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9668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docx

沟通与写作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教案

 

沟通与写作:

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沟通与写作:

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

授课教师:

×××

教学对象:

××专业××级学生

学时安排:

32学时或36学时(每周2学时)

使用教材:

《沟通与写作:

语言表达与沟通技能》,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

使用说明:

任课教师可根据各自高校的课时安排和学生层次,选择相关章节进行教学,本书第三、四、五章是重点章节,可以加大课时量。

沟通训练课程一般可采取口试形式进行考核(每个学生3分钟即兴发言或者命题演讲)。

 

第1周教案

教学内容

课程导学

第一章语言表达与沟通概述(上)

第一节沟通概说

教学目标

1.了解沟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理解沟通的类型和构成要素

3.明确沟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

1.语言表达能力

2.沟通的含义

3.沟通的构成要素

4.沟通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区分沟通与交际、口才等的关系

2.引导学生对沟通技能训练给予重视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课堂训练

2.理论讲解

3.学生上台展示

4.电子资源拓展

教学反思

(课后填写)

第1周: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1.任课教师自我介绍

2.对课程总体的介绍

3.课程考试考核安排

第一章语言表达与沟通概述(上)

第一节沟通概说

【课程导入】

先进行课堂训练。

(1)无语练胆训练。

教师点名,请两三个同学轮流走上讲台,然后微笑着目视台下所有同学,直到最后一排同学而不讲话,让视线笼罩全场,使台下每位同学都感到你在关注着他;台下的同学微笑着看着台上同学的面部,时间为20秒或直到台上的同学不感到十分紧张为止。

【教师根据学生上台训练情况进行解说】

(2)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小王所在的班级将竞选班委,有意竞选的同学需向班主任或辅导员报名,并择时进行全班公开竞选演讲。

上大学了,小王特别想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有意竞选班长,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

如果你是小王,你将如何去与班主任沟通,并表达自己竞选班长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上台训练情况进行解说】

【知识串讲】

一、语言表达能力

1.表达

2.表达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阐述语言表达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就是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成思想一致、感情通畅,实现更好的沟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助力事业发展。

二、沟通的含义

1.什么是沟通

2.什么是交际

3.二者的区别

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其中语言沟通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三、沟通的构成要素

沟通的构成主要有沟通者、信息、目的、环境和工具5个基本要素。

1.沟通者

2.信息

3.目的

4.环境

5.工具

四、沟通的作用

【请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沟通训练及要求

(一)训练心理素质

(二)训练倾听能力

(三)训练普通话

(四)训练思维能力

(五)训练优雅体态

(六)训练演讲能力

【教师提出本课程的总体要求】

就这门课程来说,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做好“演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训练和课后拓展训练,使学生在沟通方面从“敢说”到“能说”再到“会说”。

【课堂发言训练】

(1)如果你是大一新生小王,有意竞选班长,请拟写一份竞选演讲稿,并在课后进行试讲排练。

教师指定两三个同学完成此任务,用于以后教学中的演讲训练。

(2)你认为怎样才能在沟通交流中体现尊重原则?

(3)请谈谈你对加强语言沟通能力培养的认识。

【教师点评】

可布置课下练习。

第2周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言表达与沟通概述(下)

第二节语言沟通

第三节非语言沟通

教学目标

1.了解口语沟通和书面语沟通的区别

2.能够区分不同语体的特点,并能正确使用各种语体

3.了解非语言沟通的含义、特点及其重要性

4.理解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关系

5.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体态语来传达沟通意图

教学重点

1.口语沟通和书面语沟通

2.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3.书面语沟通与书面语体

4.非语言沟通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区别口语与书面语的沟通语境

2.掌握非语言沟通的训练技巧

3.领会体态语的沟通功能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课堂训练

2.理论知识串讲

3.学生上台展示

4.电子资源拓展

教学反思

(课后填写)

第2周: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开场白】

回顾上一周的教学内容,引出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言表达与沟通概述(下)

第二节语言沟通

【课堂训练】

(1)与亲朋好友进行日常交流,你会选择哪种沟通方式?

(2)跟指导教师沟通,你会选择哪种沟通方式?

(3)怎么跟指导教师进行沟通?

(4)跟客户沟通,你会选择哪种沟通方式?

【教师根据学生上台训练情况进行解说,引出知识点串讲】

【知识串讲】

一、语言沟通概说

1.沟通的分类

2.语言沟通

(1)口语沟通

(2)书面语沟通

二、口语沟通

(一)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

举例分析:

口语中,可以说以下内容。

(1)好久不见,都挺好的吧。

(2)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口语中,不说以下内容。

(1)父亲,我回来了!

(2)久疏联系,近来可好?

(二)口头语体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沟通目的,可以将口头沟通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特殊的沟通形式和语言特点。

根据口头沟通的语言特点,可分为演讲语言、辩论语言、播音语言、主持语言、教师语言、谈判语言、推销语言、求职语言、领导语言、采访语言、答辩语言、朗诵语言和外交语言等。

三、书面语沟通

(一)书面语沟通与书面语体

(二)书面语体的种类

1.公文语体

2.科技语体

3.政论语体

4.文艺语体

【拓展训练】

(1)下面是选自鲁迅的《孔乙己》中的片段,请分析其中蕴含的语体信息和交际效果。

【详见教材】

(2)电影《林则徐》中,林则徐召见外商,申明中国政府关于严禁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

有外商问:

“什么叫‘正法’?

”中国官员答道:

“正法就是杀头。

”请分析其中的语体差异。

第三节非语言沟通

【课堂训练】

(1)请谈一谈你在日常沟通中注意到的非语言沟通效果有哪些。

【训练解说】

①留意肢体动作

②保持眼神接触

③保持自信姿态

④看懂受众反馈

⑤倾听自己声音

(2)观看视频,请同学上台发言,谈谈非语言形式在沟通交流中的作用。

①选择一段小品视频,播放时关掉声音。

请同学们观察演员的衣着、手势和表情等,能获取什么信息?

(建议选择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胡椒面》或《吃面条》)

②选择一段新闻联播,播放时关掉声音。

请同学们观察播音员的衣着、手势和表情等,能获取什么信息?

【训练解说】

【知识串讲】

一、非语言沟通的含义

非语言沟通,指的是使用除语言符号以外的各种符号系统,包括肢体动作、副语言、空间语以及沟通环境等来传递信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

【解释相关概念】:

体态语言,又叫“肢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行为语言”等。

我们把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神以及沟通者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等一系列与沟通双方的身体姿态有最直接关系的伴随语言手段,称为“体态语”。

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1.无意识性

2.情境性

3.可信性

4.社会性

5.个性化

6.民族性

三、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都能发挥交际功能,而当有声语言表情达意不够用时,体态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举例说明】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四、体态语的沟通功能

在常规的沟通交流中,体态语是一种没有声音的伴随性语言,对有声语言起到配合、替代和补充的辅助性作用。

体态语的沟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辅助传递信息的功能

2.单独传递信息的功能

3.强化有声语言的功能

4.调节沟通心理的功能

【课外拓展训练】

(1)搜集并学习不同民族的体态语,了解不同民族体态语的差异。

(2)下面是选自鲁迅《故乡》中的片段,请分析其中有关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体态语描写,并说明体态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详见教材】

 

第3周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沟通素养(上)

第一节语音的自我感知

第二节沟通的心理准备

教学目标

1.理解音强、音高、音长在语言表达中的功能

2.掌握语调、重音、停顿等在语言表达中的常见技巧

3.战胜自己可能产生的羞怯心理

4.掌握心理调适的一般方法

5.增强人际沟通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副语言及其沟通功能

2.沟通中常见的不良心理

3.如何做好心理准备

教学难点

1.语调、重音、停顿等训练

2.学会心理调适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课堂训练

2.理论知识串讲

3.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示范

4.电子资源拓展

教学反思

(课后填写)

第3周: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开场白】

回顾第一章的教学内容,引出第二章的教学内容。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沟通素养(上)

第一节语音的自我感知

【课堂训练】

练习停顿、抑扬顿挫的最好办法是朗读诗歌和散文并录音,然后在其他人面前朗读,听取同学或老师的反馈。

(1)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2)朗读敖红亮的《学会感恩》

【训练解说】师生点评

【知识串讲】

语音的物理基础主要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质),这也是构成语音的四要素。

无声语言主要包括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体态语言。

有声语言主要包括常规语言和副语言。

一、副语言及其沟通功能

1.能表达特定意义的副语言

(1)常规语言

(2)副语言:

可分为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辅助语言包括音质、音强、音高、音长、语调、语速、停顿、沉默等。

类语言包括笑声、哭声、呻吟声、叹息声、咳嗽声、口哨声等。

副语言与常规语言的区别。

2.副语言的沟通功能

(1)强调功能

(2)替代功能

(3)暗示功能

(4)否定功能

二、副语言的运用

(一)辅助语言训练

1.练气、练声、练字、改善音质

【教师示范,学生训练】

2.音强、音高、音长、语调的控制训练

(1)音强训练

(2)音量训练

(3)音长训练

(4)语调训练

3.语速和节奏的控制训练

(1)语速训练

一般来说,语速控制在200~250字/分钟有利于说话者进行表达,也有利于听话者理解。

语速控制要顾及听者的感受,说得太快,听者跟不上说话者的思路;说得太慢,听者会觉得无聊乏味。

如果是讲课、演讲,可适当放慢语速,给听者留点思考、理解的时间。

(2)节奏训练

节奏主要是指语言表达上的快慢、抑扬顿挫、轻重虚实等各种循环交替的语音形式。

4.各类停顿的控制训练

停顿分为常规停顿和超常规停顿。

常规停顿是指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呼吸停顿)和强调停顿。

停顿的作用有三:

一是为了提示话题,二是为了呼吸换气,三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停顿练习】

下面练习3种常规停顿。

(1)语法停顿

改革/势在必行。

话/不能这么说,道理/也不能这么讲。

(2)呼吸停顿

主席先生:

没有人比我更钦佩/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

但是,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

因此,尽管我的观点/与他们截然不同,我还是要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并希望/不要因此而被认为/是对先生们的不敬。

(《演讲学十讲》,严家栋主编)

(3)强调停顿

①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你,/我,/他,/紧紧地拧成一股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②他这么做/到底/有什么不对?

/请大家/好好想想。

5.重音的控制训练

重音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语言现象。

【重音练习】

【练习题】详见教材

(二)能独立传情达意的类语言

类语言包括笑声、哭声、呻吟声、叹息声、咳嗽声和嘘声等。

【拓展训练】

【扫码听音频】(《荷塘月色》朗读)

(1)请同学们课下朗读《再别康桥》和《荷塘月色》,并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反复地听,对停顿、节奏、语气、音量、语速等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调整,调整后再次进行录音,听听自己是否有所进步。

(2)课下选择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读,练习把握朗读过程中的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

建议选择唐诗、宋词、现代散文作为朗读训练材料。

(3)在声音训练中,可以练习“活舌操”。

活舌操是锻炼舌肌的口腔操,是口语表达训练里的一个重要项目。

第二节沟通的心理准备

【课堂训练】

请两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在以往演讲中的心理紧张情况,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然后,请同学们讨论:

如何克服当众讲话的紧张情绪?

【训练解说】

1.引发紧张的一些原因

(1)经验不足会引发紧张

(2)过度担心自己会出错

(3)因不熟悉而缺乏自信

(4)外界压力会引发紧张

2.克服紧张的常用方法

(1)放平心态,不怕出丑

(2)积极暗示,树立信心

(3)提纲挈领,不宜死记

(4)调整呼吸,熟悉环境

【知识串讲】

一、沟通中常见的不良心理

沟通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很多,下面介绍其中常见的不良心理。

(1)羞怯心理

(2)自卑心理

(3)自负心理

(4)猜疑心理

(5)嫉妒心理

(6)孤僻心理

(7)虚荣心理

二、如何做好心理准备

(一)克服羞怯心理

(二)消除自卑心理

(三)控制猜疑心理

【拓展训练】

(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请尝试使用以下方法训练自己的自信心。

①与师长相遇时,微笑着迎着对方走过去。

②尽量去与人交谈,使用一种从容不迫的坚定语调表达自己的观点。

③目光注视着沟通对象的面部,让对方感到你在自信地注视着他。

④遇到反对意见时,尽量用幽默的方式来处理。

⑤拒绝他人时,用毫不含糊的语气说“不”。

⑥设法接触比自己强的人,学习他的优点。

(2)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或评选类活动,观察主持人、参赛选手或候选人的表现,并尝试与他们进行交流,学习其成功的经验。

 

第4周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沟通素养(下)

第三节身体语言的训练

教学目标

1.掌握并熟练运用目光语

2.掌握并熟练运用微笑语

3.储备几个常用的开放式手势语

4.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身势语

教学重点

1.微笑语及运用

2.手势语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1.不同场合目光语的得体运用

2.模仿并合理使用开放式手势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课堂训练

2.理论知识串讲

3.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示范

4.电子资源拓展

教学反思

(课后填写)

第4周: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开场白】

回顾上一周的教学内容,引出本周的教学内容。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沟通素养(下)

第三节身体语言的训练

【课堂训练】

现场训练,互相观摩。

1.站姿训练

2.坐姿训练

3.步态训练

【教师示范,全体同学模仿】

【知识串讲】

身体语言包括的内容很多,大致包括表情语、手势语、身势语、空间语、身体接触、服饰穿着等。

下面,我们对常用身体语言的意义和运用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表情语及其运用

表情语是体态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在70万种人体语言中,表情语就有25万种,约占人体语言种类的35.7%,其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语和微笑语。

(一)目光语及其运用

1.目光语的含义和功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目光语是运用眼睛的动作和眼神来传递信息和感情以实现交际的语言。

李瑟斯(Leathers)提出了目光在沟通方面的六个功能。

(1)目光能塑造自我形象,能给人以鲜明的“第一印象”。

(2)目光“会说话”,能传达细微、复杂、强烈的思想感情。

(3)自然流露的目光语,能反映人物的遭遇、性格和深层心理。

2.目光语的运用

(1)目光的投向。

为了避免对视,你可以看着对方的眉毛以上到发际之间的区域,除非对方离你很近,否则对方不会察觉到你不愿和他对视。

(2)目光的频次

有研究表明,在沟通过程中,不喜欢对方,看对方的次数就会较少,因为看是一种表示喜欢的信号。

(3)注视的方式

注视的方式能够确切地表明沟通者的态度。

注视的方式一般可分为环顾、专注、虚视等。

(4)控制对方的眼神

运用目光语控制对方的眼神,是目光语运用的高境界。

(二)微笑语及其运用

1.微笑语的含义和功能

微笑是沟通的润滑剂,对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人际交往的愉快和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笑语是指通过略带笑容而不发出声音的笑来传递信息的体态语言。

微笑语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体态语,也是一种跨文化的通用体态语。

微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1)微笑有助于身心健康

(2)微笑能改善沟通环境

【案例分析】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DaleCarnegie)

(3)微笑能增强沟通亲和力

微笑是沟通双方情感的桥梁。

2.微笑语的运用

在运用微笑语传情达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笑得自然

(2)笑得真诚

(3)笑得合适

二、首语及其运用

(一)首语的含义

点头,可以表达这样一些意思:

致意、同意、肯定、承认、赞同、感谢、应允、满意、认可、理解、顺从等。

摇头,可以表达这样一些意思:

不满、怀疑、反对、否定、拒绝、不同意、不理解、无可奈何等。

歪头(侧头),可以表达这样一些意思:

思考、天真,如小孩子在听大人谈话或思考一个问题时,喜欢歪着头,并配合托着面腮,咬着手指等动作。

昂头,可以表达这样一些意思:

充满信心,胜券在握,踌躇满志,目中无人,骄傲自满;头一直往后仰,还可表示陶醉。

低头,可以表达这样一些意思:

顺从、听话、委屈、无可奈何、另有想法等。

(二)首语的运用

首语的运用,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头部动作要明显。

二是可配合其他语言使用。

三是注意民族习惯。

三、手势语及其运用

(一)手势语的含义

手势语是多种多样的,它主要由做出手势的位置、手掌、拳头、手指与手型构成。

下面分别列举一些手势语及其含义。

【教师收集图片,供学生观摩】

1.手势位置

做出手势的位置大体可分为三个区域:

上位、中位和下位。

(1)上位。

(2)中位。

(3)下位。

2.手掌

3.拳头

4.手指

(二)手势语的运用

手势语十分丰富,能表示各种意义,它常常被用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起到辅助或者强化作用。

根据功能来看,手势语可分为情感型手势语、指示型手势语、象征性手势语、摹状性手势语及习惯性手势语等。

四、身势语及其运用

(一)身势语的含义

静态的身势语包括立、俯、坐、蹲、卧;动态的身势语只有步姿。

身势语在人际沟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身势语的运用

1.坐姿语的运用

坐姿的一般要求。

坐姿有三种基本类型。

(1)正襟坐姿

(2)半正襟坐姿

(3)轻松坐姿

坐姿的运用,需考虑几种情况。

2.立姿语的运用

立姿大致可分为庄重严肃型、恭谨谦虚型、傲慢自负型和无礼粗鄙型。

(1)庄重严肃型

(2)恭谨谦虚型

(3)傲慢自负型

(4)无礼粗鄙型

【案例分析】

对一个有教养、有身份、善于交际的人来说,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不应采用“傲慢自负型”和“无礼粗鄙型”立姿。

3.步姿语的运用

根据人们行走时的步态,步姿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庄重礼仪型、轻松自如型、稳健自得型、沉思踱步型。

(1)庄重礼仪型

(2)轻松自如型

(3)稳健自得型

(4)沉思踱步型

五、空间语及其运用

(一)空间语的含义

空间语,是沟通者运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的一种途径,又称“空间距离”“人际空间”“近体度”等。

(二)空间语的运用

下面介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特威切尔·霍尔(EdwardTwitchellHall)的相关研究成果。

爱德华·特威切尔·霍尔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需要,并分出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双方的关系相称,他还把这种相称性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出来。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为0~45厘米。

2.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为46~122厘米。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为1.2~3.7米。

4.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一般在3.7米以上。

【扫码看拓展资料】(社交礼仪的养成)

【扫码看拓展资料】(客套用语)

【拓展训练】

(1)请查阅并学习手指语、握手语、鼓掌语、挥手语等体态语言的相关资料。

(2)请查阅并学习服饰穿着方面的相关礼仪知识。

 

第5周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三章日常交际与沟通方法(上)

第一节相互介绍

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性的称呼用语,并能正确使用

2.掌握打招呼的礼节

3.掌握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自我介绍的方法

2.称呼的语言艺术

3.社交称呼的原则

教学难点

1.打招呼的礼节

2.如何介绍他人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课堂训练

2.理论知识串讲

3.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示范

4.电子资源拓展,视频观摩

教学反思

(课后填写)

第5周: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开场白】

回顾上一章的教学内容,引出本章的教学内容。

第三章日常交际与沟通方法(上)

第一节相互介绍

【课堂训练】

(1)多年来,你在不同场合已作过很多次的自我介绍。

以后,你还将在社团面试、考研面试、求职面试、公务接待等场合进行无数次的自我介绍,请根据不同场合设计不同风格的介绍内容和介绍方式。

假如今天是大学开学的第一天,全班同学依次进行自我介绍,现在轮到你作自我介绍,请介绍一下你自己。

【训练解说】

教师对学生练习进行点评,引出课程内容。

(2)你所在的学生社团为了增强成员的宣传意识和提高成员的写作能力,拟举办一场新闻写作专题培训。

社团负责人邀请到学校宣传部一位老师前来授课,作为此次培训的主持人,请你在培训正式开始之前介绍一下这位老师。

【训练解说】

在介绍嘉宾前,需要提前做一番功课,了解嘉宾的姓名、职务、职称、研究领域、成果等,并与培训目的相结合,以体现培训嘉宾与培训内容的契合度。

(3)请回答“×××校长”与“校长×××”、“王××老师”和“教师王××”有何区别。

【训练解说】

(4)在校园的道路上,你与老师、学长、同学等迎面相遇时,如何打招呼?

【训练解说】

【知识串讲】

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

一、称呼用语及其使用

(一)社会交际称谓词语

1.礼俗性亲属称谓语

2.现代社交称谓语

(1)对有名望、有地位老者的称谓语

(2)对社会长者的称谓语

(3)一般社会交际的称谓语

(二)社交称呼的原则

社交称呼中需要注意的是,其原则一般是就高不就低。

称呼别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别人。

二、招呼用语及其使用

见面打招呼是人际沟通的基本礼节。

打招呼的方式有语言方式、非语言方式、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的方式。

(一)常见的招呼用语

(二)打招呼的礼节

(1)谁先打招呼?

在中国,少与长、学生与老师、下级与上级之间,应该由前者主动打招呼,以示尊敬。

(2)只要照面就要打招呼,以表示亲切、友好,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程度高的重要标志。

打招呼时要符合说话对象的身份和年龄。

(3)保持微笑,自然地看着对方并专注地聆听对方的回答。

(4)公共场合打招呼不宜聊个不停,以免影响他人。

(5)如果打招呼后需行握手礼的,也需注意礼节。

上下级、长幼之间,上级、长辈先伸手;下级、晚辈先问候,然后上前握手,态度要谦恭。

(6)如果对方先打招呼,要认真回谢对方,如“你好”“谢谢”等。

三、介绍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