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中西文化的差异doc 19页.docx
《国际贸易中中西文化的差异doc 1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中中西文化的差异doc 1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中中西文化的差异doc19页
浅析国际贸易中中西文化差异
1、摘要
2、关键词
3、第一章文化差异体现方面
第1.1节语言文化背景方面
第1.2节宗教信仰方面
第1.3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
第1.4节风俗习惯方面
4、第二章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因素
第2.1节经济与政治因素
第2.11节中西方经济因素
第2.12节中西方政治因素
第2.2节道德观念因素
第2.3节社会组织结构制度因素
5、第三章面对文化差异,发展自由贸易
第3.1节加强国际性文化交流沟通
第3.2节企业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
第3.3节培养跨文化管理人才
6、第四章总结
7、致谢
8、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贸易活动与交往的频繁进行,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这体现在文化构成要素的各个层面,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即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方面。
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应对国际贸易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在当今世界尤为重要。
面对文化差异对贸易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贸易环境法制化、规范化,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组织与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与交流,在国际贸易策略的制定上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与培训,培养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
ABSTRACT:
Withthedeepeningofeconomicglobalizationprocess,internationaltradeactivitiesandcontacts,internationaltradefrequentculturaldifferenceshasaffectedtheinternationaltradeactivities,whichisembodiedintheculturalelementsatalllevels,especiallytheideologypolitical,legal,thatart,moral,philosophy,religion,etc.Fullyunderstandingoftheculturaldifferences,andtakeappropriatemethodsandmeasurestodealwiththeinternationaltradecontactstheculturaldifferencesintheworldtodayareparticularlyimportant.
Facingtheculturaldifferencetotradeinfluence,inordertofurtherpromotethefreedevelopmentofworldtrade,effectivemeasuresmustbetakentotradeenvironmentlegalizationandstandardization,setupinternationalculturalexchangeorganizationandculturalexchangecenter,multi-levelandmanyformsofculturaldisplayandcommunication,ininternationaltradestrategyformulationnoteandlocalculturalintegration,performavarietyofculturalintegrationandtrainingwaysofcultivatingpropelculturalfusion,thecross-culturalmanagementtalent.
关键词:
国际贸易、文化差异、因素分析
Keywords:
internationaltrade,culturaldifferences,factoranalysis
正文:
文化差异的体现方面
1、语言文化背景方面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
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
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
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姜还是老的辣”。
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
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
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
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
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影,看法大相径庭。
2、宗教信仰方面
马克思曾说: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宗教能给人们提供某种意义上的帮助,因此,人们信仰宗教也就不足为奇。
在中国宗教信仰中,是以“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为崇拜对象,认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因此要求“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对于一般信教大众来说,心中并不明确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而是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自己所崇拜的神。
在基督教的信仰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崇拜对象、圣父、圣子、圣灵三个格位也是统一的,即所谓“三一论”、在基督教的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三大教派中,教义和教礼虽有差异,但都必须尊奉至高无上的上帝耶稣,必须纳入这一信仰模式中。
具体的说在三大教派中又有许多宗派,他们在尊奉上帝为至高无上的神这一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对教义的解释和制订礼仪方面,又有所不同。
因此,分属于各宗派的信徒,都受到教会的管辖,形成了各教派的社区,使得教会的信徒具有极为强烈的教会意识和教派意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督教的群体信仰是一种教会信仰。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现实性;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具有很强的教义意识。
中国的民众主体是农民,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信神而不依靠神。
中国人对待神养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习俗,正如孔子所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就其解释之意,祭神,神就在;不祭神,神就不在了。
中国人形成了以现世的功利主义态度来信仰宗教的传统习惯,“有事”就求神拜佛,烧香叩头,无一不足;无事则不登三宝殿。
除了宗教节庆和所谓求事之外,一般信教大众是难得去求神拜佛。
因此,在中国信教中,无论是佛教的信仰者还是道教的信仰者,并不会去领会佛教教义和道教教义的主要内容,一般只知道“因果报应、积善积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简单宗教意识、他们并不会在宗教中寻找精神支柱,而只是希望现实愿望得到满足。
佛、道的教团组织也并不积极地向信众讲经说法,进行传播,而是以“愿者上钩”的方式来传教。
西方人的宗教信仰特征则具有较强的教义意识。
由于西方宗教一元化的信仰特征和强有力的教派、教会、社区组织、加之西方社会具有宗教教育的传统,所以,对于基督教教义,大多数信教群众都有一定了解;对于基督教的创世论、三位一体论、救赎论、圣灵论、人性论、圣事论、恩宠论、终极论,大多数信徒可说出个一二三来。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身体力行地来遵守教义,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当然,明知故犯的行为也是有的。
但做了错事后他们通常都会到教堂忏悔,减弱自己的罪过,以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而中国人进寺庙或道观,总是带着功利的目的,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所犯的错而诚心忏悔。
所以信仰方面也可以体现出差异。
3、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
不同的文化群体有不同的文化心理,有与自己文化相适应的心理图式和思维方式。
文化也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规定了人们行为的一般准则,人们在什么情形下选择什么行为,作出什么反应,都受文化的制约。
文化制约和规范的结果是使得群体在行为选择上表现出共同的倾向。
文化制约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评判和反应,规定了价值准则,在群体内部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需要提倡,什么需要反对,不同民族、同一民族不同的阶段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判定结果。
根据既有的研究成果,文化系统内部的各个层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中,最核心或是最高的层次就是价值观念系统或价值体系,因为它们是影响人们感知世界、形成意义和观念的重要文化因素,是维系一种文化长期存在的最稳定的保护层。
中西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
不同的文化系统建构了中西方人的经验和知觉,规约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决定了他们对事物、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多哲人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
比如,梁漱溟先生认为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文化以伦理为本位;西方以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中国以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西方人以逻辑理智为思维特征,中国人以玄学直观为思维特征。
对此,泰戈尔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东方是精神文明,而西方是物质文明,东方是人道的,而西方是的;东方是集体享受,个人工作,而西方是个人享受,集体工作;东方是异中求同,在错综复杂中建立协调,而西方只讲行动,讲速度,不讲和谐、协调和韵律等等。
价值观念的差异为文化走向提供了最本质的具有规定性的理性指引,它与文化积累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
4、风俗习惯方面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比如打招呼,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说“下班啦?
”“您到哪儿去?
”“干什么去?
”等,而在西方文化里,这不属于问候语,而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会觉得:
问我“吃饭了吗”是什么意思?
你要请我吃饭呀?
我到哪儿去,去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比如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自己也要一再地说:
“没什么菜,吃顿便饭。
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
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
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
“Help yourself.”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一种美德,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
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
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一位学生的英语口语较好,外教表扬她“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而这位学生则回答:
“Oh, no, no, my English is poor.” 外教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则笑话:
一位汉语教师教过了“拍马屁”这个词语后,没讲清其文化内涵,几天后,老师夸奖一个留学生汉语讲得好,学生回答“哪里哪里,老师你在拍我的马屁!
”老师听了好不尴尬。
英美人在得到中国人的帮助时习惯说:
“Thank you.”中国人往往回答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
”把这句话直译就成了“It’ my duty”,英美人听起来“It’ my duty”的含意是:
“这是我的职责”,言下之意:
我本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
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Don’t mention it.”或“You’re welcome.”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二、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因素
1、经济与政治因素
(1)、中西方经济因素:
中国从1840年起,帝国主义的魔爪陆续伸了进来,多年的内外战争,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中国不能安定下来发展经济,中国经济停滞不前。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从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势力被摧毁,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本来差异不大的中西方经济就拉开了差距。
中西方不同的生产方式是政治制度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是劳动奴隶制,这种劳动奴隶制有两个特点:
一是分工协作。
奴隶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关系是建立在契约关系上的,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二是奴隶人数众多,而且作为整个奴隶主阶级的雅典城邦成员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劳动,共同创造了财富。
奴隶的集体劳动不仅应用于手工工场,而且应用于农业、商业、采矿业、航海业、冶金业等所有的主要经济部门,也就是契约制度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推行。
中国的奴隶制是家庭奴隶制,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奴隶人身依附于奴隶主,没有独立地位。
雅典经济的繁荣支撑起了民主制,而中国商周经济的相对落后则抑制了民主制的发展。
(2)、中西方政治因素:
中国封建社会达2500多年,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王权也掌握在具有较深封建思想的大地主手中,他们竭力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封建的生产关系,表现在“重本抑末”的出现。
往往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
而在西方,王权的形成与富裕市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中世纪后期兴起的包括工商业资产阶级,富裕农民与土地贵族,以及数量更为庞大的自耕农和一般市民的第三等级,在政治舞台上发挥大作用,具备了新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形态,脱离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束缚,工商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
因此,他们极力支持工商业的发展。
中西方政治制度在原始社会时期是相似的,都实行原始民主制,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却产生了差异,西方从原始民主制过渡到作为国家制度的政治民主制,而中国的原始民主制则彻底消失并被两千多年的专制君主制取代。
西方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密切相关。
商人阶级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触动了封建领主的政治经济势力,双方冲突最终达成妥协,并出现法律协调,因而权力制衡是西方法律传统产生的先决条件。
权力制衡提供了法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制度架构。
这一制衡机制最终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政。
中国自商周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君主制,法自君出、权大于法、重刑轻民等原则是中国法律传统的典型特征。
君主制二千年一贯制的实行和与之配套的各种设施的设立,大大地巩固和强化了君主制。
2、道德观念因素
在道德价值观上,中国以群体或人伦为本位,西方以个体或个人为本位,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同时,中西方各自的思想政治上层建筑对这种道德本位的形成也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个体本位意识将越来越强,这是我国道德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今中外,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基本共同的观念和准则,但由于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的反映,不同国家、民族占主导地位的道德价值观又有一定的区别。
西方的道德核心是个体(人)主义,中国的道德核心是群体主义。
个人本位或个体(人)主义(individualism)最早是由法国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创造的术语,原指竭力强调个人自由、不受外来约束的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
随着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个体主义已演化为一种系统的价值观和道德哲学。
尽管它包含着利己主义成分,但在西方文化中,个体主义总体上是被当作一种美德,一种积极的处事哲学。
个体主义或个体本位与群体主义或群体本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强调个人价值与强调群体价值。
个体本位奉行个人至上哲学,以自我为中心,竭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通过个体价值的充分实现来形成整体的价值。
2、追求自由平等与承认等级次序。
在西方,随着中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自由民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封建等级制度在大多数国家遭到废弃。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人伦思想体现了严格的等级次序。
儒家思想的核心“三纲五常”,就是在承认社会等级制度、承认人的地位差别的基础上来谋求人与人的和谐。
3、注重个人权利与注重社会义务。
由于强调个人本位,追求自由平等,西方人时刻不忘捍卫个人权利,一旦个人权利受到侵害,就会据法力争,若双方无法达成谅解,就会上法庭打官司,弄个水落实出。
中国人由于重人伦本位,说话办事往往以不破坏群体关系为前提,害怕得罪别人。
当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讲求顾全大局、忍辱负重,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轻易上法庭。
在义利关系上,西方人重利轻义与中国人重义轻利的倾向是相当明显的。
在西方,人与人之间利益边界清晰,尤其是在经济利益上更是你我界线分明。
中国人习惯于讲求义务,讲求义气,宁愿舍弃自己的“利”也要保全“义”。
4、信奉法制力量与信奉榜样力量。
西方道德价值观以人性恶为出发,而在信奉个人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下,人人都想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道德价值观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以法治国,以法制人。
我国的道德价值观则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几千年来主要是通过伦理制度、忠恕之道来维护社会秩序。
这种人伦观体现在政治上就是以德治国,以情感人。
以仁德为治国的最高原则,以德为立国之本。
孔子从不鼓励为政者颁布律令,但提倡他们以身作则,给人民树立道德的榜样。
相信通过学习好榜样能扬善抑恶,使人自律。
西方的个体本位与我国的群体本位除了在上述方面的区别外,还表现为重开拓竞争与重中庸调和,重变革创新与重稳妥安定,重个人实力与重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别。
3、社会组织结构制度因素
中国社会是家庭结构的社会。
农耕社会里,人是最宝贵的财富。
家庭成员是最可靠的人力来源。
多子多孙,家庭就兴旺。
男耕女织,各尽所能。
财产共享,人人有份。
家庭结构的社会中,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社会观念。
什么是中国人独有的社会观念?
借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三件宝贝值得我们永远持有,这就是慈爱,俭朴和不敢为天下先。
由于慈爱而勇敢,由于俭朴而能戒除浮华虚荣,做到实事求是,从而广博智慧,由于不敢为天下先而能戒除争名夺利,从而能谦虚忍让,团结人办大事。
反过来,心怀鬼胎,骄傲急躁,咄咄逼人,唯我独尊,都是不好的品格。
在西方的历史上,战争是常态,甚至是谋生手段。
中国有古训“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样的古训说明中华民族是很幸运的,幸运到经常有机会可以忘记战争,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所以,需要有高人来指点,教导大家不要忘记战争。
西方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战争时时伴随着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忘记战争。
团体,是西方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社会组织。
团体结构,是西方社会的基本结构。
在西方的团体结构的社会中,人们必须要结成团体才能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力量,任何个人都要以团体为依托才能有所作为。
重要的社会活动都是以团体活动的方式出现的。
个人必须服从团体。
因此,中国式的逍遥自在的庄稼汉在西方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在西方,国家只是一个放大了的团体,是由许多小团体组成的大团体。
三、面对文化差异,发展自由贸易
1、加强国际性文化交流沟通
世界各国首先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制度要求建立起自己的法律体系,使各国经营者都处在统一的制度平台上,受到相同的外部约束,避免因道德等非规范化约束产生难以把握的影响。
同时,各国进行的机构改革也应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的机构设置靠拢,使经营者易于理解和适应相应的管理。
加强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
文化是有传统的,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高层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
2、企业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
目前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多采取国家中心主义的政策,实施当地化战略。
因为:
(1)典型的本国中心主义具有明显的缺陷:
它将本国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直接移植到海外子公司中,派遣本国人经营海外子公司,往往忽视了东道国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在实施中常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本国中心主义也和东道国政府关于管理人员当地化的希望相矛盾,不利于改善同当地政府的关系。
由于这些弊端的存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逐渐放弃纯粹的本国中心,向雇佣当地人作子公司经理的国家中心主义靠拢。
(2)采取地域中心主义或全球中心主义的跨国公司雇佣的经理人员不限于母国和东道国,也可来自于第三国,即不分国籍,但真正采用区域或全球中心主义的跨国公司不太多,几个因素限制了这两种策略的采用:
首先东道国要求外国的子公司任用他们的当地人,常常采用限制政策来达到其目的。
第二,成本太高,该政策需要在大范围内进行招聘,大量的经理及家属的语言培训、文化定向培训、家庭迁徙、国外开支津贴等较多等。
因而对目前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跨国公司而言,国家中心主义的实施更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虽然使用当地人在有些场合似乎难以使子公司与跨国公司其他部分保持一致,母公司也难以有效控制子公司,国家中心主义仍日益受到重视。
这里,在某种意义上,采用国家中心主义可被视为实施人力资源当地化政策。
从跨国公司发展来看,近年来,跨国公司为了缓和与东道国的关系,确实纷纷实施当;地化经营战略,他们在其东道国的子公司中任用当地管理人员,沿袭当地文化传统,最终形成适应当地经营环境的跨国公司经营模式。
3、培养跨文化管理人才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作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
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
国际化的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如国际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等都需要较高的跨文化意识。
因此,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必须拥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
再先进的管理方式也是人为规定的