的背部,将刀柄尾端送至手术者的手里。

不可将刀刃指着术者传递以免造成损伤(图4—3)。

二、手术剪(Scissors)

手术剪(图4—4)—一般分为两大类:

组织剪和线剪。

组织剪用以分离、解剖、剪开组织,锐利而精细。

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组织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组织剪。

线剪多为直剪,用以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

此外,拆线剪主要用来拆除缝线。

其结构特点是一页钝凹,一页直而尖。

正确的执剪姿势为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扣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无名指环的剪刀柄上,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导向作用(图4—5)。

三、血管钳(Hemostat)

血管钳是主要用于止血的器械,故也称止血钳。

另外,还可用以分离、解剖组织、夹持组织;也可用于牵引缝线,拔出缝针,或代镊使用。

代镊使用时不宜夹持皮肤、脏器及较脆弱的组织,切不可扣紧钳柄上的轮齿,以免损伤组织。

临床上血管钳种类很多,结构特点是前端平滑,依齿槽床的不同可分为弯、直、直角、弧形、有齿、无齿等,钳柄处均有扣锁钳的齿槽。

临床上常用者有以下几种

1.蚊式血管钳(MosquitoClamp)有弯、直两种,为细小精巧的血管钳,用于脏器、面部及整形等手术的止血,不宜做大块组织钳夹用。

2.直血管钳(StraightClamp)用以夹持浅层组织出血,协助拔针等用。

3.弯血管钳(KellyClamp)用以夹持深部组织或内脏血管出血,有长短两种。

4.有齿血管钳(Kocher’sClamp)用以夹持较厚组织及易滑脱组织内的血管出血,如肠系膜、大网膜等,也可用于切除组织的夹持牵引。

前端钩齿可防止滑脱,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不能用作一般的止血。

血管钳的使用基本同手术剪。

关闭血管钳时,两手动作相同,但在开放血管钳时,两手操作则不一致。

开放时用拇指和食指持住血管钳一个环口,中指和无名指持住另一环口,将拇指和无名指轻轻用力对顶—个,即可开放。

四、手术镊(FOrceps)

手术摄用以夹持或提取组织,便于分离,剪开和缝合,也可用来夹持缝针及敷料等。

其种类较多,有长和短、有齿和无齿之分,还有为专科设计的特殊手术镊。

1.有齿镊(Teeth,Forceps)又名组织镊,其前端有齿,用于提起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等坚韧组织。

夹持牢固,但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2.无齿镊(SmoothForceps)前端平,其尖端无钩齿,用于夹持组织,脏器及敷料。

浅部操作时用短镊,深部操作时用长镊。

无齿镊对组织的损伤较轻,用于肠壁,血管,神经及粘膜等的夹持。

正确的持镊姿势是拇指对示指与中指,把持二镊脚的中部。

稳而适度地夹住组织

五、持针钳(NeedleH01der)

持针钳也叫持针器,主要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有时也用于器械打结。

其基本结构与血管钳类似。

持针器的前端齿槽床部短,柄长,钳叶内有交叉齿纹,使夹持缝针稳定,缝合时不易滑脱。

使用时将持针器的尖端夹住缝针的中、后l/3交界处,且将缝线重迭部分也放于针嘴内,若夹在齿槽床的中部,则容易将针折断。

常用的执持针钳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把抓式:

也叫掌握法。

即用手掌握拿持针钳,钳环紧贴大鱼际肌上,拇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分别压在钳柄上,食指压在持针钳中部近轴节处。

利用拇指及大鱼肌和掌指关节活动推展、张开持针钳柄环上的齿扣。

2.指扣式:

为传统执法,用拇指、无名指套入钳环内,以手指活动力量来控制持针钳关闭,并控制其张开与合拢时的动作范围。

3.单扣式:

也叫掌指法,拇指套入钳环内,食指压在钳的前半部做支撑引导,其余三指压钳环固定手掌中,拇指可上下开闭活动,控制持针钳的张开与合拢。

持针钳的传递:

传递者握住持针钳中部,将柄端递给操作者。

 

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手术器械;

2.掌握常用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外科常用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

教学重点:

器械的使用和保养;

教学难点:

器械的使用。

六、其它常用钳类(C1amp)器械

1.布巾钳:

前端弯而尖,似蟹的大爪,能交叉咬合。

主要用以固定手术巾,并夹住皮肤,以防手术中移动或松开。

2.组织钳:

又叫鼠齿钳和Allis钳,其前端稍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